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机制探析

2023-10-14 02:45:06柴曼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4期

摘要:现在是提升生态脱贫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抓好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更好迈向共同富裕,建设美丽中国。针对两者衔接,目前我国还存在地方政府主导责任有待加强、干部队伍人才储备不足、政策执行存在偏差、生态振兴意识转变不到位、生态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等短板和不足,文章认为应该从构建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长效人才机制、产业优化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两者有效衔接,更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关键词:生态脱贫;生态振兴;衔接机制

一、引言

生态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脱贫方式之一,是通过生态建设使贫困地区逐步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扶贫不仅有利于当地贫困人口摆脱落后的经济状况,而且有助于保护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等自然资源。生态脱贫是生态扶贫的成果表现形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把生态文明和精准扶贫有机融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从而带动脱贫乡村走上生态振兴之路的创新之举。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五个方式之一,为的是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有效衔接脱贫后的振兴机制,是扎实推动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更好迈进农村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1]。2020年12月,我国全面完成了生态扶贫的各项目标任务,进入了巩固生态脱贫成果与实现生态振兴的5年过渡期。过渡期间抓住绿色发展这一根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脱贫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十分重要。生态脱贫地区要清楚地认识当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按照中央统筹、地方负责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主体多元,创新体制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社会合力,保护好利用好生态环境这一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确保实现促进经济发展和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二、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

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具有内在一致性。生态扶贫使2 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参与生态工程建设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3 000元[2]。生态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底线任务,为生态振兴奠定了基础。生态振兴是补齐生态脱贫短板,提升生态脱贫质量、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的有效衔接机制,是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但是,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未有太多关注,学者们研究较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或者从多角度对“生态扶贫”的理念、价值、历史脉络、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具体到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的直接研究成果数量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边培瑞与华启和[3]的《新发展阶段生态富集区生态扶贫的“变”与“不变”》一文,文章强调生态富集区要切实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换,构筑起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动态监测机制、产业优化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统筹推动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尽管直接研究这一问题的论文不多,但在乡村振兴的很多研究成果中有所涉及,对生态宜居、生态农业、生态振兴等方面都有所论述。于德[4]认为,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要进一步补齐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方面的短板,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的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对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高度关注。

(一)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之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新时代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做好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自觉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指导作用,并将其融入到生态振兴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5]。生态扶贫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生态扶贫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思路,探索适合当地特色的发展道路。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要求,通过开展生态搬迁扶贫、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解决生态贫困地区的发展与保护问题,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生态旅游业等,将生态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脱贫之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生态问题反弹,是当下面临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不急停主要政策措施、不撤驻村工作队等“四个不摘”的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环境保护为抓手,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期规划,统筹发展,因地制宜做好生态振兴工作,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节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6]。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贫困地区绝大多数处于不发达的山区。解决山高沟深偏远造成的贫困问题时,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思路只会进一步破坏自然生态。用牺牲乡情美景去搞新农村建设,不但不能还清之前发展欠下的遗留旧账,还会欠下发展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新账,甚至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利用好生態牌这一天然优势,因地制宜针对生态特点,实现脱贫多样化走向振兴多元化。

生态振兴作为共同富裕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平衡发展、协调发展的过程。生态振兴是最基本的、最普惠的共同富裕。城镇化建设要求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打造蓝绿生态空间,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7],要求转变发展思路,利用山水致富缩小城乡差距,要求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振兴的新方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态脱贫的重要手段和生态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顺利过渡的关键一环。共同富裕要求巩固生态脱贫成果,提升生态脱贫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要求激发生态振兴主体的内生动力,自力更生、共同协作、积极行动共建生态振兴;要求所有人共享生态振兴成果,实现每个人自由的生态需要。因此,朝着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必须做好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的有效衔接。

(三)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8]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环境不仅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目标,“建设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8]。目前,我国的生态脱贫已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进。但是,我国林草资源总量不足、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还不稳固,尤其是生态脆弱的西北贫困地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很多年以来积累的环境问题不是靠短期努力就能根本改变的,生态振兴任重而道远。

做好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及其稳定性,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凸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人民的普遍要求。经过生态脱贫,我们已经创造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良好基础,形成了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做好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的有效衔接,建立生态文明规划思维,以生态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变,对建设美丽中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中央制定了一个脱贫与振兴的衔接期。“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9]。设置5年过渡期,是因为脱贫初期还存在一定返贫风险,尤其是生态脱贫,后续要面临生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问题,而且生态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情况十分复杂。

