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燕芬
习总书记提出,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也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2]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组成部分。[3]然而,语文课程的文化性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这一问题长期存在。课题组在新课改之初就在努力破解这一难题,一致认为要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深层的人学思想和智慧,关键是传承的内容和形式问题。也就是说,要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变革语文育人方式。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但课题组在课改初期的调研中发现,本校师生中62.9%的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教材知识传授,语文课进行文化熏陶与感染、启蒙儿童文化自信会顾此失彼;56.2%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不能唤起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热爱。在他们看来,语文教学以教材为本位,以应试为目的,这都是“就教材教教材,文化性突显不够”造成的。
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发现,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耳濡目染的生活境脉。“越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一,也是其组成部分,体现“越文化”的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近20篇作品一直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将“越文化”引入语文教学,不仅能丰富课程资源,突显语文的文化性,还能唤醒学生生活经历,增强学习的意愿。但据调查,65.6%的老师引入“越文化”时蜻蜓点水,认为捎带点一下就行;50.3%的老师生搬硬套,不顾及教材体系,更无法达成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目的。
语文教育是文化认同、文化提炼和文化创造的过程,但52.7%的老师以文本资源融入“越文化”为主,缺乏实践引领和思辨跟进;41.5%的老师没有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引领学生感悟文化蕴含的精神之美;49.2%的老师未能让学生将乡土文化内化为家国情怀。也就是说,要以文化统整融合的方式来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还需在实践中探索。
综上所述,“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虽找到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但要突显语文的文化性,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如何变革育人方式”中寻求突破点。
“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本成果历经了四个阶段20年的探索(如图1)。
图1 “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20年探索历程
2002年,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体现课程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课题组认识到丰富的名人名家、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越文化”资源开发是落实课标“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率先结合“越文化”编写了校本读物《国学启蒙读本》(1—6册),重点编入本地流传的古语、古联、古谜,本土名人创作的文学作品等。2006年,“基于‘越文化’的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课题启动,明确提出将《国学启蒙读本》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与延伸,并引入语文教学。全体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实践,学生全员参与,并以校本教研的方式分析讨论、验证操作。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认识到“越文化”资源能丰富语文学习,突显语文课程的文化性,编印成校本读物并引入课堂初步实践,初步解决了语文教学中“就教材教教材,文化性突显不够”的问题。阶段性成果在中国教育学会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老师参与活动。
“越文化”引入语文教学后,出现了“为引入而引入”,语文教材与“越文化”校本读物“两张皮”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课题组提出了“越文化”资源应该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理念,研究如何将“越文化”“有机融入”语文教学。同时在实践—反思中提炼了“随教材课文融入”“随教材单元融入”等方式。这个阶段经历了两轮实践。
第一轮实践:2008—2009年,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蓝本进行“随课文融入”的实践。课题组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逻辑开展校本研究,在比对研究中提炼出“随教材课文”有机融入的三种方式。
第二轮实践:2009—2014年,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蓝本进行“随教材单元融入”的实践。一是建构单元统整框架,聚焦单元主题进行整组教学。二是根据教材体系和教学目标达成的要求有机融入“越文化”校本读物内容。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明确“越文化”融入是为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服务的,突显文化性的同时感受到了其审美性的存在。[4]基于语文课程目标,课题组编制了“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纲要,发布各册“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初步解决了“与‘越文化’结合生硬”的问题。2010年3月,出版标志性成果《语文教育的审美视野》。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提出变革语文育人方式的理念。[5]针对第二阶段中出现的“越文化”融入以文本资源为主、语文教学以讲授为主、缺乏实践引领与思辨跟进等问题,在变革育人方式理念的引领下,第三阶段中,课题组也经历了两轮实践:
