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洪羽
“遵余高速”,是一条从遵义直达余庆的高速公路,2016年12月开工建设至2021年7月1日全线通车,历时四年多完工。其宛如一条长龙,南北一百八十余里全线贯通,横卧青山绿水间,真正圆了小城余庆直达红色遵义的高速梦,可谓扬我黔北河山之壮美。
在遵余高速全线通车后不久,我第一次独自驾车从遵义前往余庆。跟随导航上了高速公路后,心跳随即加快,或许是紧张不可避免,但更多的因素应该是情感在涌动。余庆,一座美丽的小县城,我的家乡,也是我工作了整整二十年的地方。在遵义工作后,如今我常常往返于遵义和余庆之间,见证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日新月异的发展。一出发,内心便是激动,也是欢喜的。过了收费站,上了高速公路,双眼就一直努力地看向前方,却感觉看不到路的终点。前方的路面是平直的,标线是崭新的,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道路两旁配上新安装的各种路标,一切都是新的,空气中还弥漫着喜庆的味道。
蓝天白云,山岭隧道,峡谷大桥,还有那些顺着山坡层叠起伏的美丽梯田,在阳光的映照下,漫山的葱绿也就灿烂起来。路上车虽不是很多,但是高速行车,自是不敢放任自我,车速只敢保持在九十至一百公里左右。蓝天白云一路跟随,险峻的山岭,连绵的群山,穿越时光般的隧道,雄伟壮观的特大桥,它们时而在视野中绵延,时而向车身后疾驰而去。一路满是清新的绿,透亮的绿,绿得让人心旷神怡,行驶在这醉美的山水图画中,让人很快忘记了紧张,让涌动的心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释然中,昔日余庆至遵义的老路的样貌挤进了我的脑海:晴天尘土飞扬,一到下雨天就变成了坑坑洼洼的烂泥路。那时贵州交通阻塞,车马不畅,贵州余庆地处“黔北边陲”,路网更是不发达,群山横亘、沟壑阻隔,还有乌江横贯余庆中部。余庆到遵义的行程有二百余公里,需要四个多小时。盘山公路的最大特点——“坡陡、弯急、路窄”,在此呈现得淋漓尽致,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特别是敖溪箐口与大乌江凉风哨之间,形成切割的深壑,即大乌江峡谷。公路从箐口关盘旋而上近十公里到乌江峡谷,过江之后,又从乌江峡谷盘旋而下近十公里到凉风哨,其间到底有多少个“九曲十八弯”,没有人认真统计过。车辆在悬崖峭壁上蜿蜒爬行,驾车的人是紧绷神经,坐车的人更是提心吊胆,因为,上有坠石飞落之危,下有乌江深渊之险。大家都知道,一旦在此发生事故,绝无生还之侥幸。尽管如此,我们竟也在这南北两端穿梭往返了几十年。
在崎岖中怀抱梦想,在渴望中蹒跚探路。几千年来,余庆被称之为荒蛮之地,局促于黔中一隅,是旧时贵州“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缩影。以物载史,永续绵延。2004年,余庆在遵义率先实现乡乡(镇)通油路,六十六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2017年拉开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三年大决战序幕,至2019年实现“组组通”目标。“组组通”再延伸出的连户路,像蛛网一样,连通着千家万户。但未通高速之前,余庆西距省会城市贵阳二百四十余公里,北距遵义市城区二百余公里,南距黔东南州凯里一百五十余公里,东距铜仁一百七十余公里,通行时间都在三至五小时,甚至更长。那时余庆距离这几个中心城市都感觉很远,更不要说实现通江达海的梦想了。直至2014年,余庆第一条高速公路“余凯高速”(余庆到凯里)建成通车。时隔一年,即2015年“江安高速”(江口到瓮安)和“道安高速”(道真到瓮安)过境余庆。但是,从余庆县城要全程高速到遵义,还得先上江安高速到黔南瓮安后,再转上道安高速到湄潭,还要再上杭瑞高速才能到达遵义,相当于走了个大“之”字,路程竟然有二百三十多公里,时间最快也要三个多小时。
啥时候才能拥有余庆直达遵义的一条距离最短、时间最快的高速公路呢?这是余庆人心中的梦想,充满着真挚的感情,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我们总是盼望着脚下有条更加宽广、更加平直、更加高速的路,那是一条发展之路,一条希望之路。如今,梦想成真,直达遵义的高速公路犹如一条巨龙,在高山河谷中升腾而起,它翻山越岭,跨越山河,沿线经过余庆县、湄潭县、瓮安县、播州区四个县(区),欢快地一路向北。
