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亮 蒋家琼
[摘 要]大學生要认同社会责任,才会成为负责任的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同是一个追求身心和谐、群己融洽,自觉建构稳定责任人格的过程,表现为认知、情感与行为认同,包括对家庭角色、社群角色、家国角色及人类角色职责的认同。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有利于生成责任使命感,形成积极学习的斗志;促进责任践履,彰显服务社会的人生价值;强化责任担当,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受自身素质和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生成社会责任认同遵循奠基、内化与调适的发展机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责任认同的基础;形成责任角色认知、情感承诺与行为习惯,完成责任认同的内化;养成认同突显与责任意志,达成责任认同的调适与深化。
[关键词]社会责任认同;责任人格;先赋角色;自致角色;认同突显
[作者简介]张亮亮: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蒋家琼: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科学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
认同是个体行动意义的重要来源,决定着个体行动的方向和力量,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同与否关系他们能否主动自觉地担当责任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为重视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2022年,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 )。
责任认同与积极担当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生融入社会、贡献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良序善治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也攸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作为青年群体中的先锋力量,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其责任担当意识攸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诸多学者认为,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更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为此,学界就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意识等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少有学者从认同视角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品质培育问题(参见:陈敏.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内涵把握与特点辨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6):42. )。
比较来看,首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体验或感受,是对自身完成社会责任任务是否满足道德心理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态度感受(参见:陈翔,李金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理路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4):36. ),这种体验或感受是“后验”的,责任任务的难度、实践环境、功利价值等客观因素均会影响责任感的形成,是较为被动地产生的结果。从认同视角探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品质,更为强调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性、主观能动性。正如康德所述,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唯一泉源,责任行为的道德价值不取决于行为是否合乎责任,而在于它是否出于责任(参见: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7-10. )。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自觉地担当社会责任,责任认同这个出发点更为符合其道德价值。其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对自我与社会关系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动力和主观意愿(参见:赵英臣.角色伦理视角下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9):122. ),是一种静态的心理认知与情感。而认同是一
个动态的过程(参见:Chris Barber.Culture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M].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0:166.),不仅是认知和情感共鸣的过程,也是行为模仿与趋同的过程。从认同视角探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品质,更能反映大学生成长的过程性、动态性变化。相较于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意识等概念,探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同“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形成”等问题,廓清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系统结构与动态的生成机理,以及大学生基于自觉认同而形成的稳定责任人格及其价值,有利于加深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品质的理论认识,拓展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思考范畴。
一 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内涵诠释
责任与生俱来,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人们的交往联系愈加丰富,个体对公共责任的认同成为构建良序善治的社会共同体的基础(参见:岳彩,解超.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23(5):32. )。大学生在社会中生活、学习,有着广泛的人际联系与社会交往,也需要认同社会责任、对社会负责。
“心怀万民,匡正天下”的责任使命一直涌动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古代知识分子对此有着强烈的责任认同。“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等,均表达了古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积极关怀,对民众百姓生活的热忱关心,以及对自身担负社会责任的清醒认识。他们遵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基本逻辑,在责任认同中积极建构“君子喻于义” (《论语·里仁》)的责任人格,努力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的核心也在于追求君子责任人格,做到认可责任道理、共鸣责任情感、趋同责任行为,形成认知、情感与行为认同的多维统一。此外,从责任内容来看,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是对家庭角色、社群角色、家国角色、人类角色等社会角色职责的认同。
