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探究*

2023-10-14 15:23胡鹏飞
江苏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教师

肖 艳 胡鹏飞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最古老的艺术门类,音乐具有浸润人心的美育功能以及活泼多元、易于感知、贴近生活的特性,是培养中小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究音乐学科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及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及教育意义,对个人及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与音乐的关联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问题。2014 年2 月24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 年3 月,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时,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在艺术发展领域,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2]可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凝聚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重要方面,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音乐作为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可超越时空、地域、民族、信仰,以其直入人心的音响效果被人们广泛接受。同时,音乐具有浸润人心的美育功能以及活泼多元、易于感知、贴近生活的特性,在引发情感认同与文化共鸣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是培养中小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此外,音乐学科所涵盖的中国音乐史、乐器史、民族音乐等内容,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密切相关,其本身作为音乐文化而存在,具有较为立体、全面、完整的发展脉络和人文属性。

二、音乐教师如何开展指向文化自信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乍看起来似乎要对当前的音乐教学做加法,增加中华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扩大其广度与深度,但从音乐本体角度仔细推敲文化自信的内容时,即转变成换个角度重新审视、分析、组织教育教学的问题。

1.厘清关乎文化自信的教学内容

以苏少版《音乐》二年级教材为例,教材中有关中国音乐文化的内容,主要涵盖节日节气、地域性民歌、爱自然、爱父母、爱祖国、爱音乐、爱劳动、爱生活、诗舞乐融合等主题(见表1)。其中,数量最多的前三位(爱自然、地域性民歌、节日节气)均属于客观性较强的类别,而爱父母、爱祖国、爱生活、爱劳动等主观性较强、情感更为内敛的类别则数量较少。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应更多地从情感性因素入手,选用指向学生深度情感体验、价值观养成及文化精神濡染的音乐文本,使其在数量和质量上与自然、民歌、节日节气等内容相平衡,避免重客观而轻主观现象的产生。此外,该年级的教材缺乏对江苏区域性音乐的呈现,缺少爱家乡维度的设计。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家乡是最为熟悉的地方,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地情地貌是已深入骨髓的文化精神之外在体现。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家乡文化的重要性,并在音乐教学中以此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突破点,用典型的本土音乐直击学生的心灵,通过认识、感知、体验家乡的人文、历史、地理、风俗等特色,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喜爱、自豪等情感,逐步在内心形成对家乡文化的自信,进而生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凸显文化自信的教育内涵

当下的音乐教学多围绕音乐知识、技能的教授展开,开展指向文化自信的音乐教学并不意味着将教学重点与难点放置在价值观及文化精神的阐述、分析及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而应基于文化自信培养这一教学指向去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深入解答会唱、会奏、会演之后如何引导学生唱得更自豪、奏得更起劲、演得更用心等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在备课环节要进行深入思考——如何能在课前引导时埋下伏笔,引发学生自觉自主地探索;如何能在唱会歌曲之后,使学生超越浅层的音乐感知;如何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文化性带入,获得由内心冲击而产生的深层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进而生发内敛深沉的文化自信。

3.探索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站在文化自信培养的视角审视音乐教学,实质上是音乐教师一加一减后重新寻得平衡的过程。“一加”需要音乐教师在现有的音乐教学基础上,加入更为高层次的对文化的理性认知与感性体验内容,使学生从文化这一更为抽象化的视角去感知、理解、表现音乐作品,同时需在与作品产生群体认同的基础上,生发出自豪、幸福、热爱等表现自信的情感,即在理性与感性两方面,增加音乐课堂的深度,这种加法表现为授课内容的增加,难在感性层面的个性化体验与实际达成。“一减”是相对隐性但更为重要的教学变革,是让“一加”得以有效实现的必要条件,即调整现有的教学目标,减少不必要的单纯知识、技能性的教学,明晰授课的逻辑链条与学生已有的学情条件,精准、有效地实施教学。在教师教学评价方面,应鼓励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重组单元、进行个性化教学等方面的尝试,以学生的实际所得作为教学评估的关键指标,重视学生在会唱、会奏、会演基础之上的深度音乐体验与文化自信的生成。

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没有统一不变的标准答案,需要音乐教师从改变自己的视野站位开始,主动分析自己与学生的现有条件,积极探寻符合实际的教学策略。

三、音乐教学培养文化自信的路径分析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虽因教师与学生的现状不同而无定法,但在路径方面却有以下几个可供参考的方向。

1.协同育人,探索主题式教学

当下,无论是大文科教学、通识化教育,还是单元教学、项目化教学,都以打破学科界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创新能力为目标,最终指向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因此,音乐教学也应顺势而为,在坚守学科特有属性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科学等相结合,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教学手段,开展多视角、生活化、探究性的主题式教学。

如在民歌教学中,可与该民歌所处地域的地理特点、人文特色、习俗、服饰文化、方言、劳动实践等相融合,辅以多媒体技术,消减学生与特定民歌的陌生感,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融入当地生活,在“夜空下的篝火晚会”“草原上的对歌”“唱着号子去劳动”“共奏丝竹乐”等主题式教学中,引导学生由内而外地体会中华民族“各美其美”的文化韵味,在差异性、碰撞性的文化体味过程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感知、体会、思考中华文化的先进性与包容性,进而在演唱、演奏、创编、表演等音乐实践中,表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喜爱,树立健康、自信、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

2.扎根家乡,开展地域差异化教学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差异显著,加之受历史、经济等因素影响,各地在文化上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文化特点,开展差异性教学,凸显学生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联结,从家乡文化的地域特性入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如:甘肃兰州的音乐教师可从《南梁颂》《大梦敦煌》等歌曲中捕捉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以演唱、演奏、情景表演、综合性音乐创编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敦煌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山东临沂的音乐教师可从《沂蒙山小调》中,带领学生感悟“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建立学生与家乡在文化层面的联结。江苏的音乐教师可将《茉莉花》作为重要的中华文化符号,教学时,引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用古筝演奏《茉莉花》的视频,总结《茉莉花》婉转流畅、柔和优美的风格特点,介绍其因音乐结构匀称、感情深厚且含蓄而深受世界喜爱的现状,进而得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直观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3.立足经典,实施立体多元化教学

文化经典,内涵丰富、历久弥新,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完全可以立足本学科,融入其他文化经典元素,开展立体多元化的教学。如在《悯农》《春晓》《游子吟》《小儿垂钓》等古诗的教学中,可加入沙画、古典舞、中国画等元素;音乐课堂中,可以以微视频、歌舞表演、诗乐舞一体、边唱歌边作画等形式进行作品呈现,进而在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诗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原貌。

当然,教师也可充分利用经典音乐作品的已有文本,引导学生就某一首诗歌,自主进行配乐朗诵、合作唱诗、创编新曲调、诗舞乐表演等,让学生发挥自己所长,用音乐、诗歌、舞蹈、绘画等艺术手段综合表达作品的文化意境,从而超越艺术符号,直达精神性内核,体悟中华文化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总之,文化自信始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与积淀,成于心中激荡而起的自豪、幸福与热爱,音乐作为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载体,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文化自信既是基于民族苦难和奋斗史的文化自觉与自豪,又是我们民族寻找自身伟大复兴之路的文化史的历史展示。这是一种既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又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既积极奋进又不卑不亢的文化精神。[3]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远谁近?
音乐
圆我教师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