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小素
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引导,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解决问题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在课前阶段,教师要研读教材内容,利用多样的方式设计单个问题或问题串,展现相关知识点。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要依据教学需要,利用适宜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不断提出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其他问题,驱动学生深入探究。学生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既可以获取新知识,掌握问题解决方法,又可以发展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便于提升学习效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明,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建议教师以问题为引领开展教学。基于此,教师可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实施初中历史教学。
问题设计是问题驱动教学的前提。简言之,在问题驱动教学的课前阶段,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驱动,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问题的依据[1]。在课前阶段,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封闭性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指向需要记忆的历史知识,开放性问题指向需要积极思维的历史知识。
以“夏商周的更替”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2)了解朝代更替的规律。其中,目标(1)重在引导学生记忆历史知识。于是,教师围绕此目标设计封闭性问题:夏、商、周是何时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何时灭亡的?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分析教材内容,把握关键信息,建立历史时间坐标轴,直观再现相关的历史内容,建立深刻的记忆。目标(2)重在引导学生开放思维,综合历史事件,归纳规律。于是,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为什么商能灭夏,周能灭商?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发挥综合思维作用,分析不同朝代的统治者特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外部环境等,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建立深刻的理解。
问题驱动教学讲求适度,即设计的问题数量要适度。倘若设计的问题过多,历史课堂上会出现“问题满堂灌”现象,致使学生缺少深度思维机会。倘若设计的问题过少,历史课堂上会出现思考表层化的问题。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论启示:教师要紧扣教学重点,反复强调,促使学生对信息进行编码。基于此,在课前阶段,教师要紧扣历史学科的重点内容设计问题。
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为例,本课的重点内容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基于此,教师设计两个主问题。问题一:唐太宗在位期间是如何开创唐朝清明治世局面的?问题二:唐玄宗在位时期主要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在这两个主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迁移历史认知,阅读历史教材或相关史料,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探寻唐太宗和唐玄宗采取的改革措施,就此归纳“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及具体表现,轻松掌握重点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问题驱动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情是历史教师实施问题驱动教学的依据。在课前阶段,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结合历史教学内容设计问题。
以“百家争鸣”为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孔子的“仁爱”思想。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诵读儒家经典,感受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在历史课堂上,学生解读史料,不仅建构了历史认知,还获取了史料解读方法,积累了史料解读经验。立足学生学情,教师准备在课堂上呈现史料《樊迟仲弓问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可弃也)与《厩焚子退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理当如此),并结合史料内容设计问题:“在当时马是比较贵重的。为什么孔子不担心马匹,反而担心奴仆?孔子的行为反映其何种主张?”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迁移已有经验,使用适宜的史料解读方法,剖析史料内容,获取关键信息,同时迁移语文认知,感悟孔子的“仁爱”思想。
“问题思考”栏目是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的重要栏目,紧扣中心内容或不同子目之间的知识联系设置相关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教师可以教材中的“问题栏目”为着眼点,联系相关内容设计问题,驱动学生探究。
以“秦末农民大起义”为例,教材在“陈胜、吴广起义”这一目设置了“问题思考”栏目,安排问题: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的施政有怎样的关系?该问题直指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秦朝的暴政。即便没有大泽乡的那场大雨,即便没有陈胜、吴广,还是会发生农民起义的。对此,教师为了使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栏目”中的问题,设计两个问题。问题一:如果陈胜、吴广没有在大泽乡遇到那场大雨,没有误期,他们还会起义吗?问题二:如果历史上没有陈胜、吴广,秦末还会发生农民起义吗?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深度思维,深入探寻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建立深刻的历史认知。
问题的驱动是实践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把握时机提出问题,驱动学生多样探究。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各类情境,驱动学生质疑问难。有效的问题情境具有趣味性、探究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在思维活力的助力下,学生会主动探究学习内容,走向学习深处。因此,在历史问题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历史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以“北宋的政治”为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重文轻武的后果。在课堂上,学生要辩证地看待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清明上河图》展现了赵匡胤采取的措施的积极影响,《澶渊之盟》是他采取措施的消极影响的表现。教师结合《清明上河图》《澶渊之盟》录制微课。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直接播放微课。学生在直观画面的吸引下,进入真实的历史场景。在此场景中,学生先后感受北宋的政治清明、经济发达,以及北宋军事的羸弱。通过矛盾的感受,学生产生探究兴趣,积极思维,提出问题:“为什么北宋在军事上如此羸弱?这与其政治、经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些不合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全体学生兴致高昂,想要一探究竟。教师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进入“北宋的政治”这节课中,探寻问题答案。
