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岳家拳的场景营造与生活性保护研究

2023-10-09 10:08:24黄永林张恩荣
关键词:岳家黄梅岳飞

黄永林 张恩荣

(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黄梅岳家拳作为传统武术的一种,是以岳飞为首的岳家军为抗金自创的用于沙场练兵的一套拳法。岳家拳从南宋创立到分布范围的扩大,至今已经有800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场景理论和黄梅岳家拳的耦合性,提出黄梅岳家拳场景营造和生活性保护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黄梅岳家拳的发展脉络

黄梅岳家拳是岳飞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抗金部将一起创立,流传在湖北黄梅的一种传统武术,于2008年进入中国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的宋和金想要联合对抗辽国,但是在联盟过程中,金国发现宋国实力衰弱。在灭辽之后,金国将矛头转向宋国,金军攻陷北宋都城开封,俘虏徽、钦二帝及一众女眷,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靖康之耻”。面对如此家国仇恨,岳飞有感而发写出《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立志精忠报国,全力抗金。历经十年,岳飞创立岳家拳,训练岳家军。据《宋史·高宗纪》《黄梅兵事考》等资料记载,岳飞第一次到达黄梅是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五月,为捉拿叛将李成等人来到黄梅苦竹杨树岭,发现黄梅身处军事要地,暗自留下十万大军和四子岳震以防后患。岳飞抗金在即将“直捣黄龙,与诸君共饮”之时,以秦桧为首的求和派开始对岳飞进行陷害,皇帝赵构连发12道金牌催岳飞回朝。据《黄梅县志》记载,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预料到返京后将遭遇不幸,在决定返回汴京之前,又悄悄去了一趟黄梅,将五子岳霆留下,苦竹杨树岭由此命名为五郎关。岳飞遇害后,黄梅聂家湾的聂氏带着岳霆、岳震举家避难到蔡山镇改名为鄂,众将士也原地卸甲归田,暗中操练和传承岳家拳,以备有朝一日可以报仇雪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苦竹乡有一座墓碑,墓碑书“大宋岳飞之子岳震岳霆之墓”。据《宋史》记载,金兵长驱南下,直逼黄州、蕲州一带,窥视长江。据《赵家畈家谱》记载,金兵到达之前,赵家先祖赵令成将妻子和两个儿子送出城外以保存赵氏香火,自己则用岳家拳和金兵决一死战。岳霆、岳震脱下农装,穿上盔甲,带领一支岳家军埋伏在杨树岭,由此杨树岭改名为养马岭。赵令成在此役中战死沙场,皇帝特许他和岳家后人一同埋葬,岳震、岳霆墓碑遥望北方,北望中原,守护五郎关。

二、黄梅岳家拳场景营造逻辑

(一)场景理论及其启示

“情景”一词最早由西方学者克拉克(Clarke)提出,是指各种消费实践形成的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社会空间[1]。诞生于后工业社会的“场景理论”注重以城市生活设施为载体,通过重塑场景来引导场域中的居民来消费,进而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随着城乡融合的趋势日益加速,我们可以将场景理论移植到乡村问题的研究中,来探讨通过塑造乡村生活场景,促进乡村传统武术的生活性保护问题。

舒适物是场景理论的关键点。牛津词典中的“舒适”一词,指的是给人一种安乐自在的感觉。乡村舒适物是乡村生活场景营造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乡村舒适物主要分为生产、自然、文化、制度、生活等五类[2]。这五类舒适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中,自然舒适物和文化舒适物是首要研究对象。

自然舒适物是场景营造的前提条件,而文化舒适物是场景营造的催化剂。黄梅县地处皖、赣、鄂三省交界处,境内吴头楚尾,地势险要,自然条件保持完好,素有“鄂东门户”之称。黄梅岳家拳本身就是文化舒适物,舒适的点在于其岳飞精神内核,其拳种体系、组织形式、拳理文化、技击方法有重要的养生价值,利用中医基础参演“阴阳”“五行”“八卦”而来的黄梅岳家拳,在场景营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以上述乡村舒适物系统为纽带重塑黄梅乡村岳家拳传承的场景,发挥村民在岳家拳活态传承中的自主性,具有重要意义。这启示我们,可以考虑在岳家拳的研究中引入场景理论,以舒适物来营造岳家拳的生活场景,并以此推动岳家拳的传承与发展。

