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慧 王兴鹏 孙世宇 金 童 林福清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疼痛科,上海 200040
神经血管性头痛是一种普遍且严重的疼痛疾病,以一侧或双侧阵发性搏动性跳痛、胀痛或钻痛为特点,可伴有视幻觉、畏光、偏盲、恶心呕吐等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1]。神经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些年患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在中青年人群中呈现上升趋势[2]。目前,针对急性期神经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神经阻滞治疗,然而长期使用药物易导致耐药性和药物副作用的产生[3]。此外,对于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迫切需要寻求其他治疗方法。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在含有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以达到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与节前、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可逆性阻滞,从而缓解疼痛。近年来,随着超声引导技术的飞速发展,星状神经节阻滞在临床应用中迅速扩展[4]。本研究基于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来探究对急性期神经血管性头痛的疗效,以期为头痛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希望进一步验证这种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开拓急性期神经血管性头痛治疗的新途径。
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本院)2022 年1—9月收治的60 例急性期神经血管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与研究组(3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纳入标准 ①依据《临床疼痛学》[5],头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7分;头痛持续时间≥4 h;②符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指征[6];③能够接受并参与研究;④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既往使用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1.2.2 排除标准 ①凝血功能异常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②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脑部器质性损伤的患者;③不适宜行超声引导的患者;④存在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禁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该药物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对心血管系统有潜在影响,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30,规格:6 mg)2 片/ 次,3 次/d,注意偶发不良反应,偶见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胃部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有些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疲劳和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左右两侧星状神经节隔天交替进行阻滞,10 d 为一个疗程。将患者安置于平卧位,使用Edge Ⅱ Ultrasound System 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系统(FUJIFLIM SonoSite,Inc),选择6 ~13 MHz 高频探头对颈部外侧进行横断面扫描,确认第7 颈椎(C7)横突后结节、颈长肌、颈动脉后,通过彩色多普勒避开血管,从颈外侧采用平面内进针,超声实时引导下,突破椎前筋膜,到达颈长肌筋膜表面,回抽无血。用2%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777,规格:5 ml ∶0.1 g)2 ml+0.9% 氯化钠注射液2 ml 调配药液,研究组缓慢注入4 ml药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4 ml。在操作过程中并不强求直接观察到星状神经节,只需确保药物已经扩散至颈长肌表层。同时需要注意寻找食管、气管等重要结构的位置,注意规避可能存在的血管、重要组织,尤其是颈动静脉、椎动静脉和甲状腺下动脉等结构,同时也需留意食管、气管和甲状腺,以避免穿刺损伤。如果无法规避上述重要结构,应另寻路径进行穿刺。在注射完成后,持续监测1 ~2 min,观察药液在局部的进一步扩散状态,见图1。治疗期间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时沟通了解是否出现不适感,治疗完成后,指导患者继续保持平卧位休息,并进行1 h 的观察。所有穿刺操作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完成。
图1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箭头为药物扩散区域)
所有纳入患者在治疗前,以及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评估。
1.4.1 VAS 使用VAS 评分系统,患者将自己的头痛程度在0 ~10 的标尺上进行评分,其中0 表示无疼痛,10 表示疼痛程度最严重。将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进行比较,以评估治疗效果[7]。
1.4.2 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igrainespecific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MSQ) MSQ 评分用于评估患者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该问卷包含多个维度,包括头痛的影响、头痛的限制、头痛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等。治疗前后对患者的MSQ 评分进行比较,以评估治疗对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的影响[8]。
1.4.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用于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包括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等方面。治疗前后对患者的PSQI 进行评估,以评估治疗对睡眠质量的影响[9]。
1.4.4 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 SF-36 用于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体能、疼痛、一般健康、社交功能、情绪、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治疗前后对患者的SF-36 进行评估,以评估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4.5 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 评估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急性期神经血管性头痛的疗效。
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VAS、MS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VAS、MSQ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MSQ评分(分,)
注 与治疗前比较,aP < 0.05;VAS:视觉模拟评分;MSQ: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
?
