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军,杨鸿海
(1.青海省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2.青海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和应用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01)
高分遥感影像包含海量地物要素信息,对其进行快速精准的检测,能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交通、应急救灾、军事侦察等领域发挥重要价值,是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许多学者曾以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为出发点,通过梯度直方图[1]、颜色直方图[2]、SIFT[3]等人工归纳的特征实施检测,但其对目标的表达能力严重依赖设计者经验,且该类特征仅能表达影像中目标的浅层次信息,在实际应用中错检、漏检率较高。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模型因能挖掘目标深层次语义特征而得到广泛应用,如李妹燕[4]结合top-hat 形态学滤波算法与形变卷积神经网络对红外遥感影像中的多种目标进行检测,取得了漏警率与虚警率均低于1.5%的结果;史超[5]基于两阶段的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对遥感影像中的船舶目标进行检测,在海洋卫星遥感数据集上取得了精度均值78.4%的结果;黄西尧[6]等通过高斯过程回归和模板匹配对多帧图像进行前景/背景分割与配准,并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低精度CCD影像中的地球同步轨道目标进行检测,在测试集上检测精度最高可达98%。受卫星拍摄高度、拍摄角度、地面光照变换和地物阴影等因素影响,高分遥感影像内的目标往往背景复杂多样,且多以小尺寸目标的形式存在,因此常规方法难以精确检测遥感影像内的地物目标。
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单阶段的遥感影像地物检测模型,首先以非对称卷积核与小尺寸常规卷积核组成的AC模块构建特征提取端,然后使用4层跨层特征强化端对提取特征进行上采样,最终通过4 个不同感受野的特征图实现多尺度目标检测。本文采用暗通道先验算法与颜色直方图均衡算法对训练集内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同时利用几何变换、添加高斯噪声等方法制作包含噪声的样本数据,以提高训练后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鲁棒性。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主要包括基于候选区域的二阶段法和基于目标回归的单阶段法[7],前者先通过前端网络在整张图像中生成候选区,再使用后端检测网络输出目标的位置与类别检测结果,虽具有较高精度,但其结构复杂、计算参数量大、检测过程缓慢;后者将目标检测问题视为回归问题,通过整张自上而下的特征提取端从原始影像中提取不同感受野下的目标语义信息,再通过特征增强端对特征图进行融合增强,最后利用多个尺寸的锚点框来实现检测输出。本文采用单阶段目标检测模型结构。
为确保模型能提取足够丰富的特征信息参与训练,且在测试阶段不会因模型结构过于复杂而导致检测速度过慢,本文借鉴了卷积核计算的可叠加性,在训练和测试阶段采用不同的等效卷积核来构建特征提取模块,表达式为:
式中,M为输入的特征图;Cm、Cn为卷积核;Cm⊕Cn为二者的等效卷积核。
在训练阶段,特征提取层采用3×3 常规卷积核与非对称卷积核的并联结构进行特征提取,再将提取的特征图进行通道合并以提高特征图内语义信息的丰富程度(图1a)。在检测阶段,为使模型采用参数一致的卷积核进行操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计算量,对AC模块中的并联卷积核进行融合以获取其等效卷积核,并利用该卷积核进行特征提取。卷积核的融合通过核矩阵的对应位置求和操作来实现,检测阶段的计算过程见图1b。
图1 AC结构训练与测试过程示意图
为增强特征提取后非线性特征的表达输出能力,同时避免梯度消失问题[8],本文采用无边界、非饱和、平滑的非线性函数Mish 作为输出特征的激活函数,相较于Relu、Sigmoid 等硬边界函数,Mish 函数能够避免梯度饱和问题,且平滑的激活函数能让模型得到更好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其表达式为:
式中,x为输入特征值。
为加快模型的训练收敛,防止模型出现过拟合以及因上层输入特征分布不均而产生的协变量偏移[9],在特征提取层后采用批量再规范化层对特征提取后的输入进行处理。为尽可能完整地保存原始图像内的语义信息,模型采用固定卷积核两倍下采样的方式来压缩图像尺寸,完整结构见图2。
图2 特征提取—下采样层示意图
本文采用的损失函数由类别损失Lclass、置信度损失Lconf、边界框损失Lbound组成,具体公式为:
式中,λclass、λbound、λconf为权重系数;Lclass为多分类交叉熵型损失函数,类别个数K为图像网格数,c=3为目标类别个数,或1用以判断第i个网格中第j个预测框是否负责检测该类物体的阈值,pi、分别为该物体存在的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Lbound为边界框定位损失函数,xi、yi、wi、hi与、高高高、、高高高分别为预测框与真实框的中心点坐标、边框长和宽;Lconf为置信度损失函数,Cij、分别为第i个网格下第j个预测的预测置信度和真实置信度。
为丰富特征图的语义信息,实现精准的多尺度目标检测,将特征增强端连接在特征提取端末尾,通过上采样和特征图拼接的方式获取多个感受野的特征图,具体结构见图3,可以看出,特征增强端将提取端底层特征图为基础连续进行3 次的上采样作为主干,为进一步增强上采样所得特征图内特征的丰富程度,不仅将提取端内同尺度特征图与其进行拼接,而且对增强端内特征图进行两倍上采样,对3 种不同来源的特征图像进行拼接,将语义信息更丰富的特征图送入检测输出层。
图3 特征增强端结构示意图
