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更美更甜

2023-10-13 23:19:45赵以琴
山花 2023年10期
关键词:土陶纸浆泥巴

赵以琴

荒茅田,这是花茂曾经的名字,单从名字,就能窥见它背后的贫穷,凄苦。明末清初,《遵义府志》记载曰:“荒茅田,城西八十里,沙里,日三、八集。又名花苗田。”可见,在一个叫荒茅田的地方,逢三、八为赶场日,只是赶场的街道泥泞窄小,不到一袋烟功夫,就可赶完如盲肠一般的荒茅田村街。你若来,夏天定是一脚灰尘,冬天定是一裤泥巴。

这里的人,日子跟天争,天若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尚好,那人们即能吃上一顿饱饭;若是天不作美,饥一顿饿一顿是常有的事。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此担任村支部书记的外乡女人,对这里的凄风苦雨,也算是尝得透彻,若不是秉有一份责任心,兴许,她也宁愿远行,去到大城市,混跡其中,哪怕身着工装,行走于工厂生产一线,也比在此生活富足。

可以说,那时的花茂是闭塞的,如被岁月尘封起来的一段往事。若是没人开启,花茂是不是会永远躲在历史背后,成为一个锈迹斑斑的符号?

一九五五年,荒茅田改名花茂,取意花繁叶茂,希望荒茅田的未来是丰硕与富足且美丽的。二○○七年,花茂被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有规有模,房屋改造了、路面改造了、厕所改造了、厨房改造了、电路改造了,赶场的街道,也不再泥泞湿滑,来赶场,一路欢声笑语,连天空也作美了,阳光洒在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人都如怀抱碎金一般。二○一四年,花茂这一新农村示范点又进行了提档升级,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进行重点打造。

此刻的花茂,迎来了改名后的一个春天。人们的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也到花茂开展慰问演出。那时,我去做服务,心情也是激动的。场面隆重,演员们唱得激情四射,群众心里乐得比蜜还要甜。紧接着,花茂迎来了改名后的又一个春天,二○一五年六月十六日,习近平总书记来了,他说,怪不得大家都来了,在这里找到了乡愁。

花茂村抓紧春天的势头,开启了一趟春天的旅程,硬是把曾经的荒茅田绘成了一幅风景画。十九大代表把珍藏身上的纸浆画呈了出来,得到高度赞誉,说,这是风景画,很漂亮!

是啊,谁会想到,一个寸草不生,留不住的地方,今天居然成了一处青山绿水之地。纵横交错的阡陌小道,整洁清爽。层叠错落的黔北屋宇,气魄却略带含蓄之美。雅致温馨的民宿庭院,乡愁与诗意少一样都觉愧歉。还有绕村而流的白腊河,如踩着鼓点整日整夜不眠不休欢唱同一首歌。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九丰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红色之家、乡愁小道、真理小道,这一街一园一家两小道的经典旅游线路,谁来了都要走上一遍,才算是到过花茂。在这里,只要是你放下心中的尘埃,稍作休顿,你会发现,花茂的石牛山上,在夜里,真的有牛哞哞叫唤的声音。

春日,百花开放,这里有白的梨花、李花,粉的桃花,黄的油菜花,来一场油菜花展,定不输于别处;夏天,麦浪滚滚,走到田畴之间,你会恍若入了异域,但若是在绿浪里搞一场捉鱼比赛,你方才回过神来,原来我在这里;秋天,若是想念一种叫金灿灿的颜色,那就来吧,密林里,河堤处,都有你要的金灿灿,你也可以来听一场雨声,从瓦檐滴落,伸手接住的美哉;冬天,又可来一场围炉煮茶,忆《湖心亭看雪》的妙哉,听一段马灯夜行的故事。

第一次见她,是在她的小院里,小院题名“花茂人家”。她安静地坐在一幅画前,连作画的手都显得异常轻微,好像重了那画会感到疼痛。我站在她的对面,专注地看着她作画的样子。

可以说,这个叫张胜迪的女人是花茂村的一道风景,作为非物质文化继承人,她创新了纸浆画以往的做法,注入了新的元素,把花茂村的山水,花茂村的人文融进纸浆画。且她所作的纸浆画,无论是风景,还是人物,所用素材均是花茂的一叶一草,一花一木。经她的巧手一剪裁,拼接组合,本无生趣的一片叶子,一片花瓣,就被赋予了生命,以各种不同的姿态呈现出来。