(一)地方政府主导责任有待加强

在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的衔接期,地方政府面临两个关键性的任务,一是要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二是要实施生态振兴。这需要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整合各种扶贫资源、引导多元主体参与。但是,当前仍然有些地方政府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担当这一责任。

一是没有很好地引导企业树牢生态价值理念。部分地方政府对乡村生态不够重视,使得部分企业投资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依赖粗放式规模扩张,以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乡村环境破坏和污染[8,10-11]。此外,政府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主动性不够。社会尚未形成关于生态产品内涵的广泛共识,或者缺乏对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多元耦合目标的整合[12-13],过分挖掘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着力将生态产品转化为商品,而不是致力于打造生态商品,政府应加强该方面的引领作用。

二是利用社会力量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的意识不足。寒暑假返乡大学生、“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离退休人员等社会各界都有很多关注生态振兴的人才,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振兴战略提出一些合理建议,是生态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当前地方政府处于乡村振兴宣传发动阶段,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主动融合意识不够强,而且宣传生态振兴的方式比较单一、力度小[14-15],同时缺乏相关政策指导,使得上述人才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利用。

三是没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既是共同富裕的建设主体,又是生态振兴的受益主体。但是,贫困地区的就业人员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很多人缺乏“主人翁”意识,行为参与度不高[15-16],而参与的农民也容易受传统生产思想的影响,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生态振兴意识不强。因此,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培育农民的生态振兴主体意识,激发其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他们对生态环境质量好转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成就感。

出现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地方政府对衔接期缺乏正确认识。例如,有些人误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农业农村城镇化,将生态振兴的目标错误地理解为将生态环境城镇化而不是要系统规划,这就容易对乡土风情和当地生态资源特色造成破坏。部分基层干部过渡期工作思路不清晰,还停留在生态脱贫的层面上,对生态振兴无抓手,容易出现急于完善乡村治理而忽视村民意愿、背离乡村发展规律、脱离实际情况盲目跟风建设等多方面问题,从而影响中央政策的执行落地。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对生态振兴目标的认识不深入,认为生态振兴目标没有明确量化标准,没有认识到衔接过程中成果稳定牢固是对生态扶贫过程的检验,也是对生态振兴基础的夯实,不能分清生态脱贫是一场攻坚战,生态振兴是一场持久战,这一阶段性目标和长期性目标的关系。

(二)生态振兴人才队伍储备不足

做好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的有效衔接,人才是关键。生态振兴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干,必须重视人才储备,让人才成为推动生态振兴的不竭动力。当前,实施生态振兴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任务同向而行,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人才队伍在数量规模、结构层次、地区分布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衔接期的各种需求。

首先,人才总体数量不足。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地区,受地理环境、历史因素和发展程度的影响,农村青年劳动力返乡创业受资金支持、政策帮扶等因素限制[17],加之家乡工作机会少,人文环境不理想,很多中青年劳动力走出去之后不愿返回家乡,选择到城镇发展。这使农村一直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在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的衔接期,工作面临转型,任务繁重,人才成为关键问题。

其次,人才结构有待优化。在广大农村,很多村民祖祖辈辈都从事传统的种养业,其中有一些高技能的人才,但他们只是精通某一方面。此外,大部分扶贫干部缺乏创新意识和系统思维,在对生态扶贫期间的相关政策及其实施方面认为,相较于生态而言,脱贫的价值更为重要[18]。然而,实现生态振兴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因为缺乏具有生态理念的开拓型、创业型领军人才和管理人才,导致很多地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贸易跟不上,使农产品附加值低,甚至出现滞销的问题,影响到农民参与生态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人才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人才比较充足,中西部人才相对缺乏。要实现生态振兴的地方大多是贫困地区,人才短缺的情况更为严重。大量驻村干部为生态振兴奔赴贫困地区的短期帮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而且有的驻村干部年龄偏小,经验不足,在带领和配合当地干部开展工作时面临一定挑战,加上对当地情况了解少,存在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问题,深入群众有难度。当地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对新鲜事物不敏感,对数字科技等最新技术不熟悉,也缺少开拓创新精神。这些问题对生态振兴的进程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生态产业提档升级慢

