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素材运用之主旨“求同”提炼

2023-10-07 08:44成玥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23期
关键词:林觉民课本文章

成玥

教材作为高考写作的重要素材库,展现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璀璨光华,将课本素材充分利用,可以在写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同学可以灵活地使用课本上的素材进行举例论证,丰富文章的论据。但还有一些同学对自己的文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冲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那就需要在“有创意”“深刻丰富”上下功夫。

这一讲,我们从思维方法出发,带领同学们寻异曲之“同”,找他山之“宝”,在原有的课本素材积累基础上,从主旨角度将课本素材以“求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整合提炼,不仅可以增强论据的丰富性和新颖性,还可以在考场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深度,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1. 从心境中寻。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朱自清《荷塘月色》)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提炼点拨:《荷塘月色》《赤壁赋》都是教材中的经典散文,虽然两篇文章的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从字里行间我们能体悟到二者的心绪有相似之处。民主战士朱自清虽然可以用“曲曲折折的荷塘”上奏响的“和谐的旋律”暂时忘却内心的迷茫与彷徨,但却始终无法摆脱“颇不宁静”的心境困扰;宋代文豪苏轼虽然写出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闲情雅致,但“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却在情思杳远悠长之时暗自道出了自己遭受贬谪后与君王天各一方,难以发挥自身才华的不甘与惆怅。

整合这两篇课本素材时,可以从作者不同境遇的心境中“求同”,即文人雅士在人生中特定的时期,内心情绪无法纾解和排遣时,会寄情自然山水美景,从中得到暂时的疗愈与慰藉。这样的美景幽情在古今散文中屡见不鲜,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样的“求同”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将初中与高中的课本素材打通,拓展写作思路,锻炼整合思维能力。

运用示例:当生命呐喊“从未成熟”时,那是它生生不息不向命运臣服的口号。苏轼年少成名却屡遭贬谪,可他却从未放弃延展生命的宽度,于月夜泛舟赤壁,寄情于“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在自然中找寻旷远的超然力量;朱自清在那个苦难的年代徘徊摸索,虽有迷茫与彷徨,但向往自由与光明的心不会就此沦落,他在倾泻的月光中深情款款地记下了那片静谧美丽的荷塘;六十二岁的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能达成,但他仍不忘心灵的滋养,低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绘尽江南春的神魄。这些富有活力的老者不言,但我们看到,他们不自认命运多舛、年老力衰,依然高歌生长。——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林泽楠

2. 从情怀中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节选)》)

小说必须是“为人生”的,要能“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林觉民《与妻书》)

提炼点拨:教材注释中未对作者进行特别的介绍,但我们知道,想要透彻地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必须要借助“知人论世”的方法,明确写作背景乃至作者生平经历。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其志洁行廉,勇于变法改革,虽然遭受小人诽谤污蔑却信念不改,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为国为民不断求索的崇高风骨。鲁迅作为蜚声世界文坛的“以笔为枪”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一生探索“救国救民”之道,其作品中饱含着一位有良心的文人对祖国与人民的赤诚大爱。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是中国民主先驱,其在给妻子的绝笔信中并未囿于儿女情长,而是将“小我”融入“大我”,将“小家”汇入“国家”的洪流之中,文字间流露出的无畏无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颇具感染力。在运用素材时,将三位作者共同展现的家国情怀进行整合,提炼出精神内核,可以让论据“着我之色彩”,使得文章说理更有创见。

运用示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一心为国,绝望之时,仍然坚守士大夫的高洁傲岸,以身殉国,后来人永远纪念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含冤受屈遭受宫刑,含辱写下《史记》,矢志不渝,后来人不能忘记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弃医从文,笔耕不辍,只为唤醒铁窗里沉睡的民众,铁血丹心,后来人时时怀念他;“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林觉民为革除暴政,视死如归,铁骨铮铮,后来人永远敬仰他。是啊,这个世界,时时、处处、事事都有回声,古有仁人志士舍生忘死终不悔,今有热血青年接续奋斗勇向前。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曾玺烨

3. 从道理中寻。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提炼点拨:两篇文章虽然文体特征与表达方式各异,但切入点、论证方法与所述道理皆有同工之妙,都借秦朝以方寸之地称霸六国后又迅速灭亡之古事讲出“仁义不施”必将“后人哀之”的道理。通过节选议论性片段后提炼出中心观点,可以更加顺利地将两篇文章整合并加以利用,增强论证的典雅性,提升素材的新颖指数。这样的提炼不止于此,教材中关于“仁”“义”“礼”思想的素材繁多,如《论语》十二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等,都可以依托此法进行整合提炼,形成观点型的素材库。

运用示例:“人心齐,泰山移”,“人和”是中国文化基因中的至理箴言。有人说,秦王朝“奋六世之余烈”方能打下坚实根基,却因建起“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落得“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之下场。可我们追本溯源,一座宫殿真的能够毁灭一个王朝吗?其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使得民心不和。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林子希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林觉民课本文章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铁血柔情林觉民(节选)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