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河南省各地级市为例

2023-10-11 13:33:50慕艳芬何作为王俊杰
关键词:河南省金融绿色

慕艳芬,何作为,王俊杰

(1.河南理工大学 财经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2.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持续关注的重要话题。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今年一号文件中,首次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放到了“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的议题中,体现了我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了从污染治理到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同时向农村纵深处落实。自2021年以来,河南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不断加强绿色发展的组织机构建设,并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印发实施《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工作方案》等政策及方案,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加大节能降耗的减排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既要兼顾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方式,但是由于绿色产业建设投入大、回收周期较长且风险高,因此城市绿色发展的动力不足。绿色金融能够为环保节能、洁净能源等绿色投资项目提供投融资服务,如绿色投资、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能够通过对环保企业与高污染企业的差异化融资服务来促使高污染企业向绿色化转型。绿色金融的出现引导和激励了大量资本进入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促进产业的绿色化水平,提高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那么,绿色金融对河南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绿色金融的效率如何,影响的作用途径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绿色金融有助于经济、产业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1-3]。Salazar早在1998年便提出了绿色金融理论,认为这是促进环保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技术措施[4]。Peony和Philip认为,绿色金融发展的目的在于采用经济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向绿色化转型[5]。朱帮助和张梦凡[6]以及刘锡良和文书洋[7]认为,创造新型金融工具发展绿色经济,能够改变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推动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张小可和葛晶[8]研究认为,绿色信贷政策优化了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引导资源从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周新苗等利用FAVAR模型研究发现绿色金融的市场需求驱动对宏观经济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正向持久的拉动作用[9]。张宇和钱水土研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影响研发厂商的研发行为、利润和环境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产业结构[10]。王丽萍等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政策从内部支持企业获得融资并分散风险,绿色消费从外部帮助企业打开市场[11]。还有学者认为,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影响具有非单调性。朱广印和王思敏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并认为绿色金融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具有单门槛效应,迈过门槛值后促进作用有所下降[12]。徐军委则认为,构建绿色金融评价体系需要考察经济、社会、治理、环境4个要素,并完善国家绿色金融评价体系[13]。史代敏和施晓燕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门限效应[14]。由于各国绿色金融发展程度不同,对于评价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的观点有所差异。

金融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黄建欢等[15]分析金融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证实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朱向东等[16]研究了我国14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研究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是在政策激励和金融激励推动下的顺势转型,享受绿色发展带来的动力,中西部地区则需克服环境污染带来的阻力。喻平和张敬佩构建了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并发现虽然我国五大经济区域的绿色金融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绿色金融对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17]。刘晶和张尧对全国30个省、区、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较高,中部次之,西部较低,而且强环境规制情形下较高的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能够提升该地区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18]。王翌秋和郭冲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绿色金融与产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关系,认为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产业绿色发展反哺绿色金融,二者已达到良性共振[19]。但是张玉研究发现金融支持与区域绿色发展的耦合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特征,金融资源存在错配现象,建议培育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并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促进区域绿色发展[20]。

综上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的论述主要从整个市场的宏观视角入手,研究绿色金融与城市群或国家层面绿色发展的关系,却很少从微观视角出发把绿色金融和某省市的绿色发展结合起来进行分析[21]。由于不同省份之间有关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的政策差异较大,而单个省份各个城市之间政策的相似度较高,用单个省份的市级数据进行分析能更准确地反映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更加可靠。本文以河南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产生的机制、影响途径和效果。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关于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绿色金融为环保企业和高能耗企业提供差异化融资。绿色信贷通过绿色债券市场融资,推动绿色公司的快速成长,帮助节能环保公司开展绿色科技研究与技术创新,最终促使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发展。另一方面是绿色金融能够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增长。在相关的绿色融资政策指引下,金融机构将会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信贷活动实施严格的审查和融资规模限制。同时,这种行为也为广大投资人传递了重要信号,减少了市场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投资,有效遏制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增长。此外,随着我国的环境保护策略和环保政策措施的推进,增加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污染治理费用,抑制了此类企业的生产规模,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据此提出假设1。

