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

2023-10-13 08:44亢德芝洪孟良柳应飞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8期
关键词:华林历史建筑

亢德芝 郭 炎 洪孟良 柳应飞

1. 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14 2.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院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14 3. 武汉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14

历史文化街区因其完整风貌、集中传统建筑和丰富历史文化遗存,是我国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文物工作的不断重视,除了强调对历史遗产刚性管控外,还提出了“挖掘遗产价值,进行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要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如何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同频共振,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综合来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主要围绕“被看到:挖掘遗产价值,展示其真实性;被利用:适应性功能改造,促进有效利用;被共享:可接近并开放,不同群体共享;被传承:让文物活起来,传播历史文化教育”四大目标展开,并通过规划设计手段来达成。

1 城市设计作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价值逻辑

1.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现实困境

一是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在建筑技术、街巷格局、产业文化等方面表现出传统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文化存在性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取得传统文化土壤与现代需求之间新的平衡,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二是如何平衡文化与经济。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的鲜明特色既是街区存在的根本依据,也是发展文旅经济的深层动力。由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成本较高,如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街区商业化改造,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或现代文化的传统表达来实现街区文化功能重塑,平衡历史文化传承和物质消费空间,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面临的第二个问题。

三是如何平衡居民与游客。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往往伴随着部分原住民的腾退迁出和商业化后外来游客的导入。原住民是街区传统文化的本体也是街区发展的落脚点,同样适当商业化,以用促保,在发展中保护也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行之有效的路径。因此,如何取得居民、游客合理的密度和结构,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面临的第三个问题。

1.2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设计的价值判断

关于城市设计的价值,国内学者多从定性的角度提出不同观点。周俭教授认为现代城市设计应该同时考虑物质环境质量的提高、社会心理价值的定位和投资效益的实现[1]。段进教授提出城市设计是人性场所营造、城市文化传承和风貌特色塑造的重要抓手[2]。朱子瑜教授认为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在解决“城市病”时有显著效果[3]。城市设计中的历史保护也是重要议题,一致认为应重视城市设计,保护历史风貌。国外学者以大量定量研究证明了场所设计质量对于健康、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价值。比如在遗产保护领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对英国历史保护地区的研究表明面向空间设计的管制措施对于房地产价值的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凸显。在商业领域,斯宾塞(Spencer Nicholas C.)和威廉(Winch Graham M.W)的研究表明具有良好设计的建筑与建成环境对商业投资回报比的影响显著。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规划学院通过对私人和公共领域的业主、开发商、使用者的研究表明城市设计具有对更高的租金水平、更低的维护成本、更强的城市更新能力和公共开发支持方面的促进作用。综合来看,祝贺博士认为城市设计对于城市更新具有显著的增值效应,是平衡城市更新成本的重要价值来源之一[4]。

1.3 设计思维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

约翰·阿诺德(John E.Arnold)认为设计思维包含情景分析、问题和发现和解构、构思和解决方案生成、创造性思维、原型的构建、预先重现、测试与评估等核心过程[5]。华盛顿大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阶段设计思维模式:共情、定义(问题)、设想、构型和测试。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复杂的城市母体,既需要按照规划的系统性、控制性思维明确刚性的保护更新对象和要求,也需要设计的溯因推理、以解决方案为中心的思维对建成环境优化调整,以实现对街区价值特色、文化场所、消费场景、多元群体的远见性和创造性安排[6]。

2 价值设计导向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实践

2.1 街区概况及价值特色

湖北省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位于武昌历史城区东北角,原为明洪武四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是武汉市古城文化、革命文化和科教文化的重要代表地段。昙华林街区保护范围约64.6hm2,其中核心保护区约5.5hm2,近800年历史沉淀奠定了三大核心价值:一是山城交融的山水园林城市体现地。街区内螃蟹岬、凤凰山、花园山三山鼎立,建筑依山就势的城市空间格局延续至今;二是传统风貌城市核心地。街区内保留有随山就向的传统街巷格局以及60余处历史建筑,涵盖教堂、医院、学校、体育、公馆、民居等各种建筑类型,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突出,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三是传统城市生活发生地。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武汉开埠以来的文化历程,形成了古城、革命、教育、宗教等多元文化,具有浓厚的城市生活氛围。

