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炜鸿 广东顺德德胜学校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与新时代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提出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但目前的有关研究大都是从慕课、课堂翻转、技术融合、时间分配等“以教为出发点”的视角考量线上线下的融合问题,较少关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知识有效习得的规律。然而,只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以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语法架构的构建为落脚点,才能让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促学功效。此外,线上线下混合的模式多样,目前缺少清晰的、系统的分析框架来引导混合式教学实践。基于此,本文拟从语义波视角探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践范式,探讨信息技术如何赋能,提高英语语法教学效率。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Karl Maton在教育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语码理论”(legitimation code theory)的研究框架,阐述了用于解释学习过程中知识逐步积累内在规律的语义波(semantic waves)理论。知识习得的过程涉及语义引力(semantic gravity,SG)和语义密度(semantic density,SD)两种语义编码,它们在语义刻度(semantic scale)上交互。语义引力与语义密度的强弱变化、此消彼长形成了语义波。语义引力指语义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语义引力越强(+),语境对语义的制约作用越大,反之(-)则越小。语义密度指语义的浓缩程度:语义密度越强(+),符号所蕴含的语义越多,反之(-)则越少。语义引力与语义密度成反比关系,两者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语义轮廓(semantic profile),不同时间之间的语义刻度之差形成语义幅度(semantic range),如下页图1所示。
图1
图1表征了随时间变化的三种不同的语义轮廓(A1、A2、B)。A1表征的是低语义引力高语义密度的语义轮廓,知识处于高度抽象概括的状态,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小,符号内知识的浓缩程度较高。A2表征的是高语义引力低语义密度的语义轮廓,知识形象具体,但也高度依赖语境,浓缩程度较低也就意味着普遍适用性较弱,解释力相对局限。B表征的则是从弱引力高密度到强引力低密度(SG↑SD↓)再到弱引力高密度(SG↓SD↑)的语义轮廓,语义幅度大,呈现先降后升的走势。B融合了A1、A2的特征,意义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和意义浓缩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呈现波动性变化,知识处于“抽象→具体→抽象”的状态。
Maton表示,知识正是在相对脱离语境的浓缩意义(低语义引力高语义密度)和依赖语境的简化意义(高语义引力低语义密度)之间转换中形成建构。累积式构建(cumulative knowledgebuilding)是通过再语境化,从抽象演绎到具体,然后通过再凝练,从具体归纳到抽象的动态过程。如果将知识的构建比喻为一个生命体,语义称为流动的血液,那么语义波则称为知识构建的脉搏。语义波的起伏证明生命的律动,语义的平线显示生命的停止。在知识累积式构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语义波波峰上的高度浓缩的抽象知识进行解包,塑造下行轨迹,将知识语境化与具象化,抵达波谷;其次将知识重新打包,将知识再度符号化与概念化,塑造上行轨迹,浓缩成新的知识点。在不断地解包与打包的过程中,语义波不断形成,学生知识累积式构建也不断形成。语义波理论已被用于分析多个学科领域如生物、历史、化学、外语等的教学实践,是一个对教学实践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英语语法语言生涩、抽象,属于弱引力高密度的知识板块。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将语法学习过程中的“波峰”消解,再进行“波谷”逆转,引导学生实现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语法知识习得。本文以语法模块“介词加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为例,利用交互性、实效性强的UMU智慧教育平台,阐述基于语义波理论,信息技术如何赋能英语语法教学,实现语法知识“解包”与“打包”,促成知识累积式构建,如图2所示。
图2
学习目标:①在“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中正确选择介词和关系代词;②运用“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描述人物;③整理关于定语从句的语法知识。
课程第一模块是线上术语概念“解包”。教师在UMU平台上发布微课,对符号化和概念化的抽象术语进行解包,让学生充分了解“定语”“定语从句”“先行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的基本内容,初步搭建定语从句的认识支架,实现SG↑SD↓。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的“考试”环节,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平台同步设置“问卷”和“讨论”板块,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
