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玲玲,董秋菊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的客观物质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产生复杂深刻的变化。新形势要求新发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客观要求。
新疆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托于强烈的现实动因。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是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关键领域。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的重要途径与关键举措。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任。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对于新疆高校而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具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新疆地理位置特殊,具有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社会特征,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建立有机运行机制,已经成为新时代新疆高校发展的关键工作。[2]基于时代发展新要求与新疆高校发展新需求,本研究以实证调查为基础,探索新疆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情”即网络情况、学校情况、学生情况,从现实状况出发探究网络空间新场域育人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推动新疆高校健全教育体系,完善新时代青年工作,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动权。
网络信息时代,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转折性变化,进入新时期。如何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亟待探究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丰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整体上,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议题:
第一,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理念研究。面对时代之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发展成为亟待审视的问题。徐世甫指出,网络育人已经成为新范式;网络赋权促使师生超越“主体-客体”的二元关系,转变为“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结构机制、系统体系等需要适时调整,以应对教育环境和教育参与者的变化。程渺然分析了当前一些高校应对时代变化的举措,认为高校需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4]邓宇、王立仁从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指出高校应当从传统思维模式转变为“互联网+”融合发展新理念。[5]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建已经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6]
第二,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现状研究。全媒体快速发展,推动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变革,加速了舆论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价值增值。[7]互联网已经成为新的公共话语场。把握网络话语场的主动权是网络育人的关键。[8]信息传播媒介日益更新,便捷信息传播,同时也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复杂艰巨的挑战。大数据算法改变了资源配置范式,成为影响价值观念的软性工具。[9]从思想舆论视角审察,网络传播呈现四个新特点,即舆情的广泛性传播、倾向性传播、流变性传播、同质性传播。[10]受网络环境影响,高校网络育人面临阵地孤立化、舆情机制单一化、育人对象信息素养片面化等问题。[11]
第三,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研究。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全、传播不足、队伍不强等问题,高校需要紧密结合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按照政策方向落实工作,根据实际现状解决问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点,统筹建构线上、线下两条主线,全面落实微平台、微互动、微作品、微课堂、微活动五个项目。[12]苏如娟提出“五力协同”方案,即通过主体、内容、方式、技术、受众五个方面的协同发力,全面提升高校网络育人成效。[13]高校应立足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和主体性思想,创新工作理念、方法、路径和机制。[1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将数字技术引进高等教育体系中,把握网络阵地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国外关于网络意识形态的研究较少,关于互联网教育、数字技术的教育应用等研究较多。Rathnayake C、Suthers DD 指出社交媒体重新利用在线空间来表达两极分化的意识形态,导致一些场所成为“回音室”,即中介空间中的部分人被动回应。[15]思想舆论在一些“小圈子”“小空间”中出现的同质性传播是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无限延展性与有限封闭性,提升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与有效性。
数字技术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关键构成要素。González-Zamar M-D、Abad-Segura E 等指出,教育与数字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使数字时代的学习呈现为多方面和多样化的行动。[16]Odinokaya M、Krepkaia T 等指出,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学生职业自我实现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结构算法的自我调节形成的互动技术可以有效推动学生专业自我实现。[17]Aldhafeeri F、Male T 指出,教育机构的传统思维模式通常是围绕空间和时间组织管理,但是21 世纪的学校、学院等教育机构可以考虑更新组织学生学习的方式,把数字技术纳入教育计划的实施过程中。[18]
综合既有文献分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定位、困境挑战、对策路径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为构架网络育人体系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但是相关研究在一些方面与层次存在发展的空间:
