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兰, 张 阳, 王 艳, 李雪梅, 陶思源, 张 蕾, 富 薇, 刘宏鑫
(沈阳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沈阳 110034)
当前, 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模式正逐步创新, 旨在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 实践能力过硬的创新型人才。 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力军和人才输出的摇篮, 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面对更广泛和急迫的社会需求, 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尤其是联合培养模式, 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基本功能[1]。 有效的研究生联盟培养模式能更好地推进高校内核发展, 同时, 全面型人才的输出也将有利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高校与高校、 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融合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联合项目的申请、 技术的合作交流、 大型仪器的共享、 研究经费的支持、 人才的定向输送等开展合作[2], 从而使高校更好地积累培养经验、 强化教师能力、 加强学科力量[3]。
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研究机构、科研院所间及高校与企事业单位间的联合培养是目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要形式[4]。“校企联盟”是在以校、企双方为独立主体的基础上,出于对双方有利资源的需求,进行多方面资源的双向互补和深度融合,从而建立的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5]。
在联合培养和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好的运行模式应该是共赢互利的。例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上的瓶颈,这时就急需技术型人才,而高校培养的研究生正好可以作为企业的技术支持。相反,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基础研究较多,更关注科学的理论性,对社会的实际需求了解有限,与实践性和应用性结合不足。而二者合作联盟将更好地取长补短,既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又能更充分地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生培养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和提升,但二者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却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植物生态学是生态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植物生态学硕士点以往的研究多偏重于基础研究,然而,随着绿色农业生态产业的发展,将植物生态基础研究和绿色生态农业产业推广进行有效融合将对促进绿色农业产业资源建设、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及农产品安全生产等产生积极作用。此外,若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推广,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将大幅度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学业成就感。因此,高校研究生导师可以定期到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和深入考察,了解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动态,并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定的专业技术支持。在研究生导师回归高校后,也可为高校改进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6]。通过建立“同盟共建”的联盟模式,校企之间的资源可以得到深度融合,同时,联盟单位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也能够加速高校科技成果面向社会生产实践进一步转化。联盟单位间在科研方向、大型仪器共享及实验技术切磋方面的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也能够扩展研究生的科研立题方向,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1) 在传统联合培养模式下,对研究生的关注点仅在于联合培养期间研究生科研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因科研相关度及专业方向的差异性,研究生毕业后很难进行相关社会适应性的追踪调查,因而无法得到长期可靠的调研数据和反馈,进而不能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提出和建立新的联合培养模式并健全研究生新型联合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2) 由于企业生产往往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基础研究理论应用在企业中往往不能够立竿见影,无法在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价值,这就使得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因此,如何找到双方的契合点,提高双方的认识度,是校企双方有待思考的问题。
3) 在以往的联合培养合作中,高校往往是主动的,而企业却相对被动,他们的参与度不高,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来。企业之所以参与度不高,主要是因为联盟双方并没有制定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因而不能按照预定的目标培养人才,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同时,校内外指导教师的“责” “权”分配并不明确,校内导师对学生的科研进展和研究动态了解得并不够深入,校外导师也没有发挥领域优势,起到引领实践指导的真正作用,导致培养效果不能够达到预期,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契合和提升[7]。
根据学科特色及人才和市场需求,搭建科研项目建设平台,在研究生培养、技术合作、经费融合、信息互通、技术转化等方面促进联盟双方的资源互补与融合。以沈阳师范大学植物生态学专业为例,在沈阳师范大学首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校企及高校科研联盟----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支持下,初步建立了植物生态硕士点与沈阳壅源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高校、研究所及企事业单位的科研联系与交流。例如,在与沈阳壅源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的调研交流中发现,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要求的日益提高,绿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农业“有机叶肥”需求增加,因而根据市场需求,将研究生科研论文“茉莉酸与茉莉酸甲酯对黄瓜抗蚜性及诱导机制的研究”与改良“有机叶肥”相融合,进行了为期3年的科学研究,并力求将研发成果推广于生产实践。相关成果已获得2022年辽宁省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2022年挑战杯辽宁省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另外,在与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的交流合作中发现,辽宁观赏花卉中,百合和牡丹种类较少,尤其是能够用于园林观赏的品种更是有限,因而花卉品种的引种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由于露地越冬和北方早春的“倒春寒”是制约百合和牡丹引种的瓶颈问题,因而研究不同品种的百合和牡丹在沈阳露天栽培的表现和低温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变化,对评价所引进品种的适合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研究生科研论文选题与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相契合,利用研究院提供的花卉品种和栽培设施条件,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的科研基础设备,指导学生进行了为期3年的科学研究,该项研究为百合和牡丹品种在辽宁的引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基础。这样,联盟双方通过建立科研平台、实验方法技术互学互通、大型仪器共享等措施得到深度融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教师进入企业参与生产研发环节,可将基础理论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弥补高校只进行基础研究的局限性和企业生产实践缺乏理论支撑的不确定性[8]。这样,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将在生产实践上得到有力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联合培养单位的行业精英和一线技术人员能够不定期进入高校,将社会需求和生产实践经验引入高校的教学环节中,同时,与高校师生共同探讨科技发展动态和人才市场需求,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科研方向迷茫和就业难的问题,想继续深造的研究生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景。建立“教育共同体”式联盟,可以弥补以往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弊端,进而更有效地解决研究生培养的局限性问题。
在实现校企联盟的实践过程中,在知识与技术的双向流动中,教师应该是促进联盟高质量融合和发展的主体[9],因而应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双导师”互通,并建立应有的校内外“导师团队”。同时,应实施行业导师(校外)与学术导师(校内)“双向负责制度”,并落实各自权责[10]。还应该进行科研跟踪,以健全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在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进程中,要使企业真正意义地融合进来,如在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的制定、教学课程的设置及人才质量的评价过程中都加入企业参与的元素[11]。通过企业全过程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实践环境和平台[12]。同时,通过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联盟单位取长补短,合理构建研究生导师队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阶段联盟双方职责分配计划见表1。
表1 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阶段联盟双方职责分配计划
根据学科特点,并结合生产实践,可以设置个性化课程,从而优化课程体系。利用联合培养单位的有利异质资源,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由完全的理论基础课程向部分专业相关生产实践性课程转化,同时,联合培养单位相关领域专家及技术人员可以承担课程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或者以专家讲座和论坛的形式融入课程,进而为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建立扎实的方向性课程保障[13]。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可以与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的合作与就业协议,行业向学校提供需求的人才类型,学校根据行业的需求对人才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向联合培养单位,发挥研究生所学专业特长,更好地提升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14]。此外,由于目前部分培养单位的博士招生改成了“推免制”,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培养单位也可以根据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日常表现直接推荐其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以此来提升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动力,增加学生联合培养过程中的归属感。
基于以上研究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对新型科研联盟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将有利于建立更好的高校联盟制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并打破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实现学校、联盟单位、学生三方共赢,进而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及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