面向高质量社会培训的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以模具工培训为例

2023-10-16 15:29陈黎明徐文庆胡智清熊建武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知识点

陈黎明,徐文庆,胡智清,熊建武

(1.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2;2.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指示彰显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高技能人才的短缺预计在2025 年将接近3000 万。破解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难题,让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需要职业教育发挥作用。《职业教育法》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两种培养途径,即学历型的职业教育和非学历型的职业培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然而,在历年来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一直把学历教育放在最中心的位置[1],对于培训方面,大都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为获取某一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开展培训,对社会培训要素缺乏研究[2],从而导致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面临着师资不足、课程内容过于传统、更新不及时等问题。[3]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缺乏与社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培训课程体系的支撑,因此,构建一种适合社会培训的课程体系是确保高质量社会培训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一、面向高质量社会培训的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的内涵特征

面向高质量社会培训的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是指基于国家或行业职业标准对某一职业(工种)中的某一技能等级(层级)的工作要求,以企业中适合该职业(工种)层级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贯穿项目,以知识点为单元,围绕项目需要进行知识点的优化组合,形成适合项目需要的结构完整的素养、知识和能力集合,从而通过多项目设计,达到该职业(工种)各层级标准要求的一种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

与职业院校传统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相比,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更加精准。传统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针对某一专业的职业面向而言,包含多个职业(工种),各职业目标的实现通过基础共享、核心主导、拓展定向的课程设置来保证,其强调的是宽基础系统化培养,因此目标达成的培养时间长、知识更新慢、培养对象需具备一定的基础。同时,培养对象入职后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从事对岗工作。而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针对某一具体职业(工种)设置的,其培养目标的达成是通过贯穿项目的设置与实施来保证的,在知识结构上突破了以课程为基础的传统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构建了以知识点为单元、满足项目需要的知识点集合的知识结构,使得所有培训内容的组织和实施均以贯穿项目为中心,聚焦国家或行业职业标准,从而保证了贯穿项目的培养目标紧紧围绕职业标准这一核心。同时,以知识点为单元的知识结构在知识更新上比传统课程体系更加方便、适时、灵活,可以按设置项目的需要,及时调整相应知识点,并能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及时吸纳进来,形成新的知识点集合,以满足职业标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此外,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具有适应不同层次培养对象的特性,可满足不同培养对象的个性化需求。

二、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是实施高质量社会培训的基础

基于全员、全方位、全时段的高质量社会培训,其培训目标应能满足社会岗位能力需求,且能为培训对象就业提供素养、知识和能力保障。在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两者的关系中,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手段,离开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就不能得以落实。[4]因此,高质量社会培训需要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的支撑。

(一)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是面向全员高质量社会培训的基础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及工业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一方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业的出现使得社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日益短缺,另一方面,职业岗位能级和层次结构上的变化以及劳动力转移等不断催生出新的失业人群。[5]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培训已成为化解技能人才短缺和失业这对矛盾体的重要手段。[5]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培训的职业和人群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新的培训人群中,其人员结构涵盖了在岗工人、失业人群、新增就业人群(农村转移人员、转业军人、学生)等各个层面,而在知识和能力等基础方面,这些人员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采用传统学历教育培养模式,显然很难满足这一人群的培养要求,而项目贯穿式培训课程体系具有根据培训对象分类分层构建贯穿项目的特性,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是面向全方位高质量社会培训的载体

通过对企业的大量调研并综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发现,当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单一技能,而是扩展到了对素养、知识和能力全方位的综合需求。显然,以培养单一技能人才为主的传统培训课程体系已满足不了新常态下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因而构建一种能够同时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素养、知识和能力需求的培训课程体系已成为高质量社会培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职业院校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在素养、知识和能力等全方位育人方面为社会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基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及选修课等课程模块的相互融合,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序递进开设的传统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系统性强,且在培养过程中缺乏具体项目的支撑,因而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靶向不精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素养、知识和能力进行有机融合,达不到理想的培养效果。而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是以构建的贯穿项目为中心,并且将学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各个课程模块进行拆分,形成具有独立支撑某一素养、知识和能力的知识点,并紧紧围绕项目这一中心进行知识点重组,使得培训对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自觉地将素养、知识和能力融于一体,从而达到全方位培训的目标。