提问时机正是教师用问题驱动学生探究的时间。提问时机有重难点时、学生产生疑问时、新旧知识联系时。教师要找准时机,提出问题,驱动学生探究,并依据学生探究情况,不断发问。
1.在重难点处提出问题
与讲授法相比,问题驱动教学法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会积极思维,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由此逐步突破重难点,建立深刻的认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不断提问、驱动,得出结论。因此,教师在讲授重难点时,可以提出相关问题。
以“盛唐气象”为例,在讲到盛唐气象的表现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盛唐气象的表现有哪些?”因为盛唐气象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社会生活这四大部门及相关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内容繁多。所以,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将全体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农业组、手工农业组、商业组、社会生活组),并提出任务:“各组收集信息,分析盛唐气象的表现,选用故事、绘画、小品、叙述史实等方式进行展示,计时五分钟。”
在问题和任务的双重驱动下,学生开放思维,或阅读历史教材,或阅读工具书,有针对性地找寻盛唐气象的相关表现。在此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提出不同的看法,碰撞思维火花,逐步达成统一认知。同时,各组确定恰当的展示方式。
在计时结束后,教师鼓励各组轮流登台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具体情况,继续用问题驱动。例如,一个小组代表介绍了越州青瓷、邢州白瓷、唐三彩。教师趁机操作电子白板,下载、展示相关图片。同时,教师提出问题:“青瓷、白瓷、唐三彩有怎样的特点?这说明唐朝的手工业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观看图片,迁移已有认知,总结唐朝陶瓷的特点,感受手工业的发达。
学生通过体验“合作解决问题—展示—合作解决问题”这一过程,逐步认知了盛唐气象的具体表现。基于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继续提问:“盛唐时期出现如此繁盛气象的原因是什么?”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继续合作探究。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扎实地掌握了历史知识,还锻炼了思维能力、归纳能力、语用能力,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在学生产生疑问时提问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产生疑问。学生的疑问处正是教师进行引导的切入点。在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留心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疑问处,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要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问题,驱动学生深入探究。
以“秦统一中国”为例,在讲到“秦灭六国”时,教师借助电子白板播放相关动画视频,并播放《古风》的名师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看,初步了解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故事。此时,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如“为什么秦始皇能统一六国?”“秦始皇到底是怎样一步步统一中国的?”等。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学生提问后,教师顺势发问:“与其他六国相比,秦国具有哪些优势?”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集中精力探究秦国的优势。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发挥综合思维作用,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比较六国和秦国的具体情况,由此总结出秦统一中国的原因。
3.在新旧知识联系时提问
已有历史认知是学生进行历史探究的支撑。学生迁移已有认知,既可以解决历史问题,又可以建构新旧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结构。在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为入手点,提出问题,驱动学生迁移已有认知,自主探究。
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为例,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了解了科举制的建立与发展情况。在本节课上,学生要探究唐朝的科举制发展情况。基于此,教师提出问题:“从隋到唐,科举制从无到有,并逐步发展,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建立历史时间坐标轴。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迁移已有认知,联想隋朝建立科举制的基本情况。同时,学生阅读本节课内容,了解唐朝科举制的发展情况,认真概括。在获取关键信息后,学生绘制时间坐标轴,展现科举制的建立与发展情况。
在获得成果后,学生毛遂自荐,展示自己的时间坐标轴。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观看时间坐标轴,提出疑问,如“科举制对唐朝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受到问题的驱动,学生开放思维,以科举制为切入点,分析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在此过程中,部分学生发挥辩证思维作用,批判地看待科举制,建立深刻的认知。
总而言之,教师有效应用问题驱动教学,便于学生真正走进历史课堂,充分发挥自主性,开放思维,使用不同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轻松建立深刻的历史认知,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史料分析能力、时空观念等,提升历史学习效率。鉴于此,教师可以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实施历史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先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学生学情以及教材中的“问题思考”栏目,精心设计问题。然后,教师要以历史课堂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并把握重难点时、学生产生疑问时、新旧知识联系时这三大时机,提出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由此促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