(一)大學生社会责任认同是自觉追求稳定责任人格的过程
不同于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后验的被动的心理体验或态度感受,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是责任人格层面的主动建构过程。认同被视为“保持相同或具有同一性”,与人的自我意识、道德规范内化、价值认定、群体归属等直接相关(参见:侯选明.认同问题的信念内核与逻辑结构[J].宁夏社会科学,2022(4):45. )。加拿大知名学者查尔斯·泰勒曾谈到,现代认同的起点就是内在自我的起点,认同就是个体开始在自我中寻找人的本性(人格)(参见:查尔斯·泰勒,陶庆.现代认同:在自我中寻找人的本性[J].求是学刊,2005(5):15. ),包括确认和理解“我”处在什么位置;判断和明确对“我”而言哪些事情是值得做的、哪些事情是有重要意义的;以及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等诸多内容。
现代认同强调“自我理解”,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稳定的自我人格,现代意义的认同是个体人格的主动建构过程。大学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稳定,他们开始在社会的大坐标中认识自我,思考人生价值与社会归属,并自觉在具体的行动中认同社会责任,内化责任规范,力求达成责任人格的同一恒定,建构稳定的君子责任人格。
一方面,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主动追求关于社会责任规范的身心和谐。个体的社会责任是指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他人、社会、国家以及人类所承担的职责,是外在于个体的,指向他者的客观的职责规范(参见:郑士鹏.新时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39-41. )。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就是把责任规范内化为心理信念,就“我有什么社会责任,我为什么有社会责任,我怎样履行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系统明确的回答,确保现实事件或情境中的社会责任践履表现符合规范要求,达成外在表现(身)与心理信念(心)的一致。认同是一种普遍的心理过程,其基础是人的发展各期中最初的本能,这种本能的目标是和客体合并(参见: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上卷[G].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这种“合并”落实到社会责任认同之中,就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信念,为客观的责任践履表现提供牢固有序的心理支撑,达成身心之间的“合并”,建构稳定的责任人格。
另一方面,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主动追求关于社会责任价值的群己融洽。研究社会认同理论的学者亨利·泰弗尔曾谈到,“社会认同是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Henri Tajfel.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M].Pittsburgh:Academic Press,1978:1-3. )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就是把自我融入社会关系中,随着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形成对社会的归属感以及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找到作为社会成员承担责任的价值意义,达成自身责任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统一,建构稳定的责任人格。同时,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个体形成社会认同,就会区分价值观不一致的他人或群体(参见: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476-477. )。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就会远离责任价值观念不一致的各类群体,不受他者错误的责任观念影响,甚至积极影响和同化他人,主动营造自身与外界关于社会责任价值的融洽氛围。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是认知、情感与行为认同的统一
弗洛伊德曾论述:“认同是一种心理上把自己放到其他人位置上的思维,潜意识层面模仿其他人的行为,由潜意识中的情感欲望或者内疚所激发。”(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上卷[G].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认同既包括设身处地的思维认知,也包括潜意识层面的情感激发以及行为模仿。在现实实践中,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不仅是认知与情感等意识层面的认同,也包括责任行为的趋同,遵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基本逻辑,表现为在思维认知上掌握责任规范、在情感心理上接受责任规范、在行为习惯上参照责任规范,呈现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多维结构。
其一,大学生形成社会责任的认知认同,就是建构正确、完备的责任知识系统,在科学、准确把握自身的社会性角色基础上,正确认知自身的社会责任内容及承担缘由,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高度认可并做出肯定评价,同时,理性批判错误的责任观念,不受他人错误观念的影响。其二,大学生在情感上体验、内化社会责任并形成情感认同,养成担当社会责任的获得感、满足感、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成就感、同理心等正向情感以及在责任事件后产生的内疚感、自责感、遗憾情绪等合理的负向情感(参见:况志华,叶浩生.责任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21-124. ),把情感体验转化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承诺,不受他人过激或错误的情绪左右。其三,社会责任行为认同表现为责任行为的模仿与遵循。大学生把社会责任规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与行为标准,生成良好的责任行为效能感、行为习惯以及责任践履的自发性与自主性,充分认识到作为大学生不能转嫁、放弃或拒绝自身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从现实的社会责任事件或情境来看,大学生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发生的时序性往往难以区分,三者具有多端共发、相互促进的特点。首先,认知认同激发和唤醒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对责任的认可与积极评价,能够调动大学生正向的责任情绪,引导大学生落实正确的责任行为。其次,情感认同影响和促进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情感或情绪往往有动力作用,情感认同中生成坚定的责任信念,能影响大学生的责任认知判断与认知状态,从而激发起大学生在责任行为落实中解决困难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后,行为认同调节和改变认知认同与情感认同。责任行为是责任认知判断和情感体验的基础,大学生的责任感知与推断、态度倾向与情绪体验均会随着行为认同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是对自身社会角色职责的认同