第一轮实践:设计基于“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学习手册和等级评价手册,开展丰富的走读、体验学习活动,带动语文实践,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第二轮实践:立足统编版教材,强化语文综合实践意识。在继续实践“随教材课文融入”“随教材单元融入”的基础上实行“随‘越文化’项目融入”,同时提炼“文献查阅式学习”“单元人文内涵拓展”“单元要素实践延展”“文化认同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学习方式。
这一阶段的特点: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形成了“随教材课文融入”“随教材单元融入”“随‘越文化’项目融入”等3条融入途径和“文献查阅学习”“实地访谈学习”“感受分享学习”“单元统筹观点分享”“单元人文内涵拓展”“单元要素实践延展”“文化认同学习”“跨学科学习”等8种学习方式。提炼了“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施体系,以文化人,带动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的统整发展,解决了“融入过程中核心素养培育有待改进”的问题,从而凝练成“醇美语文”教学主张。期间,阶段性研究成果“醇美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索”项目获浙江省教育厅专项课题评比一等奖;学生的学习成果大量涌现,236个“越文化”研究小课题在网站发布,仅2017学年,就有200余篇习作发表于国家级、省市级刊物。2017年9月,专著《醇美语文——古越风》出版,标志着成果成型。
该阶段实施范式成熟,典型范式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推广采用三种方式: 一是联盟式,即在区域联盟学校内全面推广。2018年8月,成果负责人调任T校集团总校长,成果在集团内3所学校(校区)推广。二是移植式。杭州、台州、丽水等省内各地的40余所学校,安徽、四川、贵州、青海等省外各地的50余所学校都慕名来校结对,通过经验分享、成果嫁接、难点攻关等方式推广。三是“互联网+”式。2017年起,通过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钉钉”等平台,在“互联网+”模式下,以课题带动、教研联动、评议互动等方式在线上线下共享成果。期间,出版专著《醇美共享:对优质教育的探索》,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成果11篇,其中《乡土文化滋养“醇美语文”》刊发于《人民教育》2021年第6期。
新时代背景下,课题组凝练了“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变革育人方式”的核心主张。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本、知识学习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方式,将语文教育与文化融合,在地域文化及由此产生的时代精神的视野中变革育人方式,活化语言文字的学习,启蒙文化自信,全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激活语文课程文化性的同时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核心作用。
“越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为“刚柔相济、敏而慧”,存在形态多样,有水文化、酒文化、名士文化、桥文化等。[6]丰富的“越地名士精神”“越地名胜古迹”“越地民风民俗”“越地特产风物”等不仅是文化资源,更是教育资源。实践探索以“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变革语文育人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启蒙儿童文化自信
将“越文化”深度融合于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本土历史和文化传统,参加各种结合语文实践的文化活动,将“乡土文化”内化成“乡土情怀”,直至升华为“家国情怀”。启蒙文化自信,唤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2. “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路径:变革语文育人方式
以“越文化”融入为载体,搭建了以生活为境脉的学习情境,也赋予“文化”熟悉的生活气息。以语文实践为纽带,活化语言文字的学习,涵养学生的乡土观念和文化自信,变革语文育人方式。
3. “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形成“醇美语文”样态
基于“醇”的地域文化本质与语文课程“美”的课改方向,凝练成“醇美语文”教学样态:基于越地文化的“醇厚”、越地名士品格的“醇正”、越地风土人情的“醇香”,建构越地语文实践的“醇味”,感受语文之美的同时感悟文化蕴含的精神之美,最终引领学生“醇美”发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围绕“为什么融入”“拿什么融入”“怎样融入”“融入后有什么成效”四个方面的问题,课题组从纲要、内容、途径、成效等方面统筹设计、联动实施,形成了“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变革语文育人方式的实践体系,创建了可推广的实施范式(如图2)。
课题组深度挖掘越地文化的内涵,以“越文化”的精华之“醇”润语文教学之美,建构“醇美语文”教学形态,实现学生深度体验和沉浸式参与,全面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启蒙文化自信。
1. 编制“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施纲要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及语文教材各学段教学目标,我们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体现学习进阶,形成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同配合的实施纲要(如表1),并在此基础上形成12个学期纲要。
表1 “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实施纲要
