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平
(庆阳市宁县和盛镇范家小学 甘肃 庆阳 745201)
小学语文,承担着奠基语言文学知识、启发学生文艺审美意识的重要使命,而能否在具体篇章教学中,适时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联想能力,成为了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情境教学法,以其丰富多样的事物呈现手段,使扁平化的语文知识,以小学生最易理解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充分契合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互动更具针对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契合的视听场景,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中,迅速投入学习状态,精准领悟知识内涵的教学方法[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主要实现了两个方面的突破:首先是教学手段的突破。构筑教学情境的手法,不拘一格,任何可以塑造情境的技术手段、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多媒体影像展示、3D 动画模拟等等,都可应用到情境教学当中,服务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启发培养。而在拓展教学手段的同时,情境教学还实现了教学过程的高度互动。在前期的情境设计规划时,教师将从学生的视角、学情出发,去进行情境细节的铺设完善,以确保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兴趣喜好;而在情境运用过程中,教师也会不自觉地通过问题导向、观点沟通,实时了解学生的困惑点,使教学重点,精准聚焦在学生最关心、最好奇的学习方向。从学生视角看,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发挥了如下三方面教学价值:
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强调由兴趣驱动的内生动力。在理性思维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小学生很难从自身的长远发展方面,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当语文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时,他们才会将注意力,长期集中在语文课堂。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应用,教师得以将形式多样的教学素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官刺激,展示出来,教学情境内容,充分契合了学生的年龄、性格、学习情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接收,快速转化成了由兴趣驱动的主动研究。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而凸显,其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愈发浓厚。
受阅历、经验的限制,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很难深入到本质层面。特别是在接触文学名家撰写的篇章时,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难知其所以然。情境教学的运用,帮助学生完成了语文知识内容和现实物象的连接对应,使学生得以由此及彼地品味相关知识的丰富内涵,对语文知识、语文技巧的理解运用,更加熟练,语文基础更加牢固,久而久之,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将因此得到全方位培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历代教育学者最为推崇的学习境界,该境界的本质内核,正是联想能力、想象能力、感官统合能力的自然发挥。在塑造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将为学生呈现多种感官参与的信息刺激,其中的视觉刺激,将启发学生将现实事物和语文知识一一对应;听觉刺激,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语文篇章构筑的主题意境;为再现文章情景而采取的学生模拟表演,则可使学生在实践中,直观感悟作者情感[2]。不同的感官刺激,触发各有特色的想象联想,可以说,一场情境化教学,就是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大型演练,其结果,也将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创新思维、联想思维,得到锻炼和提升。
如前所言,可用于情境教学的手段有很多,所以该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的呈现形式,也并无定势可言。只要所选取的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呈现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皆可用于语文课堂。接下来,本文将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中的相关篇目,列举几个代表性的情境塑造策略,以期能为教学同仁带来一些启发。
多媒体技术,是情境教学最主要依赖的技术手段。大多数教学情境的塑造和呈现,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功能。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可以帮助教师跨域区域限制,从更广阔的时空范围,获取信息素材,完成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生动再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层次。以《小壁虎借尾巴》为例:城市地区的学生,因为从未亲眼见过壁虎,对该文章的学习,往往会产生一些疑惑:壁虎是什么样子?它的尾巴为什么一挣就断?文章结尾,它的尾巴为什么又长出来了?上述疑惑的存在,严重阻碍着学生对该篇知识的学习。为打消学生疑惑,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真实生活中的壁虎样貌,特别是壁虎断尾渐渐重生的过渡流程。在播放壁虎图片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顺势为学生科普壁虎断尾重生的生物原理。经历这一演示过程,学生自然能理解,该篇文章在剧情上的合理性。