第一,研究方法方面,关于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研究较少。既有研究主要从理论视角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整体视野分析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可能存在的普遍问题。但是受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因素影响,新疆高校与其他地区高校存在明显差异,在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历史等方面具有地区特殊性。因此,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证研究,获取实地调研资料,为政策制定、方案落实、机制建构等提供精准有效的信息。
第二,研究对象方面,关于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较少。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储备人才的重要环节。研究生教育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要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9]研究生教育与小学生、中学生、本科生教育存在许多不同之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掌握教育受众的基本情况、鲜明特点,提高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第三,研究内容方面,关于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的研究较少。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是协同联动的关系。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新传统思维模式,落实网络育人工程项目,在实践中打开“互联网+教育”新格局。以现实的教育过程为基础,调查分析新疆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运行、队伍建设、活动成效等,将为构建、完善思政系统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本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以理论分析为辅助研究途径,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双线并行路径。访谈调查方面,本研究通过线上社交媒体软件联络、线下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开展访谈。访谈对象为新疆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生。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访谈记录共计7 份,涵盖教师、辅导员、教育教学管理者3 类身份。3 位受访者来源于新疆大学,4位受访者来源于新疆财经大学。新疆高校在读研究生的访谈记录共计9 份,覆盖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伊犁师范大学4 所高校。6位受访者来源于新疆大学,3 位受访者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伊犁师范大学。
问卷调查方面,研究对象为新疆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调查覆盖6 所新疆高校,包括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昌吉学院。问卷有效填写人数总计1475 人,回收问卷1475 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201 份,有效率为81.4%。
本研究依据2017 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8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以“三情”为架构,囊括个人信息、网络情况、学校情况、学生情况四个部分,共18 个题项。其中网络情况主要从上网时长、网络使用频率、网络使用用途、网络影响等内容展开;学校情况主要从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活动类型、现存问题等内容展开;学生情况主要从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度、积极性、实践性等内容展开。
量表题项采用李克特5 级量表,1 代表最低或最弱,5 代表最高或最强,数值越大表示此题项的程度越高。整体上,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KMO=0.745),表明研究数据适合提取信息。权重方面,本研究采用AHP 层次分析法,利用专家打分赋权法描述相对重要性。根据8 阶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计算所得权重具有一致性(表1)。
表1 问卷的权重计算条目
本研究采用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发放自主编写设计的“新疆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使用问卷星平台、SPSSAU 平台分析数据。单因素分析采用t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person 相关系数,检验水准为α=0.05。
在 1201 位 受 访 对 象 中, 女 性 812 人(67.61%),男性389 人(32.39%);中共党员434人(36.14%),共青团员686 人(57.12%),群众80人(6.66%),其他民主党派1 人(0.08%);新疆大学618 人(51.46%),新疆财经大学576 人(47.96%),塔里木大学3 人(0.25%),石河子大学2 人(0.17%),新疆师范大学1 人(0.08%),昌吉学院1 人(0.08%)。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无影响。
如表2 所示,“您每天的网络使用时长”与“您觉得网络信息对研究生的影响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57,并且呈现出0.01 水平的显著性,说明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网络使用时间越长的研究生认为网络信息的影响程度越深。而网络使用时长与网络信息的影响倾向之间相关系数值为-0.055,接近于0,并且p 值为0.056>0.05,没有相关关系。“每天的网络使用时长”数据显示,仅有5%的研究生每天网络使用时长在1 小时以内,28%的研究生为1 至4 小时,66%的研究生超过4 小时(表3)。
表2 网络使用时长与影响程度、主要影响的相关性
表3 您每天的网络使用时长
