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贬谪诗群文阅读教学路径探究

2023-10-12 01:51■颜
初中生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贬谪刘禹锡群文

■颜 丹

贬谪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统编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情采兼备、意蕴丰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的重要载体。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本解读方式,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并达成共识的形式。它能有效打通思维壁垒,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在归纳整合与比较辨析中实现阅读教学实效的最大化。因此,以群文阅读方式来解读“贬谪诗”,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刘禹锡“贬谪类诗文”的群文阅读为例,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贬谪诗群文阅读教学路径。

一、缀线于诗,促进审美创造

群文阅读的主要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将纷繁复杂的文本融汇贯穿于一节课中,并形成有系统、有勾连、有层次的阅读体系。教师在选择阅读对象时,应关注文本之间的相似点,如内容主题相似、手法类似、意象相同等,并据此将多个单篇文本串联在一起,连缀成线,让学生在自主鉴赏的过程中激发情感共鸣,丰富审美体验。

刘禹锡一生被贬谪的时间长达23 年,其间所作诗文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他一生被贬朗州、连州、夔州、和州,每到一地都有大量诗作产生。笔者尝试以此为经,将每一阶段的代表作连缀成线,借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整堂课的线性结构如下:贬谪朗州——比读《秋风引》和《秋词》;奉召还京——联读《玄都观桃花》《再游玄都观》;贬谪夔州——析读《浪淘沙九首》;贬谪和州——研读《台城》《金陵怀古》。在对古诗文的层进式赏读中,让学生发现诗歌的韵律美,深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真切体会诗歌的情感美。学生在鉴赏中逐步感受刘禹锡“豪”与“沉”的风格变化,思索刘禹锡情感变化背后的内蕴,从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素养。

二、融情于境,丰富语言运用

培养初中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是指在夯实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学会熟练、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它反映出语文学科的独有性、综合性,是一种具有本质意义的素养。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只有真正回归到社会、回归到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因此,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切入群文教学,既能形成真实的情境体验,贯通学习与生活,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言语表达,传递内心情感,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升。

在刘禹锡贬谪类诗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构建群文阅读整体情境,同时创设若干子情境。

整体情境:刘禹锡跟苏州有着不解之缘,他曾经被贬苏州,担任过刺史,并与韦应物、白居易共同被誉为“三贤”。现在苏州市政府打算为他建造一座纪念馆,需要同学们帮助进行纪念馆的筹备工作。

子情境一:“寻走过的路”。现面向中小学招聘刘禹锡纪念馆讲解员。假如你想成为其中一员,请简单说说对刘禹锡的了解。

子情境二:“配适宜的乐”。现在需要为展厅选配一首适宜的背景音乐,你会挑选哪一首?为什么?

子情境三:“诉心中的情”。筹备组计划给刘禹锡纪念馆拟一副对联,表达苏州人民对他的敬仰,请你帮助拟写。

笔者以创建纪念馆为整体情境,融入三个子情境。子情境一要求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来介绍刘禹锡,既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陈旧形式,又给予学生一定的主动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阐述对刘禹锡的理解。子情境二的创设建立在学生对刘禹锡的“豪迈”风格有所了解之后,借助学生对音乐的选择,加深对刘禹锡人格的认识。子情境三在对刘禹锡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后展开,借助对联的形式来表达学生的思考与感悟。三种情境既和谐统一,又各有侧重,让学生表达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从而实现知识由内化到输出的精彩呈现,有效促进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激思于赏,增进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应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丰富自我认知,开阔学习眼界,从而促进自我思维发展,不断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为了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笔者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以读激思

叶嘉莹先生指出:“吟诵的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多样化的诵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感悟水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刘禹锡贬谪类诗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以读为抓手,借助不同的阅读形式激发学生思考。比如,借助《秋风引》和《秋词》的比读,学生深入体会刘禹锡虽有个人身世之悲,更有昂扬向上之“达”;比如,通过联读《玄都观桃花》《再游玄都观》,学生在会心一笑中真切体会到刘禹锡人格的魅力在于“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我’依旧不改生命本色”;借助对《浪淘沙》的诵读,体会刘禹锡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养尊处优、不劳而获的富贵者的批判;借助对《台城》《金陵怀古》的研读,更深刻地理解刘禹锡即使身处逆境,依然不改初衷,对国家命运寄予深切的关注与担忧。

2.以“比”激思

对比是群文阅读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群文阅读区别于其他阅读形式的优势。因此,在开展群文阅读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共通之处,更要引导学生着力探究文本的不同之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审辨思维,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在刘禹锡贬谪类诗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体会刘禹锡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豪迈”,又借助他在夔州和赴和州途中的诗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沉郁”。学生就会产生困惑:刘禹锡一向以“豪”著称,这些风格沉郁的作品会不会影响他的“豪”?教师顺势激发学生思辨,开展自主讨论。学生在讨论后明确:面对命运的不公,刘禹锡不抱怨,不沉沦,用豪情消解痛苦,从而实现对困境的突围;而在无辜被贬的境况下,他依然心系百姓、心系国家,这种沉郁更突显了他的情怀和格局,从而使他实现了对困境的超脱。

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教师通过连续追问、对比思考,让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更具思辨色彩,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刘禹锡,在思考中融入辨析、判断、评价等思维活动,促进自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四、鸣感于写,提升文化自信

语文学科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中所选的诗文形神兼备,能净化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因此,教师在践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多元文化,努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群文阅读活动结束后,特地将读写思相结合,设置拟写对联这一环节——筹备组计划给刘禹锡纪念馆拟一副对联,来表达苏州人民对他的纪念之情。老师已经拟出上联,请你结合今天所学和你对刘禹锡的了解,试着对出下联,上联为“梦得才情,灿若星辰耀大地”。学生拟写下联并进行成果展示。师生互动之后,教师给出示例并齐读。

整个教学环节,既有学生思维的碰撞,又有教师的点拨与引导;既有对对联知识的了解,更有对刘禹锡个人人性光辉的理解与表达。对联展示环节加深了群文阅读的深度,并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文化精髓,传承传统优秀文化。

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借助缀线于诗、融情于境、激思于赏、鸣感于写等教学方式开展贬谪诗的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使阅读教学更为科学合理,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助力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贬谪刘禹锡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苏轼的贬谪生活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赏牡丹
群文活动
《刘禹锡 陋室铭》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星是唯一的向导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