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补肾方联合督脉灸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

2023-10-10 09:44余妮丝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结型督脉盆腔炎

余妮丝 邹 芳

(江西中医药大学阳明校区临床技能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6)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以排尿异常、下腹疼痛、腰痛、白带异常增多及大便腹坠感等为主要表现,复发率高、病程迁延[1,2]。当前,临床关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以西医抗生素方案为主,可一定程度缓解病情,但长时间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导致病情易反复,且单一治疗效果有限[3]。随着中医学研究的深入,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妇科疾病中得到应用。慢性盆腔炎依据证候表现,归属于中医学“带下”“腹痛”等范畴。湿邪化热,致使气血壅滞成瘀,并于胞宫大量蕴积,形成带下,以湿热瘀结证较为多见,治需清热解毒、强腰通络及补肾活血[4]。活血补肾方有疏通气血、清热解毒、补肾活血之效,辅以西医治疗,标本同治,可缓解病情[5]。近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以活血补肾方联合督脉灸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并选择100 例患者展开分析,旨在观察该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1 月—2021 年12 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阳明校区临床技能中心收治的100 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3~50岁,平均(35.91±4.06)岁;病程1~5 年,平均(2.22±0.21)年;体质量指数16~26 kg/m2,平均(21.22±2.17)kg/m2。观察组年龄22~48 岁,平均(35.80±4.02)岁;病程1~5 年,平均(2.25±0.20)年;体质量指数17~25 kg/m2,平均(21.18±2.12)kg/m2。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症状满足《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2019 修订版)》[6]中的慢性盆腔炎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相关标准;年龄18~60岁;语言、交流、读写能力等均正常;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准备妊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严重性脏器功能疾病;合并传染性疾病;过敏体质;精神、认知或意识障碍;合并恶性肿瘤。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00 mL 甲硝唑注射液(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61)与0.5 g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78),每天2 次,连续14 d。同时,于月经前1~3 d 起,给予患者肛用康妇消炎栓[葵花药业集团(伊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3022143],每天1 枚,连续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活血补肾方联合督脉灸:(1)方剂:薏苡仁30 g,丹参、败酱草、大血藤各15 g,川芎、延胡索、赤芍、茯苓、当归、香附、菟丝子、续断、枸杞子、山萸肉各10 g,甘草6 g。煎煮后取汁300 mL,分2 次温服,每次150 mL,每天1 剂,连续治疗14 d。(2)督脉灸:取穴多为督脉正中线夹脊穴、背俞穴。每天1次,每次30 min,10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14 d 后,对2 组指标进行评估。(1)中医证候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进行评估,包括低热、下腹疼痛、带下增多及腰骶胀痛等,“无”计0 分,“轻”计2 分,“中”计4 分,“重”计6 分。(2)免疫功能。抽取5 mL 空腹静脉血,设离心半径3 cm,3000 r/min,离心10 min,通过速率散射比浊法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 与IgM 水平进行测定,以单项免疫扩散法对补体C3与C4水平进行检测。(3)炎症反应。抽取5 mL 空腹静脉血液,设离心半径3 cm,3000 r/min 离心10 min,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进行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 20.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2 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4 d 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评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2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 s,分)

表1 2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例数低热治疗前3.11±0.35 3.12±0.31 0.151 0.880治疗14 d后2.52±0.171)2.13±0.151)12.164<0.001下腹疼痛治疗前3.17±0.32 3.19±0.35 0.298 0.766治疗14 d后2.52±0.191)2.17±0.171)9.707<0.001带下增多治疗前3.30±0.28 3.35±0.26 0.925 0.357治疗14 d后2.41±0.231)2.13±0.181)6.923<0.001腰骶胀痛治疗前3.22±0.35 3.26±0.32 0.596 0.552治疗14 d后2.53±0.221)2.17±0.181)8.955<0.001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14 d后9.98±0.811)8.60±0.681)9.227<0.001 50 50总分治疗前12.80±1.30 12.92±1.24 0.472 0.638

2.2 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2 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4 d 治疗后,2 组血清IgA、IgG 与IgM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而补体C3与C4水平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2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 s,g/L)

