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省公路事务中心 邓志斌 龙盼
自“十二五”至今,湖南省以路网提升、道路通达、通行安全保障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美”,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一条条崭新铺就的农村公路展现了潇湘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10年来,湖南交通精准施策,为贫困地区补齐交通运输短板,打通外联内运的通道,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走上“快速路”。
君行千里文明路,莫忘辛勤养路工。青百宇 摄
荷文公路 彭红霞 摄
从无到有,从窄到宽,从尘土飞扬的乡间泥巴路到“畅安舒美”的村镇沥青路……自2014年国家提出“四好农村路”建设以来的10年间,湖南省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一条条崭新铺就的农村公路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村镇居民便捷出行提供了强大支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10年来,湖南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3.1万公里,总里程达到20.3万公里,新增通畅建制村4756个,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7个,实现100%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较国家要求提前5年实现目标。特别是重点实施25户/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累计完成4.37万公里、惠及3.6万个自然村,做到了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兼顾,在全国率先实现“组组通”,为国家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强力支撑。如今,湖南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让更多沉睡于乡野山间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被唤醒,令潇湘乡土文化更好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10年来,湖南坚持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创新小修保养、预防性养护管理及创新养护运行机制的管理模式,在全国率先推行“路长制”,按照“属地管理、分段负责”原则,建立市、县、乡(镇)、村四级“路长制”。从2016年浏阳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公路“路长制”,到2017年在长沙全市迅速推广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政策,再到2019年在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作“路长制”典型经验介绍,湖南省现已形成“行业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格局,实现了由“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由部门行为到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的转变,施行的建养一体化、大中修与小修保养一体化、养护市场化社会化、代建制、路产保险、“施工设计总承包+融资”建设、小型同类项目打捆招投标等管养新模式,开辟了行业发展新途径,拓宽了要素保障新渠道,提升了发展新效能。
湘西州永顺县的护路先锋 朱能贤 摄
长沙县最美农村公路 朱洁 摄
武陵源插园公路 吴扬辉 摄
10年来,湖南聚焦民生实事和重点项目,多举措扩大农村公路有效投资,普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持续发挥全省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的“压舱石”作用。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不仅提升了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还将农村公路从一条条出行不便、阻碍发展的“瓶颈路”变成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路”。
10年来,作为精准扶贫首倡之地,湖南始终把扎实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51个贫困地区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7.3万公里,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交通保障,实现了农民因路而富、农村因路而美、农业因路而兴;就业扶贫精准到位,累计吸纳近两万名建卡立档贫困居民参与公路养护工作;全省公路部门上千名党员干部参与驻村扶贫和“一对一”帮扶,帮助全省6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湖南省公路事务中心党员干部主动请缨担纲湖南省交通运输厅驻村扶贫队“主力军”,奋战脱贫攻坚第一线,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对口帮扶村实现“户脱贫,村出列”。
“十三五”以来,湖南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与“最美农村路”评选,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7个、全国市域创建突出单位两个,省级示范县52个,省级示范市两个。自2021年开展“湖南省最美农村路”评选活动至今,湖南先后评选出20条“湖南省最美农村路”和7条“湖南省最具人气路”;23条农村公路被评为“最美农村路”,创建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花垣县十八洞通村公路获评2021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武陵源区插园公路获评2022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郴州市农村公路俯瞰图 段飞鹏 摄
乡村振兴,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近年来,湖南坚持以交通促振兴,以交通促发展,持续建好、管好、养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乡村振兴路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就“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近年来,湖南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列为推进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贯彻“四好”理念,坚持“政府主导、联动推进、综合施策”,取得了系列跨越式发展。
自2016年以来,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通过争取上级补助、整合涉农资金、地方财政投入等,全县累计投入6.88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提质、危桥改造、生命安防工程等,其中投资4.8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96.078公里,显著提升了县域公路交通状况,畅通了内引外联的“微循环”,打通了服务村民的“最后一公里”。因农村交通的便利,吸引了多家外商企业投资落户安仁,在农村建设扶贫车间60多个,让沿线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致富”,为安仁摘帽贫困县发挥了积极作用。
安仁县只是湖南“通组路”建设畅通农村经济“微循环”的一个缩影。道路通则百业兴,湖南现已全面实现“组组通”目标,乡村交通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组组通”公路已成为湖南省破解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助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
湖南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制定出台《湖南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为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雷家山公路 喻阳 摄
为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农村公路工作职责,压紧压实县级人民政府“四好农村路”工作主体责任,不断完善政府统筹、行业指导、部门联动、市县落实、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湖南省同步建立健全“精准细严”的管理体系,通过优化完善考核制度,逐年开展督导考评,把“四好农村路”作为全省交通运输发展考核重要指标,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湖南省还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县乡政府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责任体系,建立覆盖到县、乡镇、村的路长组织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路长管理制度。以“路长制”为抓手,湖南进一步压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狠抓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维护和运营工作,严抓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实现了公路“畅安舒美”的目标。目前,湖南省122个县区所辖乡镇全部建立实施“路长制”,相关推广经验获交通运输部通报表彰。
