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瑾
徐红军得心应手地设计制作各种古铜器
每每采访手艺人,我总是心怀敬意,被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深耕一门技艺且不怕苦累的精神所折服。乡土社会中,手艺是一门生存下去的本领。很多人从事手艺,多半是受家族代代传承的影响,择一艺,守一生。
前不久,苏州市相城区的传统木船制作技艺、古法铜器制作技艺等纷纷被列入第五批江苏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在这个文化为重的时代,静心钻研古老技艺的人们仍然很吃香。加上越来越多新生代青年带着饱满热情登上非遗舞台,他们让传统艺术与当代人的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因为他们相信:传统文化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昔日的积淀成为今日的经典,今日的潮流经由时间历练,也将成为未来的经典。
“棐几坐清昼,博山凝妙香。”点上一盘香,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袅袅上升,意境感拉满。眼前的博山炉,出自古法铜器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徐红军之手。
今年54 岁的徐红军,出身于相城区渭塘镇徐氏铜器世家,设计制作古铜器至今30 多年,恢复了“失蜡法”制作铜炉技艺。他擅长设计、冶铸与鎏金等工艺,能够得心应手地设计制作各种工艺和造型的铜器。儿子徐鑫早早地子承父业,作为年轻一代手艺人,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传统文化注入坚实活力。
苏州仿古铜器源远流长,制作精湛,不仅在形制、纹饰、铭文以及厚薄、重量等方面十分讲究,而且对铜质的成分、铸凿的精工、表面的处理等方面都下足功夫。
《紫铜三鹤灵宝熏炉》
前往相城区渭南路上的弘君堂铜器文化研究院,这里是一处并不显眼的工作坊,走进去,记者见到正在忙碌的徐红军一家人。只见他和儿子徐鑫在和工人交流、指导几款铜炉的铸造要点,妻子则在一旁负责流程管理的活儿,他们忙得满头大汗。
徐红军慢慢向我介绍起他的从艺经历。“徐氏铜艺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吴县的铸铜名家徐守素。我们祖祖辈辈都是相城区渭塘本土人,祖辈都是民间铜匠,从我的爷爷徐金寿到父亲徐祝明,铸铜技艺一脉相承。我小时候看着父母把铜水倒进模具里,一会儿就变成各式各样的铜器,觉得很有趣。从17岁那年我开始跟着父亲学手艺,慢慢地能对铜器的形态、大小拿捏有度,23岁便掌握全部技艺,可独立操作完成铜器制作。”那时,徐红军和姐姐徐小红一同跟着父亲学手艺,20世纪90年代,他们做完一批铜器,就去上海老城隍庙附近摆地摊。他们一般连夜坐火车到上海,第二天早晨四五点就开始摆摊,非常辛苦。到后来,还在上海开了几家店面,生意一度很好,受到顾客好评。
言谈中,足见徐红军为人谦虚、好学。2000年生产规模扩大,徐红军陆续收徒授艺。一些徒弟后来自己开了厂,还有10多人则留在徐红军厂里。在生产仿古铜器的同时,他们也创作设计新的铜器产品。2002年成立相城区渭塘吉祥工艺品厂,2015年创办苏州市相城区弘君堂铜器文化研究院,潜心复制古代经典铜器作品,并研发新产品。“弘君堂”三字,富有深意:“弘君”是徐红军的谐音,而“弘”代表弘扬传统文化,“君”代表为人、处事遵守君子协定,“堂”代表广结天下朋友,会聚一堂。
《鎏金紫铜吉祥如意摆件》
徐红军承担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海南省南海博物馆等单位古铜器设计定制项目,制作了缩小版的香炉、鹰鼎、冰鉴、三轮车等作品。先后获评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阳澄湖高技能重点人才、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领办人等荣誉。他的铜器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等等。2017年受央视一套邀请,徐红军、徐鑫父子俩在《我有传家宝》专题栏目,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赞誉。
在创作铜器以前,他一般会学习国内各大博物馆的铜器式样及相关资料,以及名人画作,在此基础上加以自己的构思和审美。如今,厂里每年要完成至少1000件铜器作品,徐红军一家人基本上以厂为家,亲力亲为。
源自内心的热爱,徐鑫想把工艺做深、做精
早年,徐红军的父亲铸铜,是通过翻砂铸造。它的缺点是不太精致,铜器表面的花纹也无法达到精细。但其实古人早就发明过一种叫“失蜡法”的制作工艺,做出来的成品远比翻砂来得精致,一些高难度的铜器,不用“失蜡法”是根本做不出来的。
