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融入元宇宙的进路展望

2023-10-08 05:42周文泓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
浙江档案 2023年3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档案馆宇宙

周文泓/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

文利君/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周一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熊小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 引言

作为科幻小说的概念,元宇宙在2021年成为商业概念进入实践领域,尽管并无绝对的学术界定,但各方的界定中均指向元宇宙构筑出的网络空间,甚至将元宇宙定位为终极互联网形态[1]。对档案领域而言,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的中坚力量使用并应用于网络空间已有多年探索进程。例如,我国档案事业在“十三五”与“十四五”规划中均强调同互联网的有效融合[2-3],为走向元宇宙奠定了基础。因之,面向元宇宙这样的新事物,档案馆的变革创新尽管亦有不确定性与挑战,但同样可通过更深度地融入网络空间获取诸多发展机遇和可能性。

研究层面,直接围绕元宇宙背景下档案馆发展的讨论较为有限。一是有关元宇宙的建设构想中,档案馆同图书馆、博物馆等被认为应立足元宇宙进行创新建设[4]。其中图书馆等领域的研究也可提供参照,如在元宇宙引领下怎样进行信息资源建设[5]。二是立足档案机构,提出由历史时空回溯和数字孪生世界两种实践路径赋能元宇宙建设[6]。三是档案领域围绕网络空间的已有研究可提供思路和基础[7]。一方面,在于如何基于网络空间的工具属性优化档案馆建设与档案工作,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升级档案传播。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原生信息如何作为档案进行管理,涉及网络信息存档或档案化管理的原则、方法、行动策略等[8]。总的来说,元宇宙对档案馆提供了怎样的情境,档案馆如何面向更远的未来融入网络空间,尚需更具针对性的梳理与思考。

因之,本文将对元宇宙是什么予以梳理,从中发现档案馆的发展空间,基于档案馆融入网络空间的已有实践,展望档案馆面向元宇宙融入网络空间的策略。

2 元宇宙:内涵及其呈现的情境

2.1 元宇宙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类数字技术的发展,元宇宙成为最火热的新赛道受到商业公司、高校、政府等主体追捧。元宇宙的建构依赖于各类数字技术的整合性呈现,包括高速低延时的通讯基础设施;VR与AR设备、超强算力芯片、数据中心等硬件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软件技术[9]。而元宇宙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交互融合,作为去中心化的虚拟世界,在元宇宙中多主体参与共建互创,借助数字替身,形成社交关系,深度融于社会化,实现具有新文明可能性的虚实相融的新世界建构[10]。元宇宙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是由AR、VR、MR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使用户感到无限贴近于现实当中。二是强大交互技术支撑起的交互性,用户借助数字替身与其他用户产生互动并共同参与到元宇宙中的建设中,这一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在不断地进行着交互、改造,体现了文明共建的要义。此外,元宇宙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仿真,一方面元宇宙能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与交互发展,人们在元宇宙中产生的活动能通过映射作用到现实世界当中[11]。另一方面元宇宙在与真实世界既紧密相连又保持着高度独立性,尤其是其借助区块链等去中心化技术搭建的独立经济系统和经济属性,更显示出要建设新的文明。

2.2 贯穿元宇宙全景的数据和数据管理

元宇宙作为一种整合性的技术呈现形态,为数据、数据管理流程的优化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数据构成了元宇宙搭建的基础支撑。元宇宙中的基础设施搭建、应用场景设定等环节都需要数据流作为支撑,在元宇宙中事物皆以数据的形态进行表征,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数据挖掘、处理等一系列流程对元宇宙进行建设。另一方面,数据管理构成了元宇宙的运转保障。高质量的数据管理要求将推动数据采集、处理、保管等环节的优化,推进元宇宙中各类要素的提升。元宇宙中用户以数字孪生形态参与各类活动,这一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大量用户隐私数据需要高度安全的数据管理来进行保障。此外,元宇宙以去中心化为生态,区块链技术支撑下元宇宙中数据资产价值的凸显依赖数据管理以进一步强化数据确权、保障多方利益。

