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水滴可带走蝉翅膀上的污染物(图/《纳米快报》)
英国爱丁堡大学工程学院团队通过观察在蝉的翅膀上发挥作用的自清洁机制,进行由超级计算机ARCHER2 驱动的模拟,发现了一种取决于水滴、污染物和昆虫翅膀表面分子间吸引力的去污新方式。
这种类似自清洁的方法可用于改进人造自清洁设备的设计和功能,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汽车挡风玻璃和生物传感器的涂层,为在电子和生物传感器中利用精密装配开辟新的途径。
图1 研究人员在演示实验装置(图/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究团队从人眼中汲取灵感,创造出具有类似功能的“相机”,展示了一种捕捉、处理和存储视觉信息的神经形态设备。
这种神经形态设备是一种由掺杂氧化铟传感元件实现的单芯片,不仅能模仿人眼捕捉光线,还能像视神经一样预先打包和传输信息,实现信息的存储和分类,从而实现超快决策。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仿生视觉、危险环境中的自主操作、食品保质期评估和法医学等领域或场景中。
图1 纳米孔是稀薄空气发电的“秘诀”(图/德里克·洛夫利/艾拉·马鲁工作室)
图1 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变色龙(图/图虫创意)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科研团队试图创建一朵“人造云”,运用“通用空气发电效应”,不断从湿润空气中获得电能。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由内部填充了小于100 纳米孔的材料制成的电力收集器,水分子从材料的上部通往下部时会产生不平衡电荷,有效创建一个“电池”,只要空气中有水分就可以运行。这款电力收集器可全天候运行,突破了风能或太阳能等技术需在特定条件下工作这一瓶颈。
受自然界中章鱼、墨鱼、鱿鱼等头足类动物具有强大变色伪装能力这一现象的启发,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侯旭团队郑靖副教授与香港大学唐晋尧教授合作,研发了一种“变色龙”般新型光致变色活性胶体材料,实现了对多组分非平衡态体系的多自由度控制和可编程的光响应相分离,为彩色电子纸和自供电光学伪装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这有助于促进人类对人造活性材料“群体智能”的理解,为活性智能材料的设计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