(三)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是面向全时段高质量社会培训的手段

终身学习和 “长短结合” 培训是实现全时段社会培训的主要形式。

终身学习是为了个人和专业发展而进行的一种深思熟虑和自愿的行为,可以增强对世界的了解,提供更多机会探寻自我的意义。[6]职业运用知识技能的特征表明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融入职业的过程中,职业内容不断更新,因而为了可持续发展,从业者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素养和能力。在他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过程中,其学习内容则是伴随着对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与提升以及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汲取与运用。可将这些知识汇入职业的某一典型项目中,使从业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取满足更新职业所需的素养、知识和能力,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是从业者终身学习以适应职业发展的手段。

基于培训对象和培训职业(工种)的多元化, “长短结合” 的培训模式为一种在培训时段安排上较为合适的培训模式。该模式依据培训的具体情况将培训时段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种,要求培训时间、培训目标、培训内容既体现及时性、灵活性、多样性,又体现培训的规划性、连续性和一致性。[7]鉴于 “长短结合” 培训模式的特点,职业院校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及传统培训课程体系显然满足不了这一培训模式的需要。而项目贯穿式培训课程体系,因其对培训对象具有分类分层设置项目的特性,在贯穿项目的目标设置上适时、灵活、多样,为了某一职业(工种)层级目标的实现,可以将与此目标相对应的贯穿项目设计成围绕该目标的若干小项目,通过小项目的完成达成大项目的目标,从而可以根据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规划出合适的培训目标,由此构建出合适的培训内容,在培训时段的安排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培训对象个性化的需要。因此,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是适合不同培训对象 “长短结合” 培训模式的手段。

三、项目贯穿式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贯穿项目的设置

贯穿项目是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贯穿项目应以培养目标为中心,围绕培养目标来设置,因此在确定贯穿项目之前,首先应明确贯穿项目要实现的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的确定

培养目标是确定贯穿项目的基础,尽管国家或行业职业标准对每一职业(工种)的技能等级(层级)、教育基础、职业素养、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8],对于某职业的某一技能等级而言,这些要求完全可以作为该等级的培养目标。然而,不同的培训对象,因其学历、经历等存在差异,对某一技能等级的培训目标的达成过程是不同的。比如说,某培训对象满足了某职业的某一技能等级所要求的培训条件,那么在培训中,就可以该职业这一层级的职业标准确定的目标为培训目标;否则,如果培训对象未达到这一职业层级所要求的培训条件,则在培训目标的设置上,可以将该职业层级标准应具备的要求作为其这一培训阶段的最终培训目标。为了最终目标的达成,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分目标来实现最终的培训目标,对于分目标而言,它能为培训对象提供某一单一工种(如冲压工中的冲床操作工)所必需的职业素养、知识和能力,使培训对象能够从事某一工作。培训目标确定方法如图2所示。

2.贯穿项目的确定

贯穿项目作为实现培训目标的载体,由于国家或行业职业标准对从业者应具备的要求均来自企业,且是对企业岗位广泛调研后提炼出的岗位能力的共性要求,因此贯穿项目必须来自企业,是对企业一线生产任务的提炼,既要具有典型性又能达成培养目标。同一培养目标,因培训对象的基础不同而导致各自达成的路径不一,因而对应于标准中某一技能等级的贯穿项目,对于基础尚未达到该等级培训条件的培训对象来说,也需要构建与分目标相对应的分项目,以此来完成最终的目标项目。如对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四级(中级)模具工(冲压模具方向)来说,根据要求可以选用从某企业提炼的某典型冲裁件的冲孔落料复合模装配调试这一项目来作为该职业中级工的贯穿项目,对于具备标准规定的基础条件的培训者来说,可以直接针对此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开展培训,对具备条件的培训者来说,则可设置多个逐级递进的分项目来达到贯穿项目的培养要求。对于具有高中学历的某一初始就业者而言,在其成为四级模具工(冲压模具方向)的培养过程中,贯穿项目设置如图3所示。

图3 四级模具工的贯穿项目设置

由图3可知,在高中学历的初始就业者成长为四级模具工的贯穿项目设置中,围绕四级工的目标项目,设置了某冲孔落料件冲压加工、某冲孔落料模调试、某冲孔落料模维修三个逐级递进的分项目。为保证模具维修项目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又设置了与模具调试分项目并列的模具零件加工分项目。每个分项目的设置都能满足培训对象从事某一具体岗位的素养、知识和能力需求,即能为培训者提供就业保障。

(二)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是传统课程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在贯穿项目确定后,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拆分和拆分后知识点的重组是构建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必须进行的两个方面的工作。

