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娴(甘肃:张掖市幼儿园)
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教育目的,也是儿童进入小学接受系统教育的前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个体在人生早期所经历的一场重大转变,如何帮助儿童应对转变,养成积极的早期观念,实现对个体成长的有利影响,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从终身教育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幼儿首先是儿童,儿童是有自发学习欲望的,学校教育首先是唤醒幼儿的学习欲望,其次是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实现“五育”并举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目标,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意识的养成做准备。幼儿教育要积极推进从儿童视角出发的幼小衔接培养观念,充分关注儿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引领幼儿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为适应后续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并充分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状况和情感适应能力,更好帮助幼儿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区域游戏作为幼儿实践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对于幼儿教学阶段意义重大,能够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为幼儿的小学生活打好基础。作为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幼儿区域游戏不仅仅是相关幼师带领幼儿做游戏,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热爱动手、发挥创造的热情,并同时实现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
幼儿时期是儿童身体发展最早接受教育的阶段,在此阶段适当地开展区域游戏等实践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好奇心,还能同时提升幼儿的语言、动作、思维、创造、科学探究等能力,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好地提升幼儿实践活动的水平及效果,从而帮助幼儿实现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对幼儿来讲,课本并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幼儿天生爱玩游戏,游戏内容的丰富多样、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幼儿欣赏和操作的兴趣。幼儿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可以通过沉浸式方式提升学习与动手能力体验的生动性,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好区域游戏等实践活动形式,对幼儿进行相关教学引导,让幼儿对于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并有充足的活力投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幼儿区域游戏实施过程中,幼师在这个阶段的角色尤为重要,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要开发新的情境模式并运用于日常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在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全面提高才是幼儿教育阶段实践活动开展的根本意义。
虽然提倡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已经多年,但是幼儿家长还是没有认真地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幼儿家长们为了幼儿的“幼升小”费尽心思,却忽视了幼儿德育、美育的培养。受这种因素的影响,幼儿也就不重视对待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学习,消极对待这类科目的教学课堂。作为低龄儿童,幼儿们正常来说会对周围事物饱含好奇心理,也很容易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产生兴趣。幼儿园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实时掌握幼儿的学习成长阶段,科学地提升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但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幼儿就会产生“幼儿园教育不重要”的消极态度,导致幼儿课堂教学推行艰难,教学效果较差。再加上幼儿教育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单调、固化,单纯从理论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幼儿很难快速接受并理解,很难调动幼儿的兴趣与主动性,导致幼儿教育效果的事倍功半。
教育究其根本是“以人为本”,以幼儿为教育中心、教学主体,所以任何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围绕着幼儿为中心实施,科学教学活动在课下和课外都可以通过游戏模式增强幼儿科学素养。教师要引导幼儿对知识框架进行构建,为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做好铺垫,应将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与校本课程实施进行整合,围绕声现象、光现象、力现象、热现象、电磁现象五个板块设计开展,重视实践操作,师生共同制作各种实验器材,从而提高科学教育教学效果。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建立相应的区域游戏教学,将多元化教学带入幼儿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之中,因材施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热情。幼儿好奇心强,性格活泼多动,对于学习的兴趣是需要相关教师通过引导培养的。所以幼儿教师们需要通过有效的区域游戏活动导入,多层次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开发,让幼儿沉浸在区域游戏中并发挥创造及科学探究能力。幼儿科学教学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适当地优化并创新科学教育教学内容与手段,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进来并得到科学素质的提升。类似于传统的、枯燥的科学教学内容及手段要果断摒弃,创新并优化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将课外游戏与课内的科学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寓教于乐,以此使幼儿在游戏中能够直观地感受科学,这样就可以提高并锻炼幼儿感知科学和理解科学的能力。