2.2 街区核心区保护修缮工程

为抢救性保护历史建筑,修复山地小镇风貌格局,打造古城保护更新的引爆点,在街区内策划昙华林人文小镇项目,主要为瑞典教区旧址片,用地面积约3.7公顷。该片区历史建筑相对集中,历史环境要素丰富,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历史建筑破败、私搭乱建及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

图1 昙华林人文小镇项目规划范围(资料来源:根据资料整理绘制)

2.3 场地价值挖掘

2.3.1 三山环抱的地形特征

螃蟹岬、凤凰山、花园山三山鼎立,建立了街区独特的空间意向。昙华林人文小镇北靠螃蟹岬,场地呈现北高南低,高差近20m,其中山顶黄海高程约50m,瑞典主教堂黄海高程约38m,昙华林街黄海高程约30m。90年代居民在山上建设了大量低层私房,整体风貌较为混杂。

2.3.2 依山就势的空间肌理

教堂、学校、民居、公馆等各类建筑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整体沿山脊线东西向线型布局或局部台地布局,形成极具特色的山城小镇风貌。结合地形高差,建筑形成三级高度,每级建筑前形成活动平台。建筑以红瓦坡屋顶为主,呈现江夏民居、中西合璧建筑等多元特征。垂山南北向的交通主要依靠台阶或坡地弯道组织,消防问题突出。

2.3.3 文艺休闲的氛围底蕴

场地内保留有16栋历史建筑,包括瑞典教区旧址、真理中学旧址、徐源泉公馆等9处优秀历史建筑。其中,优秀历史建筑约4978㎡,一般历史建筑约3799㎡。发轫于近现代教育摇篮,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中医药大学、十四中等科教机构林立,街区内历史、文化、科教等资源十分富集,吸引了大量文艺青年和书店、咖啡馆等休闲门店的集聚,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

2.4 适应性场所设计

2.4.1 总体规划设计

严格落实街区保护要求,从场地营造和文化传承的视角,坚持“留改拆建控”的城市更新目标,对核心区征收腾退的房屋进行整体保护修缮。现状总建筑面积约4.1万㎡,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77万㎡,其中保留建筑面积约3.3万㎡,新建建筑约0.45万㎡。拆除违章搭建,充分展现历史遗产,恢复历史格局。引入现代商业设施,形成多元混合、活态文化布局,其中文化艺术类占比40.5%,特色艺术品零售占比32%,餐饮与酒吧占比18%,酒店住宿占比9.5%(图2)。

图2 昙华林人文小镇项目规划总平面(资料来源:根据资料整理绘制)

2.4.2 塑造独特场地空间

(1)依托现有地形地貌,设计特色创意场地空间

拆迁、改造占压山体的现代建筑,恢复山体景观格局,营造螃蟹岬山体公园,重塑山城小镇景观空间格局。拆除乱搭乱建的建构筑物,打通恢复历史街巷,整理片区建筑肌理,强化片区历史特征。结合地形高差和台阶陡坎,渐进性打造雕塑公园、昙华剧场、半山小径、昙华青年广场等系列公共空间,构建移步异景、山地趣味的人文景观体系。

(2)设计特色山地文化游径,将街道空间活力延伸至街区内部

改造前街区的活力主要在南侧800m长的昙华林街道,内部交通、环境及配套十分落后。规划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引入完整步道、索道、电动巴士等交通方式,充分彰显昙华林层次之美。结合原明城墙遗址保护展示,打造城墙博物馆,激活城墙文化记忆。

