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

2023-10-10 11:42闫二旺
生产力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资源型太原市山西省

闫二旺

(太原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改经体〔2010〕2836 号)。但是,山西经济转型处于一个持续徘徊阶段[1],主导产业更替、新旧动能转换长期处于量变积累阶段,资源型产业仍然占据主导或支柱地位,经济社会难以实现实质性突破,导致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如何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已经成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山西省各地市经济转型的程度不同,产业转型发展方向各有侧重,也需要分类指导。

一、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评价的指标体系

资源型经济转型是指经济增长由依赖自然资源转向依靠技术创新的方式转变,由此摆脱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及破坏,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基于这一思想,大多数学者在资源型经济转型(目标层)评价中,通常设计三个准则层: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一部分学者(吴冠岑等,2007)[2]把自然环境分为资源和环境两个准则层;另一些学者在三个准则层基础上,又增加了安全(夏文清和孙久文,2012)[1]或者发展基础(余建辉等,2011)[3]。

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山西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依然是资源型经济转型,迫切需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变:其一,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长是转型的基础,只有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才能化解转型发展中伴生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其二,人的全面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前置条件,没有高素质的人口,人与技术就难以有效融合,转型发展缺乏持续的活力。其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方面,完成由经济与资源环境冲突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的转变,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4]。基于此,实现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目标,需要构建三项准则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见表1)。

表1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基础,保持稳定的增速和经济规模优势是化解经济问题、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波动较大,特别是2012 年遭遇断崖式下滑,GDP 等主要经济指标降至全国下游水平。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山西经济增长还面临淘汰落后产能的严重挑战。因此,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必须以经济持续增长为前提,尽可能减少能源价格波动、绿色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干扰,为完成转型积蓄力量。为此,选择GDP、GDP 增长率、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出口额、利用外资额等7 项指标来说明经济增长潜力。

(二)社会发展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省存在明显的资源诅咒现象,部分高端科技人才和技术项目被“挤出”,劳动者素质和劳动者技术结构均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因而,在资源型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和提高人口质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增强转型的原动力。为此,选取R&D 经费、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城乡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卫生技术人员数、城镇新增就业数、城乡低保人数等来反映社会发展情况。

(三)环境保护

优良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标之一。作为能源大省,山西省煤基产业的发展引发地质灾害、水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山西经济转型发展要以追求绿色发展为目标,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恢复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选取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二级天数作为衡量生态修复的指标。

二、评价过程

本文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综合得分,对山西省11 个地级市的经济转型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由于篇幅有限,评价过程仅以太原市为例进行描述。

(一)指标的初始判断矩阵

构建m个时间样本、n个评价指标的初始判断矩阵,X=(xij)m×n(0≤i≤m,0≤j≤n)。其中xij表示第i个时间样本第j项评价指标的数值。

(二)数据标准化处理

为了防止各指标因为量纲不同而产生的误差,对各指标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判断矩阵。

1.标准化公式

2.数据标准化处理

通过Spss 数据分析对各地市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太原市数据标准化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太原市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三)指标的信息熵、效用值和权重

1.数据比重矩阵

数据比重矩阵为:Y={yij}m×n,计算第j个指标第i年的指标值的比重yij,计算公式为:

2.信息熵与信息效用值

(1)信息熵。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计算公式为:,其中K为常数,

(2)信息效用值。信息熵ej与1 比较,得出的差值为该指标的信息效用值。

其计算公式为:dj=1-ej。

3.指标的权重

根据熵权法的计算步骤,通过Spss 数据分析最终得出山西11 个地级市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水平指标的权重,太原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水平各指标权重如表3 所示。

表3 太原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各指标的信息熵、信息效用值和指标权重

(四)转型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1.建立各个评价指标的分级值标准。根据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和国家总体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同时查阅其他学者的一些文献研究后,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将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水平中各个评价指标定量地划分成五个级别,分别是差、较差、一般、较好、好。评判集V={差、较差、一般、较好、好}(见表4)。

表4 各评价指标分级值标准

由表4 可知,针对18 个指标与5 个评语(差、较差、一般、较好、好)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在使用加权平均型M(*,+)算子进行研究;将隶属度进行归一化,得到的5 个评语集隶属度分别为0.033、0.068、0.163、0.305、0.431,因此根据集合最大隶属度法则可以得到,最终综合评价的结果为“好”(见表5)。

表5 隶属度矩阵计算结果

2.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综合得分。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Spss 数据分析得出各地市综合得分(见表7),其中太原市综合得分(见表6)。

表6 太原市综合得分

表7 各地市综合得分及排名

三、结果与讨论

(一)综合得分的差异

依据山西省各地市经济转型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可以把山西省11 个地市分为三类:强转型、中转型和弱转型。强转型城市综合得分大于7,为太原市(8.066),综合得分远高于其他10 个城市。作为省会城市,太原市拥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信创产业布局进入全国前列。中转型城市综合得分介于5~7 之间,依次是晋中市(6.417)、长治市(5.953)、运城市(5.757)、晋城市(5.703)、临汾市(5.287)、大同市(5.255)、朔州市(5.216)、吕梁市(5.133)、阳泉市(5.091),转型取得一定进展,但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其中,晋中市由于榆次大学城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建立,晋中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得以迅速推进。弱转型城市的综合得分低于5,为忻州市(4.380),它与其他10 个城市有较大差距,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煤炭采选、电力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占据主导,资源型经济转型面临艰巨挑战。