發展生态产业是实现乡村生态脱贫有效衔接生态振兴的根本之策。生态产业发展主要依赖生态资源本身,要将生态资源产业化发展,首先需要巩固好生态脱贫取得的伟大成果,其次,需要在保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正常运营的条件下,对以往高排放、高污染的低端产业进行整改,推动农村生态经济结构改造,实现生态发展产业结构的绿色化升级。这对于存在局部污染形势严峻、资源利用率低、生态功能开发滞后和环保科技支撑力不足等问题的地区是极大的挑战。

一是生态产业发展动力薄弱。很多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差,需要先建设维护好当地的生态屏障,才能进一步发展生态产业。沙区产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水资源匮乏、生物稀少、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产业化动力明显不足等原因,生态产品价值难以实现,区域的生态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19-20]。一旦开发不当,不仅不会带动当地生态产业化发展,反而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二是生态产业化存在结构性矛盾。城乡生态发展差距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都会制约生态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城乡之间在多个方面有着天然联系,尤其是资源、生态、环境,受城乡产业发展不均衡影响,我国乡村普遍存在单一的产业结构,农村空心化渐趋常态,劳动力的产出效率偏低,生态农业发展缓慢,工业方面多受限于城市资源型产业,低端同质化、薄利高耗能[16,20]。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空间面积扩大数量与提升质量功能并重的管理,对生态系统中的单要素建设转向系统保护和修复的管理,以及对无节制扩大工业用地转向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管理。

三是部分区域没有特色生态资源,无法形成品牌,无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越是优良的生态环境越能吸引生产要素,也就更有利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21],但是部分区域因生态问题严重、地理位置不优越、资源禀赋不明确、区域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等原因,没有特色生态资源,不能打造生态品牌,生态资源无法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或者是没有新型科技可以借助,人们无法充分挖掘当地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而无法带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的持续性资金投入对于生态产业发展升级也极其重要,一旦出现衔接资金的使用不及时、管理不到位及后续的审查监督松懈等情况,也容易影响生态产业结构优化进程。

(四)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是实现乡村生态脱贫有效衔接生态振兴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建设,我国生态文明体制和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但随着生态振兴工作的深入,相关制度体系不能及时、完全适应以生态建设促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生态振兴制度体系仍存在不足。如果不及时完善,势必会影响生态振兴质量,影响人们的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国家要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五章生态保护部分的第一条就对此进行了规定,可见其重要性。当前,农业体系还存在资源与环境匹配度不高、农业产业特色优势不突出、低端农产品过剩和高端优质农产品不足并存等问题,针对生态振兴的专门的法律法规条文少,而相关的法律条文中,对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没有相应规定,指导意见也是偏重于原则性,缺乏对应用实践的指导。

二是与生态振兴相关联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生态振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完善生态治理机制的同时,也要注意到生态振兴在管理协同、资源协同、技术协同、人才协同、信息协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22]。如生态人才缺乏相应的工作体制机制进行激励,生态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也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农村房屋修建管理滞后等短板也很突出,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十分迫切。

四、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

生态脱贫走向生态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方面,也是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变形式之一。作为一个系统化工程,两者衔接涉及面很广,要一体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生态振兴要进一步形成以生态优先原则为指导的绿色发展之路,抓住工作重点,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相结合,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突破重点,以点带面,渐次推开,持续用力,做好规划衔接、人才衔接、产业衔接和体制衔接等,打造成功的衔接路径,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基本保障。

(一)加强规划引导,以动态化检测为依据,推进生态振兴新战略

在生态脱贫向生态振兴过渡的衔接期,地方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在生态脱贫过程中,政府是落实脱贫任务的最直接责任主体,负责落实中央的帮扶政策,如生态搬迁、生态补偿、生态劳务等,行政手段多一些,贫困对象处于被帮扶状态。在向生态振兴迈进的关键衔接期,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加强,政府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保障生态振兴政策的落地实施。

地方政府要坚持帮扶政策平稳过渡,帮扶力量巩固发展。“吃透”新政策,将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為根本政策,已出台的新政策按新规划执行,未出台新政策的按原方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3]。生态脱贫完成后,地方政府不能松懈,不但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还要围绕民生改善、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基层工作条件和科技推广等方面构建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动态化监测,抓住防止生态返贫和生态帮扶“两个环节”,做好生态脱贫“后评估”。例如,湖南省洞口县通过四类监测方式织牢返贫监测网,落实帮扶举措稳定消除风险的成功做法可以借鉴。

