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迈南 刘官硕
8月28日—31日,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文化传承 光影见证”为主题,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承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小伟出席大会启动仪式并致辞。
杨小伟指出,今年以來,纪录片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时代使命,推出《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寻古中国》《大泰山》《大运河》《京之轴》《江豚归来》《智能时代》等优秀作品,记录昂扬奋进的中国图景,见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展现立体生动全面的中国形象。
他强调,纪录片作为“时代影像志”和“国家相册”,始终肩负着传承历史、传播文化、记录时代的重要使命,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纪录片人有责任也有能力肩负起伟大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创作更多记录国家发展、反映时代呼声、振奋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
他对广大纪录片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
一是希望广大纪录片工作者充分挖掘和彰显纪录片的思想性,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生动实践,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创作主题。
二是希望广大纪录片工作者充分发掘和彰显纪录片的真实性,记录蓬勃发展的中国足迹、昂扬奋进的中国面孔、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书写新时代创新创造的恢宏史诗。
三是希望广大纪录片工作者充分发掘和彰显纪录片的文化性,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作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四是希望广大纪录片工作者充分发掘和彰显纪录片的艺术性,始终追求卓越、勇于创新,通过技术赋能提升艺术表现,坚守工匠精神提升制作水平,努力创作震撼人心、影响社会的精品力作。
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在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北京纪实影像周的基础上,经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首次升格为纪录片行业的国家级活动。本届大会陆续开展中国纪录片盛典、学术交流、展播展映、提案大会、产业合作、特色活动、总结式等七大板块活动,为业界打造涵盖项目孵化、学术交流、精品展示、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功能的纪录片展示交流平台。
推动纪录片高质量发展
在纪录片高质量发展峰会、从纪录片读懂“中国现代化”两场学术交流活动上,与会专家学者、纪录片创作者围绕如何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传承互鉴创新,如何推动国产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颖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纪录片创作者一是要深耕精品创作,书写时代命题;二是要传承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三是要释放产业潜能,实现共生共赢;四是要加快平台建设,构筑行业合力。
针对部分纪录片引入“搬演”的拍摄手法,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赵捷表示,这种“真实再现”的创作手法,是纪录片创作者适应当下融媒体传播形式的有益探索,值得肯定和鼓励;但滥用“搬演”会给受众、给后代带来误导,也给影像史学带来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利用历史上只言片语的记载进行艺术创作改编,容易混淆受众对历史的真实感知。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余雷认为,用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一是要始终围绕纪实这一载体,坚持守正创新,打开纪实类内容的高质量创新发展空间;二是要关注艺术性和感染力,追求纪录片的艺术性和创新性;三是要与时俱进,探索纪录片发展的新道路。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单霁翔在演讲中表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的交相辉映,最能突出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强大活力。纪实影像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吸引人们亲身走进文化瑰宝中,感受文化遗产的力量,唤起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和共情力,更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认为,纪录片要在“学”字上下功夫,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纪录片创作;要在 “大”字上下功夫,心系国之大者,全景式记录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进程;要在“新”字上下功夫,用高质量的影像和美学表达书写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史诗。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看来,当下国产纪录片选材范围仍相对较窄,大多围绕考古、非遗、美食展开,但体现中国当下现实奋斗方面的题材仍很短缺。与此同时,一些纪录片价值不高,缺少了“魂”。究其原因,是其未能通过影像呈现故事背后深刻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
发掘优质内容 重塑行业生态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创作层面量质并举,表现不俗。一方面,相关政策的出台从实处为纪录片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媒介融合进程的加速成为纪录片繁荣发展的重要推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委员会主任胡智锋表示,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创作呈现新景观:重大主题类纪录片有力引领,自然类纪录片突破创新,网络纪实影像爆款频出。同时,当前中国纪录片创作面临技术融合、媒介融合和文化融合的新环境。“未来纪录片会是上与下的结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需求与大众参与创作的热情相结合;新与旧的结合,‘新包括新技术、新平台、新媒介、新空间,‘旧包括过去旧的内容、旧的题材、旧的样态、旧的媒介,也包括旧的系列;中与外的结合,纪录片成为人类共同情怀的最好书写者、表达者和传达者,这是未来纪录片应当扮演的更重要角色和书写的更重要情怀,也是未来纪录片发展新的空间所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纪录片导演闫东,分享总结了《领航》的创作突破与国际发行经验,建议要打好重大题材纪录片的“16+1+10”组合拳。重大题材纪录片是指以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为选题制作的纪录片。“16+1+10” 组合拳是指 “16集正片+1集国际版+10集短视频”,“一部纪录片的成功不是偶然,不是碰运气碰出来的,是多年经验累积,多年团队思考、沉淀、创新,孜孜以求,不竭动力的结果。”