表2 2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 s,g/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例数IgA治疗前2.11±0.63 2.14±0.61 0.242 0.809治疗14 d后1.75±0.311)1.61±0.251)2.486 0.015 IgG治疗前12.09±1.97 12.11±1.96 0.051 0.960治疗14 d后9.01±1.781)7.52±1.631)4.365<0.001 IgM治疗前2.02±0.68 2.04±0.65 0.150 0.881治疗14 d后1.73±0.351)1.61±0.221)2.053 0.043补体C3治疗前0.61±0.21 0.60±0.18 0.256 0.799治疗14 d后0.76±0.231)0.89±0.281)2.537 0.013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14 d后0.55±0.171)0.83±0.191)7.766<0.001 50 50补体C4治疗前0.43±0.11 0.42±0.15 0.380 0.705

2.3 炎症反应指标治疗前,2 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4 d 治疗后,2 组血清TGF-β1、TNF-α、MCP-1、IL-8 表达下调,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对比 (± s)

表3 2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对比 (±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例数TGF-β1/(μg/L)治疗前36.01±4.26 36.03±4.35 0.023 0.982治疗14 d后29.29±3.771)23.15±3.651)8.274<0.001 TNF-α/(μg/L)治疗前3.75±0.58 3.77±0.61 0.168 0.867治疗14 d后1.95±0.521)1.03±0.301)10.836<0.001 MCP-1/(μg/L)治疗前28.92±3.51 28.95±3.46 0.043 0.966治疗14 d后24.99±2.621)19.37±2.471)11.036<0.001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14 d后140.58±11.731)101.16±10.921)17.393<0.001 50 50 IL-8/(ng/mL)治疗前214.77±16.35 214.81±16.33 0.012 0.990

3 讨论

近年来,慢性盆腔炎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妇科疾病[8]。关于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多以抗厌氧菌与氟喹诺酮类药品联合治疗,以感染的病原体为作用靶点,可有效缓解病情,但长时间用药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导致疾病反复[9]。鉴于此,研究适合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且能改善其病情程度的治疗方案是课题研究的重点项目。

中医学认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制是湿热邪气侵入女性体内,引起肝郁脾虚,导致气血失调及血脉瘀滞,诱发疾病[10]。因此,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治则为清热解毒与补肾活血。本研究将活血补肾方用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辅助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活血补肾方用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活血补肾方中,丹参可镇静止痛,活血化瘀;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川芎能祛风止痛、活血行气;赤芍可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共作君药,有养血和营与活血化瘀之效。山萸肉滋肝补肾;菟丝子补肾益精;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共作臣药,可固精止带、补肾益精。续断可续筋骨、补肝肾,延胡索活血散瘀;茯苓与薏苡仁均能健脾化湿、清热除浊;败酱草与大血藤可清热解毒;香附调经止痛、理气解郁,共作佐药。甘草调和全方,作使药。诸药合用,起清热解毒、补肾活血之效。辅以西药,中西医结合,标本同治,可增强疗效、缓解病情、降低中医证候评分。

研究[11]表明,受病情影响,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殖系统的防御功能被破坏,免疫功能异常降低、病原菌大量侵入,加重炎症反应。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IgA、IgG 与IgM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补体C3与C4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血清TGF-β1、TNF-α、MCP-1、IL-8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活血补肾方用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辅助治疗可改善免疫功能、下调炎症反应表达。现代药理学研究[12-18]表明,方中当归可调节免疫功能,抗炎能力突出;川芎抗菌能力较强;菟丝子可有效抑制中枢神经,抗炎能力强;枸杞子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并且保护生殖系统;茯苓镇静作用突出,且能增强免疫力,抗菌功效显著;薏苡仁具有较强的抗炎能力,且可增强免疫力,促进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提升;香附的抗菌、抗炎能力均十分突出。督脉灸温阳通督,可促进局部炎性物质消散并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消除慢性盆腔炎的寒湿、热瘀等诸邪[19]。活血补肾方与督脉灸联合使用,可增强抗菌、抗炎等功效,促进患者抗感染能力进一步提升,纠正免疫功能紊乱状态、改善免疫功能,并且下调炎性因子表达。

综上所述,活血补肾方联合督脉灸用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促进免疫功能改善、下调炎症反应表达。

猜你喜欢
结型督脉盆腔炎
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的快速计算方法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及芷冰芍冲剂治疗津亏热结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清湿止痛汤联合奥硝唑、头孢硫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应用电路设计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