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斌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国内研究生阶段极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兼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通识教育功能,在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彰显科技进步,着眼社会发展,突出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其内容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其理论发展内涵和创新引领价值,对于新时代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最初的《自然辩证法》手稿由恩格斯创作于1873~1882年间,并在之后几年进行了进一步补充。恩格斯去世后,书稿被整理收录在1925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2 卷中,1941年正式出版了以主题编排的单行本。该书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强调事物普遍联系和各种科学间联系的辩证法,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方法论与人类社会论。
在不同时期,《自然辩证法》都凸显了其思想引领和观念启迪的先导作用。例如,苏联在编排出版《自然辩证法》后,其国内学界便兴起了机械论与辩证法的争论,苏联以外则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与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以及各种版本唯心主义流派等围绕自然决定论、辩证法的适用范围、唯物史观、自然主义的争论,这些争论最终推动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观走向成熟[1]。而此后不同时期,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总是会引发科学领域内和科学家共同体内的大讨论,促进了其影响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辩证法传入中国后,当时的国内自然辩证法学科奠基人于光远顺应了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趋势,持续深化、扩展该学科的内容主题,在原有自然观、科学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社会视角下的科学技术问题,科学技术的认识论、方法论逻辑等,同时也将技术哲学、各门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等分支囊括其中,继而提出自然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群”[2]。
国内学者不断立足中国实际开展对自然辩证法的相关思考和探索,发现其与自然科学的天然联系使其相较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更具开放、前沿的特点,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被称为“开明的”马克思主义[3]。1956年,“自然辩证法”被确定为“存在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科学”并开始在高校开设此课程。1979年,国内研究生教材《自然辩证法讲义》出版,该教材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研究性特征。201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定位转变为“推进构建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实现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衔接”[4],由此,自然辩证法教学的综合性和研究性定位愈发明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5]。2019年,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6]。2021年,国家教材委员会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改革[7],为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和宣传,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开展提出新的要求。面对该要求,文章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需要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需要将其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中,指导学生理解和准确把握该思想蕴含的辩证法和方法论体系,使学生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自觉认同,是新时代开展“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的根本使命。第二,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教案中突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要求,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使命。第三,将科学技术前沿涉及的重要哲学问题融入教案。例如,突出党的十九大中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观点,直面科技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将科学规律、人文视角、文化构建相结合,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讲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本内涵与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第四,构建涵盖不同学科方向的多元案例教学体系。紧密围绕国家科技规划与发展战略,将学科方向及相关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影响、新问题等融入教案,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学科及行业的发展变化与国家、社会发展现状,树立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感。第五,突出对当下国内社会热点问题的研讨。针对国内科技快速发展引发的相关社会矛盾和舆论焦点,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思考,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于实践领域当中,从而以情景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学等内容为主干,如何突出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是推进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因而在教学中应强调以下方面。
在自然观方面。恩格斯曾认为其与马克思是唯一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运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人[8]。《自然辩证法》在创作伊始便旨在概括和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从古希腊时期自然哲学中的宇宙论和自然观,历经欧洲中世纪宗教权威下的自然观,到欧洲文艺复兴前后逐步成型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再到康德—黑格尔时代发展出的唯心主义的辩证自然观,直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内容系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将自然观与科学发展尤其是科学革命紧密关联,强调科学发展对自然观的直接影响,以及继而引发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变革。在课程教学中,突出自然界的客观性、物质性、系统性、运动性是教学的重要主题,通过梳理从天体演化到生命出现、从细胞分裂到动物进化、从动物社群到复杂人类社会的客观自然历史,彰显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在科学观方面。恩格斯很早便将物质运动的形式作为科学分类的依据,将物质运动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秩序划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乃至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由此构成了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9]。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表明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关系。在教学中展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所蕴含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当今科技发展所展现的紧密交叉、相互渗透的趋势。