2. 开发“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施内容
根据语文课程单元人文主题和课文主旨,随文融入“越地名士精神”“越地名胜古迹”“越地民风民俗”“越地特产风物”等资源,课题组开发了“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施内容(如表2)。
表2 “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四个维度举例
3. 提炼“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施途径
(1) 随教材课文融入
随着项目的深入,历经“随机引入”到“有机融入”两个阶段。随教材课文融入的过程提炼了“文献查阅式学习”“实地访谈式学习”“感受分享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如表3)。这种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的“越文化”融入,使学生在课前、课中或课后的语文实践中感受了牵丝带缕的“越文化”厚浆原汁,更是内化了源自教材语言中弥漫着的人文、史学、哲学等诸方面的文化,还内接民族文化,外联世界变化,在感受语言之美的同时感悟文化内涵之美,充分积淀了学科核心素养。[7]
表3 “随课文”融入课例举例
(2) 随教材单元融入
在语文课程标准和“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实施纲要的引领下,我们建构了随教材单元融入“越文化”的途径:一是以单元综合联动深化统整教学,搭建“单元统整观点分享式”学习;二是以校本读物拓展语文教学,进行“单元人文内涵拓展式”学习;三是以实践活动延伸语文教学,创设“单元素养实践延展式”学习。
① 单元统整观点分享
单元统整教学过程中的群学讨论—观点分享,能让学生在求同存异中形成新的认知,在大观念的引领中达成素养目标。[8]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人,方块字”后,在学习语文园地古诗《咏鹅》时,教师以展示兰亭“鹅池”视频,讲述相关传说来突破古诗学习的难点。学生都随父母游览过兰亭,看着视频中的鹅群戏水,欣赏着王羲之父子书写的“鹅池”纷纷发表感言。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体会到骆宾王《咏鹅》中的诗情之美,还展现了汉字汉语美好的“原始初感”,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承载文化又从属于文化的学科属性。
② 单元人文内涵拓展
我们根据教材单元的人文主题,有机拓展校本读物中的相应内容,使单元“人文内涵”触及学生身边的“文化”气息。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爱国爱乡”主题,在教学首篇课文古诗《示儿》时,教师组织学生去“陆游纪念馆”参观,学生发现《示儿》是他的临终绝笔,令陆游难以瞑目的并非家事遗产,而是“王师北定中原”,感受其丹心忠魂。接着拓展校本读物《国学启蒙读本》中毛主席的《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其二》,从中感受鲁迅先生的“爱国风骨”。再从毛主席的诗句“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中对“秋风吟”的引用中,联系越地先烈秋瑾在临刑前写下的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进而拓展越地秋瑾、陶成章、徐锡麟等“辛亥三杰”的革命文化。这种“以文化人”的单元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是“名士之乡”,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触动学生的灵魂。
③ 单元要素实践延展
语文教学中融入“越文化”,优势就在于可以就地取材,为单元语文要素的实践延展提供了现实而又方便的空间。学习每个单元后,学生均可形成汉字文化寻访、汉语古迹查询、对联古语查访等多个语文实践活动。如某班学生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单元时,44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别从“汉字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汉字游戏——字谜、谐音字和形声字”“汉字欣赏——楷书、行书和草书”“姓氏研究——徐姓的前世今生”“名人研究——徐渭”“职业研究——师爷”等,开展参观、访问、调查等基于单元语文要素延展的实践活动中,记下收获,形成各具特色的研究小报告。
(3) 随“越文化”项目融入
① 文化认同学习:基于地域特色随项目融入
分析“越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从桥文化、酒文化、名士文化等多个维度确定“随‘越文化’项目融入”的内容,以文化人,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文化认同(如表4)。
表4 随项目融入“越文化”举例
② 跨学科学习:基于生活实际随项目融入
本区域推出的一系列基于“越文化”的节庆日,如二月谷雨祭禹节、三月兰亭书法节、九月鲁迅诞辰日、十月黄酒节等,为开展基于“越文化”项目融入的跨学科学习提供了载体。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绘制‘禹迹’图”“‘曲水流觞’活动推介”等实践项目中。如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某班学生将散落于古城各个角落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等景点融入图中,开发了“亲近鲁迅”研学之旅项目(如图3)。
图3 我开发的“亲近鲁迅”研学之旅
归纳起来,本成果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观点创新
针对语文教学“就教材教教材”“语文文化性突显不够”等典型问题,本成果凝练了“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变革育人方式”的核心观点。从价值追求上看,以“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以文化人”,启蒙儿童文化自信。从实践路径上看,其变革了语文育人方式:打通了语文学习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语文教学走出以知识习得为中心的桎梏,转向重视语文实践的学习;引导学生统整课内外,探索语用规律,丰富语言积累,解决真实情境中的语用问题;同时厚植乡土文化,激发“家国情怀”。从实施策略上看,语文的文化性揭示了课程文化的审美性存在。“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醇美语文”教学形态,融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四个维度“醇美”发展,全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2. 模式创新