大部分新疆高校研究生长时间处于互联网信息的包围圈中,深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受访教师A指出,网络促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发生复杂变化,学生的关注点、注意点逐渐转移至网络。网络虚拟空间的无限延展性为研究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但在信息获取渠道扩展的同时,学生接触负面舆情消息的频率、时间、范围等也在增加。网络虚拟空间的自由性与平等性,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独立意识,促进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感增强;另一方面可能会对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道德人格等产生消极影响。[20]高校需要及时应对网络信息产生的持续性、深刻性影响,运用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新载体,更新工作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学位、政治面貌两个因素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参与专注度的相关系数,全部接近于0,并且p 值全部大于0.05,说明没有相关关系。专业类型与参与积极性、参与专注度两项之间全部呈现出显著性,其中与积极性的相关系数值为-0.079,与专注度的相关系数值为-0.070,均小于0,表明专业类型与参与积极性、参与专注度呈现为负相关性(表4)。由于在编码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为1,自然科学类为2。参与积极性、参与专注度的数值量表数值与编码相对应,即编码越大、数值越高。因素之间的负相关性结果说明专业类型编码越小,参与积极性、参与专注度的编码越大、数值越高。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参与专注度方面高于自然科学类研究生。
表4 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活动的积极性、专注度与学位、专业类型、政治面貌的相关性
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生与自然科学类研究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活动的认知与态度存在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不同专业类型研究生的主体意识存在差异。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受专业课程学习影响,对讲座、集中学习等教育形式接受程度更高。自然科学类研究生更倾向于分析研究、实践参与等类型活动。当前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以集中学习教育为主,对自然科学类研究生的吸引力偏弱、影响力偏低。二是教育系统有待健全。当前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形成成熟的生态系统,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理念、模式、机制等方面有待更新,需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更新教育体系。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受访研究生CYK高度认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认为其意义重大,但教育模式存在问题,开展形式需要优化与改进。
518 位研究生(43.13%)认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活动的质量不高,内容形式欠佳(表5)。受访研究生WYQ 表示,所在高校开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较多,包括团课、党课、青年大学习等。这些集体活动,均由学校安排、学生统一参加,内容丰富,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性较弱,导致学生参与的获得感、满足感较低。受访研究生WYQ 认为,新疆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活动最突出的问题是活动形式单一。多数活动采取学生讲述朗读的方式,缺少深入解读政策、报告、会议等材料内容。部分活动的频率较高,但活动内容充实度偏低,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难以激发学生深入参与的兴趣。
表5 您所在高校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选题)
新疆高校重视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红色文化演讲比赛、马克思主义经典书籍阅读等活动,推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但是活动形式单一化、内容同质化削弱了活动效果,容易出现学生参与活动的专注度、积极度均偏低的问题,导致教育陷入活动频率高、效益低的困境。
374 位研究生(31.14%)认为高校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平台较少,平台利用水平有待提升(表5)。受访教育教学管理者H 表示,所在高校主要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但平台建设情况未达到新时代发展要求,存在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受访教师A指出,公众号等平台的教条化、形式化问题比较严重。平台内容主要来源于传统课堂,创新度较低。平台建设应该更具个性化、鲜活性,以符合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当前新疆高校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较少,主要为微信公众号、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利用率较低,以课程教育、主题学习教育为主,存在重管理、轻建设等问题。受访研究生ZWY 表示,所在高校的活动创意不足,内容吸引力较低。新媒体时代,新疆高校需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扩展平台应用,结合平台特性与学生需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用户的平台粘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21]新时代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构建网络育人新形态。网络育人阵地建设进程中,搭建平台、锚准定位十分关键。新疆高校应优化平台建设,以“微平台”筑牢网络主阵地。“微平台”即高校依托现有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创建高校专属账号,打造教育服务窗口。建设高水平教育平台是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基础工程。
首先,新疆高校要增强对社交类平台、视频类平台和泛知识问答平台的重视程度,以三个平台为主要建设阵地,搭建教育服务窗口,激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引擎,打造高校专属的“微平台”。从网络情况来看,新疆高校研究生的网络使用时间较长,受网络思想舆情影响程度较深。在新疆高校研究生群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平台是社交类平台(87.01%),其次是视频类平台(52.87%),接着是泛知识问答平台(38.88%)(表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群体的网络使用情况,基于学生的现实需求,设计与创新制度机制。新疆高校要重视网络育人的平台建设,强化新媒体、新技术应用水平和能力,利用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表6 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平台
