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老人退休再干六条经验

2023-10-13 20:33史蒂芬·布莱彻
海外文摘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斯拉养老金工作

史蒂芬·布莱彻

很多退休老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而且工作经验丰富。他们认为,与其窝在家里荒废时光,不如重返工作岗位,为自己的人生再创价值。

| 退休不意味着停歇 |

18年来,每个工作日早上7点30分,露西·努斯拉都会准时到达位于北安普顿的约翰·洛布鞋厂打卡上班。她是车间的装配工,要凭借自己精湛的手艺将每双鞋的皮革组合好并固定在鞋面上,否则就会让之前皮革切割工、钳工和缝纫师的心血白白浪费。努斯拉工作时总是很安静。她动作麻利、眉头微蹙,今天她还有19雙鞋要做。

这份工作技术含量高,一点也不轻松。努斯拉今年72岁,按理说几年前就该退休了,但她依旧坚守岗位,不是因为被迫,而是因为热爱。同努斯拉一样选择继续工作的老人还有很多。2000年,英国超过65岁的老年上班族约有45万;20多年过去,这个数字整整翻了三倍,目前已高达140万。可以说,退休老人再就业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一现象归因于领取养老金的法定年龄被推迟到65岁,毕竟英国这一政策2020年才开始生效,而退休老人打工潮早在这之前就已经显现。更合理的解释是,整整一代人都开始打破传统的退休观念。很多老人继续工作的理由和努斯拉一样,单纯出于热爱。

“大家好奇我一把年纪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我的孩子不住在北安普顿,我身边也没有别的家人,鞋厂就是我的家。我喜欢这里,热爱这份工作,同事们也很友善。每周一早上起床,我都心情愉悦,而且——”说到这里,努斯拉的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工作效率高,手艺也不错。”

老板同样希望努斯拉留下。约翰·洛布鞋厂主要面向高端市场。56岁的经理李·伍德说:“鞋厂需要良工巧匠。我们的鞋子平均售价1500英镑,实在没理由卖给顾客任何有瑕疵的产品。”努斯拉并不是厂里年纪最大的员工。“我们这儿共有71名员工,年龄从20岁到74岁不等。”伍德说,“现在过了65岁还要继续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老员工个个工作高效,还会向年轻人传授技艺。”采访过程中,这座维多利亚式建筑不断发出传统工厂专属的嗡嗡声。成堆的皮革和工具中,弥漫着一种专注而友善的氛围。工匠们全心全意地做着一份有价值的工作。我忽然明白了努斯拉留下的原因。

其实我自己的情况也差不多。我今年59岁,时常会思考退休后的生活。我父母那代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会工作到65岁,再回家休息几年,接着就等死神来敲门了。今时不同往日。1946年英国政府建立国家基本养老金制度时,人均寿命在64岁上下,而现在是81岁——我可不想闷在家里看17年的电视!

同许多人一样,我需要工作带来的人际交往、规律生活和成就感。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身体健康之人65岁以后多工作仅一年,死亡风险就会降低11%;英国经济事务研究所和老年协会联合研究表明,退休会导致抑郁症的患病率增加40%。如此看来,退休后再就业好处很多,那我能继续工作10年甚至20年,并且依旧喜欢上班吗?我决定去听听工作中的老人都怎么说。

| 第一课:忘记退休前的身份 |

“闲下来简直会要了我的命,我想一直工作到80岁。”艾伦·科斯特利已经78岁了,他说到做到,仍在马不停蹄地忙碌。科斯特利1972年进入化工行业,曾在15个国家担任安全经理,退休前才刚刚结束了在阿曼的十年驻外生涯。他不喜欢无所事事:“刚退休的时候,我就在家里闲着,每天遛狗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我无聊透了。大约五年前,我听说百安居在招人,就果断去应聘。现在,我每周一至周四下午4点到晚上8点去那儿打工,其余时间还有周末都是我自己的。这样的安排挺适合我,公司也满意。”

科斯特利在百安居主要负责收银、摆放货架以及客户沟通。他知识渊博,说起话来活力四射,绝对是你在为买哪种螺丝钉犹豫不决时想要求助的对象。他说:“家里东西坏了,一般都是我自己动手修,所以我知道顾客做家务活需要什么工具,也会告诉他们怎么做。”

工作之余,科斯特利还报名参加了百安居的学徒项目。这是百安居为员工提供的一项培训课程。“我每周上网花几个钟头学习零售知识。”他说,“我之前接触过化工用品和石油的销售——它们相对容易——但我对零售一无所知,因此想要系统地学习一下。不断学习新知识很重要。”

百安居店员的标准时薪是10.6英镑,但科斯特利工作不是为了赚钱。他说:“能赚外快固然不错,但退休金已经足够我用了。我妻子在接受住院护理,我基本上是一个人住,有时一不留神,一晃半个月都没机会同别人说上一句话。我工作是因为喜欢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论对方是顾客还是同事。一个人在家待着可做不到这些。”

