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2023-10-11 19:12强,安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3年10期
关键词:润疆文学类新疆

陈 强,安 静

(昌吉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1]。与之前召开的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相比,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文化润疆”这一崭新理念,它丰富和完善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内涵。从历史来看,新疆高校一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场域,而有效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其重要抓手。新疆高校课程思政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文化润疆”与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能否有机融合,其融合的价值意义何在,又有哪些现实路径,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文化润疆”背景下提升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理路

“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遵循制度、规则等刚性力量的基础上,凸显文化柔性力量的情感关照,搭建新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纽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五个”认同意识,并最终实现“润治互洽”[2]。一般来说,“文化润疆”中的“文化”主要指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实施“文化润疆”就是用以上文化不断浸润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使其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以上三种文化熏陶教育是实施“文化润疆”的重点,这与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科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对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其中,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结合文学类专业课程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由此可见,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与“文化润疆”在目标上存在一致性,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根本任务上具有相通性,这为两者有机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

事实上,与理工、农林、医学类等专业课程相比,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与“文化润疆”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有着更多的契合点,这与文学自身的特点有关。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指出,与其他学科相比,文学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4]。可见,利用文学类课程来实施“文化润疆”的思政教育功能,具有先天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它可以充分发挥文学类课程的特点与长处,把启蒙和教化渗透在审美教育之中,从而有效地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高校文学类课程浸润着丰富的中华人文精神,具有认识、审美、教育与娱乐等功能,它是实施“文化润疆”的天然优良载体。

“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将思政教育原则、规律、要求等与文学类课程精准匹配,找到文学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与“文化润疆”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探索出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进而提升新时代新疆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实效。可见,“文化润疆”与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关系密切,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想建设是“文化润疆”实施的基石之一,“文化润疆”是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将“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有其内在的逻辑理路与自洽性。

二、“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文化润疆”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息息相关,其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非凡,整体来看,两者的有机融合可实现“德育”与“智育”相衔接,“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具体而言,其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如下。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对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将“文化润疆”与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文化的柔性力量与黏合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培养具有中国心、中国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新疆各民族大学生作为建设未来新疆的生力军,其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设事业的成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用“四个相统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通过萃取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思政教育资源,将“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推广“文化润疆+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既能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弊病,又可以增强新疆各民族大学生“四个自信”“五个认同”信念,为新疆培养具有中国心、中国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1 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指出,各高校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切实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求,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在新疆大多数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是新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目标与任务。结合新疆高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使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到社会实践具体语境之中,力争克服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表面化”“硬融入”“贴标签”等不良现象,避免“大而全”,力戒“面面俱到”,有效推动新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四)促进“文化润疆”工程顺利实施

实施“文化润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高校在内的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新疆高校肩负着践行“文化润疆”的重任。结合新疆当前的实际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分别与文学类相关课程教学相结合,以各门文学课程建设为支撑点,以文学专业建设为主线,以文学学科建设为面,以点带面、多面成体,充分挖掘文学类课程中能够实施“文化润疆”的思政元素,将文学类课程思政与“文化润疆”深度整合,并逐步建设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促进当前文化润疆工程的顺利开展。

(五)铸牢新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5]。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是中华文化天然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润疆”以“润”为重点,其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可以增进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增强中华文化在各民族大学生中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这对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的路径选择

实施“文化润疆”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凝心铸魂上下功夫,在实践进程中发展创新,充分发挥新疆高校课程思政的作用。“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有多种路径,结合笔者对新疆多所高校文学概论课程思政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其在教学体系、教育资源、教学平台、教学团队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梳理与剖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构建“文化润疆+ 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文化润疆”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长期性。“文化润疆”是一项长期工程,绝非三五年的短期计划。第二,持续性。“文化润疆”不是疾风骤雨式的“漫灌”,而是旷日持久的“滴灌”,需要坚持不懈,日复一日不间断地向内渗透。第三,深入性。文化是精神上的“润滑剂”,“文化润疆”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民族心灵深处,并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新疆高校而言,立足“文化润疆”的主要特点,结合文学类各门课程讲授内容,逐步形成完整、紧密、有逻辑关系的思政“课程链”[6],不断建设文学类课程思政集群,最终形成完整的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这是“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路径。以昌吉学院为例,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等主干课程分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对应起来,以每门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课件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形成完整教学闭环。整合文学类课程优质师资和已有相关课程资源,建设全方位、立体式、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二)拓展“文化润疆+ 文学类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实践出真知,实施“文化润疆”离不开形式多样、容易操作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新疆高校应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利用假期大力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讲好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新疆高校应以丰富、生动的校内外“红色文化”资源为中心,以富有活力的学生社团为依托,以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为载体,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不断延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7]。以昌吉学院为例,可以利用昌吉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特长,充分调研昌吉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有条件的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为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教育拓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资源。

(三)搭建“文化润疆+ 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平台

平台是“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搭建并用好平台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传统的线下课堂及校园文化平台,多层次、多角度地讲好中国故事与新疆故事;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线上平台,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融媒体等多种形式,及时把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动、形象、接地气地展现出来,让当代大学生乐见、乐闻、乐记,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以昌吉学院为例,发挥昌吉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优势,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网络教育平台,重点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特色网站和校园微信公众号,开设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栏,开展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线上活动。

(四)打造“文化润疆+ 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文化润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新疆高校各学科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协同实施。新疆高校全面推进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纽带”与“桥梁”,高质量的师资团队是“文化润疆”融入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保证,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尤为重要。以昌吉学院为例,尝试吸收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文化润疆”研究学者等和文学类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与研究,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水平。联合新疆大学“文化润疆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文化润疆研究院”等成立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师工作坊,定期开展典型经验交流活动,经常组织现场教学观摩活动,举办教师线上线下教学培训活动,共同研究“文化润疆”与文学类课程思政融合的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等。建立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师集体协同教研制度,使团队中所有教师增强育人意识,掌握育人方法,提高育人水平,确保“文化润疆”理念与文学类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完美融合。

四、结语

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是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高校责无旁贷。“文化润疆”能够有机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原因在于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逻辑上具有自洽性。“文化润疆”融入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如何将“文化润疆”与高校文学类课程有机融合,在新疆高校开展卓有成效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现实任务。新疆高校可以通过完善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拓展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创新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提升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师能力等途径,来实现“文化润疆”与新疆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度融合,使二者同向共振,形成协同效应,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

猜你喜欢
润疆文学类新疆
文化润疆内涵要义研究综述*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乌鲁木齐文化润疆出版物的调查研究
推进全民阅读 助力文化润疆
基于当前环境对文化润疆工程的几点思考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文学类
高三文学类文本导读策略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