1.传统课程体系的拆分

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传统课程体系是将课程作为基本单元,由满足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系列关联课程构成课程集合,在课程开设的顺序上遵循的是知识的认知规律。这种课程体系的优点是学科系统、理论完整,有利于学生掌握日后所要从事职业岗位(群)的素养、知识和能力。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要求培养对象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需要3~5 年的培养时长,课程间相互依赖性大,培养对象难以经过短期培养就适应某一岗位的就业,课程内容更新缓慢,难以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等等。这些不足导致传统课程体系难以满足高质量社会培训应适时、灵活、多元、全面的要求,使得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拆分成为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构建的必然选择。

知识点作为知识的最小单元,相对的独立性和时长性是知识点的基本属性,即对于一个知识点来说,它应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具体的培养内容,能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且教学时长不宜过长,一般为8~15 分钟比较合适。[9]从目前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来看,任何一门课程都是由若干关联知识点围绕培养目标而有序排列在一起的知识点集合。因此,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拆分实际上就是将构成传统课程体系的课程内容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在课程拆分过程中,应遵循独立性和系统性原则:对于某一具体知识点而言,它应是完整的;而对于某一课程而言,拆分后的知识点应涵盖课程的全部内容。

就传统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课程拆分后的知识点来看,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知识点的重复。显然,在同一课程体系中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使得在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上出现浪费,同时因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的地位不同,其在不同课程中的达成目标和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其结果反而会导致学习对象对知识点的目标和内容产生混淆。但是,为保证课程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同一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是允许重复出现的。

2.知识点的重组

构建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传统课程体系的拆分是基础,贯穿项目的确定是关键,知识点的重组是核心。由于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中的每个项目所包含的培养内容都是由围绕项目培养目标的若干知识点组成的,项目中的每个知识点都将支撑着培养对象日后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因而组成项目内容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必然存在关联,这为课程体系重组前的知识点选取提供了依据。

对于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知识点的选取应遵循 “必需” “够用” 的原则,即选取的知识点应符合项目的需要且能够覆盖项目培养目标所需的全部内容。至于在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中知识点是否允许重复的问题,则需要看设置的项目与职业(工种)标准要求的对应性,在同一项目中,知识点是不可以重复的,但在不同的项目中,允许知识点重复。也就是说,如果所设置的项目直接对应着某职业层级的标准要求,则项目中的知识点是没有重复的,如需设置多个分项目来达到贯穿项目所对应的某职业层级的标准要求,则在分项目之间允许知识点重复。此外,对于职业中不同层级之间的贯穿项目,知识点的重复也是允许的。

在知识点选取后,对知识点开设顺序的排列也是构建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知识点排列的总体原则是遵循人们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具体来说,一个知识点排列的先后顺序关键要看这个知识点对其他知识点的依赖或者支撑程度。如果一个知识点必须要借助于某些知识点的内容,即对这些知识点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对其他知识点的支撑程度不高,一般来说这个知识点是专业知识点,在知识点排序时应该安排在后面;反之,如果一个知识点依赖其他知识点的程度不高,而支撑其他知识点的程度很高,这个知识点往往是基础知识点,其重要程度往往也比较高,排列时一般应该安排在前面;对于那些依赖和支撑其他知识点都较低的知识点,由于它们的独立性较强,开设时间可以灵活安排。[10]

对于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中重复知识点的安排,由于重复知识点只是出现在不同的分项目或不同层级的贯穿项目中,因而只需要对这些重复知识点在项目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梳理,即这个重复知识点在哪个项目中首次出现,那么这个知识点体现的培养目标就落实在首次出现的项目中,而在后续项目中重复出现时,只是对其加以巩固和提升,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11]

四、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的实施与成效

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很好地满足了高质量社会培训的需要,有效地提升了社会培训质量,缓解了高技能人才短缺与新增失业人群的矛盾。该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在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合作成立的在岗人员技能提升培训班的学员培训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该班学员来自南岳电控公司一线的生产骨干,每个学员的学历、工作岗位、工作经历等都有差异,且培训只能利用学员的业余时间,即培训不能耽搁学员的正常工作。如果采用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培训,既满足不了学员的个性化需求,也达不到预设的效果。为此,通过对学员学情的分析,将学员进行了归类分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了每个学员的培训目标。以学员现有生产岗位典型生产任务为载体,经过提炼作为学员培训目标的贯穿项目,在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拆分的基础上,围绕项目进行知识点重组,并融入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沿知识、技术和工艺形成了项目贯穿式课程体系。在对该批学员近一年的培训中,所有学员均达到了所从事职业的四级工(中级工)能力,70%的学员达到了所从事职业的三级工(高级工)能力,还有15%的学员达到了所从事职业的二级工(技师)能力。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