假设1: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水平提高。

由于技术开发,特别是绿色技术开发成本高,资金回收时间长,更容易受资金制约,而绿色金融发展恰好可以缓解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拓宽其资金来源,解决其技术开发融资难问题。绿色金融政策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实施了更严厉的环保监管,促使企业在环保方面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最小的生态负效应和最大经济效益。学者认为,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消除来自于环保监管对生产的负面影响,缓解因环保监管引起的业绩下滑。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也会积极地推动绿色发展。一方面创新能够促进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以更高的环保水平调整并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种能量、资源的消费结构,进而减少企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从而推动生态环境品质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洁净程度,促使其在现有产量基础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改善生态和环境的目的。据此提出假设2。

假设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绿色金融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中介作用影响绿色发展。

通过资金的分配促进产业结构的绿色化。绿色金融特别是绿色信贷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在促进我国工业绿色转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将高污染和高能源消耗行业的资金投向绿色产业,实现资源的绿色配置和产业结构整体优化,从而提高环境效益。逐步健全的绿色金融体系将资金和政策等导入到有关的绿色公司,从而在投资和筹资中引入环境保护理念,促进资金的更好利用,助力传统行业升级和绿色化改造。在融资和环境保护两个层面上,通过对环境友好型、节约型的公司进行融资和环境保护,从产业绿色化的视角来制约高污染行业的发展,从而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产业绿色化进一步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绿色发展的目的。据此提出假设3。

假设3: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绿色化的中介作用影响绿色发展水平。

二、研究设计与变量测度

本文选取河南省17个地级市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产生的影响。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分别是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许昌市、新乡市、南阳市、周口市、商丘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安阳市、濮阳市、鹤壁市、漯河市、焦作市。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工业年鉴、中国保险年鉴、国泰安CSMAR等数据库。

(一)被解释变量选择与测量

被解释变量为河南省17个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根据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参考关于绿色发展指标构建的相关文献研究,结合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区域特点,从经济增长、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生态保护4个维度构建评价河南省17个地级市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河南省17个地级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衡量绿色发展水平时,采用熵值法对所得结果进行权重设计,得出所要测度的绿色发展水平如表2所示。表2为运用熵值法进行权重计算后得出河南省17个地级市2014—2020年度的绿色发展水平。

表2 2014—2020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

由表2可知:河南省17个地级市近年来的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绿色发展水平从2014年的0.504 8增长到2020年的0.612 2,增长率为21.3%。其中,三门峡、周口、新乡和漯河等地的绿色发展水平增长最为显著,7年内增长幅度超过40%。新乡与漯河增长显著的原因在于其7年间GDP的持续增长以及其对环保绿色的投入,使得生态环境和经济水平均持续向好。三门峡与周口的增长原因在于这两地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环境污染较轻,生态环境的恢复比较容易。

根据表2的数据得出2014—2020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均值方差图(图1)。由图1可见:河南省大多数城市的绿色发展都很有成效,但各城市之间的差异较大,绿色发展水平不均衡,河南省整体的绿色发展水平离绿色高质量发展仍有差距。从数据的波动性上来看,焦作的绿色发展水平较低且较为稳定,这反映了其绿色发展的成效不显著。郑州和洛阳的绿色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城市。这是由于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行业较为发达,向绿色行业投入的资金量较多。洛阳市作为河南省第二大经济中心,发展快速且旅游业发达,生态资源保护较好。焦作、濮阳和鹤壁的绿色发展却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由于其重污染行业较多且经济增长较缓慢,没有足够的绿色投入改善绿色生活和进行生态保护。