湖南省认真落实国家部署要求,不断深化全省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建立专群结合的养护运行机制,不断畅通与完善“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分级管养体系微循环。
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监督考核机制、修订《湖南省农村公路养护考评办法》,湖南在全国率先推进农村公路养护考评,对县级路况检测评定结果进行全省排名,结果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分配挂钩,做到奖优罚劣;同时,坚持“分级养护、专群结合、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原则,树立“三分建、七分养”理念,创新养护生产模式,采取日常养护群众化、养护工程专业化,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网格化管理格局。
在逐步推进建立和完善村道议事机制和专群结合养护运行机制的同时,湖南还通过设置公益性养护岗位,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推广村民承包村道养护模式,帮助农民创收增收,并以“补短板、促发展、助增收、提服务、强管养、重示范、夯基础、保安全”八大工程为重点,为群众性养护按下公路发展“快进键”。
“四新”应用在新时代湖南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必不可少。湖南在全省范围内还积极推广应用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农村公路路况快速检评与科学决策成套技术”,借助成套技术全面分析湖南农村公路路况现状与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养护决策方案,提高养护效率;以基础数据、路况检评、危桥管理、安防管理、示范创建、日常巡查及养护工程等为主线,进一步完善“湖南省农村公路智能化养护综合管理系统”,构建涵盖省、市、县、乡、村五级,“上下联通、因地制宜、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体系。
目前,湖南省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PQI中等以上比例达到86.8%,农村公路养护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为进一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湖南在全省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极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打通了人流、物流“大动脉”,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血液”和“动力”。
通过明确农村客运公益服务定位,湖南全面推进农村客运发展,逐步构建以等级客运站、农村客运站、招呼站为节点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切实让广大村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深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过程中,湖南坚持按照“一县一公司、公车公营、统筹规划、乡村全通、价格惠民”的思路,推动农村客运规范化、规模化、公益化经营,使村民出行更便捷、乘车更舒适、购票更优惠。
物流方面,湖南大力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快递+村村通”等新模式,“快递下乡”“快递进村”蓬勃发展,农村物流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目前,湖南省建有农村客运站(含招呼站)2.8万个,开通农村客运线路7138条,农村客运车辆达1.9万辆,实现100%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村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基本实现,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的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在脱贫攻坚中,公路人担任急先锋;在乡村振兴中,公路人依然腰挂“先锋印”。为让三湘村民齐齐踏上致富路,湖南公路人再出发、再着力、再升华,致力于将一条条民生路、致富路开拓为向着幸福出发的康庄大道。
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年。此时此刻,全国脱贫攻坚功勋园竖起了“湘路丰碑”。以“村村通公路”为主题的湖南公路扶贫工作,使三湘村民驶上“致富快车道”,十八洞村扶贫干部由衷感叹“脱贫攻坚,公路交通是第一个冲进来的”。
2021年,国家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衔接”二字在这里意味着承前启后。湖南省公路事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总结自身在扶贫攻坚中积累的经验,整合公路建设和管理方面资源,确立了“两个着力”发展方针。
一方面,中心着力抓好农村公路建设。既然是乡村振兴,自然是作农村公路文章。为此,湖南公路人在取得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湖南省乡村公路条例》,以及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深化市、县争创全国、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工作;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村民安全便捷出行协调配套;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及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公路力量。目前,湖南省农村公路中等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了87.08%。
另一方面,中心着力抓好公路惠民工程建设。如果说公路扶贫攻坚以“通”为目标,那么公路乡村振兴的目标则以“兴”为经。对此,湖南公路发展“农村公路+”模式,结合乡村产业布局和特色村镇建设,推进公路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全省“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和乡镇通三级路建设,改善农村主要经济节点对外公路交通条件,探索支持农村公路“路衍经济”发展路径;切实抓好农村公路示范创建。积极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评选20条“最美农村路”。目前,湖南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作已全面铺开,各地创新形式,加快特色公路建设,成果不断展现。
为当好衔接“主力军”,湖南公路人按照“两个着力”的方针摆开了新的阵势,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衔接”由此入手。具体而言,首先,畅通“公路微循环”。为打通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湖南3年来实施3.6万个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明确了“三基本三确保”,即统一建设、依规实施、整合资金和确保进度、质量和廉洁。其次,奏响“管养大合唱”。湖南全面实施“路长制”,将公路管理责任落实到乡镇、村组、个人,对责任路段实行全面综合管理,以“路长制”促“路长治”。再次,配好“农路大管家”。依据《湖南省乡村公路条例》,湖南努力做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自2014年起,湖南公路人着手在全省开展农村公路“群众性养护”体系创建工作,并出台了“群众性养护”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构建起“群众性养护”体系。最后,要打造“致富新通衢”。根据交通强国试点的要求,湖南积极探索“城乡客运一体化”路径,按照“一县一公司、公车公营、系统规划、乡村全通、价格惠民”原则,树立、打造一批“城乡客运一体化”样板县。目前,湖南省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客车及快递比例已达100%。
公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或者说公路加入乡村振兴“大合唱”后,未来会展现什么情景?
湘潭 银环线、银北线、银槐线、银敖线、银粮线……走进韶山市银田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敞而整洁的农村公路,道路两侧的景观绿化带将道路衬托得绿意盎然。2014年,原敖石、北托、槐星3个村合并组建为银田村,辖36个村民小组1044户。合村以来,银田村打通断头路,新修连村路,先后完成全村近80公里村、组、户道路硬化及提质改造,农村道路入户率达到100%,成为湖南“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长沙县 “现在镇上修了漂亮的柏油路,从早到晚都有好几趟公交车开往星沙,票价仅两元,便宜又方便!”随着“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完善,长沙县90余万城乡居民实现了和城镇居民一样“出门走油路,抬脚上公交”的梦想。据了解,长沙县率先在全省实现行政100%通公交,被评为第一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望城区 精致编织美丽农村路网,同时结合城乡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路网结构,在全域养护线路选定“一路一片”美丽公路线路圈。以干线公路省道101线(雷锋北大道)为主轴,望城区对乔口团头湖、格塘千龙湖环湖公路进行升级改造,一路串联起望城湘江古镇群,构建出“农村公路+农业产业”“农村公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骨干网络,形成特色鲜明的“经济走廊”。
这些真实写照既彰显了湖南统筹城市和农村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步伐,又昭示了湖南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