别在意退休前的身份——这是我学到的第一课。科斯特利之前在管理岗担任要职,可对于百安居普通店员的活计,他也照样干得热情洋溢、兴致勃勃。“整体而言,人们的收入会在40岁左右达到顶峰。”中老年人就业服务平台“常青树”的创始人斯图尔特·刘易斯说,“到了六七十岁,他们多半不再缺钱,也不想担任压力过大的高级职位。与此同时,他们又有浑身的能量需要释放。这个时候,雇主不必担心大材小用之类的事,毕竟这些老人在职场都向上攀登过,有时也乐意向下走走。”

| 第二课:面对歧视,据理力争 |

也有人更愿意留在原地,继续此前的事业。79岁的迈克尔·戈尔达克尔教授依旧是他所在行业的领头人。作为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流行病学家,戈尔达克尔花费几十年时间建立了患者的匿名数据库,用以预测未来社会的健康趋势,为政府的医疗政策提供依据。“建数据库的想法最早是我提出的,当然,这种做法现在已经相当普遍。”他说,“我们发布了大量有关心脏病、中风、神经性厌食症的学术成果,最近又发表了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发展趋势的论文。人们总说精神分裂症是21世纪的流行病,这些人在没有任何数据支撑的情况下预测未来患者会越来越多,但我们的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观点。”

毋庸置疑,戈尔达克尔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即便如此,牛津大学还是决定劝他退休。67岁那年,戈尔达克尔被告知,根据学校倡导员工多样性的政策,他该退休了。显然,这项政策没有考虑员工年龄的多样性。戈尔达克尔极力反对,学校这才勉强同意他留下来继续工作。之后几年,他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发表了约180篇论文,内容涉及从冠心病到乳腺癌的各种病症。如今他每周仍旧工作25小时左右。

从戈尔达克尔身上,我学到了老年人再就业的第二课:面对歧视,据理力争。英国《平等法案》规定,雇主不得因种族、残疾、性别、年龄等因素歧视员工。除少数特殊情况,雇主不能因员工工龄过长强迫他们退休。也就是说,牛津大学的年龄政策并不合法。

理论上说,招聘也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歧视,但实际上歧视现象非常普遍。社会活动家阿特曼说:“年龄仍然是影响招聘的重要因素。不少雇主不愿意雇佣或者说培养一个年过五旬甚至六旬的员工,理由是他们不可能在公司干太久,可话又说回来,年轻人也有可能随时离职。”另外,英国皇家特许管理协会首席执行官安·弗兰克指出,“研究表明,只有约1/3的雇主愿意聘用65岁以上老人,大家十有八九都更愿意招聘18至49岁的员工,全然忽视了老年人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刘易斯看来,年龄歧视依旧被社会默许,“所以人们才会随口说出‘怪老头这样的称呼。‘常青树平台的一位会员透露,她被一家单位拒绝了,因为招聘专员说看到她就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还有一次,我在一场社会多元化主题的活动上发言,一个人力资源经理竟然问:‘难道老年人真的还想工作?试想一下,他们敢用这种口气讨论种族和性别吗?”

| 第三课:低收入老人别无选择 |

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赚钱不是继续工作的理由,但也有例外。工资对杰奎琳·麦肯齐就很重要。这位快人快语、思维敏捷的老人今年73岁,在伯肯黑德一家为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患者开设的日间护理站工作,每周25小时。

“继续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赚钱。”麦肯齐说,“我有个15岁的孙女要照顾,我又没有积蓄,不工作的话就只能靠养老金过活——那点钱根本不够养孩子!”幸运的是,她热爱现在的工作,“这份工作需要幽默感和同情心,干起来不轻松,但我愿意。我了解自己,不工作的话,我只会变成窝在家里成天成夜看真人秀的懒虫,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低收入老人来说,工资是维持生计的关键。一家养老金咨询机构预测,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养老金缩水,超70万英国老年人或将被迫重返岗位。当然,在国家养老金的基础上再领一份薪水,有时也会高过一些人年轻时的收入。一位71岁的打工老人告诉我,双重收入不仅帮她还清了债务,还额外存下了一笔钱。

这是我学到的第三课:就算英国有养老金三重保障制度,每周185.15英镑的养老金对许多人来说也远远不够。老年人实在没必要为钱奋斗,但有些人确实别无选择。而且,很多人也没有麦肯齐的运气,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也希望未来继续工作是我的主动选择,而非迫不得已。很遗憾,过去59年,我从未认真关注过自己的财务状况。是时候正视这个问题了,我赶紧预约了财务顾问。既然只有存款才能让我在未来有更多选择权,那不如从现在就开始积累。

| 第四課:与时俱进 |

我学到的第四课来自汉南·贝斯。这位牛津郡查尔伯里的前法官兼律师今年71岁,退休后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法律顾问。他现在工作弹性很大,“主要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活,没有我期待的多,所以我打算利用网络做点营销。我平时用领英,上面大约有1000多人关注我。我会根据受众发布一些数据保护、人权法案相关的帖子,并追踪参与和互动的情况。”

