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 加快蓝莓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2023-10-12 09:16施永福金琨淇张丽华
云南农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三湖玉溪市蓝莓

吕 丽,施永福,金琨淇,普 燕,张丽华

(1.玉溪市农业农村信息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2.玉溪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玉溪 653100;3.玉溪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4.玉溪市农业机械推广站,云南 玉溪 653100)

为促进玉溪市蓝莓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突破蓝莓产业发展“瓶颈”,通过对玉溪市蓝莓全产业链现状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玉溪蓝莓产业在政治、社会、市场、技术、生态五大方面的优势条件,找出了种植成本高、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用地难等制约蓝莓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科学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强化全产业链扶持、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推广等对策建议,加快玉溪市蓝莓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蓝莓作为一种新兴的小浆果树种,果实口感酸甜,肉质细腻,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鲜食,也可加工为成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有“水果皇后”和“浆果之王”之美誉,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5大健康食品之一[1-2]。玉溪市是云南省最早引进并规模化种植蓝莓的地区之一,截至2021年底全市蓝莓种植面积已达762.53 hm2,形成以澄江市(原澄江县,下同)抚仙湖径流区为主产区,其他区域零散种植的分布局面,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发展现状

(一)种植规模、产量和品种

2013—2021年,随着抚仙湖“一退、二调、三保”战略、“三湖”(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以下简称“三湖”)径流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休耕轮作项目的深入实施,以及蓝莓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多家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玉溪市蓝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根据玉溪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统计,自2013年实施“三湖”流域种植业结构大调整起,全市蓝莓种植面积由100 hm2增加到2021年的762.53 hm2,增加约7倍;产量由372 t增加到8 931 t,增加约23倍,产值由3 849.37万元增加到3.77亿元,增加约9倍,种植面积、产量、产值近年来上升态势显著。2021年产量、产值同比增加161%、109%(见表1)。

表1 2013—2021年玉溪市蓝莓生产基本情况

2014年以前,全市种植的蓝莓品种主要有“灿烂”“奥尼尔”“夏普蓝”“密斯蒂”“莱格西”“比洛克西”等13个品种。2014年以后,玉溪市以澄江市为示范带动,大力宣传推广早熟和晚熟的优质南高丛蓝莓品种,与省外蓝莓错峰上市,90%以上的新植品种均为“莱格西”“比洛克西”“绿宝石”“珠宝”等南高丛蓝莓品种。目前重点推广早熟品种“春高”“绿宝石”“珠宝”“莱克西”等早熟品种,占总种植面积的90%(见图1)。

图1 玉溪市蓝莓品种构成图

(二)加工和销售

2015年前玉溪市无蓝莓加工企业,蓝莓基本用于鲜果出售。2015年云南昊海蓝莓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澄江工业园区,主要用冻果和加工型品种生产销售蓝莓果汁、蓝莓酒等,填补了全市无蓝莓加工企业的空白。该公司年产果汁5 000 t、红酒800 t、蒸馏白酒200 t、果干20 t。

目前,全市蓝莓产量的94%左右用于鲜果出售。玉溪市蓝莓集中在3—6月上市,非成熟期蓝莓供应紧张。除在本地和昆明销售外,市场已拓展到新加坡及中国香港、成都、重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除传统销售模式外,已有4家企业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网络销售。在销售价格方面,反季果在9月、10月上市,平均60元/kg;正季果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上市,一级果80~120元/kg、二级果50~70元/kg。

二、宏观环境分析

(一)市场和社会环境

1.具有潜力巨大的国际国内市场[3]。近十年世界蓝莓出口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1%,国际市场蓝莓鲜果的上市量和出口量呈暴发性增加。北美拉波朋克公司首席分析师David Magana预测,2025—2026年世界出口量将达到90万t左右。2020年我国蓝莓种植面积已达到6.64万hm2,年总产量34.7万t,其中鲜果上市量25万t左右。2017年“世界蓝莓大会暨高峰论坛(云南曲靖)”预测,中国在2026—2027年度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蓝莓生产国。同时,国内市场对蓝莓的需求快速增加。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蓝莓行业需求量为3.07万t,2019年增至23.07万t。

2.具有较好的社会环境。玉溪市地处滇中腹地,具有服务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打造农业国内大循环,连接东南亚大通道、构建农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明显优势。蓝莓比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且高效、生态、外向特点突出,契合玉溪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定位及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另外,蓝莓具有融合三产的天然属性,所衍生的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将极大提升消费者、种植主体及周边民众的满意度、幸福度、参与度,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