在科学认识的方法论方面。教师通过在课程中开展关于辩证思维和辩证逻辑的讲解,既面向学生弘扬科学精神,同时也反思唯科学主义,从而生动揭示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种种陷阱。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相统一,将主观性与自然的客观性有机统一,从而领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发展立场,强调科学认识的过程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发展和追求真理的观点。
在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和功能方面。课程教学侧重强调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要受到社会制度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被动影响方面,突出强调劳动生产通过不断向科学技术提出新诉求,继而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同时,还需强调将科学技术视为压迫和剥削工具的社会制度终会限制科学进步,而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了科学技术被真正用于人类的解放和福祉。在主动影响方面,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直接推动了生产方式与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引导了政治实践的发展,引发了生产关系的转换,从而参与并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社会的自然演化方面。恩格斯曾通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等文章揭示了人如何通过劳动实现生物性和社会性起源。这决定了人与自然间形成了一种通过劳动实践所联系的辩证关系。自然辩证法所秉持的唯物史观,一方面表明其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具体的自然科学,是一门历史科学;另一方面,其基于具体自然科学的进展,对唯物史观理论发展具有积极贡献。其所彰显的历史科学特质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10]。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向学生讲解人类一方面基于实践累积的知识通过利用和改造自然来服务自身;另一方面,基于人类从属于自然界的事实,需要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必然体现于人类社会制度与文明的不断进步上。
基于以上,“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表现在:第一,在教学目标上,要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丰富其知识面,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和判断能力;第二,在教学内容上,要将辩证主义与唯物主义思维全面渗透其中,深入讲解马克思主义对于科学技术本身特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并结合具体学科进展,强调以专题化的模式来探讨具体科学领域所涉及的不同类型的哲学问题,形成相应教学体系,持续推动案例库建设;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开课条件积极探索如案例法、专题法、翻转课堂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应极力避免由此所产生的知识碎片化、扁平化问题,以及因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概括而丧失学理性、思辨性与批判性,导致思想政治理论价值的削弱[11]。此外,通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中,结合其特有的问题视域和研究范式,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与学科知识体系、理论发展和现实问题有机结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育目标固然追求的是培育辩证思维和思辨精神,但同时,其哲学本质更要求在教学中保有特定的形而上学态度,指导学生以动态发展的眼光不断拓宽科学思维与理解自然世界的视角。
第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是一种不断发展进步的理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话题和问题域,形成常态化的教学案例更替,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专题式教学的“问题”清单成为主流。该方法强调将大纲要求与实践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对焦,调整和提炼教学内容,形成灵活的内容框架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专题式教学要求兼顾专业性,教学组织部门在班级编排上应考虑门类相近或专业相关。授课教师则需要考虑班级教案的多样化,在知识面和问题冲突上形成相应的契合关系,强化思政内容的时效性。课程中,授课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视野去审视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互动作用,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第二,现代科学的基础源于对静态的自然世界细节的观察和描述,进而上升为整体性和发展性的理论认识。恩格斯本人也曾指出,在认识自然的早期阶段,我们注重于事物特性及其特殊原因和结果等关于现象细节的认识,而忽视其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12]。传统的科学方法常会截取孤立的条件,把个别自然现象与其所处的宏观演化过程割裂开来,从而形成局部学科视角。同时,西方的科学经历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洗礼,关于科学和技术形成了符合其历史文化脉络的认知与理解。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已迈入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等为代表的后工业化时代,科学发现和理论创新的新特征的出现愈加需要新的理论体系和培养模式的不断调整和进步,亟须在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跨学科思维和人文素养,拓展不断发展的创新视野。
第三,科学认识的发展意味着对自然演化的过程性和整体性愈加关注,但科学实践中的视野和方法往往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和观点视角,形成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孤立与割裂状态。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培养路径实际上处处体现着这种妥协或折衷,导致培养对象处于一种思维视角和问题视野的受限状态。从唯物主义的实践论来看,知识循环的路线是从工程技术到技术科学再到基础科学的循环往复过程,哲学的工作则是对这一路线的顶层概括。创新活动发生于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哲学层次的创新代表的是最高层次的思维创新。由于创新涉及的学科门类极其复杂,每个学科的创新模式和特征都有差异,涉及不同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而哲学所体现的宏观和整体视角则能针对这些差异找到一种共性的创新路线,乃至为交叉学科的创新提供思维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的知识观和学科观。
第四,自然辩证法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人作为自然演化的结果,从属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本质与人类社会形态息息相关;其次,自然辩证法强调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论断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最后,强调科学技术在推动人与自然关系转变中的革命性力量。自然辩证法基于从古代自然哲学到现代科学的发展历史,梳理了哲学、科学及其现代分支之间的联系,解释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式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从而表明“科学作为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同时就和直接劳动相分离”[13]。这些特征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间的密切关系,从理论意识和责任意识方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不断变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五,自然辩证法的内涵天然包含了人及其活动所影响的自然。这一点突出强调了自然的创造与人的创造的一体性,同时也暗含了人类活动应遵守与顺应自然演化的客观规律,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这种思维突出体现出自然之于人类活动的价值塑造。在这个意义上,代表对客观自然认识成果的自然科学实际上也蕴含了价值意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启迪,能够促成人的主观意志与客观自然规律的协调,最终形成对人类生存和存在方式的系统诠释,其中不仅包含了自然科学研究的实践内容,更进一步表现为通过对自然及其演化规律进行整体上的诠释,形成关于人类实践方式的价值维度与规范维度[14]。