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飞机从高空下降时耳鸣得厉害,找出随身带的耳机当作耳塞,既然如此了,干脆又打开手机上的音乐软件,在空中听起音乐。于是,下降时的那段难熬时间,变得舒服了许多。
想起来已经许久不听音乐,家中的蓝牙音箱,许久前充满了电,现在也该到了自动放电到难以开启的地步。手机听音乐固然简单方便,但似乎日常生活里也找不到用手机听音乐的场景。音乐为什么突然从个人的生活里撤离了,这简直不可思议。
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听流行音乐,用的是录音机,播放的是磁带,隐约记得那时的磁带是五块钱两盒,听的是邓丽君、张行,还有迈克尔·杰克逊,街上流行什么音樂,就买什么磁带,买不到的,就把一盘不想再听的磁带洗掉,去同学那里翻录喜欢的音乐。
CD的出现,以优异的音质表现终结了磁带的统治。虽然我听过CD,被如此清澈纯净的音乐品质所震撼,但却没有拥有过CD机,那时的CD机对于一名年轻人来说,还是太贵,等到有经济实力可以买CD机的时候,MP3出现了。
我的第一款MP3,是在上班后买的,机器小巧玲珑,可以装进衬衣口袋里,连上耳机,在上班的公交车上听。记得那款MP3容量很小,只能装下16首左右的歌曲,导致那16首歌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被反复播放。
后来使用的播放设备就是手机了,换掉的每一台手机,占内存最多的,除了照片就是音乐。一台手机的废弃,就意味着上百首歌跟着一起消失,后来就不再下载,使用流量在线听音乐软件上的歌。
当手机听歌成为最日常的娱乐行为后,听歌的兴趣,以及醉心程度,都大大下降了,乃至这一行为逐渐淡化、消失,想想还有点不敢相信——整天都在忙些什么,连听歌的时间与心情都没有了,要知道在过去,一天不听几个小时的音乐,是没法想象怎么才能度过去的。
四月的一天,朋友邀请去听一场现场音乐会,是一名年轻艺术家的钢琴演奏。到达现场后,悄悄坐在最后一排角落里,当悦耳的钢琴声飘荡在空间中的时候,有点恍若隔世的感觉,算起来,已经至少有三年没有听到现场音乐会了,音符如此真实地在空气中滚动,它们排着队有秩序地进入耳朵,入心入脑之后,仿佛也把人的内在秩序也重新整理了一番。
这是四月的音乐之声,春天正在户外盛大地到来,室内的音乐与室外的春天,通过某种无形的联系拥有了互动的关系,而处于这种关系之中的聆听者,可以尽情地舒展、放松,听音乐的最好方式,是成为音乐的一部分。
这场现场音乐会,此后在心中萦绕了数天,重新使音乐像水、电、燃气那样,同等重要地回到烟火生活里来。
(夏延荐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