受限于幼儿心智及年龄的影响,由于其好动性及好奇心极强的生理特点,作为幼儿教育幼师团队要充分意识并分析幼儿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科学教育教学内容,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体验感,让他们真正地、主动地爱上游戏、爱上科学。在日常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加区域游戏教学内容,可以将枯燥的文字知识转换成生动的、形象的游戏内容,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让区域游戏的开展更加创新、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层次模型,围绕儿童“好奇”“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根据脑科学研究中已经发现的网状激活系统对儿童注意力产生的影响机制,将游戏活动、游戏元素、游戏机制、游戏思维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形成角色扮演类游戏、竞赛类游戏、动作类游戏、方略类游戏、设计类游戏、合作类游戏、桌游类游戏、分享类游戏、职业模拟类游戏等适合不同课堂、不同课型、不同教材内容的游戏模式。同时相关幼师也要控制好游戏教学的占比,切不可完全用游戏教学内容代替其他教学内容,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规划与安排,要科学性地、有目的性地做游戏。创新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锻炼了幼儿团队协作的精神,更加有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帮助幼儿优秀地、益智地成长与发展,并激发他们的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
幼儿由于年龄、心智都不算成熟,很容易让新奇的事物和知识所吸引,重中之重就是让学生有好奇心去探索。刚开始开展区域游戏的时候,幼师可以通过泥塑活动设置趣闻趣事引起学生兴趣,吸引住学生的目光,让幼儿在课堂上紧跟幼师的步伐进行泥塑制作与创作。可以巧妙设置泥塑创作的不同主题来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比如“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动物”,更加激发学生泥塑制作的热情,并将自己的创作想法充分通过动手能力展示出来,锻炼幼儿创造思维的同时还能加强其手脑协调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探究能力。
同时泥塑作品制作方式、工具材料多种多样,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趣味创作,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可提升幼儿动手能力。幼师应该从简单的形状开始创作,例如简单的水果、立方体等,避免学生因为不适应而产生厌学、自卑、焦虑、抵触等心理问题。同时可以适当地进行小组评比活动,适当设置奖项,利用幼儿的好胜心完成泥塑活动,在丰富区域游戏内容的同时也实现了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目的。
3~6 岁的幼儿,对色彩鲜艳、灵动、活泼的东西有很大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被这些有趣的东西吸引。举个例子,当幼儿在教室里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趴在墙上的虫子,大部分幼儿都会凑过来围观,然后讨论,直到有一个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这是一只虫子,然后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将它“拍死”。又例如,在老师进行科学观测前,进行调色工作时,幼儿会对颜料在水中溶解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不断地用搅拌棒搅拌颜料;搅拌在开始观测之前停止。另外,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候,会对落叶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幼儿会收集不同的叶子来观察,有些幼儿会用叶子的叶梗玩“拔老根”,特别是大班的幼儿,会对落叶的种类、不同的外形和与外界的联系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都会表现出对周围的事物或现象感兴趣的特点。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幼儿的观察提供依据。
在幼儿区域游戏中增加一些简单的、安全的科学小实验,也可以实现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教育目的。例如“可乐变雪碧”的小实验,即运用碘伏与VC 的化学反应原理,一个氧化剂、一个还原剂,碘伏本身属于深褐色,通过与VC 的氧化还原反应变成无色。可以在开展相关内容教学时,事先准备好相应实验材料,即塑料杯、碘伏棉签、VC、白纸、镊子等,具体的实验过程应为:步骤一,将碘伏棉签折断后放入杯子中;步骤二,将VC 片放入另一个杯子中,并加入水;步骤三,用棉签蘸取VC 水,在白纸上画任意图案,用镊子将其放入碘伏杯子中观察现象;步骤四,将含有VC 的溶液,倒入碘伏杯子中。通过这种科学小实验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还可以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幼师再通过相关原理的介绍让幼儿们了解相应科学小知识,进而实现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实现幼小衔接教育的目的,需要在提高儿童知识水平、技能以及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体、心理和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在满足幼儿奇思妙想、审美情趣、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加强幼儿的沉浸式体验,进而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接受小学阶段的教育。区域游戏能够帮助培养、激发孩子在学习、活动等园内生活中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和团结意识、任务意识,而且能够加强师生直接互动与交流,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虚拟式体验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以幼儿为主体,让他们可以更加深度地体验与全面发展,实现对其终身学习能力、个人素养的基础的奠定,为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助力,这才是开展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真正教育意义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