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猎人在山间的窝棚里被什么声音惊醒了。他感觉热浪灼人,探头往外一看,原来是山林起了大火!他连枪都没顾上拿就开始逃。他逃命的方向,是山下那条河。
他跳进水里,才大喘了一口气。转过头,他看见大火正朝河边扑来。猎人惊恐至极,开始向河对岸游去。这时借着火光,他突然发现河里出现了更为恐怖的一幕。野兽,野兽!河里到处都是野兽!
猎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肩上取枪,这才想起枪没有带出来。好在,他的腰里有一把匕首。他立即拔出来,紧紧地握在手里。这时他已经看清,在他的周围,游动着许多平日难觅踪迹的猎物,只要他挥刀刺出……
不过他很快就收起了匕首。因为他发现周围所有的动物什么都不顾了,只管拼命游,现在最要紧的是逃命。河对面是峭壁,猎人此时被众多动物推着往下游走,前面是一个壶口。他抬头望去,暗叫不好。在壶口两岸,生长着许多树木,其中有几棵大树,树枝互相伸向对岸,几乎就要相接。如果大火烧到这里,只要轻松一扑就过河了……
獵人听见自己叫了一声:让开!就挥舞着双手,拼命向壶口游去。一路上不同动物的面孔在他眼前闪过:老虎的脸,狗熊的脸,大象的脸,野狼的脸……什么脸他都不在乎了。他一口气游上岸,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对岸的树枝。很快,猴子反应过来,它们吱吱叫着爬到岸上,上树去掰树杈,第二个反应过来的是大象,这些大家伙,上来就用象鼻猛推大树,接着,野猪、狗熊、老虎等动物也上岸开始帮忙。事实证明,猎人的决策是多么正确。他们刚刚弄完,大火就扑过来了。这地方虽然河道狭窄,但是没有了草木,火舌扑了几次都失败了。
河流载着所有生灵继续向前推进。
前面到了一处地河。这里传说有恶龙把守,猎人平时根本不敢靠近,此时猎人没有办法,开始往山洞里游,陡然,前面的水面巨浪翻腾,就听见哗啦啦一声巨响,有一个巨大的怪物跃出水面,拦住了去路。猎人眼前昂首挺立的,竟是一条白色巨蟒。它头似磨盘,眼如灯盏,动物们聚拢在他的身边,与巨蟒对峙。啊——猎人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大叫起来。随即,所有的动物开始大叫起来,那条巨蟒的身体晃了几晃缩回水里,然后掉头向前游去,瞬间变成了带路的向导。
猎人大吼:走啊!到山那边就安全了!他带领所有动物跟着巨蟒向前游去。前面,隐约有光亮出现。猎人知道,那里,就是地河的出口了。
(本文入选2023年山东枣庄中考语文试卷,文章有删减)
申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广东省和惠州市小小说学会会长。曾获得小小说领域最高奖“金麻雀奖”、《小说选刊》第13届微小说全国大奖等奖项。
《意林》:猎人这个人物形象,您是如何构思设置的?
申平:这篇小说写的是灾难来临,人与动物汇集到同一条河流里求生,一时形成了生命共同体。在人类智慧的引导下,火灾和巨蟒被战胜,前面出现了胜利的曙光。这是一篇象征意义极强的作品,较好诠释了人与动物本是一家,应该团结互助,共同战胜困难,走向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小说里的猎人,是我精心设置的一个人类代表。在初稿里,甚至写到火灾是因为他抽烟引起,他后来拯救动物,其实是为了赎罪。后来觉得这样会把人类推上被告席,还不如写成自然灾害,人和动物共同应对,这样主题就更加积极了。这里的猎人以及动物,都不是单纯的个体,而都是一个方面的代表,包括大火和巨蟒,也成为灾难的象征。
《意林》:您的创作素材主要从哪里来?
申平:我的创作素材,主要来自六个方面:第一是童年的记忆。童年听到的故事,能够留在记忆里的,都很结实,写出来都很好看。第二是自己经历过的生活。这样的作品写起来会得心应手。第三是书本和网络的启发。第四是他人的谈话。有时候别人讲的一个故事,甚至无意之间说的一句话,就会使你眼前一亮。第五是自己的观察。第六是灵光一现。灵感这东西有时的确存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突然来临,只要你能及时抓住,也会写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