在最初的国家和省级“十三五”高速公路规划网中并没有余庆直达遵义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然而,在省、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最终遵余高速项目被纳入贵州“十三五”规划高速公路建设之外的特定项目,实现了该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2016年12月25日,遵余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开工建设,不仅要考虑路段实情,自然环境和地域特点,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然而,要在崇山峻岭之中修一条如诗如梦的坦途,谈何容易?遵余高速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地下存在的采空区、溶洞、暗河等,在施工過程中,极易导致山体崩塌或滑坡的事故。尽管如此,建设者们战天斗地,硬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建设理念上,大胆构想结合精准勘测、科学设计,一个又一个奇迹出现——山若拦我,那就开山;水若阻我,那便架桥;弯道太大,那就去弯取直……路基向前一寸一尺不断延伸,一座座隧道穿岭而过,一座座桥梁拔地而起。
一路奋勇前行,永不停歇。路、桥、隧道,这一系列变化,让余庆人民的生活也更加欣欣向荣起来。如今,我从遵义回余庆的机会更多,次数也更多了。每次遵余两地往返中,沿途风景看不够,我喜欢在高速路上欣赏每一座桥,感受每一次隧道穿行。在行进途中,总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不同凡响,你发现必须要紧紧跟随它的脚步。你看,它刚翻过一道山岭,倏忽间,却又钻进一个隧道不见了踪影,突地又从另一头钻出来,豁然开朗地出现在你面前……这一切一切都在变化,单从遵义到余庆的距离和时间上来看,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之前的二百余公里需要四个多小时,缩短为九十三公里仅需七十分钟就可到达。这要是在十几二十年前,那还真是异想天开,想都不敢想的事。
“走不出去,引不进来”。长期以来,山水交织的贵州高原,放不开眼界和脚步,时代的巨轮在此望而却步,发展的力量在这里知难而退。特别是地处边远的余庆,似乎被山山水水切割成了一片小孤岛,信息流、人流、物流不通畅。而这一切,将因高速公路建设而改变。遵余高速全线共设九处立体交叉互通,为迅速与外界串联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今,“遵余高速”已成为成渝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协作区南下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最便捷的一条高速运输大通道。
归根结底,是一条条高速公路拉近了我们与外面的距离。“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数贵州”。贵州的桥,是高速公路上的主角之一,在建设工艺,技术运用,施工难度,甚至外观设计上,一直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此外,贵州桥梁融入山水,融入高速公路,将崇山峻岭铺就成为“高速平原”,形成贵州独特之美,惊艳了全世界。
湘江大桥和飞龙湖乌江大桥成为了遵余高速公路上一道特别的壮观景象。远远地看,大桥就像一条条细细的线拉搭在云端。刚进入大桥的這头,竟然看不到桥那头的样子,似乎伸向了一个未知的远方。在建设之初,要考虑长远发展,建设者还要从地域特点和气候环境以及行车安全等因素全盘考虑,所以对这条高速公路进行大胆设计,主线须跨过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和遵义母亲河湘江,又因其路段地貌复杂、环境敏感,给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但是,不管难度有多大,风险有多高,路必须要修,因为有路才能前行,有路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在这场公路革命建设中,桥梁把大山、河流连接了起来,把高速公路连接了起来,把外面的世界连接了起来。它除了是连接的途径,还肩负着更加重大的使命。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路向前,遵余高速公路坦坦荡荡,似在追忆历史,又似在召唤未来。1934年12月底至1935年1月6日,中国工农红军在余庆廻龙场率先突破乌江,北上遵义,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伟大转折。红军从这里一路北上,留下了军民一家亲的无数感人故事,余庆的红色历史,也成为红色遵义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遵余高速公路上,一座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大桥横跨乌江天堑,一头连接余庆,一头连接遵义,这就是飞龙湖乌江大桥。大桥全长一千二百四十米,主桥为六百八十米的单跨悬索桥,桥面高度三百零一米,两岸塔柱间设置上、下两道横梁,两岸锚碇采用重力式锚碇,默默地支撑起黔北高原大动脉的跳动。大桥两端无数根粗壮的悬索被漆上了漂亮的朱红色,屹立于乌江之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熠熠生辉,更是增添了大桥的绚丽和灵动,让人不禁惊叹于天工之神奇,人工之精巧。
