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杰
居住在水边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晚春或早秋时节,碧波荡漾的湖泊和茫茫无际的大海,会出现五光十色的“水花”。它们漂浮不定,多彩多姿,看起来蔚为壮观,但送来一股股腥臭的刺鼻气味,令人生厌。
原来,这些远看色彩斑斓的“水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藻类生物,有的个头儿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其真面目。它们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别看这些很不起眼的水中生灵,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它们就会大肆蔓延,密密麻麻,厚厚地覆盖在宽阔的水面上,并把水体染成红、黄等颜色。科学家把淡水體出现的这种现象叫水华;如果发生在海洋里,就叫赤潮。实际上,它们都是藻类疯长的结果。
科学研究证明,引发这种现象的浮游生物有150多种,我国沿海地带则不下30种。最常见的是单细胞夜光虫,其传宗接代方式类似于低等植物,但又不会进行光合作用。可以说,这种小家伙既是虫又是藻。当夜光虫聚集在海面拼命繁衍时,人们就会看到,夜幕下的海面波光粼粼,就像无数颗蓝宝石在水中闪耀,显得十分迷人。有时,如果束丝藻大量萌发,就会把水体染成鲜红色,犹如晚霞倒映在水中;而腰鞭毛虫大量滋生的水域,则呈现出褐色……它们不愧为湖泊和大海的“染匠”。
水华、赤潮虽然貌美,但它们好似美女蛇,华丽的外表掩盖着恶行,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灾难。一些藻类过度滋生,如同地毯一样掩盖在水面,挡住阳光对水体的照射,使水草、海带等生物得不到足够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甚至死亡,造成水下生态恶化;同时,藻类呼吸不仅会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还阻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中,严重威胁鱼虾等动物的生存。特别是蓝藻,更是穷凶极恶,它产生的有毒物质,使鱼虾和贝类等生物中毒。人吃了这些中毒的水产品,会有生命危险。科学家发现,引发赤潮的藻类体内所含的毒素,有的比眼镜蛇的毒液还厉害。
据历史记载,藻类大肆泛滥造成的悲剧屡见不鲜。1981年,我国香港近海发生赤潮,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损失了1400万港元。1987年,菲律宾民众误食被赤潮污染的海鲜,造成278人中毒,21人死亡。我国最严重的一次赤潮,发生在1998年3月底。当时,珠江入海口附近,海面上漂浮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死鱼烂虾,直接经济损失达1340万元。
藻类疯长还影响海上航行。1983年10月,苏联一艘潜艇驶入大西洋一片海域时,前进受阻,困在那里不能动弹,可是,潜艇本身没有任何故障,也没有受到攻击。这起近乎灵异的事故,一时引起轰动。原来,是马尾藻缠住了潜艇螺旋桨和艇体关键部位,使得它无法正常行驶。这片马尾藻密布的海域,面积有几百万平方千米。据说,有50多艘船只曾误入这里,被马尾藻围困后挣脱不开,只能等待救援。有的船只上食物和水耗尽后,船上的人再也没能返回。
藻类扩张造成的危害不胜枚举,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要想防治,首先应弄清背后的原因。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随着工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大量污水排放使水中的化学物质陡增,尤其是具有营养价值的氮、磷等成分,为藻类快速生长和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可是,一千多年前就有关于赤潮的记载,那时人口少,工业很不发达,生活和生产污水几乎为零排放,水中没有过量的营养物质,为什么藻类还猛长呢?
为解答这个疑问,有人设法减少营养供应,将藻类饿死,以此限制它们的繁殖速度,从而取得令人信服的反向证据。然而,要从茫茫大海或湖水中将磷、氮等成分提取出来,谈何容易!何况,蓝藻等浮游生物还能从空气中获取氮气作为营养。所以,全面来看,水华和赤潮的产生,应该与水质、水温、光照、水流和天气等综合因素有关。
目前,尽管人们对这个问题还未完全弄清,但初步取得了一些解决办法。德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细菌,这种细菌能大量吞食水中的蛋白质和糖类,可用来减少湖泊和大海中的营养物质,以控制水华和赤潮的发生。此外,日本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海洋“除草剂”,可很快杀死引发赤潮的浮游生物。但这种产品有副作用,大量使用会危害其他海洋生物,而且成本太高,难以广泛推广运用。
蓝藻是引起水华的罪魁祸首,人们通常以化学、物理、生物等手段来防治其泛滥。在我国,主要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泊或水库中,适度投放以蓝藻等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鱼和罗非鱼,或放养有经济价值的虾、蟹等,通过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防止蓝藻暴发。
同时,还可种植浮萍、水葫芦等漂浮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剥夺蓝藻的食物,并遮蔽它的阳光;或者培养硅藻等优良藻类和光合细菌等益生菌类,与蓝藻争食争光,抑制其生长,从而防止水华爆发。这样,通过不断努力,有朝一日,藻类扩张无度的现象会得到有效控制。那时,地球上的每一处水域,将明净如镜,湛蓝无比;人类共同的家园,将更加优美、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