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2023-10-14 21:59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师生制度学校

张 杨

(定西市陇西特殊教育学校 甘肃 定西 748100)

引言

学校是对培养对象进行集中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场所,也就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集中场所,当然在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除了传统意义上用围墙围起来的传授知识的地方叫学校以外,还有借助互联网进行文明传承的开放式的没有校墙的“网络学校”也叫学校,本文讨论是狭义范畴的学校。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价值观念和师生的行为形态,指引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特殊教学学校是学校概念下属的一个分支,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具有整个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形式,它是全校师生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也是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财富的结晶,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信念和生活方式。

1.特殊教育学校文化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其主要目标是在校园内创造一种有利于陶冶师生精神情操、满足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规范师生行为、促进特殊需要儿童阳光生活和健康成长的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只能规范师生的行为但不能限制儿童发展,要给特殊儿童的发展提供特殊的空间与平台。其内涵包括了四个方面:一是特殊教育学校的物质文化,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物质状态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形态,体现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二是特殊教育学校的精神文化,主要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集合而成的学校精神面貌的外现;三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形式在特殊教育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四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教职工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依着打扮等礼仪方面的文化规范,是指导全体教师工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各种生活实践等活动的行为准则。

1.1 物质文化。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物质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放在学校首位的文化形态,也就是特殊教育学校“物”化了的文化。是广大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物质“硬件”就无法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特殊教育学校物质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大到学校教学楼的建设、小到一枚小小的校徽的设计等都包括在物质文化中,都是校园物质文化研究的对象,本文重点讨论特殊教育学校的标志、校园的环境以及建筑设施等物化了的校园文化。首先,特殊教育学校的标志是我们要研究和讨论的重要内容,因为它突出了学校的特色和目标,当人们走进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时,第一印象是学校的“校训石”和教学楼正面悬挂的学校标志,走进教室是第一眼看到的是学生的校服及其校服上所印刷或者佩戴的校徽。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内都放置刻有“自强、自立、自信”的“校训石”,当然各个特殊教育学校有各自的标志和校服,彰显着各自的魅力。其次,各个特殊教育学校根据自己服务对象的特点创设生活环境,构成特殊教育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环境包括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通过优美的校内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特殊学生的健康发展。一般的聋哑学校的校园内会彩绘或者张贴张海迪、邰丽华等知名残疾人的画像和事迹,通过物化的形式树立学生的榜样,激励学生在人生路上自强、自立。第三,建筑设施是特殊教学学校物质文化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学校带有鲜明个性的主体雕塑、墙绘、公园、操场等都是育人的基础设施,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的多媒体室、电子阅览室、语训室、感统训练室等现代化功能室,也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的物质文化体现了一种育人价值观,是学校正常开展育人活动的最基本东西,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各自之间的关联,要根据教学育人的需要不断完善学校的设施,更新师生用于开展活动的阵地,给学生提供新的视觉冲击和心理体验,使师生时时感到心旷神怡、视校如家,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陶冶校园人的情操,改变师生不良的风气和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要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育观念,在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人本”原则,根据服务对象突出人性化建设特色,发挥学校基础建设的育人功能。从学校的整体建设到学校的教学区、教辅区、生活区等的相互衔接、特色展示再到一面面“会说话的墙壁”等精心设计与布置,承载学校的育人使命,让每一位特殊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国家的关爱,耳濡目染、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1.2 精神文化。特殊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别于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深层次的核心文化,一所学校的物质文化体现的是学校的风貌体系,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组成的文化体系的表象;制度文化则承载的是学校文化的规范体系,处在学校文化体系的中层;而处在深层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层文化引领着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但也存在三种文化相互依托、共同推进校园文明的关系。首先,校风是一所学校办学成败的关键,把包含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目标和治学态度,凡是有所知名的学校,都有一个良好的校风来支撑,因此,形成良好的校风是每一所学校师生长期共同追求和保持的目标。我校“心存感激,快乐工作”的校风是在实现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和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坚持每天在《感恩的心》乐曲中快乐工作、勤奋学习;其次,教风是学校全体教育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具有本校特色和共性的行为倾向,是教师敬业精神、教学素养、道德情操、教学模式等综合在一起的表现形式。例如我校针对聋哑学生的教学,总结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一补、二分、三度、四动、五学”的教风,一补就是针对聋哑残疾学生的“缺陷补偿”通过视力的提升训练,补充听觉和发音的不足;二分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分组教学、因材施教;三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技能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四动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眼看、动笔记;五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预学、自学、论学、助学、获学。第三,学风是班级学生形成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行为倾向,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是一种学生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特殊学校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不同于普通学校的学生,因此特殊学校的学风更要注重通过大量的游戏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信等方面的品格,在具备了自立、自强、自信等心理的基础上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等学风的培养。我校的学风是“学会生存,适应社会”,引导学生自理、自立、自强,在心中树起“我的活动我来做”“我的生活我能行”“吃苦奉献我不怕”“合作共处我来帮”的意识,为学生的行动提供思维导向。