本成果以语文课程为中心,编制“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纲要,开发了4个方面的融入内容,创设了3条融入路径和8个学习新方式,在实践探索中实现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通过20年的积累和总结,形成了“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变革语文育人方式的可推广的实践体系,深受学生喜欢。
3. 路径创新
“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路径改变了传统的以教材为本、讲授为主的教学,走向注重实践性与综合性的教学形态;改变了传统的单篇课文为主的教学,走向从“大单元”到“项目式学习”,再到“跨学科学习”的教学形态;改变了单一语文学科的教学,走向文化统整融合的“醇美语文”教学形态。
1. 语文学科育人成效明显
(1) “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本成果使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大幅提升。表5为本校2020届228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调查情况。
近五年中,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显著。200余名学生在全国“语文报杯”中小学主题征文比赛、阅读竞赛中获一等奖,在省、市级演讲、征文、小课题探究等比赛中均成绩优异。仅2021学年,就有250余篇学生习作发表于各级刊物,100余名学生被授予“美德少年”和“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2) 感悟醇厚的“越文化”,启蒙儿童文化自信
“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越地醇厚的人文、史学、哲学诸方面的文化底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更多的学生表现出对乡土文化的喜爱和对“越文化”实践的高参与度。对2019届6个班级266位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89.2%的学生觉得老师联系乡土文化的讲课生动有趣;92.7%的学生认为校本课程很有意思,对语文的“嬉学”“走读”特别喜欢;100%的学生实地考察过鲁迅故里、沈园等5处以上名胜古迹;93.1%的学生研究过越地特产风物、名人故事、民风民俗等项目主题;94.45%的学生经常阅读乡土文化类书籍;91.5%的同学喜欢阅读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调查还发现,学生了解到了家乡绍兴是“名士之乡”,逐渐从感知理解“越文化”走向了对名士品格的追求,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逐步提升。
2. 教师团队专业发展能力不断增长
100%的老师参与了“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教师团队专业发展能力不断增长,五年来共有80余个课例获评优质课、精品课。出版学术专著《醇美共享:对优质教育的探索》《醇美语文——古越风》《语文教育的审美视野》等3部,在《人民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近100篇,成果6次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推广。开发的21个课程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作教师专题培训200余次,18项课题获全国、省市级优秀教科研成果奖。
3. 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1) 成果实践促进学校整体优质发展
实践案例被收录在2020年7月报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教育改革情报》(总第881期)中。中国网以“深耕细作20年,让‘越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为题,深度报道本成果。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也作了相关报道。
成果实践的学校都呈现出了蓬勃向上的整体发展势态,获得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三育人”先进等荣誉60余项。踊现出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杰出教师等名师40余名;2850余人次学生在各级比赛活动中获奖。先后在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220余次,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内涵的整体发展。
(2) 成果辐射带动西部山区学校发展
项目相关人员先后组织“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和个人学术专场活动推广本成果,并通过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平台作专题展示60余场次(课题组的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在线学员近2000名,工作室点击量超140万),线上线下2万余人受益。成果推广从本省辐射到了四川、安徽等省30余所学校,共计15万余名师生受益。
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进一步完善“越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提升儿童乡土情怀、启蒙儿童文化自信的评价体系,不断更新和适应社会变化,注重地域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甚至全球文化的联系和交流,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广泛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资源,确保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与世偕行,不仅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感,还培养其全球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观念以及思维的开放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能力,让母语教育中产生的文化力量因其地域的适切性,能更好为学生生命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