“责任依赖于角色,而不是依赖于完成任务的人。”(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2. )角色是一种身份标识,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角色展现了个人与他者的不同利益联结,也被赋予了相关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附着于社会角色之上,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就是对自身的社会角色职责的认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扮演着各类社会角色,其角色类型多种多样;同时,大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有着扮演各类重要社会角色的潜力。当大学生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有较高的认同感,他也就能依据自身的资格和能力产生相应的社会责任认同。
依据社会角色的获得方式,个体的社会角色可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参见: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8.)。前者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或者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通常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者生物的因素基础之上;后者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努力与活动获得的角色。就大学生而言,先赋角色主要有家庭角色和人类角色。家庭角色因血缘关系而产生,大学生认同家庭角色责任,包括当下为人子女、未来为人父母的责任,传承良好家风家教的责任等内容。人类角色是不同于其他物种角色的先赋角色,这一角色责任在当下以及未来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人类本身,要认同与地球生态和谐相处的责任,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与保护者;认同保存和传续人类文明的责任,做世界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者、交流者与贡献者。
大学生的自致角色包括社群角色和家国角色。就前者而言,是大学生自主选择进入某个社群而形成的学习小组、党组织、未来工作单位等社群,大学生在其中有着具体的职责任务;就后者而言,是大学生选择为家乡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依据自身能力完成相应的职责。一方面,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社会的不确定性、复杂性有所增强,保证整个社会的良序运行要求每位社会成员认同社群角色责任,包括小到身边的生活社区、大到整个公共领域等各个层级的社群职责。大学生认同社群责任,包括养成服务意识,从身边社群做起,在学校社群、生活社群以及未来职业社群中,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做到积极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諧社会贡献力量等内容。大学生中的拔尖创新人才更要认同社群责任,努力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并怀有强烈的使命感,致力于推动行业发展、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家国角色责任是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要求大学生积极认同家国责任,遵循习近平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时的殷切嘱托,“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习近平勉励青年学子: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EB/OL].(2020-09-18)[2022-12-06].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009/t20200918_488761.html. )家庭角色责任、社群角色责任、家国角色责任以及人类角色责任是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主要内容,与儒家思想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微观到宏观的责任逻辑一致。
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时期,认同是责任等道德品质养成的起点(参见:林瑞青.论角色责任、角色道德与大学生责任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1(8):29. ),认同社会责任,扣好第一粒扣子,是大学生担负起社会责任的前提基础。个体认同责任,才能成为负责任的人,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同程度关系着他们自身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对个人成才、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对社会责任的认同,能够生成大学生的责任使命感,激发其积极学习的斗志;促进大学生落实责任践履表现,彰显其服务社会的人生价值;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精神,造就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生成大学生责任使命感,激发其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的主业是学习,但进入大学以后,没有了升学压力,也少了家长、班主任等的约束和督促,大学生的学习少了许多紧迫性。因而,大学生应当学会自主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动机和自己对价值、事业、关系以及个人身份的契约(参见:刘儒德.大学生的学习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2(4):75. )。但是,当前不少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自主学习的要求,存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不良学习态度,表现为缺少学习目标,缺乏专业兴趣,体会不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甚至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等问题(参见:胡锐军.大学生“躺平”心态的文化根源及其矫治路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1):57-58. )。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把积极学习、完成学业与担当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联系起来,生成担当社会责任的使命感,进而端正积极学习的价值动机,激发完成学业的内在驱动力。