(二)分项指标得分的差异

1.经济增长的差异。经济增长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分别是太原(8.487)、大同(5.687)、晋中(5.337)、长治(5.205)、阳泉(4.815)、晋城(4.813)、运城(4.664)、吕梁(4.444)、朔州(4.398)、临汾(4.355)、忻州(3.733)。从经济规模看,2016 年,山西省11 市地区生产总值在563.9 亿元~2744.51 亿元之间,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最大,占全省的22.5%。到2020 年,各市地区生产总值在742.2 亿元~4153.25亿元之间。在2016—2020 年间,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都处于首位,阳泉市处于末位。从产业结构来看,5 年间太原市的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是最大的,在61.2%~63%之间。吕梁市的第三产业比值是最小的,在32.7%~38.8%之间。从2016—2020 年,太原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显著提高,从25.25%提高到了46.49%。

2.社会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太原(8.711)、晋中(6.539)、运城(5.797)、临汾(4.863)、晋城(4.766)、长治(4.687)、大同(3.879)、阳泉(3.817)、吕梁(3.293)、忻州(2.936)、朔州(2.926)。从科技经费和教育资源来看,太原市和晋中市相对来说较高。太原是省会城市,相对于山西省其他地区拥有更多的科技创新发展机会;晋中市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的推动下,科技经费显著提高。从教育角度看,太原一直以来都是山西高校聚集的地区,而晋中由于榆次大学城的建立,使得这两个城市的教育水平比山西其他城市的教育水平要高,教育资源聚集。各城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是太大,太原市相对高一点。忻州市和吕梁市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其他城市来说较低。

3.环境保护的差异。环境保护指标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晋城(9.110)、朔州(8.922)、忻州(8.796)、大同(8.735)、长治(8.662)、吕梁(8.467)、太原(8.388)、临汾(8.378)、阳泉(8.279)、晋中(8.162)、运城(7.734)。其中,晋城市和长治市的绿化覆盖率高于其他城市,运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在各城市中最低;大同市的空气质量二级的天数五年间基本都处于首位;其他环境保护指标各城市相差不是很大。

四、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1.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山西省应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握创新变革,挖掘传统产业新增长点。以指标体系“双线”转换对标传统企业,推动钢铁、焦炭等九大传统产业跨越生存线走上发展线。同时,通过“两级”提升指标体系对标初创企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11 个新兴产业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大同市、朔州市煤炭产业较为发达,应该对煤炭产业进行改造。吕梁是典型的工业大市,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低、发展明显不足,吕梁市应该基于原先的工业发展优势,进行工业改造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临汾市的煤焦冶电占比较高,晋城市的铸造产业较为发达,这两个城市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集群化改造。运城市和忻州市是农业大市,应该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山西省各市在化学工业、焦化、机械、汽车、食品、医药、建材、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各有千秋,应不断精进技术装备和工艺,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山西应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开展以清洁生产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为重点的环保升级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山西应着眼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在山西所有城市中,太原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在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太原拥有太钢、太重等大型制造集团,在重型机械制造、轨道交通装备、金属深加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其他城市可以根据现有的发展态势较好的产业基础,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选择潜力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例如,在山西转型发展过程中,阳泉市大力培育石墨产业,晋中市将关注点放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其余城市应该结合实际条件,制定和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方案;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创造“六最”营商环境,为企业引入资金、吸引人才提供良好氛围。

3.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山西不断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战略,政府牵头,制定科技创新企业规划方案和阶段性目标,完善相关的政策和长期发展的机制,鼓励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提高企业对高科技技术人才的吸引力,鼓励全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科技人才。政府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通过税收减免、绿色金融和差别要素价格等手段对十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大力支持。山西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高度融合,使得山西的经济转型发展得以提高。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山西可以提升在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文旅、在线医疗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要求。

(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从社会指标的得分来看,大同、阳泉、吕梁、忻州、朔州这几个城市的人民生活质量相对山西其他城市来说还有待改善。这些城市应该不断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努力改善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校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努力改善医疗资源,完善卫生健康体系,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缩小居民收入的差距。除了教育资源和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也是民生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的城市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推动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山西省既要减碳又要治理污染。尤其是运城市、晋中市、阳泉市、临汾市、太原市。这几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指标得分较低,环境污染程度较高,所以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管理工作。结合我国生态保护总体策略,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点建设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低碳园区;二是着力推进产业链工艺重组和拓展;三是强调去产能后园区的生态恢复。山西省应该积极推进绿色减碳、防治污染、节约水资源、节约能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措施,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各城市要借鉴晋城市和大同市环境保护的经验,着力恢复生态系统、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资源型太原市山西省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