地方政府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各地区生态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实际情况,特别要注意部分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基础薄弱的脱贫村[16,24],进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制定长短期结合、标本兼治的政策。对短期性问题,如生态搬迁后的持续帮扶,按照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原则,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要适当延长一段时间,为搬迁人员解决好教育、就业等基本保障问题,巩固脱贫成果。对长期性问题,如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等,纳入生态振兴战略,统筹安排,长远规划。通过政策引导,合理分配帮扶力量,实现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的有机结合。

(二)完善人才储备,以精准选人用人为关键,激发生态振兴新潜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生态脱贫向生态振兴过渡的衔接期,工作任务涉及生态保护、种植养殖、农业升级、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文化传承等很多方面,需要大量人才,既包括领导干部,也包括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等。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5]。打造一支强大的生态振兴人才队伍,是顺利完成过渡期、全面开展生态振兴的关键。完善人才储备,不仅要重视选人用人,还要重视人才的培育,造就大量新型职业农民。

要选拔一支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6]。选拔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干部,是做好生态脱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保证。在衔接期,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好战斗堡垒的作用。重视农村“领头雁”的培养,选贤任能。要高度关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选拔与培养,积极落实对口支援政策,同时加大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做到人才衔接不断档,由“一次输血”转向“长效造血”。

要吸引和培育专业人才。生态振兴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学者们一致认为,需要建立贫困地区的长效人才机制,吸引并留住人才可以有效缓解人才不足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两条可行性强的措施并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一是建立贫困地区动态轮岗机制,以此缓解短期急需人才短缺的情况。二是制定并落实具有吸引力的引进和留住人才机制,以增加人才留在贫困地区工作的意愿[27]。过渡时期,各地需要通过长效人才机制解决人才不足问题,更要解决留住人才的问题。第一,充分利用政府的人才支持政策,如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生态、农业等某一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对特色生态农业产业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指导。第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制定突出基层导向的人才政策,如实施乡村人才引进工程、与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关系等,吸引专业技术人才投身生态振兴战略,带领脱贫人口迈向共同富裕。第三,实施人才培育工程。落实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技能中国行动”、打造“工匠园区”等育人计划,培育需要的技术人才。通过这些措施,解决生态人才不足的问题,并为生态振兴储备人才力量。

此外,教育是阻断代际贫困的根本方法。要在根本上转变生态脱贫人口等靠要的发展思想和思维定式,打破人们固有的经济发展优先于生态发展的价值观念,必须通过教育,使其不只在物质层面上脱贫,更要在精神层面上脱贫。人们通过提高生态致富本领,调动活力,激发内在潜力,加强对新能源的使用,善于将生态劣势转化为优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然,还有将当地特色文化、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规划,发展田园生态康养旅游链等方式,使“红色资源”成为“绿色发展动能”,既能培养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又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完善生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三)促进生态产业升级,以市场导向为抓手,构建生态振兴新平台

要使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合理调节优化生态产业发展结构,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能满足人民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需求,又能通过改善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

生态产业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原则,充分利用生态、生产、品质和规模等优势,以及科技创新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生态振兴新平台,才能发挥生态产业的最大社会效益,打造全省、全国,甚至是全球品牌,有效对接市场需求,将生态资源向多元化方向有效转化,推动生态振兴达到新高度,成为共同富裕的新动力。广西省龙胜各族自治县盛产罗汉果,近年来,该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长期培育培优罗汉果的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依托粤桂协作优势,引进广东“一县一园”的成功经验,不断强化市场意识向全产业链发展,充分利用广东对口帮扶企业的多项国家专利、资金、管理等多方面支持,开拓国际市场,将这一生态产品推向全球近20个国家,极大提升了龙胜罗汉果的经济效益,当地1 700多户5 000多人也因此实现顺利就业,摆脱了贫困[28]。这一探索,为其他生态脱贫地区走向生态振兴提供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新思路。

一边抓生态产业的同时,还要抓生态就业,“两个关键”同时抓,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实现高质量的生态振兴。利用网络电商等资源,和大数据、智慧化、云服务等新手段创新生态振兴范式,加强信息支撑创建智能培育室、生态产品物联网等新模式,既能促进生态产业优化升级,打造生态振兴新一流,又能增加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人口脱贫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还能推动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治理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有效拓展“资源变资产”内涵,为处理好宜居和致富之间的矛盾,建成数字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四)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以生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升生态振兴新水准