(二)基于SWOT分析的黄梅岳家拳场景营造逻辑

村民是岳家拳的习得者和传承者,切实把握当地村民的现实需求,以岳家拳舒适物为切入点,营造生产、自然、制度和生活舒适物高度协同的生活场景,释放村民传承岳家拳的场景红利,可以促进其生活性保护。场景理论中的“场景”包含五个要素:“邻里、社区;物质结构、基础设施;多样性人群;前三个元素以及活动的组合;场景中所孕育的文化价值。”[3]我们要善于将岳家拳的文化元素融入社区、基础设施、居民群体,传递岳家拳精忠报国的精神,并将之浸润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带动村民自我传承岳家拳。场景理论以人的主观感受为基础,包含三个维度: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把场所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描述出来就是真实性;在真实的基础上延伸和升华直观感受就是戏剧性;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寻求认同就是合法性。三个维度是层级递进的关系,真实性来源于主体对场景的感受,戏剧性是主体对场景的体验,合法性是主体对场景的沉浸,从感受→体验→沉浸,主体已经完全领会、接受和认同了场景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达到了场景营造的终极目的。

如图1所示,经过对黄梅岳家拳发展进行SWOT分析发现,黄梅岳家拳传承发展的优势在于内含养生价值和优秀传统文化;劣势在于创立时本身技击价值的淡化;发展的机会在于黄梅岳家拳传承所依托的村落保持完整性、无杂姓,具备场景理论中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三维度和五要素在乡村中的应用空间;困境在于遭受着诸如跆拳道、泰拳等西方竞技体育带来的冲击及难以推向世界舞台。各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形成了黄梅岳家拳的场景营造逻辑。

第一,扬优抓机。黄梅岳家拳主要分布在黄梅赵家畈、聂家湾、养马岭、蔡山镇等地,岳家军后裔在此进行地理聚集、族群传递和世代传习,是黄梅乡村生活的重要纽带和发展动力。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黄梅岳家拳传承的亲缘关系受到冲击,原本以岳家军先祖宗祠和岳震、岳霆墓为中心的祭祀仪式来维护村落社会的生活秩序逐渐淡化,岳家拳的场景精神日益式微。目前,赵家畈、雷家嘴、李英村、聂家湾等20多个传统村落800多年来无杂姓,村民尚武之风浓厚,传统村落保护良好,场景营造的基础深为完善。村民在同一村落生活,尊敬共同的祖先,习练同一拳术,传承岳家拳生活化场景具有原真性和完整性。岳家拳的现代养生健体价值使其更容易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与场景理论中的真实性一脉相承。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优势,抓住机会,将岳家拳的文化元素融入社区、基础设施、居民群体,按照真实性维度要求,将岳家拳的精神外化于地方场景的规划和功能设计中,巧妙植入区域性日常生活舒适物中,按照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各种要素的配套协同,达到岳家拳文化润物细无声地传承的目的。

第二,化劣为优。岳飞和部将共同创立岳家拳,操练岳家军,对抗击金军发挥了重大作用,以至于金军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拳最初用于战场杀敌,具有极强的技击价值。随着元、清时期对汉人习武的控制,逐渐演变成元杂剧、京剧中的一种元素。在现代法治社会,岳家拳的技击价值逐渐消失。但由于黄梅县传统村落的保持完好,生态环境优良,具有营造岳家拳初创场景的优势。利用场景理论三维度中的戏剧性以及五要素中的物质结构、基础设施、多样性人群,可以营造岳家拳的沉浸式消费场景,扩大传统村落戏剧张力,吸引游客,化劣为优。

第三,扬优解困。咏春拳、太极拳等能扬名海内外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本身拳种的优势,还有内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大家关注的养生健身价值。岳家拳及其气功由内入心,转运存息,“一字功”是奠基岳家拳的基础,“一字功”注重下盘弓步腿法,步幅短促,弹丸之地进退尚可盈余。雷家嘴村的雷杰被公认为岳家拳第一高手,是雷氏家族岳家拳第26代传承人,传于岳飞部将晓闻公。雷杰回忆童年在十多平方米的老屋,其爷爷带着他闭关苦练15年,行桩、排打功、铁头功、十斤根、五虎拳等让雷杰身体变得坚不可摧。雷杰目前坚持每天三次训练:凌晨5点空练(空手练习)、下午两点实练(器械训练)、傍晚6点长跑。国家体育总局和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特级专家刘普雷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由形会意,能够充分调动内在的那种潜能,比较注重攻防转换的那种实用效果,尽量做到学中用中,撑三抱七,能够掌握好度,随时可以做到制敌。”利用岳家拳背后的文化舒适物以及乡村舒适物系统重塑岳家拳的场景精神,使人们整体性感受黄梅武术之乡的风土人情,沉浸式体验岳家拳的风姿卓越和精忠报国的慷慨情怀,唤醒村民潜在的文化记忆,可以有效化解岳家拳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困境,使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心无旁骛地习练岳家拳,引起岳家拳传承人的集聚效应。

