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素材应用设计(陶艺)”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23-10-14 14:30
天工 2023年14期
关键词:陶艺技法课程

薛 青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设计力。工业设计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设计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成效。但是,目前形势下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存在比较明显的被动性与机械性,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活力的人才;二是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还比较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学生新的发展要求,学生不能根据个人兴趣或者专业发展需要, 在更大范围内灵活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减少了学生的发展机会和成功机会[1]。

为响应国家“新工科”教育发展战略,提升工程人才职业能力和素养,不断提升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重点学科,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对“素材应用设计(陶艺)”课程进行持续建设与优化[2]。

“素材应用设计Ⅰ(陶艺)”课程属于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现了“新工科”的建设理念——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学科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的建设目标。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能培养兼具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素质,具有跨学科应用能力的新型复合型工业设计人才,并对其他课程有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如以前期课程“立体构成”“模型制作”为基础,后续设置了“素材应用设计Ⅱ(陶艺)”课程,为开展“创新设计周”,使产品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工业设计专业“素材应用设计(陶艺)”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素材应用设计(陶艺)”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比较有特色的一门必修课,在第三学期开课,共32 学时,是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偏重线下教学和评价。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和实践演示操作为主。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方,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方,教师是主动的,而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作为实践操作与理论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来说,学生课程参与程度与听课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更加偏好于实践操作,而理论知识不扎实,导致学生学习时眼高手低,尤其是面对创新要求较高的陶瓷作品创作时,显得手足无措。

而选修该课程的大部分是陶艺零基础的学生,他们初次接触陶艺,对他们来讲,能够顺利完成一件陶瓷作品比较困难。他们的理论知识储备较少,缺乏陶瓷制作的实践经验。“陶艺零基础”的现状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无形的压力和挑战。

二、“素材应用设计(陶艺)”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思路

课程围绕陶艺素材调查与分析、工艺实现方法着手展开,研究和分析当代陶艺作品的特点及应用的加工技法。通过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和推广,结合当代有创意的加工技法与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个人情感表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陶艺创作领域的创新性设计、创造性转化。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精品课程资源在线上共享,各类专业艺术设计的学科资源库、在线课程等多种资源的开放,打破了时空的局限,让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可能。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设计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在设计实践中尤为重要。

课程教学主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来分别设置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满足了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

(一)课前

通过“超星泛雅学习通”提前导入课程的学习内容,发布学习任务及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预习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以及课程学习目标等。通过丰富的线上资源来拓宽课程的知识面,了解国内外当代陶艺设计风格,积累陶艺作品素材。教师应在课前做好线上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设计。因此如何进行线上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多样、丰富的学习资源,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1]。

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计、规划教学资源,提升学习资源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根据课程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知识点分层教学,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学习相关内容。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其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线上课程学习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大量典型案例,形象地理解知识和技法要点,避免了教师枯燥讲解单纯的知识点和学生被动地进行技能训练。多种教学方式的互补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与学习兴趣,大量的案例同时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范畴,丰富了知识储备,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同时,构建课前线上课程内容,增设线上教学视频、设置讨论任务、发布作业,让学生深入全面地学习理论知识,为线下面对面深度讨论问题、实践操作、作业互评等活动奠定了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知识面变得宽泛,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大幅度提升。

课前的学习内容也可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如大国工匠精神、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等,通过短视频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实现欣赏美、怀匠心、铸匠魂的学习目标。

(二)课中

教师以线下讲解重点和难点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由课前线上的预习承上启下地延续到线下课中的巩固学习、师生面对面互动,更加扎实地掌握陶瓷的理论与实践技法。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设计经验,从而将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三)课后

教师通过课余时间进行线下辅导和在线辅导、课堂问卷调查、疑难点讨论、作品互评等,分析实践的教学效果,逐渐更新和优化教学方法,完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活动内容。教师在线监督学生学习的进度与作业的完成质量。根据学生平时线上作业与线下实践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在线下,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并加以分析、交流,汇总课上、课中、课后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进而加以改进。