(3)丰富建筑竖向设计,形成多层次的观景体系

强化场地高差处理,形成清晰连续的多级步行廊道。注重文化地标视线廊道控制,对部分现状6层板式住宅进行局部降层处理,增强建筑天际线与山脊线的和谐性以及山体景观的通透性。降层后,屋顶平台打造为空中花园,并安装观光电梯,形成丰富的观景体系。

(4)利用场地高差,探索特色交通组织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加固并提升现有登山台阶,增加户外电梯,增设无障碍坡道,结合地形高差创意性地引入小火车、高架步道、电动小巴等特色交通方式,以包容、创意的交通体系促进建筑、景观与地形深度融合。

(5)提炼文化元素,策划历史记忆体验空间

打造景观亮点,将人流引向山顶公共文化地标。设计“山地文化及多元文化建筑体验之旅、历史传奇人物故事及其故居体验之旅和人文艺术体验之旅”3条特色文化体验线路,串联散落的历史建筑、公共空间和节点,重拾街区历史记忆。

2.4.3 延续街区建筑风貌

延续与保护原有整体风貌特征,分类整治建筑立面,还原片区特有历史氛围。一栋一策编制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方案。按照“修旧如旧,恢复遗产原真性”的理念匠心修复历史建筑。按照“可逆”的原则,创新修缮技术,从勒脚、墙面、立柱等细节复原建筑原貌。通过大体量建筑局部降层处理、增加露台、改造墙面、门窗等方式,适应性改造其他风貌不协调建筑,对立面材质、屋顶形式、开窗比例、门窗细节等进行推敲与重构,实现新与旧的和谐对话(图3)。

图3 建筑整治改造方案及效果(资料来源:根据资料整理绘制)

2.4.4 植入产业活化空间

结合历史文脉植入新产业,推动街区成功转型。立足街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创造性地将当代艺术与昙华林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整合片区湖北美术学院、省中医药大学、非遗传承人等特色文化资源,培育文化、文创和文旅产业链。活化利用建筑空间,以历史文脉传承为核心,以产业更新为手段,引入艺术创作、文化展示、创意零售、酒吧书店等新功能,重点打造昙华林当代艺术中心、昙华林剧场、非物质文化体验馆、美术馆、城墙博物馆等一批亮点文化体验型项目,提升街区文化体验性和产业活力。

2.5 渐进性保护更新

2.5.1 改善民生设施环境

基于精细化的场所营造、建筑设计和功能更新策略,分期分片开展保留建筑改造、公共空间改善及公共设施提升工程,实现街区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通过产业升级、还建安置等方式,社区居住人口密度降低20%。打通历史街巷,适老化改造街道环境,提升街区步行舒适度。改造排水、燃气、照明等市政设施,完善“社工站”、商户联盟驿站、游客咨询中心、公厕、停车场等公服设施。

2.5.2 实施成效显著

经过近5年保护修缮,街区80%以上建筑得到适应性改造利用,“山城融合、中西合璧”的风貌更加凸显。众多闲置衰败的历史建筑得到精心修缮并向社会开放,延续了遗产的生命。2020年昙华林升级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区风貌和活力得到明显提升,入驻了文化书城、马应龙体验馆、考古匠文遗产业园、亼美术馆等30多家品牌商。2021年游客量提升了80%,助推了昙华林入选湖北省旅游休闲街区,成为武汉文化旅游新地标。

3 结语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实现空间资源组合优化的方法,有助于增进城市空间的价值[7]。立足街区价值特色挖掘,结合场地特征适应性场所设计,通过渐进性保护更新,是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真实探索,是平衡历史保护、商业发展和空间改造的有效方案[8]。这也与202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确立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化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高度契合。我们也期待在昙华林人文小镇的示范下,引爆武昌古城全面复兴。

(该项目从规划到实施建设历时9年,感谢参与该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运营等团队的所有工作人员,特鸣谢伍德佳帕塔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等设计单位。)

猜你喜欢
华林历史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华林 向爱而行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华林 一企千人助万家
华林 行稳致远
新历史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