因认同而产生的责任使命感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参见:李永菊.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培育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79.)。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形成对社会的心理归属,认可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生成关心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责任使命感,进而在强烈的责任使命感的指引下,把社会发展进步、国家前途命运与自身学习相联系,做出“努力学习为社会做贡献”的承诺,更好领会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正确方向,激发起积极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使命责任导向的动机往往更能激发一个人的学习斗志。北宋大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为学使命和明代东林书院的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都强调要把读书学习与家国大事联系起来。古代岳麓书院以“传道济民”为办学宗旨,要求学生心怀天下万民,积极学习,以酬君亲恩、以立民物命、以传圣贤道。正是责任认同生成的使命感引导着古代知识分子积极完成学业,把读书学习与百姓、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成就了一代代为民请命、为国御敌的名人大儒,诸如范仲淹、于谦、魏源等。
(二)促进大学生责任践履,彰显其服务社会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贡献。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价值。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职责,认同社会责任,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融为一体,并为之积极奋斗,做到积极的责任践履表现,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75-176.)但是,受“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能准确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缺乏社会关怀,不愿承担社会责任(参见:王云白.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图景[J].江苏高教,2021(1):106. )。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积极践履社会责任,为他人、社会的发展服务,彰显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责任认同是责任践履的前提,对社会责任的认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落实责任践履。具体来看,在认知认同方面,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责任的价值,理解与认同自身的社会性作用,避免在实践中陷入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矛盾之中,有利于化解责任践履中的价值冲突;在情感认同方面,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社会责任情绪情感,有利于调动其责任践履的主动性,积极克服责任践履中的困难,养成关怀社会的良性心理;行为认同是大学生积极落实社会责任行为的基础,大学生在实践中开展反思,在不断修正和反思的过程中形成责任践履的行为范式,有利于养成责任践履的正确习惯。大学生只有因认同而做到积极的社会责任践履,在现实的社会责任事件或情境中做出正确的责任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不受他者的错误责任观念影响,克服事不关己、逃避责任的不正当心理,才能为他人、社会发展承担起责任,做出应有的价值贡献。
(三)强化大学生责任担当,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 )青年大学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大学生的责任认同与积极担当。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越是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就越是存在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也就尤为需要新时代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发扬担当精神、积极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当代“00后”大学生出生于国家与社会安定、基础设施完善的时代,没有经历过战争频繁、物资匮乏的生活,往往难以理解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休戚与共的紧密关联性,担当时代责任的意志还不够坚韧,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还不够强烈(参见:吴增礼,王亚娟.大学生正确党史观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指向[J].大学教育科学,2022(5):50. )。因而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是强化其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抓手。
认同是担当的基石,自觉担当责任源于价值认同(参见:张琴,熊建生.新时代担当精神的德性意蕴及其实践品格[J].理论视野,2021(5):79. )。大学生只有认同社会责任,强化责任担当精神,把个人的发展进步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一方面,担当是倡导性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
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等均是倡导性的要求,主要取决于行为主体的自觉性。大学生养成自觉意识离不开责任认同,只有在认同基础上养成责任自觉,才能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引导大学生积极作为。另一方面,责任担当是社会价值倾向的责任人格的体现。担当追求社会公利而不是个人私利;强调为社会利益而主动付出、而不是为私人利益而无尽索取。大学生建构“君子喻于义”的责任人格,首先要认同社会责任,只有认识到服务社会的人生价值,才会勇于担当,甘于付出、甘于奉献。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把家国责任内化为自身的利益需要,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自觉动力,积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三 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生成机理
