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与康复性体能训练恢复研究

2023-10-12 08:41玉秋文
体育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概率力量

玉秋文

(广西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31)

短跑属于高强度无氧运动,运动员在每次运动后,体能要得到充分的恢复[1]。由于短跑的运动特点,运动员在训练时容易出现一些运动损伤,康复性体能训练恢复是通过康复与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对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恢复训练[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某运动创伤医院2019 年8 月到2021 年8月收治的80 例运动损伤短跑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男运动员46 例,女运动员34 例,年龄15~25 岁,平均(20.14±1.34)岁;训练年限:2~11 年,平均(7.35±1.25)年,初训年龄:7~16 岁,平均(11.52±1.42)岁。运动员等级均为一级。

1.2 方法

采用个体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受伤的短跑运动员及其教练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了解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及规律,最易损伤的部位,运动损伤的类型。同时向一级短跑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的内容是调查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康复体能训练方面,共发放问卷数量98 份,回收86 分,有效问卷80 份。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结果

通过体能主导速度是短跑这项运动的特点[4],短跑运动员损伤部位分别为:胸腹、脊柱、腰肌、髋关节、臀部、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足部、跟腱等。调查结果统计(以下损伤部位均以概率从高到低排列)表明,短跑运动员中男女运动员损伤概率最高的部位均为大腿、腰部及膝关节,短跑运动员中男性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大腿41例(89.1%)、腰部28 例(60.9%)、膝关节11 例(23.9%)、跟腱10 例(21.7%)、小腿9 例(19.6%);女性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大腿24 例(70.6%)、腰部26 例(60.4%)、膝关节17 例(50.0%)、跟腱7 例(20.6%)、小腿8 例(23.5%)。由此可看出,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主要部位及概率分别为:大腿65 例(81.2%)、腰部54 例(67.5%)、膝关节28 例(35.0%)、跟腱17 例(21.3%)、小腿17例(21.3%)。对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及概率进行分析,男女运动员损伤部位并无明显差异,但男性运动员大腿损伤率明显高于女性运动员,女性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率高于男性运动员。

表1 短跑运动员中男女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

2.2 短跑运动员损伤类型调查结果

由于短跑运动的项目特点,其损伤类型也较为特殊,该运动需进行长期大负荷的训练量,提高竞技成绩,因此短跑运动员在训练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5]。本研究通过调研得出结果,短跑运动员损伤发生概率最高的类型是肌肉拉伤、肌肉劳损、韧带拉伤。此外男运动员拉伤类型还有(依据概率大小排列)骨膜炎、关节扭伤、肌肉痉挛、皮肤擦伤、关节脱臼、骨折及其他;女性运动员除上述概率最高的类外还有(依据概率大小排列)关节扭伤、骨膜炎、皮肤擦伤、肌肉痉挛。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短跑运动员在训练中主要损伤类型为:肌肉拉伤68 例(85.0%)、肌肉劳损57 例(71.3%)、韧带拉伤37 例(46.3%)、骨膜炎21 例(26.3%)、关节扭伤20 例(25%)等。

2.3 损伤原因调查及分析

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在长期高强度的训练中发生频繁,通过调查可以得知损伤的原因有四个方面:运动方法,训练环境、个人体质、心理素质,前两者可归结为外因,后两者为内因[6]。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外因为主要损伤缘由,内因为辅,造成短跑运动员损伤概率最高的原因是训练准备不充分、训练动作错误及长期超负荷运动。除上述三个原因外,男性运动员损伤原因以概率大小排列为体质较差、盲目训练、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心理因素及场地器材问题;女运动员损伤原因以概率大小排列为盲目训练、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因素、体质较差。由此可见,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有以下几点:训练准备不充分69 例(86.3%)、训练动作错误46 例(57.5%)、长期超负荷运动41 例(51.3%)、盲目训练26 例(32.5%)、自我保护意识不强17 例(21.3)、注意力不集中13 例(16.3)、体质较差9 例(11.3)。男女运动员的体质差异较为明显,其他方面的损伤因素无明显差异。

3 分析与讨论

根据上述结果,对短跑运动员康复性体能训练恢复应用进行分析讨论。

3.1 身体核心稳定性训练

以中心肌群为核心,训练骨盆及躯干的稳定性和力量,是短跑运动员训练的关键所在,不容忽视。人体核心肌肉群的主要作用是稳定脊柱及聚集核心力量,短跑运动员在进行短跑运动时,上下肢高速运转,躯干则承受着极大的应力[7],躯干若力量不足,则会降低稳定性,引起胸腹及腰背部肌肉损伤。短跑运动员训练中髋部肌肉的力量训练也至关重要,其与核心力量共同保持训练中的稳定性,在短跑训练中,可对运动员进行平板支撑训练,及一些不稳定的训练器械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进行胸腰段肌肉训练,控制机械负荷[8],以上训练可以帮运动员在运动时减少扭力,避免腰背肌肉损伤。在训练过程中。

3.2 运动肌群训练

人体小肌群主要的作用是固定及保护关节,其力量发展也非常关键,全身肌肉均衡发展,才能预防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根据本研究调查结果,运动员小肌肉群损伤部位主要在下肢,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要加强下肢的力量训练。主要的下肢力量训练选择小器械训练,更有利于训练效果,常用的器械有多个动滑轮拉力器及旋转滑板车练习器,主要是对股四头肌内侧及大腿的小肌肉群,加强小肌肉群力量训练,能对运动员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进行有效保护,减少短跑运动员运动损伤。

3.3 柔韧性训练

拉伸运动员的肌肉及软组织,使其充分放松,为运动员的在运动前做好准备,防止肌肉拉伤,减少肌肉劳损,更有利于损伤后的肌肉恢复。练习柔韧性是对肌肉和神经进行调节,柔韧性的练习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训练方式,被动训练是对被动伸展和静力性进行训练,效果并不理想,主动柔韧性训练是通过力量进行伸展练习,能更有效地对肌肉及软组织进行拉伸[9],该拉伸方式对运动员小腿肌肉群、跟腱及足部的柔韧性康复训练非常有效。

3.4 康复性体能训练护理

短跑运动员在康复性体能训练的同时,要对其进行伤后恢复护理,可以促进运动员恢复。运动员在受伤后心理压力比较大,会有迫切的康复心情,并且对恢复效果等十分担忧,护理人员要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护理,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治疗的配合度。对运动员损伤部位要重点护理,损伤后根据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进行适当的冰敷,之后用绷带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损伤部位充血、肿胀。并且在康复训练结束后,对运动员损伤部位进行按摩、热敷,可有效加快损伤部位血液循环,促进康复。护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康复训练知识,并对操作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完善,提高护理水平。

4 结论

短跑运动员康复行体能训练的方案是将康复医学与运动医学进行结合,对运动员的损伤风险及康复治理疗进行评估。通过多种运动训练形式,将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降低,预防其损伤性疾病的发生。运动员康复性体能训练恢复中,对其进行相关功能性检查,根据运动员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进行科学地实施,提高运动员的健康和运动水平。对短跑运动员实行科学体能训练,在长期训练中贯穿预防、治疗、康复等核心理念,体现康复性体能训练恢复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概率力量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麦唛力量 (一)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