为了将“失蜡法”重新恢复,徐红军多次去书店、图书馆查阅资料,最终把雕模、翻模、灌蜡、修蜡、挂料、失蜡、焙烧、浇铜、喷砂、切浇口、打磨、做色等“失蜡法”制作铜器的10多道工序的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他又通过好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将“失蜡法”熟练掌握,相继攻克了表面鼓胀、型壳分层、高温变形等铜炉制作的道道难关,形成了一整套制作方法,所制铜炉型制美观、雕工精湛、气韵古朴。
“古铜器制作,工序繁复,环环紧扣,容不得半点瑕疵。常用器具有大小雕刻刀、桶、棒、刀片、锅、榔头、凿子、锉刀、粗细砂纸等。徐氏铜器还传承保留了铜器后期深加工的绝活,有錾刻、鎏金鎏银、洒金、嵌丝、珐琅掐丝等。其中錾刻尤为精细,在铜器表面进行花纹雕刻,最细可以在1平方厘米中,錾刻出25个相同花纹。鎏金鎏银是一种传统金属加工技艺,是将纯金和水银融合后涂抹在器物表面,再通过加热让水银蒸发,金会附在器物表面不会脱落。嵌丝可用三分之一头发丝的金丝或银丝镶嵌在铜器表面。上色方面,用徐氏祖传技术将铜器表面做成各种古色古香的颜色,而且永不褪色。”这么多年,徐红军深耕铜器研发与设计,用心打磨每一件作品。
在弘君堂铜器文化研究院的二楼,摆放着款式丰富、型制古朴、制作精良的铜器制品,由内而外透出了雅韵光泽,散发着历史厚重感。经典款《博山熏炉》,是一类造型特殊的熏炉,炉盖被塑造成怪石嶙峋的山的形态,留有孔隙以便烟香溢出。山内与山外随处可见云气或海水纹饰,峰峦间还点缀着奇珍异兽,望之有如仙山。博山炉,分大中小多款尺寸;《紫铜三鹤灵宝熏炉》,只见三只仙鹤口衔宝物,身体相连,亭亭背对而立,鹤身、鹤足很灵动,鹤颈曲线优美,整体造型优雅端庄,寓意财源广进、福寿双全;《手工錾刻鎏金钵式熏炉》,质地厚实,做工考究,铜钵小口,通体鎏金,盖钮是由蜷曲的神龙构成,炉盖镂空錾刻了金色的凤凰等图案,炉身刻有博古纹样,并增添了花卉加以点缀。此款熏炉古朴大方,寓意清雅高洁;《鬲式套炉》,其名系由仿周代铜鬲样式而来,直口,直颈,扁圆腹,底周装三足。胎体厚实且坚硬,光泽度较为饱满,整体线条简单却不失大气、庄重;《四耳招财缸》,铜器表面采用古法鎏金技艺,印有博古花纹,四个狮子造型的耳,代表事事如意;还有尚处于铜坯状态的《紫铜雕刻聚宝盆》,上面雕刻了麒麟、蝙蝠、年年有鱼等吉祥图案。聚宝盆有着招财进宝、滋生财富的美好寓意。此款作品荣获2022年“苏艺杯”金奖。
徐红军之子徐鑫,工艺美术师、相城区好青年。2008年起跟着父亲学习铜器制作,致力于徐氏铜器设计研发雕刻和失蜡浇铸工艺。由他设计制作的“双龙耳三足熏炉”“钵式洒金熏炉”“朝挂耳狮扭官帽熏炉”“钵式竹编纹铜炉”等一系列作品,屡屡获奖。这几年,徐鑫还负责作品的推广,线上开出了天猫店和京东旗舰店,电商市场的销量稳步上升。
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压力很大,尤其是铜器铸造是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一般年轻人不愿意学,学了也干不长久。而徐鑫坚持了下来,他愿意继承父业,他说自己从小看着父亲做铜炉,对这门手艺早已有了感情。
2021年,徐红军和徐鑫合力设计的古铜器作品《鼎盛》赠予苏州革命博物馆。这件“四足冲耳方鼎”,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门设计制作的,由紫铜和24k纯金,并配以红木底座等材料制作而成,器宇不凡。2022年,徐红军、徐鑫父子俩受渭塘镇北雪泾寺委托,设计制作了《水月观音铜像》,高9.5米,于2023年1月完工。如今,父子俩依旧以古铜器制作为主,专攻技艺,塑造品质。“如果不是源自内心的热爱,我相信很多手艺人早就放弃了,毕竟把工艺做深、做精,要付出很多心血。所以要把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徐鑫坦言。
徐海林的船模,放入水中照样可以“乘风破浪”
位于相城区的阳澄湖舟船文化馆,是很多舟船爱好者与青少年社会实践的“打卡地”。这个文化馆是“太平船王”徐海林和儿子徐斌斌一点一滴打造而成。
徐海林是相城区太平镇蚬山人,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造船工匠。徐海林16 岁便开始学造船手艺,到后来,一门心思研究船模制作技术,成为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一水倾城是苏州,如今,徐海林一家老小“齐上阵”,让浸润着匠人匠心的古船技艺重焕新生,为江南水乡更添一道匠心背影。
过去,木船是江南水乡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起了水乡人民的日常生活。从《姑苏繁华图》上,可以看到光舟船就有300多艘,船型将近20种,足以证明苏州水乡木船业的发达。