总之,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去传承与保持,良好的校风能增强师生“以校为荣”的自豪感,是师生努力拼搏的动力源泉,良好的教风又能带出良好的学风。在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学校领导要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坚持为人师表,塑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形象,成为学生的偶像和朋友,为形成凝聚、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而不懈的努力。

1.3 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处在学校外现物质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之间维持学校师生关系的规范性文化,学校制度文化是建立在国家法律、社会公约、伦理道德层面上的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等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班级公约、行为准则等。特殊教育学校的制度文化主要由学校各部门的管理制度组成,有教导处职责、学科组制度、门卫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班级公约、学生守则、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文体活动制度等等。我们定西市陇西特殊教育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一日常规制度》《轮流升降国旗制度》《学校卫生检测制度》《学生食宿安全巡查制度》《教师听课制度》《作业教案评估标准与奖惩办法》《学校教研活动制度》《五星级班级评选奖励办法》《体育运动训练制度》《教师评优选先办法》等等。在这些制度的约束下,学校工作在有序的开展并不断的追求更高的目标,创出更有的成绩,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一所学校的发展中硬件是能看到的因素,而对学校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制度文化,它是学校各校制度的总和,这些制度围绕总的办学目标制定而且各自独立运行、各管一面,从不同的层面维持着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规范着师生的行为、引领着师生的品德发展,确保学校教育教学不断提升,推动学校继续发展。

(1)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学校制定的《轮流升降国旗制度》指出,全校的全体师生都要参加周一的升国旗仪式,面对国旗要庄严肃静、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余师生行“注目礼”,要求人人会唱《国歌》,国旗下的讲话要严肃有激情,能激发全校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了解祖国的信心和意识。每周负责升国旗的班级,必须按照《国旗法》的规定按时升降国旗,遇到下雨要及时降下国旗、保护国旗不能被雨淋,使用旧了的国旗一定要及时更换并保存好,不能在国旗上乱涂乱画,不能让国旗接触地面,尊重国旗成为每一位师生的责任。通过学校的升降国旗制度,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产生热爱祖国、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意识。

(2)借助祖国的传统节日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我们学校坚持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让每个残疾儿童通过传统节日走出校门、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形成自立、自强的思想品德。例如,我们每年都要借助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的祭扫活动、五月五的观看龙舟比赛活动、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少先队入队仪式、“九九”重阳节的敬老尊老义务劳动慰问活动、九月十日“教师节”的尊师重教慰问老教师活动、“元旦”节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固定形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3)提倡爱心体验活动。我们学校常年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传递活动,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积极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在帮助别人中体验快乐、健康成长、懂得回报。

1.4 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是全校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展示出来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穿戴服饰等方面的礼仪规范等,行为文化直接展示着学校的文明程度,也是流动的学校文化载体,不可小视其作用和建设意义。

(1)学生的行为文化建设。我们主要借助行为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理等方面的习惯与能力,因此,我们主要针对我校聋哑学生居多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手语故事会”“舞蹈课外课外活动”“体育竞赛”等活动,特别我们学校的足球队在全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极大的鼓舞了全校师生的士气,提升了“校兴我荣”“母校因我而精彩”的荣誉感,推动了全校学生良好的品德教育活动。

(2)教师的行为文化建设。在学校的校园,教师是学生的偶像,教师规范的行为就是学生行为的标准,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教师的行为文化建设,通过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端庄教师的仪表、文明教师的举止、让教师的治学态度更加趋于严谨、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具有艺术性等。让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美“辐射”到学生心田,滋润学生的心灵,纯洁学生的品德,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观念。

总之,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要下大力气建设好和利用好,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2.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

2.1 加强校长培训,提升办学理念。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名优秀的校长就能带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有了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谈学校的长远健康发展。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选派校长的时候一定要从品德、知识结构、协调能力、号召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全面考察筛选,不能只考察校长的教学能力,一个好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校长。在校长任职以后,要不断的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坚持“生本原则”和“育参成才”的办学宗旨,给全校师生创造和谐愉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引领广大教师共同办好学校。

2.2 坚持特殊教育学校文化的传承性。任何一所学校的文化都是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些文化凝聚了多少教职工和学生的智慧、勤劳和汗水。所以学校文化的创新必须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每当新学年都要召开全体师生大会,讲校史、讲先进事迹、讲校园文化建设、讲创新发展理念、讲长期奋斗目标等。例如我们定西市陇西特殊教育学校在每学年都要召开开学典礼,讲在校园发生的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奖励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奖励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等,开学典礼成了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的动员会、学校文化的传承会、师生交流发言的见面会,每次开学典礼都有新意,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2.3 体现文化建设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有它的文化特殊性,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一定要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功能齐全。比如说我们学校根据聋哑儿学生教育的需要,建设了功能齐全的舞蹈教室、绘画书法特长教室、室内体育活动室、手语训练室等,强化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教师和残疾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了个性化场所。

猜你喜欢
师生制度学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