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3-10-08 21:31李傲霜刘卫财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12期
关键词: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老兵

李傲霜 刘卫财 (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最为艰难的一场战斗。抗美援朝精神是在枪林弹雨的残酷战场上锻造形成的,凝聚了拼死杀敌、忠诚爱国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1]随着时代的发展,应不断丰富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深入挖掘抗美援朝精神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青年大学生是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力量,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非常有必要。

一、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侮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与支持。抗美援朝精神是在战争实践中孕育发展的,蕴含丰富的精神资源,包括团结御敌的爱国主义精神、知难而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舍生忘死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和平正义的国际主义精神。[2]

(一)团结御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志愿军克敌制胜、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力量来源。朝鲜战争刚爆发不久,美国第七舰队硬闯台湾海峡,无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直接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美军飞机多次侵入我国领空,轰炸扫射东北边境乡镇军民,试探性挑衅新中国的领土主权。针对是否出兵援助朝鲜,毛泽东反复衡量利弊,最终做出“出兵朝鲜就是保家卫国”的伟大决策。在党中央强有力的组织动员下,广大爱国人士积极投入参军、参战、支前的斗争热潮中。无数志愿军将士奋不顾身向前冲锋,即使牺牲也要捍卫祖国的尊严。一大批铁路工人、汽车司机、医疗人员、文艺兵员义无反顾地支援前线,承担运输和勤务保障工作,有效阻断了美军的“绞杀计划”。其他各界人民群众也踊跃参与各种应援活动,如连夜生产武器弹药、募捐飞机大炮、备蔬菜忙炒面、组织慰问演出等,[3]极大地改善了志愿军的作战条件。

(二)知难而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是毛泽东反复权衡出兵作战的必要性以及参战后可能造成的各种后果所做的历史性战略决策。他指出:“若美帝真把朝鲜搞垮了,纵其不越鸭绿江,东北也在威胁中过日子,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4]为确保东北重工业建设有良好的环境,一定要下决心“出兵朝鲜”。就中美军事实力对比来看,美军具备压倒性优势。由于刚经历过二战的洗礼,美军在兵器装备和战略战术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建立了比较先进的后勤补给系统,能保障前线士兵每天能够喝到可乐、吃到火鸡、抽到香烟,一旦有了伤员,能被及时运送到后方救治。而刚诞生不久的新中国,国防工业发展还相当薄弱,仅能生产一些步枪、短枪、子弹等简单的军事装备。美军凭借制空权优势,对我军后勤运输线进行“地毯式”轰炸,后方军需物资无法送达前线。朝鲜战场环境极其恶劣,零下40 多度的极端天气,因为缺乏抵御严寒的厚棉衣,志愿军冻死冻伤的数量比战斗伤亡的还要高。新鲜的粮食和蔬菜难以送往前线,战士们常常一把炒面,一捧残雪,严重缺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许多战士因此患上了夜盲症,极大地影响了我军夜间作战的战斗力。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大敌人,中国志愿军没有丝毫畏缩,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知难而上,始终保持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舍生忘死的革命忠诚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还体现在志愿军对党的绝对忠诚方面。在朝鲜战场上,涌现出许多殊死搏斗、血战到底的革命勇士。长津湖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身着单薄的棉衣,怀揣几个冻土豆,夜晚气温骤降到零下40 摄氏度,仍始终保持作战姿势,几天几夜埋伏在美军南下撤退的必经之地。当美军发现远处有伏兵,但没有朝他们开火,侦察后才发现这些战士已经被冻成了冰雕。他们突破了人类生理极限,并没有因为寒冷将身体蜷缩一团,始终将枪口对着敌人来的方向,绝不屈服于冰雪,勇士与阵地同在。同样为了守住小高岭阵地,满身伤血的杨根思毅然抱起五公斤的炸药包冲向敌群,与40 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他的感人事迹鼓舞了无数战士奋勇杀敌,在后来的战斗中又涌现出了一百多位杨根思式英雄。这些志愿军战士忠实地执行革命任务,坚决与美军战斗到底,诠释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虽然作战条件异常艰苦,但志愿军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凭借视死如归的钢铁意志,能够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四)和平正义的国际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的形成来源于中华传统和合思想,包括“和为贵”“和衷共济”“和合共生”“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等理念,为践行国际主义和平事业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滋养。中朝两国地理相连,唇齿相依,中国抗美援朝集中体现了“邻国有难、火速支援”的国际和平主义精神。这一伟大决策既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也是为了援助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更是着眼于维护全人类的和平与正义。[5]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多朝鲜军民和志愿军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罗盛教就是典型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不惧严寒毅然跳入冰窟窿,几番努力,终于用头将落水的朝鲜少年顶出水面,而自己却再也没能爬上来。后来朝鲜人民将他所牺牲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纪念罗盛教烈士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鼓励中朝人民传承互爱互助的国际主义精神。朝鲜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抗美、英、法、澳、荷、菲等国家联合进攻的一场国际性战斗。在如何处理战俘问题上,中国志愿军采用优待管理政策,对俘虏不杀不辱、不搜腰包、及时救治、改善伙食、安排精神娱乐活动等,充分展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二、抗美援朝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抗美援朝精神内在意蕴十分丰富,爱国主义精神是本源,乐观主义精神是内核,革命忠诚精神是底蕴,国际主义精神是动力。抗美援朝精神蕴含重要的思政育人价值,能够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涵养爱国主义情怀、培育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一)进一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一种最深沉持久的天然情感,自古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6]爱国主义是抗美援朝战争赢得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抗美援朝精神形成发展的思想本源。抗美援朝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7]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中国人民迅速组织起来,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群众运动,为提升志愿军战斗力彻夜赶制大量生活物资。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二)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充分发扬了老一辈革命军人在抗战时期所锤炼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优秀品格。这是交战双方军事实力极为悬殊的境外作战,美军凭借制空权优势,狂轰滥炸我军后勤运输线,军需物资很难调配到战场前线。面对“联合国军”凶猛的炮火攻击,志愿军将领深刻分析美军进攻的作战逻辑,筑起了一条剪不断、炸不烂的铁血运输线。汽车兵苦练夜间驾驶技术,仔细伪装运输车辆,昼起夜伏,长途跋涉,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短时间内大大提升了后勤补给能力。新时代,艰苦奋斗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多次强调践行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提出青年“要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8]在斗争磨砺中不断成长成才。高校应将艰苦奋斗精神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形成奋斗进取的优秀品格。