利用网络无疑是当下最常见的一种工作方式,但不知为何,有些雇主总是固执地认为老年人搞不定互联网。刘易斯表示不能理解,“事实上,如今65岁左右的这批人恰巧是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比尔·盖茨67岁,蒂姆·库克62岁,蒂姆·伯纳斯–李68岁。刚创立‘常青树时,有人问我:‘老年人会上网吗?问得可真逗,明明互联网就是他们这代人发明的。”可惜雇主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还经常拿所谓的“技术”当幌子,掩盖自己的年龄歧视。

所以这一课就是:与时俱进。我的领英账户已经许久没打理了,我也不会用那些人工智能软件,据说,它们只要一点时间,就可以创作出比我这篇质量高一倍的文章。我打算写完这篇,赶紧去学习学习。

| 第五课:敢于冒险 |

68岁时,阿尔夫·赫拉斯季纳整天泡在高尔夫球场。妻子尼基比他小12岁,彼时还在医药公司做销售。赫拉斯季纳觉得无聊透了。他说:“我白天打高尔夫,晚上回家坐等她下班。我厨艺很差,做饭也轮不到我。我好想做点什么事啊!”因此,当尼基提出打算做运动服生意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赫拉斯季纳今年72岁了,工作强度可不比年轻人小。他每周工作四五天,周末还要参加许多活动。他创立了品牌弗兰西运动服,生意蒸蒸日上。他享受创业的过程。“我主要负责相对无聊的部分,”他兴高采烈地说,“比如管钱、物流还有一些行政工作。尼基才是公司的代言人,主要负责款式设计。经营企业很刺激,就像玩大富翁游戏,只不过用的是真钱。”去年,公司每月营业额在2.5万英镑左右。

这对夫妇其实并不特别需要这笔收入。“能当上大富翁自然是一桩美事,”赫拉斯季纳说,“但我们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我一个人的养老金已经足够我们二人生活了。”可是,要说开公司纯属个人爱好也不恰当。创业肯定得冒风险,投入的资金也绝非小数目。

“我挺有压力的,”60岁的尼基说,“但压力也是动力,我愿意迎接挑战。”她之前跑过120次马拉松和超马,之后还要去尼泊尔继续跑。赫拉斯季纳的生活节奏也差不多,只是跑过的马拉松次数不能同妻子相提并论。另外,夫妇两人还沿着印加古道徒步游览了马丘比丘,也经常在假期里潜水、蹦极、漂流。“刺激的事我们平时没少做,”赫拉斯季纳说,“相比之下,经营企业就没那么可怕了。”

敢于冒险——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新学到的一课。确切地说,是有规划地冒险。只要你有干劲,年龄不能阻碍你成为企业家。给别人打工一辈子,或许是时候自己当老板了。

| 最后一课:我的人生我做主 |

约翰·拜格雷夫是我最后一课的老师。他的故事乍听之下没有什么不寻常。他当了一辈子厨师,五年前即69岁时被强制退休。不过,正式退休还不到三小时,他就被英国老人慈善机构聘用,为威勒尔一家护理院的13位老人做饭。拜格雷夫今年74岁,每周工作三至四天,通常是早8点到下午3点。

因为没有助手,拜格雷夫每班至少要准备26份饭菜,外加早餐和点心。交谈时,他自豪地提起当天的菜单:砂锅牛肉、西兰花、土豆,餐后还有巧克力海绵蛋糕和奶油草莓。听起来工作量可不小,“是辛苦,但我享受这个过程。心中有个计划,然后一件一件去完成。工作让我专注,也让我的生活更有规律。”

拜格雷夫的故事似乎同之前那些工作的老人并无二致,直到他说出了自己的退休计划。他的工龄已经比大多数人多出了整整十年,是时候回归闲暇了。“我妻子莉兹今年4月退休,我想,是时候离开了。”他说,“我热爱工作,但也向往退休生活。我和莉兹多次讨论过这件事,我想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过二人世界。”

这就是我学到的最后一课:我的人生我做主,何时停下来完全取决于自己。老龄工作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忙碌到生命尽头,它只是强调,不论雇主和社会有何偏见,老年人都有权利选择继续工作。

[编译自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

编辑:要媛

猜你喜欢
斯拉养老金工作
马略卡岛金普顿艾斯拉酒店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不工作,爽飞了?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选工作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
↓未来交通——斯拉米特(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