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丽
(龙岩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龙岩 364000)
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好发于各年龄段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发病率为15%~30%,在我国慢性肝病的发病率中排名第一,但目前临床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1]。相关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当机体肠道菌群平衡状态被打破,益生菌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增多可诱发肠道炎症,破坏肠黏膜屏障,并通过肠-肝轴损伤肝脏,加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病情[2]。由此可推断,当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时,可提高肠道炎症发生的危险性。目前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肠道菌群与肠道炎症相关性的研究较少。鉴于此,该研究主要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肠道菌群与肠道炎症的关系及微生态制剂治疗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该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01~2022.12,研究对象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研究组,n=43)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43)。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0岁~72岁,平均(56.39±7.25)岁。研究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38岁~75岁,平均(56.84±7.36)岁;病程时间3个月~3年,平均(1.58±0.42)年。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的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研究组经超声、CT检查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3]的诊断标准;对照组受检者身体健康,既往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肝肾功能损伤、酗酒等病史;年龄38岁~75岁;研究者清楚该研究的全部流程,自愿加入。
排除标准:并发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其他肝脏疾病者;存在肠道感染、克罗恩病等其他炎症性肠病史者;入组前一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抗凝、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者;存在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功能失常者。
1.2.1检测方法
两组均接受肠道菌群、肠道炎症指标检测,详细方法为:(1)检测前期准备及样本采集:告知患者在检测前7天内不可使用泻药,前5天内不可食用乳酸制品(比如酸奶等)、益生元相关微生物制品,前3天内饮食清淡。检测当天告知粪便取样方法,要求其使用粪便器采集5g新鲜粪便,并在-80℃的冰箱中保存备用。(2)肠道菌群检测:取1mg粪便置入EP管内,加入0.9mL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稀释粪便,确保粪便与PBS混合均匀,并将其制成不同浓度的稀释液,然后抽取200μL的稀释液涂抹在培养基内培养肠道菌群。观察培养基情况,确定平板长出菌落后,使用每克粪便湿质量中菌落形成单位的对数值(即log CFU/g)代表最终结果。(3)肠道炎症指标检测:取50mg粪便置入提取液2450μL,待粪便与提取液混合均匀后静置30min,随后取1mL上清液,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时间为5min,离心速度设为2000×g,完成离心处理后获取100μg上清液、100μg标准品,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厂家:北京科瑞美科技有限公司)检测粪便钙卫蛋白(FC)表达水平。判断标准:当FC表达水平>50μg/g,代表存在肠道炎症。
1.2.2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接受微生态制剂治疗,即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生产单位: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227006;规格0.5g)进行治疗,使用方法:一天三次,一次1.5g,温开水吞服,总共治疗3个月。
(1)肠道炎症指标与肠道菌群的检测结果。
(2)使用Spearman分析肠道菌群与肠道炎症的关系。
(3)观察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肠道炎症与肠道菌群指标,肠道炎症指标为FC,肠道菌群指标包括大肠埃希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罗氏菌与乳酸杆菌。
从表1的结果可知,在FC表达水平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评价两组的肠道炎症指标
从表2的结果能够看出,在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在罗氏菌与乳酸杆菌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两组的肠道菌群数量
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大肠埃希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FC呈正相关关系,罗氏菌、乳酸杆菌与FC呈负相关关系(P<0.05),见表3。
表3 分析肠道菌群与肠道炎症的关系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C、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低于治疗前,罗氏菌、乳酸菌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评价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肠道炎症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临床较为常见,是指除了酒精及其他明确肝损伤因素外导致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病变的一类综合征,主要疾病类型有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4]。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肝功能损伤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甚至危及生命危险[5]。相关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诱发肝癌的危险因素,故加强对疾病的早期诊治是十分必要的[6]。
当前,临床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未完全明确,但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衡可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7]。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高于对照组,罗氏菌与乳酸杆菌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肠道菌群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肠埃希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罗氏菌、乳酸杆菌是临床常见的肠道菌群,其中大肠埃希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致病菌,罗氏菌、乳酸杆菌是益生菌,致病菌具有破坏肠黏膜屏障的作用,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肠黏膜安全,致病菌与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当致病菌数量增加、益生菌数量减少时使得肠道菌群失衡、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大量内毒素物质进入机体,诱发炎症反应与肝脏氧化应激反应,最终损伤肝脏功能[8]。临床研究发现,当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出现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屏障受损现象时,内毒素血症会刺激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引发肝脏内部的炎症反应,进而加重对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加重患者的病情,推测肠道炎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相关性[9]。FC是临床常见的肠道炎症指标,当机体发生肠道炎症反应后,中性粒细胞会聚集在肠道炎症部位,并释放大量的FC,故通过观察FC表达水平能反映肠道炎症损伤程度[10]。该研究发现,研究组的FC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黄泽鑫[11]的研究报道相似,表明肠道炎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相关性。该研究发现,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大肠埃希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FC呈正相关关系,罗氏菌、乳酸杆菌与FC呈负相关关系(P<0.05),这与苏沛珠等[12]研究报道相似,提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肠道菌群与肠道炎症存在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衡是加重肠道炎症、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该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经微生态制剂治疗后,其肠道菌群、肠道炎症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作为微生态制剂,能直接补充外源性的益生菌,增加机体益生菌和数量,抑制肠道中某些致病菌,促进肠道菌群处于平衡,从而修复受损肠道黏膜屏障,减轻肠道炎症反应[13]。
综上所述,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肠道菌群与肠道炎症具有相关性,肠道菌群、肠道炎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调节肠道菌群,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实现疾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