相城区太平镇是阳澄湖畔非常繁华的集镇。阳澄湖深处的太平桥,旧时造船作坊不下十余家,从业者近千人。所造舟船,以内河运输船、农船为主。有阳澄湖畔的蚬山船、沟通城乡的航船、过河用的摆渡船、湖面上狩猎野鸭野鸡的“一叶船”等。在20世纪70年代,太平镇有2000多艘木船,年年要修缮保养,年年有新船下水。
阳澄湖舟船文化馆
“那个时候,太平镇水上运输业发达,家家户户都有船。很多外地人都来镇上学造船木匠手艺,水乡木船业一度成为当地的热门营生。我在水乡长大,从小见惯了南来北往的船只。那个年代,船是生计,更是生活。于是我十几岁就跟着师傅学木船制造技艺。”就这样,徐海林做起了木船匠,锯木、板料加工、船体拼装、打钉、桐油石灰加工、捻缝……他一门心思扑在造船上。
20世纪90年代,木船逐渐被市场淘汰。徐海林在一次电视节目上,看到苏州在保护抢救古建筑,想到古老的造船技艺若是没有人对它进行保护,也将濒临失传。为了保护舟船文化,使其世代流传下去,1996年开始,他利用空余时间制作船模。
“创作船模一定要参考实物或真实的影像资料,作品才可以达到生动、逼真。有时,我会不远万里去省内外的博物馆找灵感。早年制作沙家浜交通船时,我带着干粮骑自行车去实地调查。在创作以白洋淀为背景的一艘船模时,我还坐火车去了小兵张嘎的故乡,就是河北白洋淀嘎子村。实地考察、查阅史料、翻看老照片,一切准备就绪后,才开始创作。”这么多年,徐海林制作的船模已有200余艘。每只船模都按照真船同等比例缩小,要求达到形态完全相同,制造上的工艺决无二致。
徐海林做的第一艘船模,是相城区的蚬山船。他做船用的材料,一般选最常用的杉木、柏木。他说,最好的做船材料是血柏木,不易腐烂,密度高,颜色也好看。为了达到效果逼真,他还将外地收购回来的旧船木用作制船原料。接下来就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割啦,我问徐海林,船上到底有多少块木板呢?他摇了摇头说:“太多了,数不清的。”不过,做船先做龙骨,随后依次完成船底、船舱、甲板等部分。木块与木块间的衔接,用钉子而不用胶水。船匠师傅还有一项必备技能,即“抹油灰”。油灰,是把石灰、细灰、桐油和在一起,再加入麻丝,将它们嵌入船缝,从而保证船的密封性。徐海林说,过了黄梅天,是最好的造船时机,此时油灰更易渗透进木头。
徐海林的船模,并不是简简单单复刻一艘船的外观,比如船舱的窗户、门,与真实的船一样可以活动,帆布可以收放,锚、桨、软梯、救生艇等备件也一应俱全。船模放入水中照样可以“乘风破浪”。
从小看着父亲造船的身影,徐斌斌熟稔于心
从小看着父亲造船的身影,徐斌斌熟稔于心。他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到杭州烧香,他和父母一起沿着运河航行,晃晃悠悠要在船上度过一个礼拜,那段日子还蛮开心的。
“父亲想把水乡木船技艺传承下去,我会尽我所能地帮他做点事,和他一起守护舟船文化。”徐斌斌从网络、书籍上看到与船相关的内容,就记录下来讲给父亲听。他收集整理船史资料30余册,记录整理历史名船资料近百种,各种文献资料10万余字。他还抽空跟着父亲学手艺,已经掌握基础的船模制作技艺。
自从阳澄湖舟船文化馆建成后,徐海林创作的各种船模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这个文化馆从装修到布置,都是父子俩费心打造。展厅内,一百多件仿真船模,以及收集来的造船用具、船上用品等物件,无不散发着板木清香与历史余味。四渡赤水的木帆船、强渡乌江的竹筏、巧渡金沙江的木船,还有“郑和宝船”“春秋战船”“鉴真东渡船”等,凑近细看,每只船模做工极其考究、精巧,大到船板,小到桅杆上的齿轮,都严格按照统一比例制作,尽力做到仿真如真。
作为一名去新疆参军的退伍军人和一名手艺人,为了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徐海林从2019年就开始萌生了制作“红色”系列船模的想法。通过网络和查阅大量资料后,历时2年,13艘“红色”船模在父子俩的通力合作下制作完成。其中有一艘讲述了“殷家浜船队夜送‘江抗军’”的故事。以前在太平北部盛泽湖畔,有个殷家浜,家家捕鱼,每家都有木船。据说江抗军曾借宿在殷家浜,村民们不仅捐钱捐粮、赶制军衣军鞋,还用自家的船连夜护送军队离开,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文化馆经常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简易船模制作体验课程,让孩子们体验转绞车、打铁铺、刨木花、特色船模拼装等传统技艺。徐海林还经常深入当地校园,开展船文化宣传教育传承互动。即使年过六旬,他每天一早就到文化馆“上班”,一到工作室做船模,就可以忙活一整天。他说自己几乎没有休息日。最近,他正忙着打磨血柏木,制作运河系列船模,向世人展示运河文化的船只魅力。
徐海林年仅13岁的孙子,一有空也来文化馆,学着爷爷给船只敲缝、涂油灰,干起活来有模有样。祖孙三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传扬着相城非遗。