锚点框是单阶段检测模型实现多尺度目标检测的必要参数,其宽高比与目标真实尺寸相近,能有效提高模型拟合速度与检测精度。本文以训练数据为基础,采用K-means++聚类获取锚点框。具体步骤为:①以全部训练目标的真实尺寸框为样本,随机选取一个点作为首个聚类中心;②获取其余样本与聚类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D=1-IOU(box,centroid),计算其余样本被选作聚类中心的概率值,其中IOU为目标框box与真实框centroid的交并比;③利用轮盘算法迭代m次,直到选择出所有聚类中心(m+1);④计算其余非中心样本与所有聚类中心的距离D,将每个样本归纳到与其距离最近的中心类簇内;⑤为每个类簇重新选取一个聚类中心,重复直至所有中心固定。
结合特征增强端输出特征图个数与模型计算开销,本文通过12个聚类中心对目标框进行聚类。聚类结果为(19,16)、(22,22)、(27,29)、(28,20)、(34,37)、(40,41)、(46,46)、(51,61)、(55,51)、(73,48)、(78,77)、(121,78)。本文将12 个锚点框平分给4 个尺度的输出特征图,其中特征增强端输出的最下层特征图尺寸最小但感受野最大,适合检测大尺寸目标,因此将3 个尺寸最大的锚点框(73,48)、(78,77)、(121,78)缩小4 倍后用于该层;最上层特征图感受野最小,适合检测小尺寸目标,因此获得3 个最小的锚点框(19,16)、(22,22)、(27,29),其余特征图均按该标准分配合适的锚点框。
本文以RSOD 卫星遥感影像集内包含飞机、油罐、操场目标的影像作为数据集,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由于原始数据集内影像尺寸较大,无法直接放入模型进行训练,因此本文采用608×608 窗口采集训练集内的影像,再通过人工筛选将包含样本的影像作为训练集。受卫星拍摄高度、角度、时间等因素影响,原始卫星影像质量参差不齐,为提高训练后模型检测精度,本文采用暗通道先验算法[10]和颜色直方图均衡算法对训练集进行图像增强;同时为提高训练后模型的鲁棒性,通过几何变换、高斯噪声等方法制作了噪声样本放入训练集内,部分增强图像和噪声样本见图4。处理后的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分别包含影像5 453 张、545 张和684 张,按照Pascal VOC个数对训练集中的样本进行标注,标注后的飞机样本共4 587个,操场样本共873个,油罐样本共3 659个。
图4 图像增强处理对比图
本文采用的硬件配置:CPU 为Intel i9 9900k,GPU 为Nvidia GTX 3080,内存为16 G,硬盘为1T-SSD,运行环境为Ubuntu16.04、Python3.7,深度学习框架构建为TensorFlow,运算加速为Cuda10.0。训练过程中采用Adam 优化器实现模型参数的动态更新,并采用动态学习率调整机制每隔1 500 次迭代动态调整学习率一次,避免模型陷入局部极小值。初始学习率为0.000 35,每次调节的倍数为0.1 倍,单次输入模型参与训练的图片数量为20 张,训练总迭代次数为7 000 次。模型训练迭代过程中的损失变化见图5,可以看出,模型训练损失在训练初期快速收敛,而在后续训练中始终保持稳定降低,最终收敛到50 以内,说明模型训练参数设置较好,训练拟合情况理想。
图5 训练拟合曲线示意图
为全面准确地评价本文方法,以每一类目标的平均准确率(AP)、全部类目标的平均准确率均值(mAP)和每秒传输帧率(FPS)为评价指标,以SSD、R-FCN、Yolov4 深度学习算法为对照方法,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测试检测速度时,测试集中的图像尺寸统一为608×608,将全部测试集送入模型检测后,按照处理单张图像所需时间来计算最终的FPS。评价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模型能稳定检出全部类别的目标,其中最高单类别检测精度可达96.53%,对于小尺寸的飞机目标也能达到87.24%的检测精度;模型的mAP达到了91.03%。由图6可知,模型能较好地检出不同角度、颜色背景下的多个尺度目标,说明本文方法有效提高了遥感影像中小目标物体的特征表达能力与丰富程度,使模型得到更充分的训练,具备了更好的泛化能力;进一步说明了AC 模块能更有效地提取影像中的特征信息,利用4 层特征增强结构也能更好地检测小尺度目标,因此模型在检测精度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模型的检测速度在测试硬件环境下可达27 m·s-1,略低于SSD、Yolov4算法,其原因在于本文模型不仅在特征提取端的结构比SSD、Yolov4 模型更复杂,而且为了提高小尺寸目标的检出精度,在特征增强端设置了4 层多尺度检出输出窗口,增加了推理过程的计算量,牺牲了一部分检测速度,但整体上仍能达到实时检测水平。
表1 各类目标AP 对比
图6 部分检测结果图
针对高分遥感影像背景复杂以及现有方法对小目标检测精度较低、鲁棒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单阶段遥感影像地物检测方法,以RSOD 数据集为基础,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采用AP、mAP 和FPS等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
1)模型对各类目标的检测精度表现均衡,且mAP 达到91.03/%。实际检测结果证明模型能很好地检出不同背景复杂程度下多类别、多尺寸大小的目标,具备很好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
2)模型的检测速度在测试硬件环境下可达27 m·s-1,达到实时检测水平。
综上所述,模型能精准快速地检测高分遥感影像内不同尺度的地物目标,能在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监督管理、军事侦察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优化模型结构,扩充训练集,提高模型对密集、遮挡等更复杂目标的检测精度;同时采用轻量化手段对模型进行结构压缩,使其能部署在更多环境下开展流畅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