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语课堂育文化意识,构文化认同
——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为例

2023-10-15 13:36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紫竹小学韩昕羽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译林跨文化绘本

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紫竹小学 韩昕羽

英语新课标指出,学生应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达到“培育文化意识”的目标,即“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发展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教材,以教材为本,适当进行文本拓展,帮助学生培育文化意识,树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又如何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为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笔者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的教学为例,提出了一些教学设想。

一、为什么要在英语教学中树立“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笔者认为,英语学科可以被看作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英语学科的学习是为了沟通和交流,尤其是“跨文化交流”。

2019 年,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修订也正反映了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要求。译林版英语教材中不乏中国文化元素,如《愚公移山》《猴子捞月》两则“中国故事”的创新融入就是一则例证。又如,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中,将中国饮食文化巧妙融进Culture time (Chinese food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I love Chinese food.)。译林版英语教材的Culture time板块往往被看作“看向世界文化的窗户”,但如此一改,Culture time 板块不仅能让学生放眼世界,也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迈开步子“跨出去”,更要让学生带着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跨出去”。

二、培育什么样的“文化意识”

培育文化意识绝不是无的放矢,英语教学离不开教材。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中,有不少单元具有明确的文化性的单元主题或者中国文化代表性的视角。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Culture time 板块将视角放在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The Chinese invented the compass.”,介绍了指南针的发明。以此教材内容为纲要,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结合本单元主题“过去和现在(then and now)”,一方面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中国新四大发明,引导学生从古今变化中感受国家的飞速发展,树立文化自信。

但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中,也有一些单元并没有明确的文化主题,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其中而不落窠臼,就需要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灵活运用和拓展。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为例,本册教材并没有明确的文化主题,那么在课堂实践当中,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上渗透怎样的文化意识呢?

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In class和Unit 2In the library以祈使句为主要语法知识点,第一单元以课堂(in class)为主要场景,第二单元以图书馆(in the library)为主要场景,在场景中创设具体情境,进行祈使句和否定祈使句的教学。第一单元中,学生和老师Mr Green 在课堂上互致问候语,运用“please”请求他人给予帮助。第二单元中,Yang Ling 和Liu Tao 身处图书馆中,以Yang Ling 之口、Liu Tao 之行展现了图书馆中应遵循的礼仪规范。笔者认为,结合第一和第二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礼”的文化意识渗透,尤其是“八礼四仪”的文化渗透。“八礼”指的是“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而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和场景恰恰与八礼中的“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相契合。言谈之礼、待人之礼启示学生在请求他人帮助、与他人交流时,多用“please”,说话有礼有节;在迟到时及时道歉,获得他人原谅。行走之礼与在图书馆中“Don’t run.”相契合。在礼仪教育中,教师可以用“please”引导学生的“言”,用“don’t”规范学生的“行”。

在Unit 3Is this your pencil?和Unit 4Where’s the bird?中,回顾了上一册教材中出现的句型“This is for you.”和“Thank you.”,同时出现了新句型“Here you are.”,教师可以运用以上句型以及已学知识引导学生体会“分享”和“谦让”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也可以结合“孔融让梨”(Kong Rong and Pears)的故事,以绘本的形式展现故事,让学生从听、说、读、演多个角度感受故事中的中华传统道德内涵,以中国传统道德故事促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进行道德体验和语言知识学习,为学生树立“德”的“文化意识”。

Unit 8We’re twins!与上一册教材中的My family单元具有承接关系,同样聚焦于家庭关系。这一单元以Su Hai 和Su Yang 为主角,并以这对双胞胎和Bobby、Sam的视角为学生介绍了更多的家庭成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为学生灌输“家文化”的思想,让学生自己做主角,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和家庭文化,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体味“家文化”这一文化意识。

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不仅要求教师抓实、抓透教材,也要求教师求新、求变,将按部就班的教学内容和灵活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时、因势、因学情、因教材确定具体的文化意识。

三、如何构建具有文化意识的英语课堂

即使明确了能够赋予教学内容哪些具体的文化意义,但想要构建一堂具有文化意识的课堂仍然是一件艰难的事。对于“怎样构建”这一问题,笔者有以下几个教学设想。

(一)跨单元教学,构建综合教学课堂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学是遵循教材内容条分缕析地进行的。但笔者认为,想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意识,仅依靠每个单元填鸭式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跨单元整合知识内容,以综合课堂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文化背景下理解、运用英语,以英语学习促文化意识的形成。跨单元整合能够将教材中同类教学内容形成一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主线,进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更新相关语言知识,并且由知识到情感,有逻辑地获得信息输入,进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夯实学生知识基础的作用。

如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的第一、第二单元就可以进行有效的融合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祈使句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学会“please”和“don’t”的同时,在文化层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please”和“don’t”,即“礼”的思想。同时也可以和二年级下册Unit 8Don’t push, please!相结合,运用“please”和“don’t”句型在具体的“中午去食堂就餐”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就餐礼仪和习惯,强调“排队”“清洁”等良好的个人行为和习惯。

(二)培育跨文化视角,感受中外文化异同

培育“文化意识”并不是单一地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而是要培育学生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强调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核心是对文化的“扬弃”。因此,教师在构建具有“文化意识”的课堂时,也需要转换视角,不仅要看中华传统文化,也要看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以融合的视角、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跨文化的认知和包容的文化态度。

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8We’re twins!时,教师一方面可以聚焦于“家庭文化”,以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视角对课文内涵进行拓展;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着眼于中西方家庭文化、家庭关系、家庭责任的差异。教师可以从跨文化的视角看待“family”这一概念,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建构正确的家庭观念。

(三)结合绘本,寓教于乐

英语绘本是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它情节生动有趣、想象丰富,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弥补教材的不足。近年来,绘本教学也越来越为学界、教育界所推崇。但笔者在观察绘本课程后发现,一线教师在绘本的选取上多选用国外的绘本原本,实际上,也有不少优秀的英语绘本以中国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如结合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和三年级下册第三、第四单元的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选取中国故事“孔融让梨”进行拓展教学。此外,用中国故事引导学生自己创作绘本也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当然这种创作并不是让学生在课上进行绘画,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绘本资源,如绘本图片等,借助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对故事、对话进行中国化、本土化的创编。学生在创作绘本时对故事的理解愈深刻,文化自信便会愈强烈。

猜你喜欢
译林跨文化绘本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绘本
绘本
绘本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再续“趣”缘——以译林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例谈CSS教学范式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