作为语言艺术的集中承载学科,语文知识中充满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智慧,而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将这些知识,活学活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所以,为进一步拉近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常见事物、场景的模拟展现,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同时,领悟文章主题,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为确保生活化教学情境的逼真,教师在塑造相关情境时,就可用一些现实事物为情境的中心素材,围绕这些生活中能见到的熟悉物件,快速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3]。以《田家四季歌》的教学为例:该篇章以农忙为线索,从田家人的主观视角出发,分别选取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典型景象,从视觉、心理、触觉等多个角度,呈现了一幅惬意、欢快的农家生活图景。对该篇文章主题的理解,关键在于使学生变换立场,从田家人的角度出发,去感受四季变化。为促进学生的立场转化,教师不妨把文章里的两个中心物件,桑叶、麦苗,带到课堂上,交由学生分别传阅观摩。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图片展示的方式,为学生们解说农家人四季耕种的场景,假如班里刚好有农家出身的同学,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发言,粗略介绍一下父母的四季农忙活动。类似的实物展示、现身说法,不仅能帮助学生精准把握文章主题,还将使学生更加珍视农业活动,萌生崇敬劳动、乐于劳动的正确观念。
问题型教学情境,就是在构筑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具体情境时,合理安插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文章主题、相关知识的理解。为确保问题切实发挥导向作用,教师的问题设计,应做到针对性、简洁性、趣味性的统一。针对性,就是问题和课程重点的高度统一,要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重难点知识的领悟吸收。简洁性,就是提问表述方面,要清晰、明确,不可存在歧义、模糊,以避免学生的思索行为,偏离学习方向。趣味性,指的是所提问题,应当刚好触及学生的好奇心,不能使学生听到问题后,毫无研究欲望[4]。以《乌鸦喝水》为例: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提问,假如你是那只口渴的乌鸦,你要如何把瓶底的水,喝到口中呢?随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都要提出至少两个喝水办法,并提交上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顺势展开文章解读,带领学生们看一看,聪明的乌鸦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后,在课程归纳阶段,教师还可以把学生们自主提出的解决方案,和乌鸦的办法进行对比,进而为学生分析说明,哪一些方法比乌鸦的做法更高明,哪些方法只是在用蛮力。经过此番探究过程,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远不止一条,想要获得问题最优解,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最重要。
游戏说,是文学艺术的起源之一,游戏,是快速把握文艺精髓的有效路径。将游戏元素应用到情境教学中,充分契合了小学生兴趣至上、活泼爱玩的特点,而游戏情境特有的竞争机制,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毫无保留地释放到了语文学习过程中。当然,在设计游戏情境时,教师也应着力做好如下几点:首先,是游戏内容与教学主题的彼此兼容。要确保游戏形式、游戏元素,和具体篇章存在深层次的关联,确保学生在游玩过程中,乐有所得;其次,游戏机制、游戏难度应保持适度。小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尚不健全,过度复杂的机制、艰难的挑战,将使学生迅速丧失游玩兴趣;最后,注重游戏过程的节奏把控。沉浸于游戏情境的学生,很容易丢失学习焦点,需要教师实时掌控游戏进度,不断引导学生思路,随着教学节奏稳步推进游戏进程,在达成游戏目标的同时,完成学习任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结合文章中小蝌蚪的游历过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套以“闯关”为主题的游戏情境。在每一关,都由不同的假象“动物”提出问题,回答正确后,学生扮演的“小蝌蚪”才能继续前游,寻找妈妈。比如,第一关,可以由“鲤鱼阿姨”先后提问本文中的生字生词的读法,学生全部答对之后,才会得到“鲤鱼阿姨”的提示,然后去闯第二关。在第二关,“乌龟妈妈”又问出了更难的问题:正确写出本文新学的词语。依次类推,越闯关,问题难度越高,直至最后,“小蝌蚪”自己演化成青蛙,通关完成。经过上述闯关过程,学生既完成了基本学习目标,同时,也了解了蝌蚪变青蛙的生物常识。
综上,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标背景下,优化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教学理念变化,积极开展教学手段创新,从学生的实际学情、认知需求出发,不断创设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教学情境,确保学生在沉浸式的语文学习体验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