3 档案管理走向元宇宙的进路展望

尽管元宇宙是否可以落地还有诸多争议,即便有其现实可行性,同样有着颇多障碍与难题需要攻克。同时,当前多方的投入也体现出,元宇宙所映射出的技术、社会、文化等发展趋势有其合理性。因而,无论元宇宙是否如同当前的设想完全实现,但它所要构建出的升级性的网络空间依然具有较大的潜力得以形成。

基于档案馆立足互联网的已有实践,档案馆融入网络空间就是要基于它作为技术工具与作为社会活动情境两大层面予以拓展扩充。同时,这也并不意味着元宇宙引领下的融入进路全无改变。在有关元宇宙的设想中,网络空间在人类世界的比重更大,甚至是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新文明建构。因此,一方面,网络空间作为工具帮助实体档案馆进行数字拓展将转向更多地以原生网络数据为主,这意味着不着力于迁移而是建设虚实相融的数字档案空间。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中的数据不仅要从长期保存的角度关注存档事宜,更要做好面向网络空间可持续运行的“日常”中的档案管理。因之,档案馆走向元宇宙的路线同样可以展望如下。

3.1 档案空间走向互创互建

基于元宇宙为所有类型的社会主体配置的基础设施、技术、组织架构以及运行机制,档案管理将融于每一网络空间建设主体,对应的结果是依循元宇宙所倡导的文明建设模式走向互创互建的各式的档案空间,也可以看作是档案馆从整体角度在未来的基本形态。

首先,网络空间中每一参与建设的主体基于其个人数据空间,都同样有着对应的档案空间,可被赋予“档案员”身份。这意味着除了各类官方或是大型组织机构建设的档案空间外,社群、个人乃至非人的智能体所构筑的档案空间在数量上更具优势,档案空间一定程度上可实现无处不在。

其次,档案空间的建设显示个性化创意。一方面,由于建设者多元且广泛,每一个档案空间如何构建及其要构建成何种形态都会体现出其主导建设者(往往是档案形成者或保管者)的档案素养、资源、需求、偏好等,个性化特质应得到合法合规框架下的认同与尊重。另一方面,借助于网络空间的技术与工具支持,融合个性的创造力,档案空间的建设将更具创意,其形态、内容、功能等可体现来自不同领域及其专长的融合。

最后,以连接参与为内核实现档案空间的互创。元宇宙倡导相互成就的自主建构,档案空间的个性化建设并不是以“孤立”为前提,而是更加强调连接性的参与。换言之,档案空间在保障与协调好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前提下具有开放连接的属性,元宇宙倡导的是用户相互构建所属空间,这同样会体现在档案空间上,实现档案认知、方法、资源、创意等要素的共享。

3.2 公共档案馆强化智慧化转型

尽管元宇宙所指向的网络空间之中将遍布档案空间,但开放度与影响力各具差异,公共档案馆依据凭借其馆藏的丰富性、持续的资源投入、专业性的同步升级等在档案空间的“群落”中凸显引领地位,且依旧是网络空间不可缺失的信息、记忆、遗产机构,这与当前元宇宙有关档案馆的设想不谋而合。在这样的定位下,公共档案馆更需要匹配于网络空间的发展进度,即智慧化转型。依循智慧化的特质,公共档案馆需要在如下方面展开行动:

一方面,立足网络原生数据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网络空间在当下已是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在元宇宙建设的推进下,其数据比重与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趋势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绝不可只关注或偏重于需要进行数字化的那部分,而是要以网络原生数据为重。因而,不仅要从文化、记忆、遗产等角度展开后端发起的长期保存的存档,而是要从治理、行政、业务等起点出发,更要由档案馆推动着从前中端就展开对网络原生数据的档案管理,补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完整性。在目前并无明确法律法规确认网络数据属于只为哪个机构保管的情况下,档案馆的及时跟进极为必要,以馆藏资源为前提打造智慧化转型的基础。

