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阳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1)
使动范畴是在藏缅语族语言中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每种语言都有表达致使概念的手段。从语言类型学视角来看,语言类型学者如Comrie[1]认为使动范畴由两个事件即致使事件和被致使事件组成;另一些学者如Dixon[2]等认为致使结构是形态句法中增加论元的手段之一。Comrie[3]提出致使结构的研究要考虑形式类型、语义类别及句法特征。大多数藏缅语正处于语法结构类型的变动时期,使动范畴的表达往往不靠单一的语法手段,而是形态与分析并存、兼用。
有关藏缅语的使动范畴,孙宏开《论藏缅语动词的使动语法范畴》(1998)一文列举藏缅语族语言中使动范畴的不同表达形式,认为使动语法形式的历史演变过程为黏着—屈折—分析;黄成龙《类型学视野中的致使结构》(2014)从类型学的角度讨论了致使结构的形式类型、形态句法标记、语义机制以及致使标记的来源。有关彝语使动范畴的研究,陈士林[4]最早针对彝语的使动范畴进行专题研究;陈士林、边仕明、李秀清[5]认为,彝语使动态与自动态根本对立,动词内部屈折使可表示使动,分析形式或者二者兼用来也可以用来表示各种使动意义;陈康《彝语自动词与使动词形态标志及其由来》(1990)一文中列举了彝语各方言中表示使动态的11 种形态手段,以声母的清浊交替为主,还伴随有声调和元音的改变;同时和亲属语言对比找出表现形式发展的历史进程。
本文的研究对象彝语撒尼话,系属彝语东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东南部;是居住在昆明、丘北、泸西、弥勒一带的彝族撒尼支系人所使用的语言。本文运用共时描写的方法,对彝语撒尼话使动范畴的表现形式和语义类型进行探讨,撒尼话使动范畴的表现形式有词汇型、形态型、分析型使动,语义类型可分为致使、役使、致动,致使结构中的致使标记来源于做义、允让义、持拿义的实义动词,处于实义动词到致使助词的语法化过程中。
据《彝语简志》描写,彝语使动态与自动态根本对立,使动态表示动词所表达的动作、过程不仅与它的主语、宾语有关,而且可以使作为宾语的人和事物产生一定的结果;自动态表示动词所表达的动作、过程或者只与它的主语有关,或者既与它的主语有关、又与宾语有关。反映这种对立的语法形式有两类:一类是内部屈折形式,一类是分析形式;彝语动词的内部屈折主要表现为使动词与自动词声母的清浊交替,包含五种类型的清浊交替,也使用分析形式或者二者兼用来表示各种使动意义。
彝语撒尼话使动范畴,可以单独使用使动词来在句中直接表示使动意义,也可以由使动语法标记(如助词、虚词等)和自动词、使动词结合来表示使动的意义;分为词汇型致使、形态型致使和分析型致使三类。
彝语撒尼话的使动范畴可以由词汇形式来表现,词汇直接从词义上表示使动。具有使动意义的使动词可以直接在句子中充当谓语(表1)。例句如:
表1 词汇型致使例词
Dixon[2]提出9 种标记致使结构的形态手段,包括内部变化、辅音重叠、元音加长、声调变化、重叠、前缀、后缀、前后缀、中缀。彝语撒尼话中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使动范畴,主要是通过声调变化和辅音、元音的变化。
1.声调屈折表示自动和使动
主要为21 调变为55 调,还有少数33 调变为55 调(表2)。例句如:
表2 形态型致使:声调屈折例词
2.辅音变化表示自动和使动
通过辅音变化表示使动意义的动词中,大多为相同或相近发音部位辅音的清浊交替,过程中元音不改变,但伴随着声调的变化,声调大多是升高的趋势,即低降调变为中平调或高平调(表3)。
表3 形态型致使:相同或相近发音部位辅音清浊交替例词
还有部分通过内部屈折表示使动意义的动词,其变化不规则(表4)。例句如:
表4 形态型致使:不规则辅音变化例词
彝语撒尼话的形态型致使和《彝语简志》中记述的凉山彝语形态型致使对比,相同之处是:彝语撒尼话和凉山彝语中都有相应部位的辅音清浊交替来表示使动意义,数量上也相当。不同之处是:凉山彝语中还有次清与浊的交替、鼻冠音的清浊交替,而彝语撒尼话因其本身因为系统缺乏鼻冠音,在相近部位的清浊交替主要体现在舌尖音和舌面音上。
分析形式是随语言发展,形态功能逐渐简化而产生的一种后起语法形式。黄成龙[6]提出分析型致使还包含连动结构,连动结构或连谓结构致使是指一般两个动词相连构成一个谓语,共享一个论元,看作单一动词。藏缅语族语言的分析型致使还有“迂说式致使”[6],即在中心动词前后加上致使意义的动词,根据使动意义动词位置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动词前加虚词或虚化的动词,一种是在动词后加虚词或虚化的动词。
动词依据其后是否可以跟宾语划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根据句子结构中的谓语动词的动作行为能否被行为主体所控制分为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从使动句的语义特征上看,使动句不表明使动主体的具体方式,强调的是客体的结果动作[7],因此可以根据使动主体与客体动作的关系,即主体的参与度和客体对事件的自控度将使动范畴的语法意义分为:致使义、致动义、役使义。Comrie[1]提出致使机制是分析—形态—词汇连续统,这个连续统表示更间接致使到更直接致使。黄成龙[6]认为:词汇型致使表达最强有力、最直接的致使,分析型致使表达较弱或较间接的致使。
表达致使义的使动结构中,原形动词为不自主动词,表示某种变化或状态,客体对动作没有自控度,使动句表示主体促使客体发生变化或改变状态[8]。表示致使意义的使动句中使动主体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其中被致使者为非人受事者。
1.用屈折形式表示致使义。如例句(3b)和:
原形动词是自主动词,及物、不及物动词都有。客体对事件有一定的自控度,主体为客体动作行为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参与客体的动作过程,且主体需要出现在使动句中。
原形动词是自主动词,及物、不及物动词都有。客体对事件有完全的自控度,表示主体要求、命令或允许可以施事某种行为动作。例如:乙式 客体+自动词在使动句中表示役使意义,如例句(13)(14)。
黄成龙《类型学视野中的致使结构》[6]中从类型学视野阐述马提索夫关注到拉祜语和一些东南亚语言的致使标记来自动词,前人从跨语言视角考察得出“做义”“给予义”“持拿义”的动词容易虚化为致使标记。彝语撒尼话中用于分析型致使结构部中的致使标记大致可以如下探源。
本文主要针对彝语东南部方言撒尼话的使动范畴进行描写和语义特征分析。在描写中发现,彝语撒尼话的使动范畴可以由词汇致使、形态致使以及分析型结构致使;词汇型致使多为自主动词,形态型致使可以分为声调交替和辅音清浊交替两类,分析型致使按照客体、致使标记和自动词、使动词的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六类,其中包含致使标记+形容词构成的动补结构和双重致使结构。
根据使动句中原形动词自主与否、主体和客体动作的关系,可以将撒尼话使动结构的语义特征分为致使义、致动义、役使义三类,其表达的使动意义关系与Comrie[1]提出“致使机制是分析—形态—词汇连续统,这个连续统表示更间接致使到更直接致使”的观点相吻合。
目前彝语中的使动范畴表现形式是形态与分析形式并存的,随着语言的发展形态逐渐简化、分析形式逐渐扩大。通过分析,构成分析形式的致使标记来源于允让义动词、做义动词和持拿义动词,正在处于由实义动词到致使助词虚化的过程中。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