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结合突破了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能及时了解现实的市场需求,也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三、“素材应用设计(陶艺)”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特色

该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一门具有实践性特色的训练课程,比较受学生欢迎,学生可以从中体验到陶艺创作的乐趣。其特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跨学科交叉融合,实现“新工科”建设理念

该课程培养的是兼具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素质,具有跨学科应用能力的新型复合型工业设计人才。“素材应用设计Ⅰ(陶艺)”课程作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实现了“新工科”的建设理念——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学科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的建设目标。

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利用陶瓷3D 打印技术,将工业设计理念与工艺美术相结合进行产品的创新表现,体现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二)联合校外专家,激发教学活力

让校外陶艺专家参与到课程教学中,以项目式开展教学,校外专家线下面对面以案例导入,讲解设计理念、加工技法,答疑互动,发布实践主题,面对面辅导加工制作,实现陶瓷产品落地,以备参加各类文创产品展览。

(三)开展分层教学,激发学习自信

1.学习资源分层

创新性地把视频分为概念、历史、模块化技法训练、综合实践四部分,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水平个性化地选择对应难度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从感性到理性、由易到难分成三个教学包,帮助学生学习陶艺技法。

2.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能力,将他们分成A、B、C 三个等级,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分别采取线下面对面辅导、团队协作等教学措施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陶艺素养。

3.作业、小测题目难度分层

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将作业和小测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等级,同时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的教学目标。

对于能力强的A 等级学生,可以选择加工难度较大、较复杂的陶瓷作品方案,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和加工技法的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简单的题目可以少做或者不做。

对于能力中等的B 等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加工难度中等,造型、装饰技法难度不大的作品,注重加强其技法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可以将简单的题目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同时选做。

对于能力差的C 等级学生,可以选择简单的造型、装饰技法,注重训练其对基本技法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只需要选做简单题目进行练习。

B、C 两个等级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同学和教师的帮扶,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进阶,在完成规定的题目后,鼓励选做其他组的题目。通过作业训练和小测,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陶醉其中,体会工匠精神,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设置主题讨论,实现自由创想

在学习每种技法及进行综合实践前,设置一个专题讨论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各抒己见,讨论不同造型所用的技法以及辅助工具,实现“以无法为有法”的文化艺术创想理念。

(五)教育理念的特色之处

以“寓教于乐”为方法,以“寓学于趣”为动力,以“寓美于教”为过程,以“寓魂于教”为目标,为新工科创新型人才种下美学基因,铸入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奥妙,从学习中养乐趣、树信心、欣赏美、怀匠心、铸匠魂。

(六)教学内容重构

为解决学生对陶瓷历史、陶瓷材料以及表现技法掌握不足的问题,把课程内容重构为陶艺概论、陶瓷制作技法、陶瓷装饰技法三大模块,同时引入《大国工匠》纪录片,作为思政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并设置专题实践,对学习内容作综合的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技法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七)课程技法+创新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学生的陶瓷作品需要创新,并要将课程技法展示出来,是本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以“国潮经典”为切入点,通过讨论传统手工艺对设计师以及设计作品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内容以思考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与中国传统美学之间的关联,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作为出发点,要求学生查找我国的代表性作品,进行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将这一方法教授给每一位学生,遵循守正创新的理念,使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传统知识精髓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致敬经典—自主探索—创新设计—体验实践—成果呈现”的自主学习过程,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技艺与文化结合、传统与当代结合[3]。

四、结束语

工业设计专业设置具有特色的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可以实现“新工科”的建设理念——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学科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的建设目标。作为本专业的特色课程,培养的是兼具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素质,具有跨学科应用能力的新型复合型工业设计人才。同时,以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对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弘扬我国传统文化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陶艺技法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疯狂”的陶艺
精通拍摄技法
学陶艺
做陶艺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