课程第二模块是线下“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知识“打包”。教师分析UMU平台的考试情况,结合问卷和讨论板的发言,课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的疑惑点。教师联系学生生活的语境,创设语篇,内嵌“介词+关系代词”的定语从句,形成强引力低密度的语义环境。学生联系线上学习的定语从句内容,结合线下语篇的从句,根据教师的编排,有意识地归纳介词的三种选取方式:①根据定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的习惯搭配确定介词;②根据先行词的搭配习惯确定介词;③根据定语从句所表达的意义确定介词。线上线下的联动,促使学生将课堂内容重新打包成弱引力高密度知识。学生通过平台将完成两个分句合并成定语从句的练习,并通过平台检测该类从句中的“介词选取”的掌握情况。
课程第三板块为线上“再解包”过程。学生内化学习内容,根据教师创设的写作情境,描写人物,根据介词选取的规则选取动词、先行词,在文中书写三个以上包含“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以及三个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上传到智能写作平台句酷批改网。由此,学生将弱引力高密度的抽象概念具化成强引力低密度的写作句子。
课程第四板块为线下“再打包”过程。教师评讲学生的写作,大屏幕展示学生习作,好文共赏,通病共评。基于学生语篇,邀请学生分享介词的选取和关系代词选取的原因,并基于创作语篇,分析定语从句的语用含义。通过回顾定语从句的相关内容,形成定语从句的思维导图,再次将所有低密度强引力的内容重新打包成语义密度高、语义引力弱的概念化知识。
语义波理论框架下的信息技术赋能英语语法教学,能够强化线上线下各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增强模块内部的内聚性,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服务教学的工具。本文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方面探索信息技术如何真正赋能英语语法教学,塑造“互联网+”下的语法教学生态。
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途径实现教学目标。教育技术应用的目的是通过创建、运用、管理教育资源和学习过程,提升教学绩效。信息技术赋能英语语法教学,教师不应单纯关注技术的应用,而应转向构建与语法教学兼容的教学生态,关注混合式学习的目标、活动和过程设计。信息技术赋能英语语法教学的出发点不应是技术的使用,而应落在混合式语法教学生态的需求以及学生语法学习的需求上,通过教学活动,用教学媒体串联语法内容、教师、学生三大教学生态要素。教师应主动思考语法的教学目标,思考信息技术是否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线上线下的语法教学模式不是单纯地使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大大小小的语义波,促进知识的累积式构建。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赋能的语法教学不强调线上解包线下打包的绝对二分,两个过程需要匹配教情,符合学情。“波峰”“波谷”的平滑转向,在于线上线下的平滑过渡,有机联动构建语义波。线上线下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语法知识的解包和打包,实现知识内化吸收,其后应创设多途径、多形式外化展示的教学活动,形成此起彼伏的语义波,达到知识累积性建构的目的。
语言学习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语言是输入和产出多元互动的结果,所以,学生作为输入输出的端口最需要获得整个教学的关注。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不局限于语法学习资源提供,而应发挥引导、启发、激励、唤醒、监控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信息技术的使用,务必围绕学生在语法知识上的识解,关注学生语法能力和语法意识的提升,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课堂。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必定是复杂多样的,教师应把学生放在首位,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问题,及时获取教学反馈。
线上网络学习资源纷繁多样,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情况,精选线上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开拓校本语法学习资源库,结合语义波理论,关注学生解包和打包能力,深度检测学生的语法能力和语法意识。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的赋能式革命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主动地拥抱变化,能动地适应教育模式新常态,将是所有教师在“互联网+教育”时代面临的重大任务。以语义波为理论指导,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法教学上的加持,推动学生累积式知识构建,对抽象类知识的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认知、理论、行动三位一体,多元构建基于校园学情、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方能够切实提升学生语法能力,实现语法教学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