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小学班级文化创新实践研究

2023-10-09 01:04杨国平
名师在线 2023年10期
关键词:班级小学生农村

文/杨国平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农村小学一直以来都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弱势群体,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本区域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足,甚至影响了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教育发展与学生发展十分重要。但目前的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效果不容乐观。为此,农村区域小学领导与班级教师应深刻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创新实践策略,从而改善班级文化,净化学生心灵,促进农村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小学班级文化创新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层次性

小学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不同学段的班级文化有着各自明显的特征。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建设对应的班级文化。对于低学段的小学生来讲,班级文化可以贴近儿童生活,显示出童真、童趣的特点。对于中学段的学生来讲,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理性元素;对于高学段的学生可以制订具有艺术性、活泼且具朝气的班级文化[1]。

(二)自主性

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十分感兴趣。小学班主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如教师可以让喜欢唱歌的学生创作班歌,并教其他同学演唱,也可以让喜欢绘画的学生一同设计班徽。这样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活动中施展自己的特长,彰显个性魅力。

(三)共同参与性

班级文化可以说是班级整体呈现出的风貌,离不开全班学生的共同参与[2]。要想让整个班级的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创建,教师就需要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创设符合小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心理发展特性的班级文化。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体会班级文化创建过程中的乐趣,从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感,从而形成具有朝气、活力的班级文化氛围。

(四)多样性

小学生对身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在创新班级文化时需要以激发学生潜能为主,创设丰富多样的班级文化[3]。例如,班级文化的创新实践可以从设立书法角、绘画展、图书角、新闻角等方面入手,也可以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竞赛或知识竞赛。无论哪一种活动类型都要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发展特征。

二、农村区域小学班级文化创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缺乏重视

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农村区域的小学教师与学校领导对班级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致使班级文化建设受到影响。此外,部分班主任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没有了解班级文化内涵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导致班级文化创建出现诸多问题。

(二)物质文化建设参与性不高

目前的农村区域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还不够深入,学生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参与得较少,学生个性与自主性也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的个人能力也无法发挥。例如,班级黑板报设计学生参与度不高,图书角利用率不高等。班级是小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班级文化创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决定了学生对这个班级的喜欢程度,但在一些农村小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事项。

(三)班级行为文化活动组织次数少,且缺乏个性

班级活动是一种以班级为单位,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利用学科教学之外的时间组织各种项目活动。班级行为文化活动是围绕学生主体进行的,可以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发展。但目前的农村小学班级行为文化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活动进行的次数较少。部分农村小学生反映自己的班级很少开展班级活动,很多班主任对此活动并不重视。其二,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学生之间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存在差异,教师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创设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独具特色的班级行为文化。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没有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而是学校怎么安排就怎么布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优势。

(四)班级制度文化有所欠缺

在农村区域的小学中,班干部在班级管理方面起到了辅助性作用,并且班干部的选择能为学生提供特长发挥与信心提升的机会。但在实践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班干部都是由班主任推荐,或是由班主任直接任命。这很容易忽略班级的其他学生,导致其他学生对班级活动失去热情与积极性,最终导致班级制度文化进行不顺利。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班级制度,甚至一些班级根本就没有制订班规。

(五)班级精神文化创建不到位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一种深层的文化,是一种只能被感知的文化[4]。班级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实际上,有些农村小学的班级精神文化并没有得到落实。首先,一些班级缺少班名、班训、班歌、班徽,这些都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班级特征的体现,但是一些班级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做不到位。其次,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班级精神文化应该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但是大多数班主任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最后,班级凝聚力不够。班级凝聚力指的是班级学生之间的向心力与同学之间的团结程度。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越融洽、越团结,他们的凝聚力就越强。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班级学生之间都有自己的小团体,班级出现拉帮结派的问题,凝聚力不强。

三、农村区域小学班级文化创新实践策略

(一)深入理解,积极领导创新班级文化建设

在农村区域的小学班级文化创新过程中,校领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区域的小学领导应及时改变思想观念,从根本上提高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加强学习并阅读与班级文化相关的书籍,从而深入理解班级文化在教育发展中的内涵。另外,学校领导还需要及时组织各班级班主任参与相关的知识学习与培训,提高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理解,使其从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这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推动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创建有效的班级文化。

(二)引导学生参与创新特色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而设计与布置教室是建立班级物质文化的形式之一[5]。在布置教室方面,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掘学生的潜能与特长,创建具有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首先,在进行黑板报设计时,要鼓励并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具体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采取轮换制更换黑板报,并让小组之间进行成果比拼;二是将学生按照特长分组,不同特长小组负责不同的区域部分,这样不仅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室的布置,还能将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其次,利用好班级的图书角。读书可以让学生进步,增长学生的文化学识,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在每个学期初让学生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有阅读价值的书籍放置到图书角中,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图书角的书籍需要定期更换。

(三)组织多样化的班级行为文化

班级行为文化是进行班级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需要从多个角度实现。教师要在各项活动中发现学生的优点,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农村区域的小学教师需要开展具有教育性质与趣味性的班级活动,让学生的优势在活动中得到体现。首先,教师可以成立兴趣小组,并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去选择喜欢的班级活动。其次,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的主题班会。班级主题活动项目可以从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向入手,使学生通过主题班会规范个人言谈举止,提高责任意识与道德情操,也为优良班风建设打好基础。再次,组织学生进行竞赛类班级活动。如开展知识竞赛、体育竞赛、才艺竞赛等,让学生可以通过竞赛展示自我。最后,以节日为主题组织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在清明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组织学生开展“讲英雄故事”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建立公正民主的班级制度文化

首先,班级干部的选举要民主化。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不仅能够协调班主任开展工作,还能为学生的日常活动提供保障。学生可以在班会上通过推荐或自荐的方式进行选举,并采用不记名投票进行选举。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在班级中进行公示,同时教师要对选出的班干部进行培训,使班干部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职责,从而更好地协助教师进行日常管理。

其次,建立公正的奖罚制度。教师在制订与实施奖惩制度时需要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教师可以设立以下奖项:进步奖、互助奖、精神文明奖、劳动模范奖等。在对学生进行惩罚时需要尊重学生,注意惩罚的力度,以免对学生造成不利的心理影响。

(五)创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创新与建设具有朝气、健康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首先,农村地区的小学需要利用有限的条件建立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内容。如从精神层面上由教师带动学生建立适合本班特色的班训、口号,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创作班徽,选出适合班级风貌的班歌等。

其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推动班级文化的创新建设。小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大多会将教师视为自己的榜样,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学识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另外,很多农村小学生属于留守儿童,教师对他们的影响超出了对其他学生的影响。为此,教师应放平姿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与需求,聆听学生的心声,从而增强彼此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推动班级文化的建设。

最后,注重班级凝聚力。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决定了全体学生的团结意识与能力,班级学生关系越和谐融洽,班级的凝聚力就越强,反之就会越来越弱。为此,教师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转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积极帮助别人,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与缺点,不断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班级凝聚力也会有所增强,从而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互爱的班集体。

结 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级文化创新建设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今后的个性化发展至关重要。农村区域的学校领导、教师应提高重视,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班级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团结、温馨的校园环境,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班级小学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班级“四小怪”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我是小学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班级被扣分后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