图1 2014—2020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绿色发展

(二)解释变量选择与测量

文章选取绿色金融为解释变量。在绿色金融领域,已经形成了绿色证券、绿色投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等业务。由于绿色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交通和能源等行业,分布在经济发达省份,而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绿色信贷业务集中于郑州,其他城市分布量较小,数据收集较为困难,因此,不采用绿色信贷作为指标。绿色债券是绿色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河南省各地级市发行绿色债券难度较大且数量较少,因此不采用绿色债券作为指标。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的运行时间较短且数量较少,无法断定其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因此不采用该指标。

目前绿色金融发展体系仍不完善,关于其评价体系的制定,学者也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本文借鉴陶然[22]、史代敏和施晓燕[14]的研究成果,结合实践操作和理论上的可行性,选取绿色证券、绿色投资和政府支持3个维度构建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绿色证券采用高耗能企业市值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市值高低反映高耗能企业市场融资高低。绿色投资为解决环境问题所花费的资金,对于提升绿色项目融资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对绿色金融发展起引导促进作用,其力度的高低可以反映未来一段时间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由于传统主观赋值的方法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各种指标进行加权度量减少干扰,在此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绿色金融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绿色金融指标熵值及权重

由表3可知,绿色证券与绿色投资的权重相差不大,都集中在0.33左右,政府支持的权重较低不足0.32。可见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推行,绿色证券和绿色投资越来越接近,而且高于政府支持。同样,采用熵值法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2014—2020年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得出绿色金融指数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2014—2020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绿色金融指数

从表4看出,河南省绿色金融水平虽然整体处于增长态势。河南省绿色金融水平从2014年的0.502 0增长到2020年的0.542 7,增长率为8.1%。其中三门峡、周口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增长幅度最为显著,这两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增长在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原因在于两个城市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差,而且绿色金融是近年来刚刚起步的,因此近年的绿色金融水平相对以往增长幅度比较大。多数城市的绿色金融水平在2020年出现下滑,这是由于疫情影响,绿色金融相关业务受到打击所致,在2020年之前,多数城市的绿色金融增长都比较稳定。

根据表4的数据得出2014年—2020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绿色金融指数的均值方差图。由图2可见,河南省17个城市的绿色金融指数差异较大,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不均衡。郑州和洛阳的绿色金融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城市,这是由于这两城市属于河南省经济中心,金融行业比较发达,河南省绿色投资及绿色保险业务都集中在这两个城市。鹤壁、濮阳、周口等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地区绿色金融指数则较低。三门峡和信阳两城市的绿色金融指数波动幅度仍然较大。

图2 2014—2020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绿色金融

根据表2的绿色发展水平数据和表4的绿色金融指数数据,进一步以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绿色金融指数对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拟合,结果如图3所示。图3表明,绿色金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拟合城市绿色发展。17个地级市的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呈现正向关系。为了进一步探明相关变量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以下使用计量模型进行深入探讨。

图3 绿色金融指数与绿色发展水平的散点图

(三)控制变量及中介变量选择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采用了3个控制变量。第一个是外商直接投资水平,指外商直接投资占城市生产总值的比例。随着国家逐步放开国内市场,大量的外资流入。受到国家限制,外资无法进入能源等重工业领域,主要进入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金融等第三产业,外资在不破坏环境的同时带动了更高的经济产出,从而使得了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对绿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二个是人口密度,该指标是指人口总数和已建区面积的比值。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的人口密度不能太高,人口密度增加导致绿色化下降。第三个是城市化水平,是指城市人口占据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将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从而绿色发展程度下降。

选择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绿色化为中介变量。绿色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利用科技发展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的技术,以每年地级市绿色专利授权为指标,对其进行量化分析。产业结构绿色化是企业组织绿色化的重要标志,它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采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城市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度量指标,定义如表5所示。

表5 变量定义情况

三、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根据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河南17个地级市2014—2020年的市级面板数据,文章通过固定效应面板回归,对绿色金融影响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检验绿色金融影响城市绿色发展的三大机制路径。

(一)模型构建

在测度了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并借温忠麟和叶宝娟[23]的中介检验方法建立了模型(2)和(3),具体如下:

