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内容,是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的保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必须将识字教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然而对于刚跨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认识汉字存在一定的难度,这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文章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解读,并通过对新旧课程标准中识字写字要求的对比,分析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以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课《中国美食》为例,分析低学段识字课堂的设计思路,为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识字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7-1737(2023)22-0064-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促使语文学科教学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落实深化语文学科教育改革,为我国新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与奋斗精神的综合人才。文化的源远流长于文字的演变中有所体现,因此,汉字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延续的重要途径。加强中小学汉字教育,更能够激发民族文化自信,进而促使语文学科教育充分发挥立德树人作用。
一、《课程标准》解读
(一)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一线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许多教师还习惯于碎片化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忽视教学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1]。这些仍旧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仅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展,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违背了立德树人的新时代学科育人需求。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适应世界课程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20年以来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深入总结分析,提出新的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推动力量,催生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探索语文课程教学的新方向。
(二)《课程标准》的主要突破
1.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课程标准》解释了“语文素养”的内涵——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同时还指出,语言运用是基础,其他三个方面要通过学生的语言发展得以实现[2]。
同时,《课程标准》在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也提出了相关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要使学生认同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相关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目标在于培养语感,通过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学生对汉语汉字的深厚情感;在思维能力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直觉、形象、逻辑、辩证、创造等思维的培养;在审美创造方面,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和欣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2.构建结构化的语文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创新提出了“学习任务群”概念,这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学习任务群要求教师整体把握语文课程的内容,脱离单篇教学,基于任务群整合语文教学,协调课文和单元及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详细规定了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对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协调融合,强化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增长语文能力,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二、新旧《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要求对比
(一)写字量要求降低
《课程标准》要求低学段学生能够认识1600个常用汉字,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写字量的降低是为了保证书写质量的上升,低学段学生刚开始接触汉字书写,对汉字的基本构字尚不熟悉,这一阶段的汉字书写主要是为了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书写基础,书写质量的上升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进步。
(二)书写要求进一步提高
在减少书写量的基础上,《课程标准》对汉字的书法、笔顺、写字美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关注汉字书写的过程,注重对基本功的培养,为更高阶段的学习书写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书写习惯的养成
《课程标准》对于写字姿势、书写习惯的要求贯穿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育的三个阶段。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书法的基础,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书法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助于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统编语文教材识字课编写特点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材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统编语文教材在识字课程的编写上也进行了突破创新,使得教学过程与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与旧版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教材编写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识字教学早于拼音教学
统编语文教材在进行识字内容编写时,将识字教学放在了拼音教学之前,这与旧版人教版教材截然不同。相较于从字音开始学习,从字形字义出发,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构成和发展,更适合汉字这类表意文字的学习。
此外,低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幼小衔接的阶段,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已经认识了一部分简单常用的字,先认识汉字能够帮助学生做好幼小衔接,帮助学生过渡,逐渐适应小学的节奏和教学特点,减轻刚进入小学的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识字课插入大片情境图
与旧版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在识字课内容中插入了大量色彩鲜艳的插图,不再只局限于以往相对单调的文字展示。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色彩鲜艳的配图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使得识字课文的内容不再显得单调无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此外,直观的配图能夠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字和词的意义,将课堂上认识的字词投射进生活。
四、深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改革的路径——以《中国美食》教学设计为例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低效状况,调查显示,造成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为教学方式单一,对于尚未形成抽象思维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抽象化的音节符号与思维模式之间存在矛盾,致使学生在识字时出现困难,识字教学效率不高。这要求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必须充分结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在识字教学中积极引入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以统编语文二年级识字课《中国美食》的教学设计为例,详细分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提升的路径方法。
《中国美食》一课为二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在此前一年半的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打下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已经学会了汉语拼音和音序查字法,在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又掌握了部首查字法,这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汉字提供了情感和能力基础。教师可将《中国美食》的教学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偏重基础方面,第二课时偏重探索识字规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汉字构字规律。
(一)第一课时教学方式分析
1.引入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低年级学生更容易被好玩有趣的事情吸引,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游戏融入课堂,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将识字课堂转化为游戏活动,寓教于乐。
在进行《中国美食》一课课程设计时,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认识蔬菜中,教师可以出示蔬菜实物与词卡,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将蔬菜(菠菜、蘑菇、茄子、葱)与词卡对应起来;当内容转换为认识豆腐时,可以使用谜语式导入形式,引出豆腐的制作过程,探索“腐”字的形成过程,从而带领学生了解豆腐的文化寓意。
2.注重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状态
每个学生的发展程度不同,接受及学习的速度也不相同,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差异化分析,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进步,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针对个别识字困难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小组合作。
在《中国美食》一课的口袋作业设计中,教师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了三种不同程度的差异化练习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练习内容主要是汉字的书写练习,如看拼音写汉字,听读音写汉字等;针对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在汉字书写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探究能力的培养,如通过部首查字法查找同偏旁汉字,增强他们汉字分类意识;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汉字的反复书写记忆内容,在以上两种练习上,增加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录一段视频,让学生自行组织语言来介绍一道菜。
3.情景化模拟教学,突破课堂与生活的界限
汉字作为交流的载体,形成发展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它使得人们的生活沟通更加方便。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运用多媒体工具,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识字学习,对汉字进行生动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在生活中的作用,加强汉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中国美食》一课的教学中引入情景化教学的具体方式表现为: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有关美食的视频,视频导入之后,运用语言创设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进入预设情景——假设今日你是一位“小小厨师”,你都认识什么蔬菜,会做什么美食呢?
4.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弱化教师角色
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不应将自身放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学会适当隐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中国美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所要突出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小组合作。在自主认读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内抽读词卡,互相正音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小组互助交流中应适当隐身,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出现进行辅导。例如,在“蘑菇”的“菇”与“豆腐”的“腐”两个字的读音正音中,书上所标注的是其本来的读音,但在这两个词中均读轻声,因为与日常习惯读音不同,超过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及时介入纠正。
(二)第二课时教学方式分析
第二课时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识字规律探索和写字练习上,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方式上,教师采用了示范教学和分类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利用汉字构造方式归类,帮助学生巧记生字
在识字教学中引入汉字的一些基本构字方法,将构字方法通俗化,帮助学生记忆辨别汉字。例如,“菠”“茄”“蘑”等字,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偏旁部首都是“艹”,说明这几个字都和“草”有关,所指事物属于植物,“艹”就是这些字里表意的部分,“波”“加”“磨”为表音的部分。
将汉字构造拆分后简单化,利用相同的偏旁部首对汉字进行归类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使学生在后期学习中理解同音形似字。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对构字规律的认知和对规律的把握,会让学生在后期的汉字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2.进行示范教学,注重及时反馈
低年级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还没有形成规范,教师的示范是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示范指导时,需要直观地让学生学会如何下笔写字,如“鸡”“鸭”两个字的写字练习,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个字都应该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位置,在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注意各部位占比例大小,遵循“左窄右宽,左低右高”的结构规律。教师可以先范写,然后让学生练写,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纠正不良的写字习惯。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语文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同时又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石,低年级时掌握扎实的识字能力,有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语文识字课堂的教育改革应该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引进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郑国民.以文化人,建设素养型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9):30-36.
柯孔标.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之一[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5):4-7.
作者简介:邓婷(1990.12-),女,安徽黄山人,任教于南京外国语学校青奥村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