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安宁疗护态度与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2023-10-11 09:47珊,高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18期
关键词:疗护安宁条目

任 珊,高 星

(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

安宁疗护是指为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1]。据统计[2],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到30%以上,国内81%的临终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但我国的安宁疗护服务尚在起步阶段。而实习护生是未来安宁疗护工作的主要践行者,了解护生实习后的安宁疗护态度和能力现状,有利于从受教育者的视角发现当前安宁疗护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实习护生安宁疗护的态度与能力进行调查,以期为今后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为完善安宁疗护相关课程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0-12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在国内30所医院实习的665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实习期满1个月;(2)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非护理专业实习生;(2)实习期间休学或请假超过3周的学生;(3)拒绝参加本研究者。根据Kendall样本量估算方法,样本量一般应为变量的 5~10 倍,由此算出本研究的样本量至少需要450份。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1.2.1.1一般资料调查表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可能会影响实习护生安宁疗护态度和能力的一般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宗教信仰、在医院实习的时间等。

1.2.1.2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B量表(FATCOD-B量表) 该量表可用于调查医学生对临终关怀的态度[3-4]。量表共29个条目,以 Likert 5分法计分,总分介于29~145分,分为正向条目和负向条目,得分标准化,标准分=(平均分/总分)×100,标准分60分为及格;≥80分良好;得分越高表明其态度越积极。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79,内容效度为0.92。

1.2.1.3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测评问卷 该问卷由赵敬等[5-6]研制,包括3个维度:有效的照护技能、文化及伦理价值观、跨专业团队合作,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各维度平均分<3分为能力不足,3~4分为能力一般,>4分为能力优秀。问卷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72,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1.2.2调查方法 采用集中发放和网络发放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发放由研究者本人采用问卷星在实习护生开会或者上课时统一发放和回收,发放之前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及意义。网络发放则由研究者使用问卷星通过二维码发给在各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为保证问卷填写的准确性,剔除填写时间≤20 s的问卷。本研究共发放670份问卷,回收67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65份,有效率为99.25%。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 665名实习护生中,女生554人(83.3%),男生111人(16.7%);本科及以上护生194人(29.2%),大专生394人(59.2%),中专生77人(11.6%)。见表1。

表1 实习护生一般资料(n=665%)

2.2实习护生安宁疗护态度现状 实习护生FATCOD-B量表最终得分(99.38±12.68)分,态度较为积极。各条目中得分最高的条目为“临终关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4.37±0.74)分;得分最低的条目是“我不想照料临终患者”,为(2.53±1.06)分。其余条目得分见表2。

表2 665名实习护生 FATCOD-B量表得分情况分)

2.3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 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得分总分(63.12±10.17)分,文化及理论价值观维度得分为(19.60±3.33)分;有效照护技能维度得分为(23.72±4.06)分;跨专业团队合作维度得分为(19.80±3.48)分。见表3、4。

表3 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各条目得分分)

表4 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各维度得分分)

3 讨 论

本次调查中,实习护生FATCOD-B量表总均分为(99.38±12.68)分,低于梁晓凤等[7]研究中的FATCOD-B量表总均分[(99.98±32.72)分];高于史敏等[8]研究中的FATCOD-B量表总均分[(94.68±8.12)分]。其中“临终关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对患者家属进行关怀应该贯穿于患者临终期间及死亡后”“家属应关心和帮助临终患者让其更好地度过生剩余的命时光”得分最高。“我不想照料临终患者”“医务人员没有责任对家属进行关于死亡及临终的教育”“不允许临终患者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护理做决定”得分最低,这也反向说明护生对安宁疗护态度积极。

本次调查中,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得分(63.12±10.17)分,15项条目得分3~4分,仅1项条目得分>4分,说明我国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一般。本次调查中,实习护生文化及理论价值观维度得分最低,说明我国实习护生对安宁疗护文化知识掌握较浅薄。究其原因为我国护理院校的安宁疗护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缺乏对安宁疗护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对安宁疗护知识理解不深入、不全面。

本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和有安宁疗护经历的实习护生安宁疗护态度更积极。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高的实习护生在校期间能受到更全面的安宁疗护知识教育,且学习和理解能力更强,在学习安宁疗护知识时更易将新知识内化并运用于临床护理中,对安宁疗护内涵的理解更透彻,与李青等[9]和明霞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有安宁疗护经历的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较强,其原因可能是这类实习护生更能理解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体会与需求,能进一步认知安宁疗护重要性,可促使其主动提升自身安宁疗护能力。有研究表明,安宁疗护实践经历越丰富则个人应对死亡事件能力越强,越有助于提升其安宁疗护能力[11]。这也说明了临床实践经历对于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的安宁疗护课程体系不完善,特别是高职护理教育,多数院校仅在《基础护理学》等课程中有2~4学时《临终关怀》内容[12]。本科护理学教育中《基础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含安宁疗护单独章节,部分高校将安宁疗护作为单独课程开设,但课时不多,且大多用的是自编教材,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规范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将安宁疗护作为必修课程[13]。有研究显示,护生能够从学校的规范性教学中获取更全面的安宁疗护知识,这有助于培养实习护生积极的安宁疗护态度并推动安宁疗护的实践[14]。同时,也要拓展实习护生安宁疗护实践机会,增设安宁疗护实践基地,在护生实习过程中可结合医院、科室、护生特性,开展安宁疗护培训计划,增加实习护生对安宁疗护服务开展机会,推动其了解临终患者及家属安宁疗护需求并理解安宁疗护具体护理措施,增强其死亡应对能力。强调灵性照护的概念,提升护生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护生的爱心、同情心。

综上所述,我国实习护生安宁疗护的态度较积极,但能力一般。因此,建议各高校积极开展安宁疗护教育,逐步完善安宁疗护教育体系,加强高校安宁疗护教育,进一步拓展安宁疗护实践基地,增加护生安宁疗护的实践机会,为安宁疗护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猜你喜欢
疗护安宁条目
多地加速推进安宁疗护工作
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
护生安宁疗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比勘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