(三)更坚定维护世界和平正义

正义性是中国政府做出出兵援朝伟大决策的道义支撑。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侵的正义之战,正义性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赢得胜利的总基调。因为这场正义斗争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持和援助,这场立国之战不仅为了保护东北人民的发展安全,还为了维护亚洲地区和平稳定,体现了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9]抗美援朝精神具有深刻的和平教育价值,和平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找准关联点,两者是能够深度融合的。不断丰富和平文化的时代内涵,挖掘和平文化的育人价值,将和平文化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运用新媒体广泛开展和平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和平观、正义观,引导大学生尊重其他国家文化习俗,加强不同种族文明的对话交流,构建包容互惠的人类共荣体。

三、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不断挖掘抗美援朝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将抗美援朝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结合,这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趣味性的有效选择。

(一)实地寻访援朝老兵,增强红色实践体验

“寻访老兵足迹”实践活动是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思政课教师积极组建“聆听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实践团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深入老兵所在的社区和乡村,与老兵面对面谈心,抢救性记录老兵们从战场上带回的独家记忆,不断丰富革命精神红色资源库。在老人追忆烽火岁月时,指派团队成员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讲述内容,留存老兵珍贵的记忆。拜访结束后,整理访谈文字和影像资料,汇编成抗美援朝红色故事集。校园融媒体对“实地寻访老兵”暑期活动进行宣传报道,邀请抗美援朝老兵走进高校校园作“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宣讲,通过讲述抗美援朝故事,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勇担时代重任。口述历史的教学访谈活动使爱国主义具备了生命力与层次感,让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坚定革命理想信念。[10]老兵们虽年岁已高,却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地口述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学生自己也仿佛参与到了激烈的战斗中,与老兵们齐肩奋战、浴血杀敌,真实感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有多不容易,进一步筑牢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观。

(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综合育人功效

校园文化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抗美援朝精神课程、参观抗美援朝遗址遗迹、观看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征集抗美援朝主题微视频等形式,加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理论传授、实践教学、审美体验“三合一”的方式,充分发挥抗美援朝精神的思政育人功效。选修一门关于“抗美援朝精神”的课程,各高校积极推出“抗美援朝精神”系列微课,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讲好“寻迹老兵”英雄故事,引导大学生了解抗美援朝精神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参观关于抗美援朝的红色遗迹,[11]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观看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近年来,文艺界创作了不少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有《冰血长津湖》《金刚川》《最可爱的人》《英雄连》《狙击手》等。定期组织大学生去电影院观看主旋律电影,用文字记录观影心得,评选并展示优秀的观后感,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来龙去脉。创作关于抗美援朝主题的微视频,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分期展播,增强抗美援朝精神宣传的吸引力、影响力。

(三)运用好网络新媒体,拓展思政第三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正逐渐成为青年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12]高校要高度重视新媒体技术在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将网络新媒体与抗美援朝精神深度融合,管理运行好校园新媒体平台,有效整合抗美援朝网络资源,进一步筑牢网络思政“第三课堂”新阵地。各高校应积极创建“抗美援朝精神”主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定期向大学生推送有关抗美援朝老兵的战斗故事及专访视频。策划开设“抗美援朝精神”主题理论专栏,及时转载刊登最前沿的相关学术成果,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校园公众号每日解读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并附上视频观看链接,[13]让学生沉浸在激烈的战争情境中,体验战争的残酷,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时,向学生征集“抗美援朝精神”主题校园微电影,指导大学生拍摄,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如今,短视频App 占据了年轻人大部分时间,人们稍有点空闲时间就会想要刷小视频,可以发展抖音平台成为宣传抗美援朝精神的新阵地。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流行用语分享抗美援朝红色故事,通过直播、点赞、提问、评论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网络学习形式大大提升了大学生的主体性与活跃度,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党史知识。

抗美援朝精神的形成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品格,为抗美援朝战争赢得伟大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14]习近平强调:“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15]新征程下,中国梦伟大事业的实现离不开伟大革命精神的支撑,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斗争精神,争做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新时代传承人。

猜你喜欢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老兵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老兵
生日一过,老兵就要走了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三次铁路运输
志愿军战俘在美军集中营的斗争
谁在掩盖抗美援朝战争的真相?——简评《真相》一文
周恩来与抗美援朝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