大学生社会责任認同的生成不是从无到有,而是在一定价值观基础上发展责任人格的过程。即将成人或刚刚成人的大学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他们的社会阅历较浅,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此时,家庭的教养会随着距离等因素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在大学期间,自身素质、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成长(参见:余加宝.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生成机制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9(5):35. ),
也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生成。遵循奠基、内化、调适的内在发展机理,大学生只有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责任角色认知、情感承诺与行为习惯,养成正确的认同突显与坚定的责任意志,才能达成对社会责任的真正认同。
(一)奠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生成社会责任认同的前提。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人的德性和人格的培育(参见:成长春,张廷干,汤荣光.意识形态自觉与价值理性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8(2):20. ),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核心也在于建构稳定的责任人格。基于人格层面的共同追求,作为基础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同有着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先入为主”的价值立场,影响个体的思维定式、行为倾向以及现实生活中判断事物的观点(参见:郭凤志.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概念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3(6):45.)。大学生生成社会责任认同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责任价值观,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形成对社会负责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价值倾向的责任观与其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是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重要价值基础。
习近平曾谈到,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3.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人的基本价值遵循。就青年大学生而言,应基于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以价值内化的主动性为核心,配合学校教育,传播主导价值,营造正向的社会环境,彰显主流价值,努力推动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主导价值、主流价值、主体价值层面的统一,引领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倾向的责任观,认识并发挥自身的社会性、利他性作用,提升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性,使之追求稳定的责任人格,奠定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价值观基础。其中,主导价值是指统治阶级主导的意识形态价值;主流价值是大多数人所信奉和接受的价值导向;主体价值则是指个体价值,如大学生等主体认同的价值,只有三者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认同生成的价值观基础才会稳固。在中国古代社会,士大夫阶层之所以有着坚定的家国使命感,正是因为三者价值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人怀有强烈、坚定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心,也是因为三者价值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参见:李苑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变迁和反思[J].广西社会科学,2016(10):206. )。
(二)内化:形成责任角色认知、情感承诺与行为习惯
在正确的责任价值观基础上,大学生学习与吸收社会责任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是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生成的关键环节。责任规范包括家庭角色、社群角色、家国角色以及人类角色等各类社会角色的职责要求。大学生对角色职责的内化是一个自我“内在否定”的过程。内在否定性是事物通过自身内在矛盾运动,实现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特性(参见:孟茹玉.论价值认同的生成机制与教育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5):61. )。从心理过程来分析,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社会责任的符号化表达称之为“图式”,图式的建构有“同化”与“顺应”两类心理过程。同化是把外界规范纳入自己的价值观与现实实践中;顺应是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与实践行为以适应外界要求(参见:瓦兹沃思.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M].徐梦秋,等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13-19. )。只有经历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大学生才能完成自我的“内在否定”,建构起关于社会责任的心理图式,这一过程主要在学校教育中完成。
在大学的课程知识学习、校园文化熏陶、课外活动体验等的积极影响下,在与文字、知识的互动中,在师生、生生的交往过程中,
大学生要基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起关于社会责任的心理图式,学习系统的责任角色认知,形成认知认同;做出积极的责任情感承诺,形成情感认同;养成正确的责任行为习惯,形成行为认同。从角色认知来看,社会责任附着于社会角色之上,个体关于社会责任内容以及承担缘由的认知源于对社会角色的认识。大学生要学会正确认知某个角色,学习该角色要求的职责规范,内化该角色承载的责任内容与承担缘由,进而形成对社会责任的认知认同。从情感承诺来看,符号互动理论提出,情感承诺是一种心理应允,是个体生成认同的重要条件(参见:Michael A,Hogg Deborah J.A Tale of Two Theories: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5(4):258. )。大学生只有对社会角色及责任做出积极的情感承诺,经历良好的情感体验,或是在失责事件后产生愧疚情感,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对社会责任的情感认同。从行为习惯来看,正确的行为习惯是落实责任行为表现的前提。大学生内化有关社会责任的操作性知识,学习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方法,既能有效提升践履责任的行为效能感,也能快速掌握现实责任事件或情境中的正确行为范式,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责任行为习惯,形成对社会责任的行为认同。