十九大代表带去北京的纸浆画,就是出自她的手。她心情激动,在传承纸浆画,古纸造法这件事情上,她有了更多的想法。她创作出了各种以纸浆压花的笔记本、团扇、书签、油纸伞等文创产品。来此游玩的游客,一定会去她的“花茂人家”淘上几样自己中意的文创产品。

在这之前,张胜迪是一位酿酒师,若是从收益上讲,兴许,做酒比做文创产品收益高。但张胜迪心里有一份忘不了的情,就如那酒一直窖藏在她的心里。话说这古法造纸的手艺,她只会零星一点,这一点都是幼时跟在外祖母屁股后面偷学来的,不过,外祖母偶尔也会手把手教她一些,她觉得新鲜,好玩而已。而今,她觉得那新鲜好玩已根植于内心,每一次作画,就像回到童年,有一种不能言说的幸福感摇曳心尖。

作完画的她,站起来,引着我去到展厅。她像突然之间变了一个人似的,介绍起产品来,那个仔细,那个专业,那个滔滔不绝,好像这些作品是她十月怀胎产下的孩子。离去时,我问了一句特别矫情的话。我说:“如果让你用一句来形容花茂,你会说什么?”张胜迪温文而笑,说:“花茂是一个有灵魂的村庄。”

与张胜迪家一墙之隔的“红色之家”,一年四季锃亮干净的一排座椅,一张矮脚茶几精神焕发,挨挤的人群秩序井然,声音细小,不是低头观看,就是伸手摸摸。“红色之家”的主人王治强也是喜笑颜开,对每一个到此的游人笑脸相迎,并愿意做游人的免费摄像师。他笑起来有两个大大的酒窝,看起来明亮温暖。他站在人群前面,学着专业摄影师的样子,亮着嗓门喊一句:“政策好不好?”客人回喊:“好。”他继续喊道:“老百姓是哭还是笑?”客人继续回喊:“笑。”咔嚓一声,全是笑脸。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打工热潮兴起,为了摆脱贫穷,王治强加入了打工队伍,在外漂泊十余年。漂泊的日子总是不安的,若能在家乡干点啥,过上安稳顺水的日子,余下人生也就满足了。当花茂村打造“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示范点时,有人鼓励王治强说:“要不开家餐馆,若是今后来花茂旅游的人多,自然需要吃饭。”王治强心一横,说:“开就开,万事总要有个开头人。”

餐馆一开上,生意可以说非常不错。关键是王治强有自己的招牌菜,盬子鸡,且这手艺也是家传手艺。一只盬子鸡的烹制过程在四到五小时,做好后连骨头都是香的。这人,也要如盬子鸡,有了历练才会香到骨头里。每天来他这里的客人有上百人,他也解决乡村就业人员几十个。可以说,政策帮助了他,他也帮助了村人,互帮互助,共同致富。

他去参加了央视《我有传家宝》节目,亮相展示秘传盬子鸡。他说每天给他打电话订盬子鸡的人多得锅都喘不匀气,如不是发展乡村振兴,他这个农民哪里会有今天这样的好收入。他说他简直成名人了,每日来和他照相的人多得很,他家的房子都笑得合不拢嘴。

做盬子鸡需要盬子,这盬子是花茂村又一特色。这种土陶产品的制作在花茂村已有一百四十年左右的历史。据记载,一九一五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因“怒掷酒瓶震国威”获奖的茅台酒,摔碎的酒瓶,就是花茂的土陶产品。

守着家乡,守着土陶手艺的母先才,宽额,大鼻,红脸,一看就让人觉得有福相。一坨泥巴,在他手上揉捏,就好似来了一次新生,随随便便就可做出一个盐罐、酒盅、笔筒。有人问他:“你守着个破家不走,破手艺不丢,难不成是预测会有今天?”他只张开大口,哈哈地笑,笑后,坐在泥坯前,如小儿玩耍泥巴一样玩起泥坯,引来一路看客,七嘴八舌地问着他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泥巴是什么泥巴?蒸鸡的盬子是你做出来的?装凉粉真的不盗汗?真的可以装茅台酒?”他抬头看看问客,说:“买一个试试不?”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他已与多家学校通联合作,让学生们来到他的土陶体验馆开展研学活动,他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把土陶手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土陶纸浆泥巴
土陶
湘西土陶创新发展探究
小泥巴变变变
土陶记忆
金秋(2019年14期)2019-10-23 02:11:38
泥巴怪
渝东南土陶馆建设的构想与旅游开发研究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区角活动真有趣
100%废纸浆生产彩色薄页纸
中国造纸(2014年1期)2014-03-01 02:10:12
泥巴泥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