飞龙湖乌江大桥建成后,与花山苗族乡境内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遥相呼应,对余庆旅游业、农业等发展可谓是锦上添花。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天下第一长龙、亚洲喀斯特第一高坝、贵州第一大人工湖泊等山水奇观而著称。大桥脚下,飞龙湖依傍在乌江这条绮秀空灵的河流之上,它是2009年构皮滩水电站建成蓄水后才形成的人工湖泊,大约一百平方公里。因为整个湖面就像一条腾飞的蛟龙,故命名为“飞龙湖”。飞龙湖景区内无数峰峦重叠、大小岛屿在烟波浩渺中若隐若现,奇特的“湖连谷、湖中峡、峡湖相间”山水人文景观,构成一幅空灵飘逸的水中观峡、峡中观景、湖中观岛、岛中赏湖的“千里乌江画廊”。在秀丽的飞龙湖畔,还有一条正欲腾飞的长九百九十九米金光灿灿的蛟龙,让整个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更加有了灵气。
在高速公路通车之前,若是想要到飞龙湖景区,从港口收费站出站后,还需乘车或驾车行驶四十多分钟的颠簸山路。如遇天气不好时,路况会更糟糕,还有可能会在崎岖山路上滞留。如今,穿过飞龙湖乌江大桥,从飞龙湖景区高速入口进入,只需三分钟就能到达。回想过往,真是弹指一挥间。曾经因为交通不便,家乡人民在闭塞的山村里固守着一份贫瘠和辛苦,一任山风吹老容颜,辛勤劳作一辈子也没能走出过大山,一条泥巴路丈量了他们的一生。贵州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特别是农村近几年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家乡山山岭岭时,那一条泥巴路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条宽阔的主干道,弯道变直了,坑坑洼洼也被填平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路网更是焕然一新。那“出门一脚烂泥溏”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了,一条条安全、舒适的通组联户路犹如毛细血管,连接到乡村每家每户,通达田间地头。汽车的喇叭声在堆砌的绿色中悠长地划过,打破了大山昔日的宁静。一车车优质果蔬、茶叶、中药材、大米从大山走向了各大城市。如今,余庆农副产品特别是一系列“余庆茶·干净茶”在大城市特别畅销。今年上半年,北京的一位朋友在微信里告诉我,她在一家超市里买到了货真价实的“余庆小叶苦丁茶”“余庆白茶”,让我也跟着激动了好一阵子。
遵余高速公路像一条涌动的河流,不停地向前奔腾。车过了飞龙湖乌江大桥后,很快驶入青冈园隧道,此隧道全长七百六十六米,相比途中最长隧道三千一百多米长的桃子台隧道、最短隧道三百米长的苗湾隧道,以及近二千六百米的关口坳隧道群,它只是全程二十二个隧道中最普通的一个。此时,离余庆县城还有四十七公里,还需穿行十一个隧道。在此路段,若是出现你拨打的电话被告知“暂时无法接通”,或是通着电话聊着天时,忽然就没了对方的声音,那么很有可能对方正在穿越这些接二连三的隧道或隧道群。尽管在这些隧道中行驶时,信号不好或是根本没有信号,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行驶飞奔在这条全程九十三公里的高速公路上,除了要跨越大小九十三座大桥,还得穿越二十二座隧道,这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和享受?如今,遵余高速已将新的体态与蓝天白云、山岭隧道、湘江大桥、飞龙湖大桥,以及余庆美丽的新农村建设绘成了一幅线条明快的图画,自如地向前延伸、舒展,这画卷有多美多宝贵啊!
一条长龙跨山河,这是一首时代的壮歌。它冲破界限,回荡在十七万平方公里的黔地上。它一头连着余庆,这只是一个起点,它一头通向前方,那是继往开来的再前进。它打通了一个边远小县城连接外界的交通瓶颈,越过高原,跨过山河,飘过平原,到达世界各地。
高速公路,发展之路,幸福之路。遵余高速公路如此,贵州如此,中国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