(三)调适:养成良性的认同突显与坚定的责任意志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个体要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参见:李恩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探析[J].文化软实力,2023(1):81. )。同样,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的生成过程也离不开现实实践。大学生不仅要内化社会责任,生成责任认同,也要在具体的家庭责任、社群责任、家国责任与人类责任的现实事件或情境中,调适责任认知、情感与行为,从而达成社会责任认同的深化。具体来看,在现实的实践场域中,大学生要经历对社会责任内容重要性的选择,以及处理复杂的、两难的责任价值等问题。重要性选择、道德两难等现实的责任事件或情境是大学生调适社会责任认同的必要环境,大学生只有在一次次现实问题的磨砺、挫折情境的锤炼中,才能不受他者错误信息的影响,深化对社会责任的认同。
大学生要主动适应与积极调整,自觉接受现实实践中的社会责任事件或情境的磨砺与锤炼,并在实践中完成对社會责任认同的调适,形成正确的认同突显(Identities Salience)(参见:Michael A,Hogg Deborah J.A Tale of Two Theories: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5(4):257. ),理性认识社会责任的价值,养成坚定的意志品质,积极提升责任认同的强度,深化社会责任认同。首先,认同突显是对不同类型的社会责任内容重要性的排序,影响大学生在责任事件或情境中的选择,是大学生认知认同与情感认同的综合表现。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对社会责任的认同突显不同,个体的实践表现可能迥然相异。例如,不同学生对假期的安排有所不同,有的学生选择回家陪伴父母,有的学生选择完成小组合作的作业,也有学生选择去工作实习。受价值认知和情感倾向的影响,他们对家庭责任、团队责任及未来职业责任的认同突显不同,做出的选择及现实表现也就有所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必然会面临社会责任内容重要性的选择问题,因而只有学会就不同的社会角色及职责进行积极、合理的比较,形成对社会责任价值的正确认识,做出合适的选择,才能形成良性的认同突显。其次,坚定的意志品质是大学生深化社会责任认同的重要保障。大学生认同社会责任是基于自由意志做出的选择。坚定的责任意志是大学生深化社会责任认知、情感与行为认同的综合表现,能够为大学生积极克服社会责任事件或情境中的困难提供力量。大学生只有学会理性分析与看待现实实践中的社会责任事件或情境,经历挫折训练、形成坚定的责任意志,才能在责任认知、情感与行为方面不受他者错误的责任判断、过激的责任情绪、消极的责任行为的影响,从而提升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强度。大学生只有在完成社会责任认同调适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责任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才能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总的来说,新时代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认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社会价值倾向的责任观基础上,大学生应积极内化角色职责、做出情感承诺、养成行为习惯,初步建构起社会责任认同。在现实的责任事件或情景中,大学生还要学会做出合理的责任选择、锤炼出坚定的责任意志,进而形成成熟的社会责任认同。
Social Responsibility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nnotation Interpretation, Value Implication and Generative Mechanism
ZHANG Liangliang, JIANG Jiaqiong
Abstract: Only when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y with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 they become responsible peopl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ony, group harmony, and building a stable responsible personality, which is manifested in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identification, including identification of family roles, community roles, country roles and human roles.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ying with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tributes to the generation of feel of mission to form morale to study; the fulfillment of responsibilities to realize the life value of serving the society; the strengthening of responsibility spirit to create the successor of the mission of the era.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their own quality, subjective activity,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gene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dentification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foundation, internalization and adaptation. College students establish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dentification; form responsibility role cognition, emotional commitment and behavior habits to complete the internaliz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dentification; cultivate identities salience and the will of responsibility to achieve the adjustment and deepening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dentification; responsible personality; original role; acquired role; identity salience
About the author: ZHANG Liangliang, PhD candidate of the School of Marxism, Hunan University.
JIANG Jiaqiong,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the Institution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School of Marxism, Hunan University.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导学关系现状及优化策略”(2021JGYB05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