(二)生态效益明显

转变“三湖”径流区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实施“三湖”流域绿色农业示范工程,是有效控制“三湖”径流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中之重,而“退、减、调、治、管”措施中的“调”是实施流域绿色农业示范工程的首要任务和前提。蓝莓树体内氮、磷、钾、钙、镁含量很低,属于寡营养植物,对肥料需求量不大,且病虫害较少,农药使用量较少,是目前“三湖”沿岸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优先推荐的作物。

据澄江市农业部门监测统计,以每公顷计算种植蓝莓依靠化肥供给的氮磷钾养分总量为345 kg,低于荷藕540 kg,与油菜330 kg、烤烟337.5 kg基本持平。与种植蔬菜相比,蓝莓每年化肥使用量为900 kg,比施肥量较少的芫荽1 050 kg少105kg,比施肥量较多的葱3 600 kg少2 700 kg。蓝莓每年农药使用量7.5 kg,比施农药量较少的葱、西兰花9 kg少1.5 kg,比施农药量较多的菜豌豆少30 kg(见表2、表3)。

表3 抚仙湖径流区蓝莓与主要蔬菜品种化肥、农药使用量对比表

综上所述,无论是产业发展现状,还是优势条件,玉溪市蓝莓产业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

三、存在问题

(一)种植成本高,发展动力不足

一是种植成本高。蓝莓是一个投入大且回收期长的水果品种,目前蓝莓种植亩投入成本为3万~4万元[4]。其中,仅种苗成本每亩就需1.1万元左右,三湖“流域”地租为每亩3 500~5 000元,处于全国较高水平。种苗价格高、土地流转租金高的“两高”问题,极大程度制约了玉溪市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发展信心和动力不足。随着全国蓝莓产业的发展,蓝莓市场价格趋于理性,蓝莓种植主体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除澄江市以蓝莓为重点外,其他县(市、区)对蓝莓产业“可望不可及”,蓝莓产业发展被边缘化。

(二)科技支撑不足,种植水平参差不齐

一是科技支撑不足。基层科技研发人才短缺,未建立完整的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体系。二是种植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制订了《玉溪市蓝莓种植技术规程》,但执行不到位导致全市种植水平参差不齐,仅云南云蓝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的种植水平较高。在品种筛选上,蓝莓种植品种杂、品质差异大,“春高”等优良新品种仅被少数龙头企业种植,全市优良的地域条件发挥不足,不能结合地缘优势进行多样化规模生产。在土壤改良技术上,因技术、观念、成本等因素,至今未有统一的标准。

(三)农业用地难,农旅融合困难重重

受限于种植面积、土地流转、“三湖”保护等因素,玉溪市蓝莓产业无法做“大”,只能做“特”。而要做“特”就必须以现代农业庄园、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为载体,走生态农业、精品农业、观光采摘等三产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目前的政策和形势来看,最适宜发展蓝莓种植的“三湖”流域设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均难以审批,投资方无法按规划进行农旅融合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单一的蓝莓种植难以维持经营。

四、对策建议

(一)提振发展信心,再重视再谋划

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玉溪市蓝莓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持续高位统筹推进,把蓝莓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谋深谋细谋实;另一方面,要组织力量对蓝莓产业发展作深入研究论证,认真分析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组织编制玉溪市蓝莓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理清“十四五”时期的基本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科学制定年度发展计划。

(二)制定激励政策,强化全产业链扶持

市级出台扶持政策,整合资源和资金,每年预算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从土地流转、财政扶持、种苗保供、技术创新、市场培育、精深加工、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奖补[5]。同时,对蓝莓生产管理、加工、物流项目用地指标给予优先保障,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前提下,借助推动农村集体性建设用地入市和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契机,探索解决农业融合项目用地难题的好思路好办法,有效构建现代蓝莓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三)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推广

加大蓝莓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力度,以发展早熟、反季鲜果为主,适当增加加工类品种的生产面积,建立多样化的蓝莓品种体系,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着力破解土壤调酸、露天越冬防寒、精深加工等难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发展层次。

猜你喜欢
三湖玉溪市蓝莓
三湖红橘再飘红
蓝莓建园技术
蓝莓姑娘
宗炳故里 黄桃之乡 秀美三湖 “三湖杯”建场六十周年 全国诗词楹联散文新诗大赛征稿启事
玉溪市老年大学书画作品展示
碧玉清溪 墨韵飘香——玉溪市老年大学书画系发展侧记
玉溪市粮食局 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取得实效
中共玉溪市红塔区委宣传部专题
春晓(外二首)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