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甘肃:临夏市建国小学)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素质教育也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对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实现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应对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实现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笔者认为,相较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有以下几方面积极作用。
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调用网络中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体现出更强的趣味性。同时,这有助于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信息素养,实现对小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材和板书为主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更为便捷和生动,将小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简化,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向学生展现。教师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让学生可以通过图片、音视频等进行数学学习,为学生打造动态的、趣味性的课堂学习体验,这将大大缓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疲惫感,提高其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的模式存在机械化、单一化的特征,教师不能对此进行有效的创新,进而导致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模式优化带来了重要的契机,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灵活性,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营造出趣味性的教学和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意识,因此不利于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提升。在应试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具体知识的灌输,习惯于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甚至可能会打击其数学学习热情。
另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加快课程进度,往往忽略了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导致数学课堂单调、枯燥。同时,由于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数学教师在课堂互动中不能进行创新,通常只是通过“一问一答”或者“一问多答”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师生互动过程流于形式,课堂的趣味性不能得到提升,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愿意创新教学方式,但由于互联网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不足,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各种现代化技术的使用方式,难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因此也不能大幅度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为了创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往往会在教学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对课程相关知识进行展示。但是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过于关注外在形式,强调课件的美观,导致小学生容易被课件中的无关内容或者演示方式所吸引,因而忽视了对课件内容的重视。由于缺乏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效结合,信息技术难以在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在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实践中,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重形式而轻内容的问题。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引进了信息技术,但往往只是简单、机械地加入了多媒体的应用,并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中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使多媒体设备成了“电子黑板”,不能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除此之外,小学数学与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最终也要应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因此,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是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必然要求之一。然而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与社会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小学生无法借助自身生活经验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因此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迁移能力。
1.合理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创建中,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遵循合理性的原则,根据数学课程的内容引入合适的信息资源,做好课外拓展内容与教材知识的有效衔接,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呈现。教师如果一味地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与具体教学知识的关联性,则会导致课堂模式的刻板化,不利于趣味课堂的创建。
2.适度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时,应当注意信息化教学在整体课堂上的比例,遵循适度性原则。一方面,教师应当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在趣味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发挥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循序渐进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应当注意把握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时长,把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既发挥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又要避免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对小学生视力等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作为素质教育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其专业素养水平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关系到小学数学趣味课堂能否实现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要通过实施信息化策略实现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做好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工作,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数学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首先必须转变。教师在特定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受其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关注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因此不利于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
在新的小学教学环境下,教师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信息化教学对搭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关键意义,才能够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使其符合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也应当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及时更新固有观念,树立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进而促进信息化在小学数学趣味课堂上的渗透。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邀请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和趣味课堂重要价值的认识。
第二,除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之外,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实际成效还会受到教师教学技能的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愿意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但受限于年龄等因素,还不能充分地掌握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方式,无法在构建数学趣味课堂的过程中熟练地操作各种信息化设备,进而导致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出现显著提升。
为此,学校应当重视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多种措施帮助教师增进对信息化知识的了解,提高其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大幅度提升。学校可以定期地对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系统地介绍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运用方法,帮助教师突破固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多元化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2.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尚不够完善,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大多数小学生不能够很快理解。同时,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在课堂学习中,相比于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容易被课程以外的内容所吸引。为了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上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就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数学中的各种知识都与人类社会的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只有通过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体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应当注意把握课程内容,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并在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生活状况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创新,打造出兼具趣味性与教育价值的小学数学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小学生生活的共性和差异,引入合适的、多元化的生活素材,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
3.创新课堂互动模式
在运用信息化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新“互联网+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从互联网中挖掘优秀的数学教学资源,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和教学活动安排,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行学习探究,进而增加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互动,实现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单一的问答式课堂互动模式,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课程知识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加课堂互动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游戏教学等方式,优化小学生的课堂互动体验,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观察物体”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创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型,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培养其空间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对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并派出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再由教师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广大教师应当认识到信息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价值,通过信息化教学打造数学趣味课堂,实现寓教于乐,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