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独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2023-10-09 19:03李仁子王唐
新西部 2023年8期
关键词:照料供给养老

李仁子 王唐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区多层次综合养老服务供给备受关注。尤其是独居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家庭照顾缺失、物质条件差异等原因,对社区服务的依赖性较显著。应了解社区独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有效对接社区独居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独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有待精准对接,以提高独居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1]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养老服务供给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老年人服务需求与供给短板及匹配不佳现象日趋显现,其中独居老年人的生活困境需要加倍关注。本文主要针对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四个方面,对城市社区独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社区服务供给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独居老人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服务,增强独居老年人生活质量,让城市更加和谐美丽。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1)地方常住人口:(2)年龄≥60岁;(3)无语言理解和交流障碍;(4)独居老年人。本研究选取长春市的四个社区60岁及以上的独居老年人。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社区独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养老需求等相关信息。实际发放问卷671份,收回671份;其中有效问卷65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无效问卷主要由于老人文化水平较低、基本信息不足、问卷填写质量不高等因素所致。

(二)研究方法

在正式调查阶段采用便利抽样,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线下调查由调查员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并做到知情同意;然后调查员口述问卷内容,调查对象予以回答,由调查员填写。线上调查则借助于互联网,对智能设备较熟练的独居老年人或子女帮助其完成调查。最后对收集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文献考察基础上,具体问卷共分为三部分:

(1)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情况、居住情况、身体状况。

(2)老年人对养老生活的意愿选择及对智慧化养老服务的接受程度。

(3)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四个方面。

调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650位城市社区独居老人中,男性占46.31%,女性占53.69%,女性样本略高于男性,其中60-69岁占44.92%,70-79岁占29.54%,80岁以上占25.54%,性别与年龄因素也将对老年人的養老需求造成一定影响;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的占28.15%,初中占27.38%,高中或中专占21.38%,大专或本科及以上占23.08%,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从经济状况看,有退休金或养老金的占30.77%,28%由子女、亲属提供,其余来源于政府或社会资助、商业人寿保险金。其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共51.23%,占比最高。可见,高收入人群占比较小,大部分独居老人失去获得收入的能力;调查中,9.85%的老年人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其余则需要一定的照料或完全有自理能力,但高达81.08%的独居老年人患有疾病。可见,大部分城市社区独居老人有慢性病,需要为之提供照料服务及医疗保障。

(二)居住情况及养老意愿

被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较为平均,其中已婚且配偶健在,不居住在一起的占32.46%,丧偶占比最少,为20.31%。另外,有25.08%的独居老人一个月内与子女见面不到一次,仅1-2次的占27.38%,而3-4次或4次以上的分别占22.62%、24.92%。这说明大部分子女无法长时间对独居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即便定期看望老人,照料仍然较少;其中,43.69%的独居老年人倾向于家庭养老,占比最高;选择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占34%、22.31%。大部分独居老年人喜欢家庭或就近度过晚年,但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已成为家庭养老的补充,被独居老年人所接受。

城市社区独居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一)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需求

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是最基本的养老服务需求,指老年人无法独立进行日常活动而需要他人协助的生活服务需求。[2]据调查显示,城市社区独居老人普遍对此需求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上门送餐(35.85%)、打扫卫生(35.08%)、陪同户外活动(32.15%)、协助洗衣洗浴(32%)等方面。

随着独居老人身体机能退化、自理能力下降,对上门送餐和打扫卫生需求最迫切,其次是洗浴和陪同户外活动,家具维修服务供给也有较大空间。由于缺乏子女、配偶的照顾和陪伴,难以获得有效的家庭支持,而养老机构和聘请保姆、护工等人员费用较高,希望通过社区得到支持性服务,对社区多层次综合型服务需求迫切。

(二)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医疗保健是较低层次的需求。当前,医疗保健需求服务种类较多,其中对定期健康检查(34.31%)需求最高,其次是陪同看病、取药(32.92%),其他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需要。

大部分独居老人受疾病的困扰,期望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采取合理的预防治疗措施。但由于行动不便、不熟悉就医流程、排队等待等问题,陪同看病、取药成为重点需求,因此更希望在就近社区得到健康卫生服务,解决看病难问题,社区应对残障、高龄等特殊独居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老年辅具的租赁以及康养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医”,促进健康老龄化进程。

(三)文化娱乐服务需求

独居老年人在唱歌、跳舞等休闲娱乐活动(70.15%)占比较大,这成为其获得愉悦感,促进“老有所乐”的重要方式。长期独居会使其更加渴望亲情和友情,易产生孤独感等负面情绪,因此向外寻找社交活动消遣时间是最好的方式。

其次,选择看电视、种花等居家休闲活动(65.08%)度过闲暇时光。一方面受年龄、健康状况等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社区文体活动设施和场所空间有限,虽然长春市社区在建设棋牌室等社区活动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联合高校和社工机构组织了很多活动,但仍难以满足其多样化需求。[3]