其次,新疆高校不仅要重视构建网络教育窗口,同时要准确把握现阶段优化资源配置的着力点,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机制,提升网络平台的利用率。高校要创新工作理念,逐步实现“线下+ 线上”双线并行的教育体系,既要抓稳线下教育,又要强化线上育人。新媒体要求新内容,“互联网+ 教育”并非简单的阵地转移,其涵盖教育主体性转变、教育方式多样化拓展等层面。高校要结合具体的平台教育窗口,因地制宜地输出优质教育内容,强化信息传递能力,增强平台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吸引力、影响力,为全方位育人营造清朗的网络多维空间。
信息时代,互联网与教育的全方位融合赋予传统课堂教学新的生命力。在网络虚拟空间,建构“微课堂”教育形态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微课堂”本质是课程类型的集中统一性教育,涵盖两种主要类型:一是学校组织录制的课程短视频。这种类型结合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充分利用了线下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有效增强教育内容的传播范围。二是在集中统一学习时播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视频、文章等。例如,在举办党课、团课、主题班会等活动时,学生或教师领读文件,并运用新媒体工具呈现学习资料。“微课堂”形式可以有效组织学生参与教育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当前新疆高校开展“微课堂”的经验丰富,工作成效丰硕,但教育教学与新技术融合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存在教育偏差问题,即教育投入与实际效益不匹配。新疆高校要加快健全网络育人机制,以“微课堂”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首先,新疆高校要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共创机制,共构“微课堂”教育体系。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高校共青团组织、学生社团等要联合协作,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共同体,共建高质量的“微课堂”教育体系。调查数据显示,352 位研究生(29.31%)认为,所在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足,信息文化素养有待提升(表5)。“微课堂”教育体系建设中,教育主体居于主导作用。一方面,新疆高校要建立培养机制,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开展信息素养能力培训,全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新疆高校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协同效用,设计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受众的双主体互动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打造“微课堂”体系。
其次,新疆高校要搭建“微课堂”有机体系,推进教育内容供给侧改革,实现“微课堂”内容供给与研究生需求相协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22]问卷调查的“您更倾向于接受哪种类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题项中,选择“官方网站及网络平台推送(微信、微博、抖音等)”的研究生最多,共计874 人(72.77%)。721 位研究生(60.03%)倾向于线上微课类型,682 位研究生(56.79%)倾向于线上思政主题问答(表7)。从活动属性来看,网络平台的推送类、线上微课类和线上思政主题问答类均偏向“主体-客体”输出形式。教育主体即高校组织,设计课程、活动;教育客体即研究生群体,参与课程、接受教育、学习理论。数据说明,研究生对高校组织开展的课程、活动等接受程度更高、参与意愿更强。新疆高校要了解、掌握新时代高校建设要求与研究生发展需求,提高内容质量、精准内容供给、创新内容形式,不断完善“微课堂”新模式。
表7 更倾向于接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型
新疆高校不仅要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精准化、内容优质化,并且要革新内容形式,开创网络教育新形态。随着人工智能介入信息传播领域,算法推荐被各大平台深度应用,塑造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信息权力机制。网络信息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影响着高校学生,对其认知模式、价值取向、道德素养等方面造成深刻影响。[23]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对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提出了新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要以新平台、新课堂为基准,围绕教育内容不断革新。新疆高校要创新形式,以“微活动”激发网络育人内生动力。
首先,新疆高校要加快突破纯粹的传统线下教学形式,探索“线下+线上”双线并行模式,增加“微活动”供给。线下教育教学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线上育人建设既要依托线下教学内容,又要根据网络平台、网络课堂的特殊性质创新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性与针对性。新疆高校在互联网开展铸魂强基工作时,要关注研究生喜爱的时代因素,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书画比赛、海报设计比赛、经典著作读书沙龙等,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增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吸引力。
其次,新疆高校开展“微活动”要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主体性,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研究生教育属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侧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微活动”的设计、开展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群体的需求,契合研究生对专业化发展、个性化发展、全面化发展的需求。具体而言,不同专业类型研究生的需求不同、情况不同。新疆高校尤其需要重视对自然科学类研究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为学生。高校要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可以采用艺术作品、实践活动等成果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我效能感,在推动提升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的同时,促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