第四,小劣化困。2008年,竞技武术申请奥运会项目的失败,使得传统武术开始正视全球化带来的危机和机遇,传统武术也开始慢慢加快进入世界舞台的步伐。岳家拳作为传统武术的一种,也有着一样的问题,比如招数多、比赛难以计分等诸多弊端。多元化传播场景会有效弱化岳家拳的弊端,最小化其劣势,化解西方体育的冲击,将岳家拳背后的武术故事进行扩大,减少外来文化抢占中国市场,营造精忠报国爱国线上场景。

三、黄梅岳家拳的场景营造与生活性保护的路径

对黄梅岳家拳本体价值的生活化分析,是营造岳家拳传统村落生活化场景的前提。营造岳家拳传统村落生活化场景,再现了黄梅岳家拳本体价值的生活化,是本体价值生存发展的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岳家拳生活性保护路径图,如图2所示。

图2 岳家拳生活性保护路径图

(一)黄梅岳家拳本体价值的生活化

黄梅岳家拳拳种本体价值包括拳种体系、组织形式、拳理文化、技击方法。在拳法体系中,拳理与“阴阳、五行,八卦”相对应;与“一击必杀”相对应的是技击内容;“气功、点穴”对应的是绝技;与沥泉功相对应的是养生功法,养生效果明显。在组织形式方面,讲求“以文养武,以武济文”,文是拳学精义、管理拳门事务,武是习练拳技、领悟拳理。在拳理文化中,岳家拳以中医为理论基础,集“五行八卦,九宫太极,无忌”于一身,故有“文化拳法”之称。在技击技法中,“消打合一”“一招制敌”,套路短小、快慢相兼、紧凑相连、结构严谨、带气发声,注重攻防结合,以柔克刚[4]。着眼于岳家拳在当代的养生价值和背后的精忠报国精神,传承人雷杰致力于更深层次地挖掘整理岳家拳的文化精髓,著有《岳家功法》《岳家短手》《岳家上盘、中盘、下盘》《岳家圆子步》《岳家拳五虎》《黄梅岳家拳在“健康中国”战略下的文化传承》《国之武魂岳家拳》等书籍。黄梅岳家拳发展到当代社会,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技击含义,但是中医基础带来的点穴养生之道、太极五行给予的化云为雨的哲学精神、防身技术、岳飞的精忠报国等武术文化给了黄梅岳家拳二次生命。可以成立黄梅岳家拳协会,研究黄梅岳家拳的养生价值,入驻中小学,增强岳家拳的普适性,教给所有村民养生渠道,增加各类养生产品作为衍生纪念品,打造长寿村IP。

(二)营造岳家拳传统村落生活化场景

目前,赵家畈、雷家嘴、李英村、聂家湾等20多个传统村落是岳家拳主要传承地,传承人为村落中的村民。按照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岳家拳生活化场景营造,要依托这些传统村落及其世代生活在其中的村民。

1.植入生活性体验场景

生活性场景对标当地村民的实际需求(如图2所示)。岳家拳习武群体多为农闲人员,在黄梅土生土长,说得一口流利的黄梅方言。真实环境的有效创设和利用,能够促进文化舒适物的传播,从而影响当地村民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与仿真的游戏中虚拟的场景有所不同,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场景是要回归黄梅当地村民的本质生活,而非武术小镇的缩影。我们倡导在武术文化气息熏陶下的生活体验场景,要从当地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利用文化舒适物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爱国情绪,激发对于岳家拳的热情和认同[5]。生活性保护是指以整体性保护为基础,重视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和心理的共生,以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理念,在一定的场域下对民众进行近乎本真性、初始性的传承保护活动。生活性保护有利于保持岳家拳的原真性、本源性。黄梅岳家拳的生活性保护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而是要在动态延续发展中和不断调适中,形成岳家拳与人们生活的新型融通关系。生活性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对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信仰禁忌、规章制度等传统文化给予应有的尊重。黄梅要巩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岳家拳传承格局,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岳家拳传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对岳家拳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纳入地方考核评价体系,出台相关保护政策,提高岳家拳生活性保护的支持力度。文化嵌入与岳家拳场景营造相耦合,是利用当地本土文化舒适物营造文化氛围,唤醒黄梅本土居民对于岳家拳背后文化内核的深层次记忆。文化嵌入的本质目的是外部输入促进有利于公众参与的先进文化内生性增长,因此嵌入过程要强调春风化雨。可以考虑收集采纳村民意见,采用技术嵌入岳家拳保护,了解黄梅村民对于岳家拳的认知程度。当地政府要针对性地加强岳家拳背后精忠报国知识的普及,激发当地民众的保护意识和爱国情怀,积极参与到岳家拳保护中来。可以考虑将赵家畈、养马岭等村子所在的地区创设为岳家拳武术生态保护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拉动黄梅武术文化产业链建设。设计岳飞及其相关动漫人物形象,做好文创产品的推广。利用岳家拳这一文化舒适物,集聚起民众传承的理念,提升民众参与度,打造岳家拳文化品牌。让居民充分了解当地文化,不仅仅是做思想教育和文化科普,还要进行接触式教育,将岳家拳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挨家挨户进行普适性教育。逢年过节通过比武发放奖励,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用经济利益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让人们真正能够用得到岳家拳。