此外,学习培训活动(63.08%)也成为文化娱乐的重要方面。独居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社交网络骤减,渴望在老年大学等场所中结识好友;对于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的独居老人来说,更希望在讲座及学习中展现自身才能,做到“老有所学”,满足多元化文化娱乐需求。

(四)精神慰藉服务需求

城市社区独居老人在精神慰藉服务中普遍需求较大,依次集中在陪同聊天(72.46%)、心理辅导(64.15%)以及情感倾诉(62.15%)三方面。

首先,老年人的情感支持主要来自于家庭,但独居老年人常态化的居住状况无法满足对于其家人的情感需求,子女较少回家,真正与老年人交流的时间较少,因而陪同聊天便成为首选。

其次,受疾病、缺少生活照料、经济水平较低等不同程度的困扰,各类心理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包括社区在内的各主体间的关注和协同帮助。[4]心理辅导也成为精神慰藉服务需求的焦点之一。

最后,在步入老年后,独居老年人对生活的掌控范围缩小,相比非独居老人,其心理状态变化较大。虽然部分社区提供“陪伴式服务”,但难以在根本上缓解其负面情绪,独居老人情感倾诉需求应密切关注,最大程度上予以满足。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由于不同地区老龄化程度和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存在差异,需要精准把握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进行分类指导,提供更加精准而有效的服务十分迫切。首先,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有待提高,大力推进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一体化服务供给。其次,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有待继续提高。急需搭建综合养老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有效供给养老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以提升独居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创建美丽和谐社区。

(二)措施及建议

1、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精准供给独居老人多样化需求

调查显示,长春市社区的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较不平衡,并且家庭功能的弱化导致独居老人对社区提供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大,应以社区为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等多元主体的重要作用,为独居老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

对此,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政策导向作用,鼓励社区充分利用已有的养老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密切联系相关餐饮企业、家政企业等,通力合作,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送餐、维修家具等基础性日常生活照料服务,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价监督体系,对独居老人养老服务明确供给标准,定期对社区的养老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及时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提出有效的指导和建议。从而形成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合力。

2、扩大社区医疗资源,保障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独居老年人对医疗保障相关服务有较大的需求,期望政府、社区提供充分的供给。[5]对此,可以通过项目化、公益性活动等,定期为独居老人举办医疗健康知识讲座,普及相关知识,帮助预防、处理疾病的发生。

同时,积极推进“智慧养老照护”,与辖区医院共同商讨医疗保健服务以及突发疾病应急方案,以保障在面对突发疾病时老人的安全问题,及时有效地为其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从而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工作,满足独居老人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

3、壮大敬老爱老服务队伍,丰富独居老人娱乐活动

当前,应进一步弘扬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社会各界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宣传教育。例如通过公交车站台、社区宣传栏、各类网络媒体等方式扩大宣传,并倡导积极养老观。

同时积极推进适老设施改造和空间设计,保障老年人活动的安全性。除书法、唱歌、跳舞外,开发各类适合独居老年人沟通交流的活动内容,丰富娱乐方式;社区也可以与所在地高等院校、中小学联动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提高独居老人幸福感和获得感。

4、重视独居老人情感需求,保障服务多样性和精准性

社区作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中坚力量,应尽快形成社区心理关爱服务体制机制,积极开展心理关爱服务。同时配备硬件条件,例如心理咨询处、心灵交流驿站等,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有偿服务等多样化方式,提供专业性服务。

也可以联合高校、职业院校等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创新培养方案,进行多元方向人才培养,提高心理关爱服务供给水平,定期组织心理干预专业培训,避免在服务供给过程中,因为社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受限而导致纰漏。

5、构建社区网格化服务链体系,保障养老服务供给

当前养老服务与资源的供给与城市社区独居老人的需求连接呈现出“碎片化”“断裂式”的状态。养老服务供给的不充分以及资源的不平衡,都会使得日益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因此,应聚焦独居老年人的生活困境,将现有彼此相关而又独立存在的养老设施个体整合在一起,为达到点对点的养老服务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提高社区现有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将现有多方资源按照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四大需求進行分类整合,发挥各主体、各类资源的最大优势,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服务有”到“服务好”,保障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满足城市社区独居老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曾婷、韦兆钧:《智慧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现状与结果分析》,载《大众科技》,2019,21(06):176-179页。

[2]王璐:《西安市社区居民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论文集,2016。

[3]李白羽、卜长莉:《低保独居老人社区照顾路径分析》,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2):66-71页。

[4]孙静、张新宇、尹兵等:《我国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现状》,载《全科护理》,2010,8(10B):2684-2685页。

[5]贾凯玥:《我国农村独居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21。

作者简介

李仁子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社会治理

王 唐 延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读学生

猜你喜欢
照料供给养老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