另一方面,深化开放以加强公共档案馆的连接性。智慧本质上是以社会化交流为前提,如同人只有积极融入社会化依托广泛的实践与知识交流可以提升智慧,智慧档案馆的建设同样不能只是以某个档案馆自身演进为脉络。因此,公共档案馆应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强化开放力度,并且加强同其他档案空间的连接,以共享档案资源以及各自的档案管理行为数据;同其他信息、遗产、记忆机构的连接,拓展档案馆的“视野”、认知、方法等;同网络空间甚至整个智慧社会作为系统要充分连接,以数据、信息、档案需求为脉络做好嵌入。通过以连接为前提的训练,公共档案馆依托人工智能、沉浸式技术等可以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并实现档案馆整体工作的智慧化。

3.3 档案资源服务同数字经济有效衔接

元宇宙所设想的新文明、新世界并不是实体世界的附属,其独立性与重要性要远胜于当下的数字空间,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在此前已经明确。元宇宙中的档案管理若要有同样的影响力,同数字经济的有效衔接极为关键。在这样的导向下:

一是档案资源服务应以产品化为导向予以系统建构。一方面,档案资源服务不应仅限于档案原材料或是初级加工品提供,而是要有产品化、产业链的意识,将档案资源服务作为产品予以提供利用,并将利用延伸向整个数字产品的产业链中,例如市场推广、营销、运营、维护等。另一方面,档案资源服务不应仅立足于档案对象,也应拓展向更多服务的配套,例如将服务扩充向为用户提供研究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等。

二是档案资源服务融入数据要素市场。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已是数据纳入生产要素实现实质资产价值挖掘的基本要求,档案作为数据资源之一同样要将其作为方向,积极融入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一方面,做好档案资源的数据化储备,即档案要适度转化为数据颗粒度的资源或是做好原生数据的及时归档和存档,并以市场化的数据质量要求予以整合。另一方面,做好资产化的管理配置,立足档案的特性建构档案类数据及其产品与服务的授权运营、确权、定价、流通、交易等的规则框架。

三是以数字藏品为试点的档案产品数字经济化开发。依循当下的探索,数字藏品可以作为先发试点,帮助档案馆认识数字经济以及背后的技术、社会、文化逻辑。因此,依托特色馆藏,结合已有文创开发基础,融入流行文化的创意,档案馆可开发一定的数字藏品。

3.4 以全景格局实现对网络空间的档案化管理

网络空间引发时空认知与感受的变革,这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同。例如,长久在互联网的语境下可能是以分秒计,绝对线性与空间的界限也日渐模糊。在这样的背景下,档案管理的流程性与节点性需要有一定变革。换言之,网络空间中的数据或信息管理同样难以完全对应线性的有序阶段管理流程,在这些信息当中有着将成为永久档案的部分,也有那些只有短暂保存但需要真实可信特质的那部分,在脆弱的数字环境中需要以档案化管理在每个时空点保障得到处置前的信息,保证信息的质量。因之,档案化管理得到呼吁,即网络空间需要全方面在其数据或信息管理中适应性或部分应用档案管理的理论、方法论与实践,根据网络空间的复杂情境有所调整与变化。于官方档案馆而言,它不仅是资源保管基地,更是档案空间建设的引领者、档案空间连接的辅助者、档案化管理的统筹与协调者。

因之,依托无处不在的档案空间与对应提供各项辅助的官方档案馆,档案化得以布局。由此,基于档案规则提挈档案管理全局框架并融于网络空间整体框架,在元宇宙倡导文明共建的语境下积极参与未来社会的建构。在这其中,档案化要求与网络空间的特质相互连接、互动、冲突、融合,体现为:不执着于绝对的档案管控,而是档案理念与方法的普及贯彻;不执着于绝对的归档(存档),接受其结果本身也只是某个时空节点中的截面;不执着于绝对固化,网络流动变化的特性应当得到尊重;不执着于“档案空间”,助推无处不在的档案空间生成并融合于网络空间;不执着于完全的档案管理,增加提升话语、制定规则、统筹档案空间的治理;不执着于档案所有已有的理念与方法,网络空间的特质需要融合,档案管理亦要动态创新变革。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档案馆宇宙
宇宙第一群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这宇宙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