治疗前,两组PSQI、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SF-36生活质量(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PSQI、SF-36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PSQI、SF-36评分比较(分,)
注 与治疗前比较,aP < 0.05;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ROC 曲线是一种绘制敏感度和1-特异度(即假阳性率)的曲线,其可以通过改变不同的阈值来评估诊断测试的准确度。将治疗后VAS 评分和MSQ 评分作为诊断测试,判断治疗的效果。研究组治疗后VAS 评分的AUC值为0.802,95%CI为(0.792,0.912),研究组治疗后MSQ 评分的AUC值为0.784,95%CI为(0.724, 0.846),见图2。
图2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神经血管性头痛的疗效ROC 曲线
神经血管性头痛是一类以头痛为主要症状,伴随着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的疾病。其中,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型头痛等多种类型。这类头痛疾病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困扰。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对传统治疗难以获得有效缓解[10]。甲磺酸倍他司汀是血管扩张药,主要用于脑血管病,尤其对于头晕、头痛、改善脑微循环效果比较理想,可用于缓解治疗血管性头痛。在本研究中,两组研究对象均常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是一种通过注射局部麻醉剂以阻断星状神经节功能的治疗方法,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作用涉及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对上述系统的功能有调节作用。该阻滞方法有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使许多自主神经失调性疾病得以纠正,通过阻滞星状神经节,解除星状神经节的过度紧张及功能亢进状态,使头、颈、上肢、心脏等血管扩张,明显改善心、脑血流量,增强机体的抗病功能及抗炎作用,调节内分泌系统,稳定全身自主神经系统。当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以引起初级感觉神经元的敏感和兴奋,血浆中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含量上升。交感神经节阻滞后其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功能受到抑制,可阻断脊髓反射通路,减少脊髓内P 物质和血浆儿茶酚胺的释放,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其分布区内血管收缩、腺体分泌、肌紧张受抑制,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和代谢异常,并能通过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带走引起疼痛的炎症介质,从而阻断“疼痛-交感运动神经兴奋-局部缺血缺氧-疼痛”这一恶性循环。星状神经节阻滞不仅应用于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也日益广泛地用于神经性、内分泌性及免疫障碍性等非疼痛疾病的治疗,并取得相当显著的疗效[11]。胡国强等[12]通过观察针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功能评估量表、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检测较治疗前升高。通过阻断神经节的传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可以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项meta 分析[13]结果提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OR=4.50,95%CI:2.18 ~9.27,P< 0.0001)、减轻患者疼痛症状(MD=-0.66,95%CI:-0.87 ~-0.45,P< 0.000 01)。这与本研究结果呼应。
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并对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和MSQ 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的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效果更优。其原因可能为在偏头痛和群集头痛的发生过程中,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其在脑内参与调节血管舒缩和疼痛传导等过程[14]。倍他司汀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脑内5-羟色胺和NE 的浓度,来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15]。倍他司汀能够阻止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增加5-羟色胺在脑内的浓度,对血管舒缩和神经传导产生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能够缓解头痛症状,减轻头痛的发作频率和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单纯使用倍他司汀需要长期使用才能维持其治疗效果,且对于有消化道溃疡、支气管哮喘、肾上腺髓质瘤的患者慎重给药,部分患者服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而通过注射局部麻醉剂或其他药物到星状神经节周围来阻断神经节传导,从而减轻疼痛或其他相关症状是极佳的替代方案。星状神经节是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结构,位于颈椎前方,对颈部、面部、头部和上肢的神经传导起着关键作用。且研究组PSQI、SF-36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进一步支持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急性期神经血管性头痛的有效性。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仅包括了一家医院的数据,样本数量有限,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研究持续的时间有限,未捕捉到长期效应或结果的演变。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多中心设计,扩大样本容量,增加对治疗机制的深入探究等,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急性期神经血管性头痛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头痛症状、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