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农区害鼠密度调查与毒饵站防控鼠害技术标准试验

2023-10-08 00:36双有铭彭李亚钟策宏徐忠国
南方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害鼠毒饵鼠类

双有铭,彭李亚,鲁 勇,张 琛,钟策宏,李 剑,徐忠国

(1.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广东深圳 518101;2.深圳市中大合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25)

广东省深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长夏短冬。年平均气温22.5 ℃,可四季耕作,作物种类繁多,鼠类食物来源丰富。深圳市气候温暖,鼠类繁殖能力强,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总体季节消长不明显。但冬季温度较低时,褐家鼠等部分鼠类“回迁”(从室外迁回室内或周边)现象较为明显,届时室内老鼠密度会相对增大;而气温回暖时,又会迁移到室外。

鼠类作为一种常见的啮齿类动物,不仅能携带200 多种病原体,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粪便等途径传播病原体,拥有广泛传播疾病的能力。据统计,鼠类传播的人类疾病有57 种,包括14 种细菌性疾病、31 种病毒性疾病、5 种立克次氏体病和7 种寄生虫病。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鼠疫,不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检疫传染病之一。欧洲曾被鼠疫席卷,导致其总人口减少了1/3,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我国广东省,1867—1952 年,鼠疫肆虐了80 多年的时间,造成50多万人感染,近46 万人丧生。这段历史让人深感防控鼠类传播疾病的紧迫性。除鼠疫外,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也是由鼠类传播且危害严重的疾病。虽然现在广东省的鼠疫处于静态状态,但广东省的鼠类密度仍然较高,并且印鼠客蚤指数已经达到了引发鼠疫流行的警戒值。这一情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蔬菜、粮食、水果多元化种植模式,鼠类多是杂食性动物,几乎所有作物都在其“菜谱”里。鼠类喜欢啃食幼苗根茎,偷食刚播下的作物种子,造成缺苗断垄;还喜欢在田坎中打洞,使稻田漏水,造成水肥流失;鼠类还具有磨牙的习性,喜欢啃掉果树根茎的韧皮部,导致果树死亡;最严重的是其会啃食成熟的种子和果实,还会在粮食上排便,造成粮食发霉,导致经济损失。

在畜牧业生产方面,养殖场中丰富的饲料为鼠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此其数量也相当庞大。以深圳市某种鸡场为例,该养鸡场占地23 hm2,平均每平方米的饲料仓内有7.6只害鼠。在进行灭鼠行动的15 d内,共清理出了835 只鼠尸,每年因鼠类破坏造成的饲料损失更是高达几十万元。鼠类不仅通过伤害禽畜、窃食饲料及污染饲料等途径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通过污染水源环境以及与人类、禽畜频繁接触,进一步提高了传播人禽共患疾病的风险等级。例如,弓形体病和布鲁氏菌病就是鼠类在这个过程中广泛传播的疾病。这些疾病的传播不仅严重威胁到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直接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控制鼠类数量和加强防治工作变得极为重要。只有通过采取措施减少鼠类的滋生和繁殖,才能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深圳市农区的鼠害呈上升趋势,因此监测深圳市农区的鼠密度成为制订防治鼠害方案的可靠依据。而选用适宜成熟的毒饵站防治农区鼠害技术也成为深圳市农区开展灭鼠工作的迫切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鼠夹:长16 cm,宽8 cm(诱饵选用新鲜花生米);供试毒饵站(塑料制):长27 cm,宽19 cm,高10 cm;供试毒饵:选用0.01%溴敌隆浸泡的稻谷[2]。

1.2 试验方法

监测地块:光明区玉峰农业基地、新桥环通菜场(毒饵站试验地)、深圳市寰通农产品有限公司(玉律菜场)、宝安区源兴果品石岩基地、石岩街道浪心南农地、塘头南农业示范基地。

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3]。每块农地沿田埂、路旁和房屋外墙放置200 夹,夹距15 m×10 m,为便于寻找旁边插小红旗作为标记,9 月18 日下午投放,9 月19 日早上回收并统计捕获鼠数。

毒饵站控鼠试验:将新桥环通菜场划分为5 块面积均为6 670 m2的样地,样地间距大于100 m,每个样地为一个处理,处理一至处理四每667 m2分别放置5、4、3、2 个毒饵站,处理五为空白对照(CK)。每个毒饵站放毒饵20~30 g,在道路、河道、沟渠道两侧有鼠迹的地方呈带状布放。9 月20 日放置,10 月5 日回收,期间每24 h 补充毒饵并清理鼠尸[4]。

