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展现“万物共生”的生态中国

2023-10-10 08:58顾亚奇
综艺报 2023年17期
关键词:动植物共生万物

顾亚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艺术学院副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副院长、

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以丰富的视听语言,灵动的叙事方式,妙趣横生的动植物故事,反映了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成就,也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

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一度是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短板。近年来,《遇见最极致的中国》《万物之生》《秘境神草》《雪豹和她的朋友们》等一批优秀作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狀况。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五集生态纪录片《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尤其引人关注。丰富的视听语言,灵动的叙事方式,妙趣横生的动植物故事,反映了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成就,也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

以传统美学化物境为意境。自然无疑是美的,航拍、微距、水下摄影、遥感卫星摄影、超高清影像等技术在纪录片领域的应用已是常态,将山川万物拍“美”算不上挑战。自然生态题材的创作难点在于视听语言如何表意,即唯美镜头如何体现独有的审美趣味。《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的高妙之处在于抓住了“共”和“境”二字——“共”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境”则体现了将具象化景物写意化的艺术观,最终实现了由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的整体性审美效果。当镜头穿梭于古老荒野、原真自然与万千蓬勃生命时,山川叠翠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林海氤氲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云雾缭绕的神农架国家公园,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家园”的意蕴。雪豹、朱鹮、东北虎、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与人类相伴同行,国家公园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正是“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让作品始终跃动着宏阔高远、生机盎然的节律,自然万象在情景交融之中转化为视听形象,尽显东方美学的古典意趣、丰富意象和深邃意蕴。

以拟人叙事构筑生命共同体。在自然生态题材纪录片中,采用拟人手法并不鲜见。在第三人称视角之外,偶尔采用第一人称(动物视角)叙述,往往让作品变得生动有趣。《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不仅采用了这种方式,更在理念层面赋予动植物人的性格和情感。纪录片中的旁白趣味十足,讲述母猴相互照顾、合作利他的场景时,“等着抱小猴儿的阿姨们甚至排起了长队,爱的拉扯渐渐变成一场哄抢。”展现动物求偶行为时,“恋爱脑”“卷王”等网络词汇符合年轻观众的接受特点。不仅如此,《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在将动植物“人”化的同时,还饱含着另一层深意:动植物的境遇正是人类生存状况的映射与隐喻。无论是滇金丝猴妈妈寻找刚满一岁的猴宝宝时焦急的呼吼,还是大熊猫遇险时爆发的惊人勇气与战斗力,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结盟”对抗敌人、保卫家园,它们体现的智慧、顽强、团结正是人类社会的写照。因此,动物不再是人类猎奇的对象,而是人类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

以国家公园折射生态文明的中国方案。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永恒主题,是能够超越种族、宗教、地域等文化差异的创作母题。《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中的珍禽异兽、森林草原与冰川河流,无一例外地得到了国家公园体制的庇护。藏羚羊跨越千里迎接新生命的诞生,小雪豹笨拙却顽强地学习本领——这些鲜活生动的动物故事,是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成绩单,也是致力于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实践”。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智慧管理平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覆盖超5000平方公里;大熊猫国家公园内,朱鹮、珙桐等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相生相伴,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创新监测技术已投入应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开展热带雨林系统修复;武夷山国家公园实施毛竹林地役权管理;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牧民如今成了野生动物保护的志愿者。将中国故事与世界互为参照,让动植物与大自然一起“说话”,在人与自然万物的趣味互动、诗意呈现中,尽显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大国担当。

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与引领者,绿色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亮色。《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赞颂自然力量、讴歌生命繁茂,丰富多样的生态物种呈现的坚强的生命意志、蓬勃的生命气息与丰盈的生命状态被更多人看见,这是全球共享、最有穿透力的中国故事。每一个物种都是奇迹,与天地共存,与万物共生,这是人类与自然缔结的真诚契约,也是人类对地球母亲必须信守的承诺。

猜你喜欢
动植物共生万物
动植物新视界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趣的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