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玲 余艳
【摘 要】中小学课程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能够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坚持全面性与重点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从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推动三级课程实施落地、加强师资培训、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提升育人实效。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3-0012-05
【作者简介】1.吴艳玲,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29)干部,副编审;2.余艳,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湖北襄阳,441131)教师,一级教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加强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进什么”“怎么进”“进到什么程度”等加强顶层设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中小学阶段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新时代精准定位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价值,把握其实施原则,并提出优化策略,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价值
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中小学课程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的重要载体。在中小学课程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1.坚定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强则国强。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和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等具有穿越历史时空的恒久文化魅力,不仅使中华民族保持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乃至对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领价值。尤其是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标识的中国文化形象是一种文化抉择、文化召唤、文化实践,既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还关乎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精神力量。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各门课程特点,提炼学生易学能懂的、能够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有利于引导他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播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筑牢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增强国家认同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2.涵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即是在汲取了中华传统美德基础上,又赋予其更加广泛深沉、具有时代感的内涵。课程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在课程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神为丰厚滋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传人,有助于培育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培养中小学生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定的价值支撑。
3.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无论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还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都把培养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哲学思想、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辩证思维等多个领域,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五育”相应相通,“五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對个体育人价值的当代诠释。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思想理念,正是当代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培养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起居有常”“动静相宜”“阴阳协调”等一些修身养性的理念对于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树立生命安全与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素养有着积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江堰、四大发明等文明成果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有助于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等。中小学课程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价值毋庸置疑。
二、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原则
1.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
根据《指南》,中小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3+2+N’全科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覆盖。因此,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加强系统设计,面向全体学生、覆盖所有课程以及每门课程的各个要素,全面系统规划,核心要求一以贯之。同时,在综合考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科特性、区域或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分层推进。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特性鲜明。如果想让中小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向学生系统地教授相关理论知识。但是仅仅依靠理论灌输又是不够的。在建构主义视域下,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实践的发动执行者。教育者不应简单地强行从外部对学习者进行知识灌输,而应正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符合其认知水平的学习情境和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在反复的实践锻炼中学会对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消化、吸收,进而形成新的知识。因此,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做中学”,为学生创造真实、复杂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时代强音:“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3]坚定文化自信,归根结底在于铸就文化的新辉煌、创造新的文明形态。因此,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内涵,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赋予其时代灵魂,不断铸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辉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4.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绵延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视野,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更好地、全方位地了解中国,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传播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新的辉煌。同时,合理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三、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化策略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小学课程体系应当不断完善,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主流价值,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1.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
中小学课程负有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使命。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有机融入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对三级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协同育人格局。就国家课程而言,当前,教育部正在组织修订国家中小学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此次修订中,应当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论述新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文化传承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段纵向衔接和学科横向配合,充分发挥国家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引领作用。例如,在历史课程中加强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增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中,补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内容,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热情。同时,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明确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定位,提升质量,激发地方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力。
2.推动三级课程实施落地
着力破解三级课程实施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和规范,有效推动三级课程实施落地,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主渠道作用。首先,要确保国家课程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有机配合,各有侧重,体现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共同要求、底线准则,引导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汇聚自信、自立、自强的强大能量。其次,确保地方课程规范开设,体现多元一体理念和差异性特点,关注地方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发掘地方文化和价值观,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涵养学生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结合学校实际合理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反映学生丰富多样的成长需求,体现学校特色。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
师资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素。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水平。一是通过培训引导教师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指南》所确定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三大内容主题为基本遵循,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高度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上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课程内容的同时,深入挖掘现代课程内容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二是通过培训引导教师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引导教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整体设计,落实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新样态。例如,通过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增强学生内在体悟,提升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实效。同时,健全评价机制,持续推动注重综合评价、核心素养达成度的评价模式,教育引导学生以更强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书写再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辉煌。
4.深度有效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求,进一步明确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定位,积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发展,营造协同育人新生态,使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加到位,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三个责任主体各展优势、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支持中小学课程发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效的职责使命。其中,学校应引导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渗透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巩固强化学校课堂教学效果;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社会机构,丰富课程载体形式,统筹利用当地自然风貌、特色文化、文物遗址、纪念场馆等资源,拓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实施渠道。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使学生不断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课程为党育人、為国育才功能,为中小学生成长成才培根铸魂,有助于使其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扛起时代使命,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J].党建,2015(4):1.
[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54-55.
[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1).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优先关注课题“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研究”(AIEA2201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