按照公式(1)和(2)计算鼠密度和校正灭鼠率。

式中:R为鼠密度,%;Nr为捕获鼠数量,只;Ne为回收鼠夹鼠,只。

式中:P为校正后灭鼠率,%;R2为处理后鼠密度,%;R1为处理前鼠密度,%;Ra为对照处理前鼠密度,%;Rb为对照处理后鼠密度,%[5]。

2 结果与分析

2.1 监测情况

参照《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NY/T 1481—2007)规定,浪心南农地、石岩基地鼠密度在3%~5%,鼠害发生程度为偏轻发生;玉峰农业基地、玉律菜场、环通菜场和塘头南农地鼠密度在5%~10%,鼠害发生程度为中度发生,有实施防控害鼠措施的需求;个别地块鼠密度超过15%,鼠害发生程度为偏重发生,有迫切实施防控害鼠措施的需求(见表1)。

表1 六块农地农田鼠密度监测情况 单位:%

2.2 防控效果

由表2 可得,处理一校正灭鼠率最高,即每667 m2放置5 个毒饵站在作用15 d 后灭鼠率最高,灭鼠效果为57.54%。

表2 各处理灭鼠试验结果 单位:%

3 结论与讨论

深圳市农区鼠密度6.50%±2.12%,高于《农区鼠害控制技术规程》(NY/T 1856—2010)秋季鼠密度标准5%,应加强农区灭鼠工作。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以本次鼠类调查报告为依据制订农区控鼠实施方案,并在最后进行控鼠效果评估。同时只有在后期控鼠工作中,建立深圳市农区害鼠监测防控体系,才能有效减少农业生产中害鼠造成的经济损失。

毒饵站试验组选择的农用地为新桥环通菜场,其监测鼠密度为6.88%,为本次监测农区中鼠密度最接近6.50%±2.12%的地块,选用环通菜场进行试验可使试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在毒饵站试验中,按《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NY/T 1481—2007)规定,为准确做出毒饵站的控鼠效果评估,在监测完鼠密度后应立即设置控鼠设施,即为处理前鼠密度;在控鼠设施完全生效后测定鼠密度,即为处理后鼠密度。

该试验中所设置毒饵站选用的诱饵为0.01%溴敌隆浸泡的稻谷,其适口性好,回收毒饵站时,均发现毒饵有被取食的痕迹(观察到大量谷壳,用薄板扇动观察)。溴敌隆为第二代慢性毒鼠药,故在放置毒饵站期间每日都要补充毒饵,同时根据相关标准,第二代慢性毒鼠药在15 d 后完全生效,故在回收完毒饵站15 d 后进行处理后鼠密度的监测。毒饵站灭鼠相对鼠药裸投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环保和可持续的控鼠技术,化解了药物控鼠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保障了人、畜和鸟类安全[6]。

为了防止害鼠过早对第二代慢性毒鼠药产生抗药性,在田间推广时还需与其他毒饵轮换使用,以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单靠化学防治控制鼠害是远远不够的,还易导致生态系统失衡。最重要的是在监测预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且系统性地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在布放毒饵站的前提下,清洁田园以及打扫农舍环境卫生,及时处理收割后的作物秸秆,减少害鼠栖息场所。尽可能将成熟的粮食收存,做到不遗留、不散落和妥善保管,实行水旱轮作,作物间轮作,减少害鼠食物来源。猫科、犬科、鹰科、鼬科等食肉类动物都是害鼠的天敌,可通过引进天敌和营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场所来增加天敌数量。也可使用对非靶标生物无毒或低毒的毒饵、不孕剂、肉毒素等。

本次试验在农区中每667 m2设置5 个毒饵站的防控效果最佳,但受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同时单一试验并不能绝对地证明某种灭鼠方案的优劣。机械性的单次小面积的农田控鼠处理并不能彻底解决农业鼠害问题,只有多部门联合,广泛发动农户,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方针开展大面积控鼠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害鼠毒饵鼠类
新疆南部农区鼠害调查与成因分析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灌阳县稻田害鼠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调查①
天津七里海湿地鼠类十年变化
高置式大容量毒饵站对东北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初探
甘肃省森林害鼠综合管理对策
浅谈毒饵站灭鼠技术
2015年云霄县农区鼠害监测结果
RNA干扰沉默STAT3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不同材料毒饵站诱杀害鼠效果对比试验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