健全完善常态化、长期化发展机制是生态脱贫走向生态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国家政策为基准的基础上,继续强化法制建设,坚持科学立法,为生态振兴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做好政治体制的有效衔接,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发挥党的领导最大优势,通过健全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社会动员机制、督考评估机制等,进一步压实五级书记责任,主要领导靠前指挥,高位部署推动,运用好辩证法,抓住主要矛盾,确保生态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保持主要生态帮扶政策稳定。借鉴成功推广示范点,高质量推进生态振兴,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29]。

做好经济体制的有效衔接,要对落实不力、进度滞后的组织和地区进行挂牌督办,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给予表扬激励,确保工作方案顺利推进。对生态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实行“零容忍”,完善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审计、检查、约谈力度,发现问题要严肃查处、严厉问责,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切实保障贫困群众利益。出台相应的部门协调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我国各地关于生态产业市场准入相关标准不同,还要与国际标准的衔接工作接轨。

做好教育体制的有效衔接,要坚持党管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的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进而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30]。保障生态脱贫向生态振兴的顺利过渡,一是要大力培育生态意识。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培育学生生态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社会上要通过丰富文创形式,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万家,树立生态文明乡风。二是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大教育培养力度和规模,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工作体系。通过一系列教育培养措施,不断壮大高素质人才规模、持续优化人才结构、不断增加人才稳定收入。

五、小结

巩固生态扶贫成果,有效衔接生态脱贫和生态振兴战略,是对融入科学发展观深层价值理念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解决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矛盾十分重要。生态脱贫迈向生态振兴作为一项系統性工程,对于地方而言,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鲜有文献对二者的有效衔接机制进行思考,如何把握其中多种要素间的协调联动和逻辑脉络,以及实现生态振兴工作的可持续,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也需要不断优化相关机制,总结宝贵经验,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可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50.

[2]国新办举行生态扶贫新闻发布会[Z].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413972840257286790&t=1606811201246&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11413972840257286790&ref_read_id=7523bb34-f425-4bf4-b373-8819ae6ac119_1637670696110,2020-12-1.

[3]边培瑞,华启和.新发展阶段生态富集区生态扶贫的“变”与“不变”[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21(05):89-95.

[4]于德.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6]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2(17):11.

[7]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R].新华网,2022,http://m.news.cn/2022-05/06/c_1128626595.htm,2022-5-6.

[8]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9]习近平.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2-30(1).

[10]马小东.城乡生态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着地的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32):10-12.

[11]胡熙涵,张乾元.乡村生态振兴的困境与进路探寻——基于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5(03):21-27.

[12]罗琼.“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探索、制约瓶颈与突破路径研究[J].理论学刊,2021(02):90-98.

[13]周伍阳.生态振兴: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绿色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05):72-77.DOI:10.13727/j.cnki.53-1191/c.20210903.004.

[14]唐芳玲,刘养卉.生态振兴实施对策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22,46(05):55-58.

[15]雷明,于莎莎.乡村振兴的多重路径选择——基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22(09):1-14.

[16]王军,曹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困境与关键举措[J].农业经济问题,2022(09):100-110.

[17]王旖旎.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人民论坛,2022(05):64-66.

[18]郇庆治,陈艺文.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生态扶贫进路[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48-61,169-170.

[19]冯秀萍.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研究——以常德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3,832(02):201-203,209.

[20]胡振通,王亚华.中国生态扶贫的理论创新和实现机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6(01):168-180,206.

[21]潘家华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22]刘娜,李勋华.碳中和背景下乡村生态振兴协同机制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8):4-6.

[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4]周伍阳.生态振兴: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绿色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05):72-77.

[2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2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邓婷鹤,聂凤英.后扶贫时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困境及政策调适研究——基于H省4县17村的调查[J].兰州学刊,2020(08):186-194.

[28]张思.手牵手兴产业 八桂盛开幸福花[J].中国乡村振兴,2022(3):35.

[29]刘文斌,武力.乡村振兴进程中脱贫攻坚的成效利用与经验传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05):30-37.

[30]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014年8月重印).

责任编辑:李黎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Mechanism between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Chai Man

(Beijing United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it is a critical stag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will help move towards common prosperity and build a beautiful China. In response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there are still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leading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s, insufficient reserve of cadres and talents, deviation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adequate transformation of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awareness, and slow upgrading of ecological industry structure. 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we should start from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mproving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s, refining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mechanism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promot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and better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connection mechanism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1BDJ108)。

[作者简介]柴曼(1995-),女,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