GDit=δ0+δ1GFit+βX+ai+εit

(1)

lnGTit/SEit=γ0+γ1GFit+β1X1+γi+εit

(2)

GDit=α0+α1GFit+α2lnGTit/SEit+βX+αi+εit

(3)

式中,i、t分别表示城市和年份;GF表示解释变量绿色金融;X表示控制变量组;GT表示绿色技术创新;SE表示产业结构绿色化;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二)描述性统计

选取河南省17个地级市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工业年鉴、中国保险年鉴、国泰安CSMAR等数据库,其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变量描述性统计

由表6可知,被解释变量绿色发展水平GD的均值为0.536 2,标准差为0.149 5,最大值为0.939 6,最小值为0.221 7,这说明河南省各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解释变量绿色金融GF的均值为0.776 1,标准差为0.114 5。中介变量绿色技术创新GT的标准差为84.52,数据波动较大,处理时取对数以减少误差。产业结构绿色化SE的均值为0.408 9,标准差为0.084 2。从控制变量来看,UR的均值为0.505 8,标准差为0.084 0。外商直接投资水平FDI的均值为0.000 4,标准差为0.000 3。人口密度PD的均值为5.404 8,标准差为2.668 1。

(三)结果分析

1.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

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关系的直接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列1单变量的检验发现,绿色金融GF的系数显著为正(0.345,p<0.05),列4和列5控制了变量后的检验发现,绿色金融GF的系数显著仍然为正(p<0.05),以上结果验证了假设1,即从全省来看,绿色金融在95%的置信区间上对绿色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这表明绿色金融可以提供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绿色金融政策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实施了更严厉的环保监管,促使企业在环保方面进行技术改造从而推动绿色发展。从中介变量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到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绿色化的系数分别为1.779和0.079,并分别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这表明了绿色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对河南省城市绿色发展的正面效应。

表7 绿色金融影响绿色发展的中介效应分析

再看控制变量的作用效果,从横向数据来看,人口密度PD与城市化水平UR的系数为负,这表示其对绿色发展GD的影响为负面效应。而外商投资水平FDI的系数则为正,并且大部分都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这表明外商投资水平FDI对城市绿色发展GD有明显正向效应。城市化水平UR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这表明目前河南省整体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不明显,而城市化带来的污染却日益严重。

2.传导机制

通过对表7分析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是绿色金融影响绿色发展的传导途径。列(2)和列(4)报告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GT)对绿色金融(GF)与绿色发展水平(GD)关系的中介检验效应,发现列(2)绿色金融(GF)对绿色技术创新水平(GT)的系数显著为正(1.779,p<0.05)。列(4)在列(1)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绿色技术创新水平(GT)之后,绿色金融(GF)系数显著为正(0.322,p<0.05),且绿色技术创新水平(GT)的系数与绿色金融(GF)系数的积,与绿色金融(GF)系数同号,说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GT)对绿色金融(GF)与绿色发展水平(GD)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表7列(3)和列(5)报告了产业结构绿色化(SE)对绿色金融(GF)与绿色发展水平(GD)关系的中介检验效应。列(3)绿色金融(GF)对产业结构绿色化(SE)系数显著为正(0.079,p<0.10),列(5)在列(1)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产业结构绿色化(SE)之后,绿色金融(GF)系数显著为正(0.285,p<0.05),且产业结构绿色化(SE)的系数与绿色金融(GF)系数的积,与绿色金融(GF)系数同号,说明产业结构绿色化(SE)对绿色金融(GF)与绿色发展水平(GD)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3.绿色金融与区域绿色发展