2.营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沉浸式场景对标游客(如图2所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6]。着手打造数字化的岳家拳沉浸式消费场景,从传统村落旅游的实际需求出发,拉动旅游消费,扩大游客需求,使游客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感受到练拳的真情实感,从而产生兴趣,引发一系列认识岳家拳、学习岳家拳的行为。利用实时分层渲染技术,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绘游万里河山——故宫沉浸式艺术展”将馆藏的“千里河山图”等名画变成了动态的数字绘画,使参观者更好地在三维数字景观中感受动人的千古名画之美[6]。黄梅岳家拳可以效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做法,在上述传统村落核心地带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将岳家拳一招一式对练转化成动态数字影音训练室,让游客沉浸式学习岳家拳,感受岳家拳带给身体的变化和养生价值。黄梅县附近的武汉更是一座“沉浸之城”,知音号取武汉民间传说伯牙子期觅知音之名,复刻民国时期的老汉口的场景,游客和演员互动,让外地的游客沉浸式地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火辣辣的热情[7]。借鉴武汉的经验,黄梅县也可以打造沉浸式数字化演出,重现岳飞当时“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场景,展现年少儿郎对于金国掠夺南宋家国的愤懑,唤起当代人民对于家国的热爱。根植岳家拳史实记载,扎根岳飞武术文化精髓,复原部分文化场景,让游客感受到岳家拳演变的历程和背后的故事,有效激活文化记忆,完善游客对岳家拳的知识建构。

3.构建多元化传播场景

多元化传播场景对标线上用户(如图2所示)。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搭建多元文化传媒平台,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通过感官符号阐释和重构岳家拳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风俗习惯、爱国情怀等。用传统的媒介,营造一种传统武术文化传播的氛围,让老一代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使用网络媒介,如各种综艺、电视剧、影像资料等,促进视、听、说一体化,促进线上用户充分了解岳家拳。利用抖音、小红书、知乎、微博、快手、哔哩哔哩等扩大受众群体基数,利用等大V粉丝效应,传承岳家拳的文化内核。青少年群体由于学业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了解岳家拳,“体教融合”是实施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为重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8]。目前,传承者的职业以农民为主,学习和传承岳家拳的青少年匮乏。对此,可以考虑联合高校培养岳家拳高质量人才,进行相关理论书籍的编纂以及教育工作,这是岳家拳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的需要。岳家拳的传承,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人才,更需要融通管理和教学的复合型人才。在岳家拳800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岳飞本是文武双全的奇才,而后续的传承人除了传承技艺外,更需要对岳家拳文化内涵的活态传承。高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对岳家拳的理解角度都各不相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让黄梅岳家拳绽放光彩。

猜你喜欢
岳家黄梅岳飞
Diaopu Mutton刁铺羊肉
黄梅之星 朱婷婷
黄梅戏艺术(2021年3期)2021-11-06 03:18:38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故事
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 08:05:48
江西岳家拳发展研究
武术研究(2019年10期)2019-11-25 13:36:41
岳家拳
岳飞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6
岳飞故事稗钞·序
王海平
中华诗词(2016年10期)2017-02-22 17:09:22
金花夺目 黄梅璀璨
黄梅戏艺术(2016年3期)2016-07-08 07:34:38
第五届“黄梅之星”电视大赛落幕
黄梅戏艺术(2016年4期)2016-07-05 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