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冲突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实践
——以“Save the Sharks!”为例

2023-10-12 02:42郭志平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灵桥镇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27期

郭志平|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灵桥镇中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1]。提升思维品质即是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使思维体现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2]。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的语料贴近学生生活,内容涉及语言知识、生活经历、思维方式、情感冲突与认同,是渗透学生思维的有效载体,有助于促成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思维的进阶。

然而,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常常停留在对文本信息与结构的浅层理解等方面,忽视了对文本内涵的挖掘,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认知冲突是认知结构和环境之间或认知结构内部存在的冲突,是个人原有认知结构与环境冲突时的心理不平衡状态,是主体适应环境,从内部出发积极主动地对自身认知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3]。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过程。基于认知冲突开展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反复认知冲突中,逐步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形成旧知和新知、新知与新知的融合与平衡,生成和谐的共识,提升思维品质。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全一册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中的阅读语篇“Save the Sharks!”为例,具体阐述基于认知冲突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实践。

一、问以引思,在质疑中启智

教师的提问富有趣味,内含启发,具有挑战性,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原动力,进而提高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在具体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准确把握文本脉络的基础上设置一系列问题,并运用具有艺术性的、生动性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吸引学生积极投入,主动探索未知、关联新旧知识,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思维潜质。同时,学生在思想碰撞中会产生新的问题,进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产生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心智活动。

(一)图题驱动,启发疑问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对文本材料的诠释和补充,是教材的重要组成,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标题是文章的题眼,是内容的浓缩。透过标题,学生可以透视文章的主题,预测作者的行文思路,迅速把握文章结构[4]。因而,教师可以借助插图与标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开启学生的思维。

在导入环节,笔者首先呈现一幅关于鲨鱼的插图,并提出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sharks?”,以使学生谈论对鲨鱼的认知。学生认为,鲨鱼具有strong、aggressive、dangerous等特点,对人类具有攻击性,是一种危险性动物。然后,笔者呈现文章标题“Save the Sharks!”,并提出问题“Who save the sharks?”“Why do we need to save them?”,以使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重新审视鲨鱼的现状,产生新的认知。

【设计意图】插图和标题必定与文本内容息息相关。教师充分利用好“图”与“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聚集认知冲突,形成强烈的探索欲。同时,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推断力。

(二)问题联动,心生疑义

教师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自问激发自身的内需,是学生自主思维的能量来源。学生和教师问题的互动和链接,是一种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能使课堂更加开放,更具探究性,进而使学生在体验感受和多样经历中,产生更多的疑义,拓宽学生对语篇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首先,笔者提出问题“Can you guess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it,what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ask?”,以使学生产生疑问“What’s the matter with sharks?”“Why are they endangered?”“How do we save them?”。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Section A 的听力文本和Section A 2d 的小对话展开思考,进而推测出文章可能由problems、causes、solutions三个部分组成。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自主发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内驱力。师生的互动,不仅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的热情,而且可以使学生对鲨鱼的认知由dangerous过渡到endangered,自然生成认知冲突,推动课堂学习。

二、探以寻证,在析疑中思辨

思以促探,探以寻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思—探—证”的循环中不断发问、思考、探究、寻证,可以促使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得出有依据的“结论”,推动学生思维向高阶发展,为学生迁移已有经验,解决实际的、有意义的问题做好承接与铺垫。

(一)细研文本,积极触发认知冲突

语篇逐层分析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进阶式推进思维发展的有效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从语篇细节中发现问题、寻求支撑、取证论疑来全方面、多层次地赏析理解语篇,进而在评判中触发认知冲突。

首先,笔者提出问题“What problems are sharks facing?”,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得出结论“People catch them for fins. They are endangered!”。接着,笔者追问“From the numbers in Paragraph 2,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is passage?”,以使学生罗列出证据“Around 70 million sharks are caught and traded every year and over 90 percent of some kinds of sharks have fallen in the last 20 to 30 years.”。然后,笔者继续追问“What word or phrase can be used instead of‘over’here?And if it is expressed on a 100-point scale,how much is left?”,以使学生将句子转换为“More than 90 percent of some kinds of sharks have fallen. It means only less than 10 percent of them are living in the world.”。最后,笔者提出问题“People catch them for fins. How do they get them?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behavior?Why is it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以使学生深入文本,寻找人类抓捕鲨鱼获取鱼鳍行为及其对生态破坏的事实性依据。

【设计意图】数据寻找、数据对比活动可以使学生意识到鲨鱼处于濒临灭绝状态。对人类通过抓捕鲨鱼获取鱼鳍行为的思考可以触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并非是鲨鱼对人类造成危险,而是人类让鲨鱼处于endangered状态,进而思考鲨鱼濒危对其他海洋生物的影响。上述活动可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日常的所见、所闻。

(二)建构知识结构图,分条理出脉络

知识结构图是指将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制成比较系统完整的图示,可以将主题关键词以图示的形式建立起联系,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帮助学生记忆、理解文章内容。

首先,笔者设置任务“Find the proper word in the article or your mind to complete the mind map(如图1所示),and then get wha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is.”。

图1 the mind map

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后梳理出段落大意“the fact of shark fin soup(Paragraph 1)”“the harm of killing sharks(Paragraph 2)”“the ways of saving sharks(Paragraph 3)”。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探寻人类捕鲨鱼获取鱼鳍行为的危害,并建构如图2所示的结构化知识图。

图2 结构化知识图

【设计意图】上述活动基于学生对鲨鱼的认知冲突,通过建构结构化知识来帮助学生理顺这一认知冲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者写作目的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以整体性思维审视文章主旨和学习要义。

三、论以生问,在追疑中创新

基于认知冲突的阅读教学应是一个思维螺旋式上升与发展的过程。在经历提出问题的“思”的环节、分析问题的“探”的环节后,教师还应设计一个再疑、再议、再解决的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后交流表达的平台,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发现更多的“问”与“探”,进而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新的探究、新的解决过程。

首先,笔者提出问题“Maybe people think sharks are dangerous, but in fact they are in great danger. Some marine animals are also in such a condition.What about the animals on the land? 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m?”。学生给出回答有snake、wild boar 等。接着,笔者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人类捕杀snake、wild boar 的危害,以使学生意识到动物数量的减少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然后,笔者提出问题“Animals of different kinds are facing the same problem.What do you think humans should do for them?As a student,what can you do?”,以使学生提出诸如“Never use animal products.”“Refuse to eat animals.”“Volunteer in animal protection groups/organizations.”“Make posters about animals and put them up around our neighborhoods or upload them online.”等建设性建议。最后,笔者让学生根据图2,基于对文本中鲨鱼的认知,通过调查、网络搜索等途径收集关于海洋生物、陆上生物等面临的生存问题的信息,为保护濒危动物写一封倡议书,以使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正处于危险中的动物的相关知识,进而形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设计意图】认知冲突的过程,就是解决旧问题、挑战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鲨鱼濒危问题的认知冲突过程中必然会触发对其他问题的思考。上述活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从海洋生物到陆地生物、从现象到措施等的探究,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观点,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

综上,基于认知冲突开展阅读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实现教学活动效果最大化,教师在开展基于认知冲突的阅读教学时应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点:一是深入解读文本,即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明确文本内容、作者意图、语言特点等,并对文本进行再加工、再整理;二是联系实际解决真实问题,即教师要关联生活,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用于解决新问题;三是兼顾“补白”和“留白”,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适当补充原有教材中的空白,搭建学生思维的阶梯,而且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存更多的学习素材等,以更好地协调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究,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