为了探究不同类型解释变量在地区层面的影响差异,进一步考察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参考郭华和蔡建明[24]以及刘桓嘉等[25]的研究,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将河南省的17个地级市以陇海线以北、京广线以西的经济较为发达地级市划分为西北地区,包含三门峡、郑州、洛阳、开封、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其他划分为东南地区,包含周口、商丘、驻马店、信阳、许昌、漯河、平顶山、南阳。表8的(1)和(2)列显示:绿色金融对河南省不同区域的绿色发展影响均为正向,但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东南部地区的绿色金融系数为0.311,而在西北部地区中,该系数达到0.468,实证结果证实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在较为发达地级市影响程度更大。城市化水平UR在西北部地区与绿色发展负相关(-0.261),而在东南部地区与绿色发展在10%显著水平上正相关(0.041),这是由于西北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不明显,而城市化带来的污染却日益严重,而东南部却相反。外商投资FDI在两个地区与绿色发展在10%显著水平上正相关(0.097,0.368),这表明外商投资带来技术进步促进了地区的绿色发展。人口密度PD在两个地区与绿色发展负相关(-0.023,-0.071),这是由于人口密度越大,人均绿色发展水平越低,人口密度对绿色发展产生负向影响越显著。

表8 区域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绿色金融不同维度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见表8列(3)(4)和(5),研究表明3个维度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均对绿色发展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绿色金融的绿色证券(GZ)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最大。绿色证券的增加使得绿色发展的平均增加了0.417个单位,且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绿色投资(GI)每提升1个单位,绿色发展将平均提升0.388个单位,绿色投资为各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便利,提升了绿色技术水平,促进了绿色发展。政府支持(GH)对绿色发展贡献的力量虽然稍弱,但仍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促进绿色发展。

(四)回归分析

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究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如表9所示。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下,绿色金融均显著提升了绿色发展。该结论在控制了区域、时间固定效应后仍然显著成立。在固定效应模型下,绿色金融每提升1个单位,绿色发展将平均提升0.301个单位。未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将高估数字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同样,使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将高估影响。由于随机扰动项与解释变量的相关性较弱,因此可以使用固定效应面板来分析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表9 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影响的基准回归分析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选取河南省17个地级市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采用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就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绿色金融对区域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作用是以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绿色化实现的。河南省目前的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同城市之间的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性的差异。

第一,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河南省绿色发展需要各个地市的配合,需要建立健全的绿色技术创新城市协作机制。首先,要建立跨地区的技术创新合作体系,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促进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技术交流、人才交流、资金流动和工业的互补。其次,要建立健全的技术创新工作指导体系和运行流程,以保证不同层次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程度的地市都可以准确地进行发展。最后,各级政府要做好指挥工作,加快行政审批,尽快建立协调发展的体制,加强省级绿色科技创新协作,严格实施环保政绩考评。

第二,金融发展的核心在于市场化,发展绿色金融要以市场为导向,营造良好的绿色产业环境。促进更多的资金投资于环保行业,并通过各种方式促进金融机构研发各种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为此,要构建一个公正、有效的河南省绿色信贷产品交易市场,规范绿色信贷,促进绿色发展。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企业的资本投资,从而提高企业融资的有效性,使得绿色信贷成为一种高效的融资工具。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应积极落实并引导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共同建立当地的绿色信贷体系,并实施相应的政府财政补贴、PPP模式和相关优惠政策等,为河南省城市的绿色金融建设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

第三,完善绿色金融法律法规。首先,优化河南省各地级市的绿色金融制度。省政府应该出台支持绿色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确立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并确立对绿色产业的激励和制约机制。针对违反绿色低碳的企业和做法,要明晰惩罚的对象,通过限制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等一系列惩处手段,加大违法成本。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体系,确定其发展的阶段和途径,减少其所承担的风险,并通过调整其在银行间的经营范围和比例来促进其发展。其次,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投资意愿,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投入,对资金的流动进行合理的指导,使更多的钱流入到生态保护行业,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扶持。推动区块链、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推动各行业之间信息透明、无障碍共享,减少信息的获取费用,将有关公司的违法行为记录、污染排放情况、治理情况等信息录入到企业信用体系中,加速生态文明的建设。

猜你喜欢
河南省金融绿色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