基于这些维度,可以教育学生在主动限制功利视角下围绕科学技术形成“工具理性”,防止工具性的价值观念造成人、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异化,在理论发展中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科学家座谈时指出,我国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从‘0 到1’的突破”,而其中的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15]。知识领域的原始创新绝非无本之木,而是在吸收已有碎片化知识乃至各种奇思妙想之后,在思维空间和实践领域的一次知识再链接和重构,形成新的最优知识结构。同时,科技创新并不是完全基于科技工作者的想象力或某种完全不受限的思维发散过程,而是必须服从于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与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遵循正确的认识论导向和价值观,以及始终秉持发展人类科学事业的信念。开展自然辩证法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思维空间与实践领域的启示与引导作用,在系统总结、分析历史中和当下的自然科学认识与各种实践领域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提升未来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力。
自然辩证法理论强调科学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重视技术在改造世界中的角色。任何实践必须依赖有效的基本认识,只有建立关于客观世界的有效认识,才能开展思维空间与实践领域的创新。自然科学的进步不能忽视哲学,自然辩证法中也凸显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联系。思维是科学理性的前提,而思维的前提又是哲学的“思维规定”[16]。这决定了自然辩证法立足科学又不拘泥于现有科学的特质,突出体现了其发展眼光与思想内涵。因此,自然辩证法教育具备创新引导价值,表现为科学思想启蒙作用和实践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所推崇的创新理念并不是单纯着眼于工业生产,从而被限定在经济发展的单向度上。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发展理念是将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结合在一起,引入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之中来转变发展方式,以求在当前的历史环境下最大程度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17]。对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中应予以贯彻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开辟科技国情模块,传播创新发展理念。立足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面临的科技封锁与“卡脖子”问题愈发突出,只有依赖持续科技创新才能“破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体现了顶层思维中的大局全局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18],把科技创新置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进行强调,彰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因此,要紧密结合国家规划与发展实际,在课程内容上积极吐故纳新。但创新从来不是盲目的,自然辩证法所强调的对自然观演变、科学技术发展及其运行规律的思考为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于启迪创新意识和研究创新机理有重大意义[19]。因此,课程内容要不断结合现实,深化发展大纲内涵,将生态自然观、科技创新观、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系统融入,突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核。
第二,提倡思维发散,提升教学对象的创新性思维能力。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原创一般来自假设和猜想,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归纳。假设和猜想的创新性至关重要”[15]。因此,授课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合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重视哲学思维的开拓,通过作业论文等形式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结合了科学技术视角和哲学思维的自然辩证法理念坚定贯彻于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我国科技原创能力为目标不断丰富和活跃课堂。当代基础科学前沿直接关联着众多重要哲学问题,物质、空间、生命、意识等重要科学领域的新问题的酝酿需要哲学视野,并为重大科学发现提供契机,应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与哲学的结合在创新中的价值。
第三,贴近“大科学”时代特征,培育科研管理思维。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强调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以人工智能、石墨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集群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同样表现出该关联。并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速度远超前3 次,科技创新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旨在通过实验或理论研究,对可观测事实背后的基本原理提出更完善的解释,从而推动知识的发展。不同于之前的科技创新模式,当下单靠基础科学的资源投入已不足以支撑科技创新的持续快速发展,而是涉及科技规划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科技研发体制、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等全方位的创新体系构建。基础科学已迎来“大科学”时代,强调大投入、多交叉、广协同,这意味着创新活动不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无目的探究行为。近些年,中国在科研经费投入规模及投入强度方面仅次于美国,在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投入的增长速度上已实现了反超[20]。国家巨额投资意味着需要在创新中加强资源有效使用,同时也意味着宏观引导与自由探索之间形成了某种必要的张力。“大科学”的特征要求相对集中的研究视野,自由探索很大程度上转变为不同研究方向、模式间的焦点竞争。这就要求在创新思维的培育中,既要提倡自由探索和自主选题,也要立足课程的科技与社会模块,通过讲解国家战略需求、国际科技发展态势与相互间的博弈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等内容,培育学生的管理思维。
第四,强化人文素养,架起科学技术与人文互通的桥梁。C.P.斯诺(C.P.Snow)于1956年提出,要警惕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的分歧导致的“两种文化”的割裂。在过去偏狭的科学教育理念影响下,人们缺少对基础科学概念的纵向了解和横向理解宽度,导致科学技术的认识出现了典型的“工具理性”特征,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孕育科学的哲学基础,对相关科学技术史的基本认识匮乏,不重视对科学文化的认知和养成[21],从而阻碍了高质量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技术影响下的生产、生活模式变革主导了各种社会问题的走向,因而科技创新应摒弃工具理性,体现价值思维,将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同时也为科技成果的应用树立价值规范。中国未来的科技创新之路必然是科技探索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模式,应在课程中强调我国制度的优势,重点向学生讲解如何弥合和解决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对立和异化关系问题,让高质量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入脑入心。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跨学科性使其兼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通识教育功能,着重贴合时代,培育人文素养,传播、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拓宽课程的发展与创新内涵,确保其内容开放性、面向实践和与时俱进的特征,对于新时代研究生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其作为具有多重教育功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使之在更为广泛和丰富的教学模式探索中发挥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