爱奇艺纪录片中心总监宁玉琪介绍,爱奇艺根据项目的情况、用户的趋势和品类的特点,把内容大概分为五大赛道,进行不同的数量规划及体量规划,也尝试使各类内容在长期播出过程中形成互相带动。在赛道化生产的同时,爱奇艺用集聚化内容满足用户对优质纪录片的需求,不断深耕纪录片内容布局,大力发展原创内容矩阵。“在播出的环节剧场化,我们把内容聚在一起,实现与用户的长期供求,其实就是获取用户的长期留存,做针对于不同人群的主题剧场。”
国际传播进入“加速”新阶段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通过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需求更显迫切,如何做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成为本届大会的热点话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周继红表示,纪录片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和国家相册,具有生动、真实、客观的特点,随着国际化传播的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智能化发展,纪录片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围绕中国纪录片如何更加有效地“走出去”,周继红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创新话语体系,加强优质内容供给;二是丰富传播方式,打造海外传播矩阵;三是完善激励政策,加强扶持引导的力度。“新时代、新征程,纪录片国际传播工作需要遵循纪录片创作规律和国际传播规律,守正创新,以提升传播效能为关键,寻找关键革新的逻辑和方法,推动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迈向高质量新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朱新梅表示,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方面取得良好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除了主题传播的主线纪录片,自然类纪录片、美食类纪录片等题材纪录片也深受好评。屡获佳绩的同时,一些纪录片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亦不容忽视,如纪录片国际传播体量较小、用户量较低、已有国际传播资源利用不足、国际市場盈利模式难以建立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君健表示,流媒体纪录片的出现与成熟,是过去十年纪录片行业发生的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行业生产业态在平台参与下正在重构。平台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建议,平台未来应根据自身特点,更好地认识流媒体的传播规律,促进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其中,尤其要警惕算法同质化,“算法同质化会带来重复生产,带来观众对特定题材、特定类型纪录片的审美疲劳,也带来生产资源的浪费。在平台逻辑下,怎样避免算法同质化?怎样保持文化生产的多样性、保持文化生产体系中的创新意识?这是未来行业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认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要实现有效度,首先要坚守真实性原则,同时要厘清三重逻辑,即历史逻辑、文化逻辑、情感逻辑。“后两者反映了我们应该怎样建立自信和如何实现共情,这很重要。自信应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自信才会用逻辑讲述真实的故事;共情是国际传播的基调,共情才能以情感传递共同价值。”
前沿技术赋能纪录片创新
5G、大数据、云计算、4K、8K、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媒体生态和传播格局,给纪录片创作及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以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B站、芒果TV、央视频等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视频平台迅速发展,使纪录片创作格局更加多元。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冬梅认为,以网络平台为传播主体、以网络传播思维创作的纪录片,更好地利用了互动技术网络环境,拥有更多艺术表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有趣。
阿里大文娱优酷纪录片频道总监韩芸介绍,AR、VR技术的加入,让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更多样。纪录片与剧集、综艺、直播、游戏、动漫的合作,让年轻人乐于追纪录片,“新技术的加入是未来纪录片展示播出的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认为,新技术帮助纪录片全流程“提质增效”。其中,算法推送可以做到“精准触达”,面对海量的纪录片内容,这些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圈层观众对纪录片的需求。
谈及人工智能对纪录片的影响,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纪录片导演夏蒙认为,“各种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已经可以完成许多初级文案与策划,纪录片拍摄制作的许多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5G、6G及工业互联网的运用将使纪录片的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一个人的纪录片与‘收割纪录片的时代即将来临。”他表示,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带来更多的创作技术手段,但永远不要失去纪录片人对纪录片的真情实感。
国家一级导演、浙江卫视《西泠印社》总导演许继锋认为,在借助前沿技术手段实现影像表达的过程中,科学的思维更为重要。对于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前沿科技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他表示,“人工智能对纪录片未来创作的影响神秘而不可测,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坚持艺术创作。人类精神永不灭,这是机器、技术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